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誰看了不誇一句巧手。
蔡師傅道:“你是要做春捲嗎?也不錯,春捲他們向來喜歡,我們也跟着你其他菜色?”
若做春捲,那就準備好春捲皮,剩下的做出各種菜色,最後包着喫就好。
蔡師傅如此說,就是讓整個廚房來配合蘇菀了。
這讓蘇菀有些受寵若驚,要知道很多食材都要提前準備,否則根本來不及,不僅如此,還要重新準備食材。
幾乎等於其他人工作白費。
所以蔡師傅這樣講是給她極大的面子。
蘇菀立刻道:“不用,我不會打擾大家正常做事,這春捲皮是做菜用的,不是用來喫春捲。”
聽到這話,蔡師傅點頭。
若換了旁人,他肯定不會這樣客氣。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尚食司來的四個人裏面,大家都以年齡最小的蘇菀爲首。
就連南丞副的侄女李蓉蓉也是如此。
還有蘇菀那手廚藝,做菜的蔡師傅跟做主食的白師傅明顯看得出來,她手藝必然很好。
既如此,自然會客氣些。
更別說只要蘇菀今日新鮮喫食做好了,那他們就不用抄經書了!
說起來不好意思,但他們真的討厭抄這些東西,有些還行,但有些是大法師自己寫的,還要他們重點抄寫,實在讓人厭煩。
不過這會蘇菀說不用,那他們就照常來做。
蔡師傅還是道:“也可以多做點,我們中午喫春捲也行。”
法師們不喫,他們可以喫啊。
現在二月快到下旬,正是喫春捲的好時候。
蘇菀自然不會拒絕。
春捲又香又有韌性,都會喜歡的!
而且做得越薄,越透亮越好,喫春捲還有咬春的說法,非常適合現在食用。
唯一不好的是,他們在天悲殿裏,只能喫素菜。
可想想素菜裏的青椒豆芽,還有韭菜等等,似乎也不錯。
蘇菀把烙好的春捲皮放一旁,又看看提前泡上的黑糯米,已經繼續做這道菜了。
泡好的黑糯米直接上蒸籠,在蒸汽大的蒸籠裏很快就能蒸熟,黑糯米能補氣血,也適合做了一上午功課的法師們喫。
蘇菀做着做着,甚至打了個哈欠。
凌晨兩點多起牀,就是覺得這一天長久得很。
既做了早飯,還被喊去鍾粹宮,又回來處理食材,然後看看時間才上午九點多,差不多巳時。
不過想到趕緊做好午飯就能回去補個回籠覺,蘇菀動作更快了。
畢竟還要趕在十一點前把飯食送過去。
和尚們過午不食,這點倒是執行得很好。
但蘇菀惡趣味的想,法師們過午不食,但聖人每每談論佛法倒是有各宮娘娘送來泛索,就是送來點心。
所以聖人一邊喫,對面兩個大法師餓着肚子?
還是說聖人恭敬地也餓着?等沒人時候再喫?
不管哪一種都挺好笑的。
糯米蒸好之後放在一旁放涼,這樣可以讓糯米更加彈軟,喫起來粒粒分明。
再取用粒粒飽滿的松子出來,青椒紅椒切成丁備用,等到黑糯米涼下來之後,再把這四種食材加入調料炒熟。
在等黑糯米涼的時候,蘇菀也沒閒着,另一邊又把方纔的春捲皮拿過來,再去用具處找了圓形周圍帶花紋的模具出來。
這些杯底形的磨具原本是做糕點用,做出來的糕點周圍是波浪形,跟紙杯蛋糕的模具差不多。
把軟軟的春捲皮鋪在這下面,讓春捲皮中間觸底,周圍一圈接觸杯底形磨具的四周,同時跟着模具一起變成波浪形。
固定好形狀之後,另一邊熱油已經好了,直接帶模具春捲一起下鍋炸。
因爲這春捲韌性十足,所以很容易成型,代替的作用也就是紙杯蛋糕下面的波浪形小紙杯。
只不過這樣做出來的春捲皮是可以喫的。
一連做了三十多個,蘇菀直接停手。
所以說,如果不是中午要喫春捲的話,她做這麼多春捲皮就夠了。
可想到薄薄的春捲夾菜,她可以喫二十個!
如果有肉的話,三十個!
