第118頁
“母親覺得榮、蔡兩家勢力如何?”
“皇帝在時,其勢力已大致能與親皇派分庭抗禮。如今皇帝不在,榮家更會如日中天,若再加上返京的於弘文,榮家若想奪權,輕而易舉。”
“那母親就沒有想過,皇帝駕崩多日,於弘文大軍已經回城,爲什麼姑母和父親還沒有成功?”
榮夫人眉心一跳:“果真是蕭元理麼!”
榮景辰點頭:“他已經接手了蕭元珅大半勢力,更有不少朝臣支持。而且,他還派了死士出動,截殺睿王世子。”
“他怎麼能……”
“爲了皇權,有什麼不能的呢?若蕭元理能成爲聖明君主,我無話可說。可他潛伏多年,出手狠辣,早已被權勢迷住了雙眼。他若登基,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楚和帝,或者比楚和帝更加殘酷。母親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麼?”
榮夫人搖了搖頭。
“所以,請外祖父出手,幫我暗中抗衡蕭元理的勢力,扶持我登基稱帝。”
“然後呢?”
“替九皇子……正名!”
榮夫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九皇子,還在?”
“在!當年有人買通蕭元珅,救了九皇子,我在半路將人截下,交給了令儀。令儀在江北做的那些事,爲的就是扶持九皇子。”
“那睿王呢?睿王世子已經在進京路上,他們又是何意?”
榮景辰道:“睿王從來都無心帝位。他若有心,早就在楚和帝駕崩時殺回京城了,還用等到今日麼。”
“令儀想要整個江北,差的就是一個名頭。林將軍久經沙場,江北諸將有不少林將軍的舊部,只要令儀豎起九皇子大旗,討伐榮家叛臣賊子。不管當年真相如何,不管林將軍究竟有沒有謀反,江北衆將都會站在她的身後。因爲此時,榮家是爲謀逆,而他們,是正義之師。”
“外敵未除,豈能內亂。令儀以此爲由,整合江北,驅逐北秦。剩下的,便是我們榮家,蕭元理,還有九皇子之間的事了。那時九皇子坐擁整個江北,其勢滔天,打過渭水,殺回京城,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替林家平反,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榮夫人心緒激盪,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她以爲這麼多年,只有她還苦苦堅守着,沒有想到,林家還有後人在。老天總算開了眼,沒有讓忠臣絕後。
平復下心情,榮夫人說道:“我可以幫你和父親牽線,至於父親如何決定,便不是我能置喙的了。”
榮景辰朝她一拜:“多謝母親。”
榮夫人搖了搖頭:“希望你不要後悔。”
榮景辰身如松柏,挺拔蒼勁。
“不悔。”
榮夫人張了張嘴,終究沒有說什麼。
“你去吧,我會叫景和給你消息的。”
————
榮國林一直希望榮景辰能夠登上帝位,當年楚和帝駕崩,榮家勢力還不夠。這些年,又沒有想到蕭元珅那小子竟能拉攏那麼多權臣與他們抗衡。單是與那些人周旋,便已經叫人疲憊了。
而榮景辰因爲林家的事,險些與家裏決裂,叫榮國林又氣又心疼。
卻沒想到這種時候,他這素來有好名聲的長子竟然主動找他,要他們不遺餘力,扶持他登基。
榮國林激動之餘又有些疑慮。
不得不說,榮景辰的品性,饒是惡事做盡的榮國林都覺十分欣賞。他怎麼會突然想到要篡位呢?那些耿直的朝臣們對他的評價很高,甚至有不少清貴之家不在意他出身榮家,只是衝着他本人,願意與他結交。
如果他篡了位,勢必與那些人勢同水火,名噪一時的京城第一公子,也將揹負千古罵名,他這樣做,究竟是爲了什麼。
“景辰,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件事一旦做了,絕無退路,你真的想好了?”
榮景辰對榮國林素來有着十分複雜的感情。他是他的生身父親。在自己幼時,便請名師輔導課業,教授武藝,給他優渥的生活條件,也給了他父愛。無論從哪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好父親。
但他不是一個好臣子。他是人人喊打的大奸臣,構陷忠良,玩弄權術,將南楚朝廷弄的烏煙瘴氣,任由貪官橫行,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他嘆了口氣,道:“眼下南楚國將不國,北秦虎視眈眈,若不盡早解決京城之亂,整個南楚勢必分崩離析。南楚若不復存在,榮家,豈能繼續繁榮?”
“姑母調於弘文大軍回京,紫金關守備空虛,一旦北秦發動猛攻,踏破紫金關,江北平原淪陷,北秦軍長驅直入,直到渭水以北。屆時訓練水軍,趁我南楚內亂,一舉順江而下,我南楚根基,焉能長久?”
榮國林瞳孔微縮:“若不調於弘文回京,只怕我們榮家早就被親皇一派吞的渣都不剩了。”
“所以說,我們要儘早平定京城內亂啊。”
榮國林沉吟道:“景辰是明白人,我們榮家在天下人眼裏什麼樣,你心裏清楚。我們推你稱帝,只會引來天下人唾罵,又有誰會願意聽你調遣。就憑榮蔡一黨那些人麼?”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