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蔫壞的秦夜
風沙跟秦夜、何子虛談的很好。
能不好嗎!
放血的是風沙,而且不得不放。
既然必需要放,不如放給盟友。
起碼是準盟友。
就算三人還談不上完全一條心,至少是同一掛的。
風沙跟何子虛是鐵打的交情。
尤其兩人在利益上糾葛很深。
從辰流到三河幫,再到昇天閣,他、何子虛和雲虛三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根本密不可分。
若非四靈和隱谷之間確實隔着鴻溝,何子虛肯定也位列核心,甚至夠格執掌。
秦夜則是多次用實際行動選邊站。
選邊之前認真考量利弊,選定之後站得特別徹底,一往無回。
的確很理智甚至冷酷,風沙卻特別喜歡跟這樣的人搭伴結夥。
這種人的一切行爲其實都是可以預測的,不會隨便天馬行空。
哪怕背叛都是可以提前推測出來的。
因爲背叛無非是權衡利弊後的選擇。
反過來說,風沙權衡利弊後的選擇可以決定人家是否會背叛。
主動權還是在他手裏。
這次分餅之後,兩人在利益上高度一致。
只要東鳥大局不動,誰也不可能背叛誰。
那樣等於背叛自己。
秦夜不是雲虛,功利、短視,自以爲是。
不會腦袋發熱,衝動不計後果,幹些“以爲佔便宜,其實賣自己”的蠢事。
秦夜這種人絕對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利益。
言笑晏晏之中,三人達成了基本意向。
具體細節當然並不是現在就能敲定的。
不過,足夠讓三人一致同意共進同退。
此時,午宴早就過去,臨近晚宴時間。
歌舞伎大都撤去,只剩少許舞樂以伴內席,未有歌舞伎再登彩臺表演。
湖左的百姓們已經散得七七八八。
內席的貴賓們拎着酒壺忙着交際。
風沙終於回來找周峯了,讓人在閣樓設宴,給周峯引薦秦夜與何子虛。
入席之後,風沙給周峯介紹了何子虛。
四靈和隱谷中人對外都有別的身份,根本不會向外人透露內部的職務。
隱谷強點,沒捂得那麼嚴實,何子虛說自己能代表隱谷協調東鳥各方面關係。
四靈就真的密不透風了,秦夜連四靈身份都沒提,笑說自己是個跑腿打雜的。
周峯倒沒有懷疑秦夜的身份。
風沙乃是四靈高層,這是確信無疑的,介紹自家人給他,並沒什麼好懷疑的。
可是,對何子虛的身份確實存有疑慮。
奈何礙着風沙的面子,不好當面質疑。
一直將信將疑,打算回去後再來查證。
周峯的經歷有些特別,還不算位高權重的時候就知道四靈和隱谷的存在了。
當年周峯犯罪充軍,因作戰勇勐,且有勇有謀,逐漸升爲靜江軍中級將領。
洪烈宗看中了周峯的潛力,設法與之搭上了關係。
洪烈宗主要紮根南唐,在東鳥並沒有太大的勢力,當然爭不過四靈和隱谷。
只能選擇一些小人物,無非是想廣撒網、多撈魚。
頂多幫點小忙,資助點錢財,幫忙拉拉關係之類。
周峯的確能混,逐漸結交了些意氣相投的好友,並結爲兄弟。
那時還不是“十兄弟”,只有“四兄弟”。
老大王魁,老二週峯,潘叔三行三,解文表最小。
王魁那時還不是靜江軍軍使,卻是四兄弟中地位最高的。
已經屬於朗州軍高層。
後來王魁想爭靜江軍副使一職,周峯找到洪烈宗求幫忙。
洪烈宗這時已經關注周峯很久了,早就把他查了個底掉。
查出周峯有着非常顯赫的遠房親戚,正是身居南唐司徒高位的周家。
最關鍵,周司徒乃是洪烈宗的高層。
所以,洪烈宗方面答應周峯的請求,全力相助王魁升任靜江軍副使。
王魁一朝沖天飛起之後,並沒忘了提攜兄弟。
周峯也沒忘了洪烈宗的恩情,在權力範圍內給予洪烈宗最大的方便。
四兄弟相互扶持,加上有洪烈宗鼎力相助,王魁很快便問鼎靜江軍。
王魁成爲靜江軍軍使,周峯成爲靜江軍副使。
潘叔三和解文表雖然升官,可惜沒有那麼高。
主要是位置就那麼多,王魁需要平衡各方,不可能全分給自家兄弟。
好在靜江軍和武平軍同屬於朗州軍。
兩人便離開靜江軍,去武平軍任職,爲王魁後來接掌武平軍鋪了路。
總之,到了朗州軍這個層面,洪烈宗就完全幫不上忙了,也不敢幫。
因爲朗州軍是東鳥皇儲王萼的勢力,王萼整天想着造兄弟的反,自己做皇帝。
涉及東鳥皇權之爭,那是四靈和隱谷的戰場,明裏暗裏那可是打得血流成河。
借洪烈宗八百個膽子也不敢摻和進去。
周峯就是在這時,知道了四靈和隱谷這兩個近乎凌駕於皇權之上的龐大存在。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