話說得誇張,可她還是很愛春捲的。
這些春捲皮“小紙杯”做好,直接放在盤子裏,另一邊黑糯米在李蓉蓉等人的手動散熱中已經涼的差不多了。
蘇菀看了幾眼,不愧是李蓉蓉,既散了熱,也不破壞黑糯米的形狀,顯得粒粒分明,實在漂亮。
因爲這是上好的黑糯米,看起來飽滿得跟黑珍珠一般。
接下來就要把糯米跟松子等物一起炒。
油溫七成熱,先下松子,讓松子的香味出來,再下青紅辣椒,接着立刻倒入糯米。
裏面的油不少,糯米更是粒粒分明,裏面夾雜着青紅椒,色澤油潤的松子。
不一會,這糯米便帶着松子油的香味,屬於堅果的油脂,很少有人能抵抗,再有解膩添色的青紅椒,一碗漂亮的黑珍珠糯米飯也就好了。
此時用小勺子把熱騰騰的黑糯米飯裝到盤子裏的春捲皮“小紙杯裏”,喫的時候直接夾住一個春捲皮,咬上一口,外面的春捲皮焦中帶些韌性,連的糯米彈牙鮮香,偶爾喫到松子,更是別樣口感。
這份黑糯米盅,也就做好了。
一個盤子裏裝九個,共兩個盤子,剩下的則是她們分着嚐了。
御廚的蔡師傅白師傅也過來嚐了嚐,直誇味道確實極好。
而且這種喫法確實罕見。
若說糯米是炒的吧,但又炒得不過,明明只是炒香,春捲皮更是點睛之筆。
三口一個此盅,糯米的香,春捲的香,青紅椒點綴,簡直缺一不可。
若不是盤子裏剩下的不能動,做這飯食又費功夫,他們肯定要再喫上幾個才過癮!
能當御廚的,哪個不是喫過山珍海味,如此喜愛這黑糯米盅,顯然不是作僞。
李蓉蓉等人更是不住點頭。
每次跟蘇菀一起做飯,都會被她的手藝驚豔到。
“等咱們回南膳房了,一起來做蒸肉好不好,你做的蒸肉肯定也好喫。”李蓉蓉對上什的手藝頗有些自信,可今日吃了蘇菀做的蒸食卻覺得她肯定也不差。
蘇菀也不拒絕,笑着道:“好啊,回去就做。”
兩人聊的開心,白師傅卻急忙道:“千萬別在天悲殿說肉,因則上會的事,整個天悲殿都受了責罰,更是不準咱們提這個字,一定要說,只講臭東西。”
什麼?
臭東西?
尚食司四個宮女表情同時疑惑。
合着你們不能喫,就說是臭東西吧?
可她們覺得香得厲害!
白師傅無奈:“誰讓事情太大。”
說罷,蘇菀下意識心虛一瞬,那事情指的自然是在神風廟裏翻出臘腸一事。
還是她翻到的,沒辦法,鼻子太靈也是個錯。
說起來那神風廟現在已經人去樓空,還沒過完元宵,受了雪災的大溫莊村民已經回到大溫莊,準備早早重建,早早回家。
戶部那邊也在協助,重新規劃了各家的土地。
而神風廟則在謝沛的提議下做成慈幼堂,專門來扶助孤寡老人,養育幼小孩童。
只是這事不太容易,所以暫時閒置,此事還依託了禮部來辦,不過禮部最近因爲科考的事忙得暈頭轉向,暫時也騰不出手,可也派了大溫莊不少婦人先在裏面做事。
估計要等到夏日,由神風廟改建的慈幼堂才能成。
想着想着事情就歪了。
明明在說臘腸的事!
這件事確實影響深遠,可蘇菀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會連累天悲殿內裏肉的名聲。
聽李蓉蓉追問道:“就因爲那件事,就要喊臭東西?”
此時李蓉蓉甚至有點惱怒,她做了十幾年的上什,怎麼可以說肉是臭的!
明明香死了!
