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是啊是啊,叫小五跟着吧,他會些拳腳功夫,多少有個照應。”那人說着掏出兩張銀票來:“一點心意,路上尋些好地方落腳,莫爲難自己。剩下的,待到了京城,幫着吳少爺打點打點門路,哪哪兒都要銀錢,莫與我推辭。”
之後其他幾位也紛紛掏了銀票出來:“既不叫我們上京,錢總要收着的。”
劉三娘一一謝過:“各位等着我們的好消息吧。”
吳墨石在江州城守府衙這麼一現身,江州城各大茶樓日日人滿爲患,都開始說起六年前那宗案子。
“去年九皇子突然現身京城,便有人提起那茬了。林晏將軍征戰多年,林家軍所過之處,不犯百姓秋毫,保我南楚邊境這麼多年,忠君愛國。反倒那榮蔡兩家,惡事做盡,卻說林家謀反,打死我都不信。”
“嘿,這些話私下裏說說就是了,你還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不怕那位治你的罪啊。”
“治罪?治什麼罪?那天升堂你們不都瞧見了麼,吳少爺有證據的!林吳兩家從未勾結養私兵。”
“但如今畢竟是榮家當道,就算你知道那是一場冤案,你越的過榮家去?”
那人一臉嫌棄的指着他說道:“你還真是糊塗。九皇子都佔了整個江北了,去年江南各大商家鬧的那事兒你不知道?我可是看出來了,九皇子早晚要渡渭水,殺回京城去。榮家能坐到哪天還不一定呢。”
“可九皇子的身份不是還沒確定麼。”
“哎呀呀,這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去年九皇子獨闖京城,就當衆言明要滴骨驗親,是榮家不允。後又於天牢刺殺九皇子,想要毀屍滅跡,若不是心虛,何苦要做這樣的事?”
“你說的倒也有道理。”
街上關於六年前舊案的言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就連城守府衙的衙役們都參與其中。
方大人又驚又怒,聽着下人稟報街上的謠言,他一個激靈驚坐而起,終於想明白他先前忽略了什麼——
九皇子!
第91章
方大人即刻命人去驅散那些散播謠言的人,再抓幾個回來以儆效尤。但還不等衙役過去,早早便有人互通消息,趁衙役來之前就散了。
衙役到家裏去逮人,左鄰右舍的聽見動靜,紛紛抄傢伙驅趕衙役。衙役們身上俱都掛了彩,一個比一個慘,索性撂挑子不幹了。
是以傳言愈演愈烈,都說六年前舊案,林家冤枉,吳家冤枉,那些牽扯進去的官員們也很冤枉。
傳言的力量不容小覷,不過幾天功夫,便蔓延了整個江南,往京畿等地蔓延開來。方大人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急的滿嘴起燎泡。底下的衙役又不聽他的,連個管事兒的都找不出來。鄭大人又忙於府衙政務,見天兒的找不到人。
再後來,方大人發現自己這個城守大人被架空了。走到哪兒都有人盯着不說,原先跟着他的幾個小吏,也被鄭大人尋個由頭給趕走了。
他忽然一驚,這事兒從開始就是個陷阱。什麼皇上密旨,那是姓鄭的一早就準備好的。只是爲什麼那密旨上的印信如此逼真,他始終弄不明白。
吳墨石一行人還在路上,已至春日,乍暖還寒時候,江南陰鬱綿綿,陣陣陰風刺骨。吳墨石坐馬車倒還十分暖和,只是崔李兩家一干嫌煩在囚車裏頭簡直生不如死。
林玉瑾啄了口茶,冷笑道:“當年吳家受的罪,也叫他們嘗一嘗。”
“殿下,那幾個人到鳳霞鎮落腳了。”崔嚴在外稟道。
他說的幾個人正是劉三娘幾個,他們一出江州城,便有探子知曉,報給了林玉瑾。林玉瑾沒叫他們回去,只是派了幾個人暗中保護着。
“吳家果然積威深厚,能叫人撇了性命跟上來。”
吳墨石苦笑道:“也不盡然,枝繁葉茂下,亦有腐枝爛葉。吳家若非有那幾根爛樹枝兒,也不會叫那些人鑽了空子。”
林玉瑾道:“是吳叔叔仗義慷慨,即便過了這麼多年,也依舊有人願意追隨。”
吳墨石笑了笑,心中頗爲感慨。
一行人還未到京畿地界,謠言便已在京城傳開了。去年九皇子一事的風波才平息下去,謠言一出,再次激起千層浪。
到底是京城,天子腳下,如此忌諱的話題,百姓們自是不敢高談闊論。但私下裏議論的人卻是越來越多。
諾大的京城,彷彿暴風雨之前的平靜。沉悶,壓抑,彷彿一個已經膨脹到極點的圓球,只稍一觸碰,就會‘嘭’的一聲,爆裂開來。將積壓許久的怨氣和怒氣肆意宣泄。
皇宮議事房。
“江州那邊怎麼回事兒,這麼大的事兒居然不事先通稟,怎麼能叫人進京呢!”榮國林知道消息的時候,吳墨石已經進入京畿範圍了。
蔡雍陰着臉道:“榮公,江南一帶自去年入冬以來,便一直不消停。屯糧一事已叫江南各世家分崩離析,江北方面佔盡先機,趁機統一,又有不知名的武器震懾,江南不敢輕動。”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