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

作者:桃花白茶
自己店裏的人看到的是蘇菀經營厲害。

  客人們則看的這臭豆腐喫食。

  真的那好喫?

  喫起來沒那麼臭?

  此時這附近已經圍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原因自然是臭豆腐的噱頭高,也因爲跟京都第一家麻辣燙的店是同一個老闆。

  一個香,一個臭,也是對比強烈。

  反正周圍人好奇的很。

  既然一文錢兩片,那就嚐嚐!

  其實這東西固然可以賣的很貴,但豆腐畢竟便宜,二是這在後世也是便宜美食,以後必然有人也能發現訣竅。

  可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喫多了的人,自然會找到訣竅。

  在光祿寺兩個官員帶動下,不少人紛紛購買,多數人還是選擇用小碟子裝幾片,然後去隔壁麻辣燙的店裏喫。

  衛家母親,衛妹妹都歡迎得很。

  雖說那邊不是她們生意,但跟桂孃的感情也好,敬佩蘇菀的手段也好,還有感謝蘇菀讓她們有賺錢的機會等等,都會竭盡全力照看的。

  再說,好多客人過來之後,順便點了麻辣燙呢!

  不少人看着黑乎乎的臭豆腐,乾脆閉着眼喫到嘴裏,但這一喫,就知道那兩個官員爲何如此喜歡。

  這東西值得啊!

  確實好喫到讓人想咬掉舌頭!

  不到一天的功夫,這個聞起來臭,喫起來香的美食立刻吸引不少人。

  就算爲了獵奇,也想嚐嚐的。

  蘇菀自然也在店裏幫忙,只是姨娘讓她好好休息,強行讓她做旁邊玩,說自己跟井菊完全忙得過來。

  臭豆腐的店確實好操持,人不算多的時候,一個人就行。

  蘇菀最後只好坐下。

  見姨娘行動利落,眉宇間也少了在蘇家小院子拘束的憋悶,明顯快樂許多。

  這就行,以後臭豆腐店就可以順順利利開下去。

  蘇菀看了看已經去麻辣燙店喫飯的光祿寺官員,從食案上端出來兩碟子臭豆腐出來。

  方纔他們兩個只是嚐了嚐,但後面就擠不進去了。

  蘇菀表示感謝,自然要贈送一些過去。

  他們見是蘇菀送來,也不客氣,笑着道:“那我們可就沾光了。”

  看着他們一團喜氣,就知道這次科舉還不錯。

  禮部的科舉,向來都是重要之事,爲朝廷選拔人才,爲家族後繼擔心等等。

  他們也就是光祿寺的,否則這會肯定還在忙碌。

  畢竟科考榜單是放了,後面還要安排殿試。

  光祿寺兩人開口道:“也就是最後的高興了,其實科舉的時候我們還不算忙,但科舉結束的科舉四宴,卻是光祿寺的差事。”

  光祿寺一直主辦什麼祭祀,大型宴會等等。

  這科舉四宴也是他們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過蘇菀還是好奇,這四宴到底是哪四宴,她以前只聽過鹿鳴宴,瓊林宴,還是不同時候辦的。

  其中一人解釋道:“說是四宴,其實這次辦的爲兩宴。”

  “這四宴分別是鹿鳴,瓊林,鷹揚,會武。”

  “聽名字就知道,前兩者是文試,後兩者是武試。”

  “而鹿鳴,鷹揚,則是鄉試之後舉辦的。”

  “後面才的瓊林,會武則是爲新科進士所辦。”

  “都說是科舉四宴,其實是兩個宴會,因爲之前那兩個,他們都已經在各自的郡府辦過。”

  蘇菀這明白了。

  一般科舉都是童試,鄉試,會試。

  考過後,就是秀才,舉人,進士。

  不管文武,鄉試的宴會都在自己家鄉舉行,後者的宴會則是宮中設宴。

  對很多文武學子來說,各省的鹿鳴宴,鷹揚宴,已經足夠氣派。

  但對上再進一步的瓊林宴,會武宴,則稍顯遜色。

  畢竟這兩個宴會都是聖人賜宴,宮中四司六局,禮部光祿寺主辦,也是人生得意的時候。

  能在這種宴會出現,說明他們已經半隻腳踏入官場,人生都要改寫。

  文科進士們還要做恭和詩,來表達心中喜悅,當年文天祥也做過恭和詩,就在這種場合上。

  武科那邊雖然不如文舉這邊重要,可那宴會規模排行也不小。

  反正不管瓊林宴還是會武宴,都十分重要。

  說到最後,一個官員美滋滋喫完臭豆腐,又道:“不出意外的話,你們尚食司也要調人過來幫忙,你可做好準備。”

  蘇菀一直負責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絡。

  算是尚膳監“小郎君”,所以讓她去跟着做科舉宴會,再合適不過。

  誰讓她跟光祿寺的人熟悉,而且還做得一手好菜。

  其實之前長官就跟她提到過,不然蘇菀也不會主動再次詢問。

  去就去了,還能見見世面。

  不過光祿寺官員還道:“這次宴會不同以往,以前兩邊分開辦,今年把瓊林苑隔壁的園子也開了,估計文武舉要一起,可兩邊菜色各有偏重,不好辦。”

  這就是提點了,蘇菀點頭稱謝。

  說的瓊林苑,蘇菀也知道,瓊林宴的名字就是因此得的。

  瓊林苑風景別緻秀麗,位處城西皇家花園,特意恩賜,讓學子們盡情暢飲。

  不過這是文科。

  武科簡單粗暴,自己把武科新科進士拉到兵部慶賀,沒想到今年竟然就在隔壁。

  這算不算文科生跟體育生的較量?