蔡師傅無奈:“法師們說,喫這東西容易讓人起邪念,有殺機,招戰禍。”
“所以一律改喊臭東西。”
衆人表情各有變化,此刻只能好笑地點頭。
要蘇菀說,天下萬物都要生,都要活,只要不是虐殺,是正常食用,管天管地管稱呼,實乃智障。
當然只是心裏說說,面上不能表露半分,否則誰知道又會有什麼岔子。
蘇菀等人點頭,幸好跟蔡師傅,白師傅關係還可以,否則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犯了忌諱。
做了黑糯米盅之後,接下來還有兩道菜,一個鐵板冬菇,一個玉筍呈祥。
在蘇菀看來,鐵板的東西就沒有難喫的,特別是鐵板杏鮑菇,只是這個時代杏鮑菇並未大量培育,很不好弄,在宮裏也是最貴的幾種食材之一,所以也不好來做。
正好早上泡發的冬菇多了點,直接用冬菇來做也可以。
冬菇本就鮮美,在炙熱的鐵板上炙烤出汁水,滋味不比肉差。
蘇菀這邊做什麼菜也跟蔡師傅他們溝通過,絕對不會撞菜。
說話間,這邊已經開始動手了,蘇菀跟李蓉蓉熟練處理冬菇,但此時說的冬菇就是圓形的菌菇,除此之外又尋來新鮮的蘑菇,新鮮茶樹菇,雞腿菇等等。
幾種鮮美的菌菇一起來做,味道更加好,不僅如此,也能讓這道菜不那麼單調。
這些蘑菇分別焯水去掉腥味,每種蘑菇大小不同,種類不同,焯水時間也要掌握。
不過李蓉蓉,還有其他兩個宮女都能做,蘇菀則開始做另外一樣東西,黑椒醬。
之前說過,和尚們不喫葷腥,其中的葷就是五種味道大的蔬菜,其中好幾個調味品,比如蔥蒜都不能喫,這樣很多東西都會失去滋味。
但外來的調料總沒有限制吧,比如說黑胡椒。
其實古人也很喜歡做各種醬料,不說這些胡椒醬,什麼辣椒醬,西瓜醬,梅子醬等等,都可以當調味品。
這邊廚房自然一應俱全,還都是保證不沾任何葷腥。
可黑胡椒少了洋蔥就變得乾巴巴的,即使加了糖也有點奇怪,所以廚房其實不怎麼用。
但蘇菀取來一罐,稍微嚐了嚐,沒了洋蔥的調和,這黑胡椒醬顯得更衝,少了回甜,雖然說有蔗糖加入,但這甜來的太過直接,不如洋蔥婉轉。
說婉轉可能比較難理解,但想一下洋蔥跟羊肉一起喫,其實更多的是去腥增香,更多喫羊肉的口感。若大蔥跟羊肉一起炒,則是更直接的蔥跟羊肉結合。
前者一君一臣,完全是輔佐,後者兩者合一,變成更加爽口的肉,但也會掩蓋羊肉原本的香味。
怎麼取捨要看做什麼菜,可洋蔥在很多菜餚裏不可替代也是這個原因。
蘇菀乾脆把黑胡椒醬倒入微微熱的小鍋裏,先往裏面加點醬油,再放點鹽巴,最後加上攪拌好的玉米澱粉,儘量讓這個醬不那麼純粹。
不是說純粹的醬不好,而是做什麼菜調什麼味。
廚房裏誰都沒意見,只覺得蘇菀做菜經驗老到,不拘泥一格。
這邊黑胡椒醬調好,那邊各種菇類也已經焯過水。
接着鍋裏直接炒香薑末,再把各種菇類放到鍋裏,最後倒入黑椒醬,因爲黑椒醬已經有澱粉,所以這一步不用勾芡,就能讓菌菇色澤好看,最後放點紅椒點綴。
炒熟之後,李蓉蓉那邊的鐵板也已經預熱好,直接把鍋裏的菜倒入兩個鐵板上,立刻發出滋滋啦啦的聲音。
濃香的黑椒醬炒雜菇碰上鐵板,更能激發味道,鐵板小火慢慢炙熱,等到一會端到桌子上,還能是燙口的,挨着鐵板的菌菇滋味更加好,連裏面的紅椒都能吃出來。
這道菜的香味飄散得極快,讓人聞着心醉。
如此異香極濃的鐵板冬菇,完全可以用來拌飯喫。
還是那句話,蘑菇做好比肉香!
第二道菜做好,接着便是第三道玉筍呈祥。
其實到了冬日之後,筍子出現機率大大增加,就跟夏日一定離不開黃瓜西瓜一般。
但食物有千百種做法,只要好喫,那就能出現。
這次用的並非新鮮筍子,而是用提前泡發的筍乾。
新鮮竹筍跟泡發筍乾是有區別的,不用說也知道,一個剛挖出來沒多久,另一個經過曬乾等等步驟。
所以前者水分充足,適合煲湯,也適合清炒,更能吃出筍子的原滋原味。
而筍乾則不同,因爲早就經過處理,失去水分,若用來爆炒,紅燒,則能吸汁。
這次做的玉筍呈祥口感香味濃郁,所以選擇筍乾來用,但因爲乾癟,所以燉煮的時間要長些。
因提前泡了五個時辰,現在再用小砂鍋放入調料,煮的也容易些,此時一直到煮熟纔行,到時候筍乾也熟了,煮得也夠入味,絕對好喫。
最後一道菜還是要用到冬菇,誰讓泡的冬菇太多,儘快用完纔行。
冬菇,豆腐乾,小香芹一把,跟着竹筍一起炒,以筍乾爲主,其他材料爲輔,添上醬油,燒的油滑光亮,這才能行。
這道菜蘇菀多做了一份,當做中午的飯食,雖然紅燒風味跟春捲有些不相符,但空口喫也行的。
主要旁邊熱切的眼神太多,早上泡發的冬菇也多,所以直接多炒了滿滿一盤。
整個膳房的人愈發佩服尚食司,看看人家的小姑娘們動作乾脆利落,對什麼食材都遊刃有餘,做出來的菜色每每都跟其他人不同。
特別是蘇菀對火候調味的把控,堪稱一絕。
蘇菀這邊三道菜餚做好,分別是黑糯米盅,鐵板冬菇,玉筍呈祥。
除了最後的名字用點心之外,其他菜餚還是樸實無華的名字。
可每一道菜都有特色,而且還根據天悲殿和尚們喜好來做,雖說是素菜,可一點也不寡淡。
每道菜都香味濃郁,特別是鐵板冬菇,因爲一直在小鐵板上慢煎,屬於蘑菇,清油,混合而成的油脂已經慢慢散發,讓人回味無窮。
加上蘇菀她們做的三道菜,一共十五道菜品,兩份例湯,一種主食,現在立刻送到快下早課的齋堂裏。
說是素齋,就是裝修豪華的側廳。
這會差不多中午十點左右,那邊已經做完早課,是該喫東西了。
蘇菀也有幸見到內侍們提飯食過去的模樣。
現在二月十九,天氣雖說回暖,偶爾還有點冷風,所以此時用的食盒還是非常保溫,只是一個食盒就重得很。
這食盒先是上中下三層,下層最厚,中間有滾水,滾水上是蓋着的瓷器,這瓷器上可以放菜碟。
然後再有一個厚制的蓋子把菜餚蓋住,這樣行走間可以保證菜餚的溫度。
如果說這已經夠嚴密,但在這個食盒外面還有層厚實的木製盒子,十五六的宮人,需要雙手才能提的動。
這樣重的食盒,一個人拿一個,齋堂那邊兩桌共三十六道菜,所以需要三十六個人。
人手不充裕的時候,這些內侍們還要跑着過來,否則要耽誤時間。
蘇菀也是用過食盒的,之前用了個木製的,裏面沒有這些東西,都覺得很重,當時右執掌還給她換了個輕便的,謝沛也說換輕便的好。
沒想到這邊比她換下來的食盒還重。
只是送個飯食都要這麼多人。
蘇菀忽然有點理解姜貴妃爲什麼不喜歡他們,畢竟姜貴妃總以皇后正室身份自居,看着這些敗家玩意,能不難受嗎。
楚婕妤到底做掌權貴人時間短,估計理解不了姜貴妃對這種情況的厭惡,畢竟她連宮人們正常喫食都想剋扣,這種奢靡之象估計更接受不了。
雖然這樣說很不對,但蘇菀腦海裏還是想到,若這些亂七八糟的錢用來給大溫莊百姓們蓋房子,豈不是早就蓋好了?
素齋小廚房這邊送走所有飯菜,白師傅蔡師傅心裏都很忐忑。
抄不抄經文,就看今天的了。
他們實在不想抄寫了!