  蘇菀挑眉,自己也是多想了。

  無非就是禮部想讓科舉收個好點的尾。

  做事有始有終,之前辦的那樣好,沒道理結尾的時候不好好辦。

  這簡直是天悲殿帶來的內卷後遺症。

  若不是天悲殿想辦法搶風頭,禮部也不會殫精竭力地操持這樣好?

  沒想到那天悲殿竟然能有一點正面作用。

  除了科舉的事之外,天悲殿最後點消息蘇菀也聽了幾句,無非是等兩天爲首的人就要斬首,之後三殿下重立名冊,清查天下廟宇,清查和尚房屋田地等等。

  這是件漫長瑣碎的事,可戶部卻笑出聲,因爲感覺可以收繳不少財產上來。

  聖人原本還有些不願意,聽到可以收繳錢財,也就不吭聲了。

  如今國庫也就勉力支撐天祥國各項支出,多餘的銅子一個也拿不出來,說國庫窮也不爲過,能有筆額外的錢財,誰不想要。

  但三殿下估計要有一陣忙。

  可就算這樣,他還騰出手把幾個已經關閉的廟宇改建成慈幼堂,安濟坊,居養院。

  聽名字就知道,是收容貧苦人,孤兒,老人的地方。

  連這兩個官員都感嘆一句:“聽着年齡雖小,但能力可見一斑。”

  “他聽政以來,似乎都沒喫過虧。”

  “若有他在,天祥國倒像有望。”

  最後這句話說的聲音極低,蘇菀也當沒聽到。

  厲害啊謝沛。

  處理原本就瑣碎龐大的事,還能抽空做好人好事。

  如今他剛處理完天悲殿,百姓正是感激,所以他推動這些福利機構,比誰說話都好用。

  蘇菀也只在這稍坐一會,很快就去幫忙,而外面炸臭豆腐的店已經排着長隊。

  沒喫過的好奇,喫過的還想喫,可不就要排隊了。

  等到第二日,沒想到來喫炸臭豆腐的客人只多不少,估計一天就讓這臭豆腐揚名。

  誰讓聽着這麼怪,喫起來卻那麼好喫。

  如此反差,會引發很多人的好奇。

  可這次就沒那麼容易仿製了,臭豆腐到底還有自己的技巧。

  出宮這幾天時間過得極快。

  從麻辣燙的店到臭豆腐店,生意都好了起來,衛家母親,衛妹妹一想到這,就捨不得蘇菀走。

  可大家都明白,她能出來休假,已經是宮裏的優待。

  所以三月二十二下午就要回到宮裏。

  這日桂姨娘只在店裏待了沒一會,就回去親手做頓豐盛的午飯,專門給蘇菀做的。

  店裏那邊的生意也暫時不做,只想多陪陪女兒。

  姨娘還拿出幾件衣服,現在的衣服料子明顯比之前好很多,都是姨娘用自己賺得錢買的。

  反正蘇菀四季衣服都不用擔心,姨娘早早都準備好,而且還知道她長高,所以衣服做的很合身。

  從蘇家出來,姨娘還是送着蘇菀到宮門口,直到不能過去的時候,她才戀戀不捨離開。

  蘇菀看了看離開的馬車,再看看皇宮。

  這次回來,倒有其他感受,皇宮似乎也沒那麼可怕。

  出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誰知道蘇菀剛回宮,就聽到有人在議論臭豆腐,還有人在議論大皇子二皇子正在宮裏無能狂怒,特別是大皇子,他說了自己沒勾結天悲殿的人,聖人不信就算了,姜貴妃也不信。

  差點把他氣病。

  可他病不病的,不算重要,重要的是聖人也病着。

  很多人猜測是氣病的。

  但聖人自己都不承認。

  朝中的局勢甚至已經鮮明起來。

  唯有謝沛一人獨大。

  蘇菀暗暗覺得不好,但又想到他那人,估計也察覺出來,但是無所謂。

  想要有收穫就要承擔風險,他肯定明白。

  蘇菀回到尚膳監,竟然感覺跟離開很久一樣,其實也就是一個多月?