不過飯菜送走,廚房還要收拾,蘇菀看着廚房的人,利落分成兩撥,一波做她們喫的午飯,一波開始打掃廚房,甚至連她們用過的地方也連帶着一起打掃,還笑着道:“你們本就是過來幫忙的,今日也辛苦了,還是歇一會吧?”
蘇菀跟李蓉蓉等人也笑着應了句,不過還是把剩下的春捲皮全都做出來。
別人對她們好,她們也會投桃報李。
素齋廚房這邊收拾得極快,炒的菜餚香味也出來。
因爲是春捲裏面的菜,務必要炒得清爽纔行,這纔有“咬春”的感覺。
不得不說,古人對喫食還是很有儀式感的。
他們喫飯也就在廚房角落擺上桌子,因爲這裏也二十多個人,草草分成三桌,看起來格外熱鬧。
春捲皮做得薄透勁道,喫上一口還要輕輕撕扯,又因爲這春捲皮還稍稍發燙,加上裏面炒菜的清爽感,直接一口一個。
每人還分到一碗胡椒湯,喫起來渾身發熱,醒胃可口。
蘇菀喫的稍微快了些,李蓉蓉等人見此,也跟着快了點。
果然,她們四個剛剛喫飽喝足,齋堂那邊已經有和尚在找。
白師傅蔡師傅等人下意識停筷。
不過讓尚食司這幾個宮女過去也正常,原本就是第一日剛到,肯定有許多話要說。
二是尚食司做飯太好吃了。
別說法師們,就連他們都想多喫幾次。
說不定會留她們在內宮?
這讓兩個師傅微微皺眉,其實他們兩個剛到這裏的時候,也是變着花樣的做,但菜餚總有做完的一天,之後就有無盡折磨。
若尚食司留在這,只怕也是如此。
不過幾個小姑娘,特別是蘇菀,她在尚食司還有大好前程,怎好在這磋磨。
可惜這些話當着內侍們的面不能說。
若說了必然會傳到法師們耳朵裏,到時候就成他們不想在素齋廚房伺候,若因爲被趕出皇宮也就算了,就怕受了責罰之後還要留在這。
不是白師傅,蔡師傅自傲,他們兩個的廚藝也很不錯的,沒那麼容易找到替代的人。
在他們兩個擔憂的時候,李蓉蓉等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蘇菀喫飯比平時快了一些,還帶動她們也早早喫好,就是知道和尚們會找她們過去?
早上姜貴妃找,中午和尚們找。
她們四個還要做飯,太難了。
話是這麼說,四個人還是立刻出發,不過只經一天,其他三人已經隱隱有以蘇菀爲主的感覺。
誰讓蘇菀的主意拿得穩,大家都信得過。
從素齋廚房出來,才知道他們處在什麼偏僻的位置,這倒是沒什麼,可外面的一花一木,一景一致,簡直讓人咋舌。
二月份,就有這麼多翠綠的植物。
若在南方還常見,但這是北方,多數地方應當樹木枯黃。
養護這樣的園子,蘇菀稍稍算算都心疼。
原本她對這些物價心裏也沒數,但在尚膳監做傳話“小郎君”,處處都要跑,還能接觸內裏的食材單子,對往年物價,今年物價,預估的物價略略有數。
只覺得這園子簡直一擲千金,就這樣還是從小道走去齋堂,更宏偉的正殿還沒去。
還沒到齋堂已經聽到裏面的聲音。
“別搶啊!這是最後一個了!”
“黑糯米盅是我的!”
“放手,爲師還沒喫。”
“師父這一盤子裏有九個,我們師兄弟五人一人一個,剩下可都被您吃了。”
“一點僧人氣度都沒有,坐下。”
接着就是黑糯米盅外面炸過的春捲皮被咬碎的聲音。
“真好喫啊,這東西怎麼能做的這樣好。”
蘇菀聽着這些感慨,其實有點奇怪,不是兩桌子嗎?怎麼這個桌子的人如此活潑,那邊就沒人說話?
等她們被領進去才發現。
怪不得沒人說話,左邊這一桌大家都在搶飯,鐵板冬菇的厚汁都被沾的乾乾淨淨。
右邊那裏根本沒人敢動筷,只能挑些年齡最大法師不喫的來嘗一口。
不過他們眼神裏顯然帶着渴望,希望師父可以早點喫完,這樣他們就能大快朵頤。
但這個師父顯然沒那個打算,鐵板冬菇全都喫完,玉筍呈祥倒是留了一些。
至於黑糯米盅,就聽他對內侍道:“找食盒裝起來,供奉到佛前。”
等等,如果供奉到佛前,不應該是找碟子裝好嗎。
這找保溫的食盒做什麼?
蘇菀感覺自己發現了什麼,不過偶爾偷喫幾口誰也找不到證據,而且喫的還是這種類似點心的東西。
原來不止御用監“信佛”的柴副總管會在晚上喫東西,這右邊的法師也不例外。
經過內侍介紹,左邊領頭的是左法師,下面是五個小法師。
右邊同理。
這裏的法師,小法師,值得並非年齡,而是身份。
再往上的大法師更不用講,地位更是尊崇。
左邊的不羈些,右邊的莊嚴些。
但他們都對尚食司做的食物表達了極其的滿意。
以至於蘇菀他們出來的時候,讓幾個人下意識皺眉,感覺剛剛失態了。
不過看看杯盤狼藉,她們做的菜全都一掃而光,就知道多好喫。
其中黑糯米盅簡直是他們心頭好,名字平平無奇,可實在香軟,春捲,黑糯米,松子,這種完全不同的食物竟然能搭配的這樣好。
鐵板冬菇也受他們喜歡,玉筍呈祥稍稍遜色,但越喫下去,越覺得什麼遜色?這種越喫越香的食物,一點也不亞於其他菜餚。
不錯,這尚食司的剛來第一天,做了兩頓飯四道菜,就讓他們如此喜愛。
但有個小法師還是順口問了句:“明日不會還是這些菜吧?”
上次冬祭的時候,他們就吃了兩天同樣的菜!
實在委屈。
他們也就算了,左右法師肯定不準的!
想到兩個師父,他們似乎底氣十足,誰讓他們是天悲殿的內宮和尚。
兩個宮女答道:“明日的菜餚稍稍改動,不會重複。”
可以不重複就行。
至於什麼不是蘇菀回答,這也是進內宮前說好的。
與其講這兩個宮女是來打下手的,不如說是擋在前面的,她們在五月宮人放出宮的時候,就要離開,六年的宮女生涯也要結束。
衛鈞的師父柴副總管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走。
都要走的人了,基本不會有苛待,而且只要能保護好蘇菀跟李蓉蓉,她們兩個還會得到長官額外的安家費。
爲了額外的安家費,她們都會好好做這份差事。
再說,背後有人保護,不會出事,只是要保護好蘇菀跟李蓉蓉。
其實原本只要保護蘇菀一人就好,不過多一個也沒事。
這種回答的差事,基本都是她們兩個來做。
和尚們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畢竟這兩個宮女更年長,後面兩個就算有本事,也要聽她們的吧。
“好好做,只要做好飯菜,一定有賞。”左法師開口道,“這次佛誕節讓你們過來,萬一飯菜能入聖人的眼,也算你們的福氣,所以每日都要做不同菜餚,聽到了嗎?”
每日都要做不同的?
右法師也道:“爲了表示對我佛敬意,你們來內宮的飯菜最好不好重複,否則耽誤佛誕節,那可不好。”
距離佛誕節差不多還有一個多月,細細算下來四十多天。
每天最好都要做不同的?
兩個宮女微微震驚,就連帶她們來的內侍總管也覺得不妥,素齋翻來覆去就那麼幾樣,還能怎麼做。
蘇菀也沒想到,這些人隨口一提,就都能提這麼過分的要求。
也是,反正事情不是他們做,自然怎麼樣都可以。
“若做的不好,做的不精緻,等到佛誕節結束,也要繼續留在這贖罪。”看着一臉莊嚴的右法師說出這話,讓大家心裏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他說那麼多,不就是找個藉口留蘇菀她們在內宮天悲殿?
這藉口還表明了,讓你留下來,不是我們的問題,是你的問題,是你要贖罪。
短短几句話,蘇菀已經知道御廚們是怎麼沒了脾氣的。
面對這種蠻橫無賴的人,半點說理的心情都沒有。
而且他們會說理嗎?
根本不會。
他們只是想巧立名目讓你留下來而已。
眼看李蓉蓉有些迷茫,她們真的要贖罪?
蘇菀立刻扯扯她袖子,別人指責你,你就要反思嗎?不可能。
蘇菀眼神迷惑,看向法師們道:“可我們精力不夠,如果下午要抄佛經,沒事還要去姜貴妃那邊,可能沒時間研究新菜。”
現在的蘇菀比去年長高不少,但也是對她而言,如今對比旁人還是小小的,她眼睛微睜的時候有些像受驚的小鹿,誰看了都會心生憐愛。
兩個法師也看向她,這個小姑娘他們不知道,其他小法師卻知道的。
上次就是她做了好喫的!
是個廚藝非常有天賦的小孩!
坐在法師身邊的人立刻告訴兩個師父蘇菀的情況。
這下法師沉吟道:“那你們四個下午可以不抄經書,只要專心做菜就行。”
不等他們說出其他廚子照常的時候,蘇菀就又道:“多些法師,那我們能不能請身邊的人幫忙啊,有些菜十分繁瑣。”
“比如說豆芽釀,需要用十幾種菌菇混合搗成菌菇泥,然後用銀針慢慢塞到綠豆芽裏面,如果沒人幫忙的話,諸如此類複雜的菜式我們都不好做。”
“還有一種熬上八天八夜的冬瓜湯,湯香味濃,也需要人手。”
蘇菀說得緩慢,用詞細緻,保證讓大家聽得身臨其境,彷彿下一秒就能喫到一般。
蘇菀身邊的宮女立刻接話:“廚房不是有許多人,讓他們幫忙可以嗎?”
這都是小事。
若能喫到蘇菀說的豆芽釀,那些經書抄不抄無妨,反正不缺那一點。
李蓉蓉看向蘇菀,她方纔顯得有些呆愣,畢竟突然被指責要贖罪,很多人下意識反應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可這會聽着蘇菀見招拆招,已然明白怎麼回事,可她還是沒說話,顯然都聽蘇菀的。
幾句話之間,素齋小廚房的經書已經免了,至少在蘇菀他們離開內宮之前,大家都不用抄經了!
這消息若是他們知道,肯定立刻鼓掌叫好,恨不得認蘇菀當親妹。
可蘇菀的目的並非只有一個,既然想喫她做的菜,總要付出些什麼吧?
她主動做的就算了,不是主動做的,還是等價交換的好。
蘇菀並未直接對法師們說什麼,而是低聲問宮女姐姐:“那姜貴妃呢?”
李蓉蓉也開口:“是啊,若天天在廊下吹風,我們生病了怎麼辦,都不能照常做事了,再說,我們跟姜貴妃不太和睦。”
蘇菀暗歎李蓉蓉接得好,反正尚食司跟姜貴妃鍾粹宮那邊矛盾幾乎處於明面,也不用藏着掖着,只要表現出害怕,不想去就好。
估計天悲殿的人樂得如此。
“你們是天悲殿請來的,跟鍾粹宮有什麼關係,不用管,下次再問,就說你們爲浴佛節準備,抽不開身。”左法師大大咧咧道,“怕她們做什麼!耽誤浴佛節看誰擔待得起!”
反正右法師眼神掃過尚食司這羣人。
先是李蓉蓉,然後是兩個大宮女,最後是蘇菀。
不過蘇菀這邊直接掠過,一個小孩哪有這樣的心機,估計接着他們的勢躲避姜貴妃,還是這些人的主意。
右法師懶得拆穿,看在她們做食物不錯的份上,這事就算了。
反正姜貴妃那邊他們也不是第一天得罪,無所謂。
不過他們天悲殿請來的人,那邊頭一天就過來喊去問話,還刁難,真不把天悲殿放在眼裏,回頭一定要同大法師講!
等蘇菀等人從齋堂出來,表情抑不住地歡喜。
成了!
所有事都成了!
而她們回到素齋小廚房的時候,這邊顯然已經得到消息。
白師傅跟蔡師傅這兩位身經百戰的御廚都忍不住淚目。
抄書這種事,誰想幹啊!
終於要解放雙手了嗎!
尚食司的宮女們都如此厲害!
她們禮部尚食司果然名不虛傳!
面對衆人感謝,蘇菀笑着道:“那我們下午是不是就沒事了?”
其他人仔細一想。
確實沒事了!
只要把廚房收拾好,需要處理的食材規置好,就可以休息了!
反正晚飯是不用做的。
突然多出半天假?
幸福來的有點不敢置信!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