  她二月中旬去的內宮,現在三月下旬,也差不多的。

  尚膳監跟之前一樣,還是忙忙碌碌,不過忙的都是熟悉的事。

  現在三月,等着各處換菜單等等,只不過上次蘇菀是提交菜單的人,這次變成審覈的人。

  各處需要調整的都不多,各個地方的宮人們都已經經驗豐富了。

  除了這個事以外,今年還要統計出宮的宮人名單,尚膳監主事詠蘭姑姑主辦此事,看看哪些宮女六年時間滿了,看她們想出宮,還是想留在宮裏,再各自安排。

  除了能升職的宮人之外,多數宮女肯定想出去,對她們來說宮裏也沒那麼自由。

  所以這次統計名冊,讓大家高興得很。

  姜貴妃那邊難得沒作妖,而且撥下來的遣散費還算大方,很多還在意猶豫的適齡宮女也準備出去,有了這些銀錢,他們也在京郊京城都能安身立命。

  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蘇菀協助清點名冊,發現尚食司的宮女們出去還好,至少會點東西,能做菜的出去當廚娘都行,不會做菜的幹活也利落。

  今年只是清人出去,並不徵納宮人,所以事情還算簡單。

  等到四月中旬名冊確定,五月中旬這些宮人們就要離宮。

  原本有人擔心,尚食司若出宮那麼多宮人,豈不是更加忙碌。

  蘇菀笑:“尚食司宮人出去,難道諸司宮人就不走嗎?我估計咱們尚食司要負責的飯食會減少。”

  放宮裏做事的人出宮,其實一下子能給宮裏減負不少。

  拿西膳房來說,做事的一百多人,喫飯的一千五百多人。

  西膳房這次適齡出宮的不到十個,按照比例大致算算,西外宮那邊也會有一百五六十人出宮。

  所以對皇宮整體來說都是減負。

  少了這麼多人喫飯,這麼多人發月錢,宮裏支出立刻能鬆口氣。

  蘇菀算算,怪不得姜貴妃答應的那麼爽快,估計很早就想讓人離開。

  她想縮減開支不是頭一天了,可縮減出來的錢去了哪,只有她自己知道。

  反正這件事也算雙贏,減少人員繁多的情況。

  統計這個數字並不難,讓各個膳房報人數就好,確定入宮時間到了,就能在五月中旬統一離開。

  衛鈞師父柴副總管就在這其中。

  他甚至已經把退休生活安排好了,雖然中途有衛鈞的事打了個岔,但衛鈞也算把錢賺回來,陸陸續續在還師父,而且對師父更好,肯定會贍養柴副總管終老。

  這也讓不少人羨慕他,當太監的能有個善終,這很不容易。

  可大家都知道,這是柴副總管自己積緣,那時候把錢給徒弟平賬的時候,估計都沒想到這錢能收回來。

  誰知道現在錢收回來,徒弟還更孝順了。

  宮裏的大事很多,但小事也很多,蘇菀忙碌的時候聽聽這些事情,總感覺生活氣息特別濃厚。

  她那會回宮沒一刻鐘,李蓉蓉也進宮了,兩人在宮外沒怎麼聯繫,主要是都在跟家人敘舊,五天時間對於陪伴家人來說,其實也不多的。

  至於另外兩個宮女則提前出宮,徹底在家休息,還有人說親的人上門,但兩人卻想開個食店經營。

  具體的蘇菀不太清楚,但聽說長官私底下給了不少的銀錢,足夠兩人開店。

  這些大小事忙完。

  殿試那邊也已經結束,聖人拖着病體也要進行殿試,點出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打馬御街,迎來一陣笑談。

  果然,京都的事情過的很快,天悲殿的事已經被拋到腦後,都在討論前三名多有學問,誰家中了進士,誰家找了親朋可以做官。

  還有便是,武舉那邊也在進行,武舉也辦得極爲熱鬧,禮部協助,兵部主持,從帶兵打仗問到戰術謀略,再到戰況模擬,最後還有拳拳到肉的比試。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句話可沒錯,聽說武狀元身高九尺,膀大腰圓,能以一敵五,偏偏還有些謀略。

  讓人直呼這是徐將軍的親兒子吧。

  兵仗局的徐將軍就是這種類型,聽到這種傳言後還真去看看,那武狀元不過二十,傲氣得很。

  但天生英才,又是青年人,有傲氣才正常。

  反正兵部那邊也算高興。

  只是武狀元就沒文狀元那麼幸運,有聖人親口誇獎。

  這也能看出文武的不同了。

  可大家也不在意這件事,全都沉浸在科舉結束的高興當中。

  聽說京都好幾個酒樓裏,都是落榜的舉子,中榜的舉子在喝酒暢聊,熱鬧的城中護衛都多跑幾趟,看着大家別鬧事。

  他們在玩鬧。

  光祿寺這邊開始籌備科舉四宴中的瓊林宴,會武宴。

  因爲兩者合一,就在瓊林苑旁邊的園子裏,改成臨時的會武宴,這兩個園子臨時被打通。

  若兩邊想串門也行,不想串門就分別在兩個宴會上待上。

  這種方法也算巧妙,避免兩者比較,反正都是一個宴會,你覺得這裏不好,那就去隔壁。

  尚食司果然要協助光祿寺,不止蘇菀被派去,各個膳房的得力宮女都要抽調。

  這頓宴席的喫食,必然要做的特別好,這才能賓主盡歡。

  說是這麼大的宴會,但之前都有定例,按照之前的規格來辦就好。

  有光祿寺差請的四司六局,很多事情都分配到各個部門,基本不用操心。

  而從尚食司調過來的人,則填充到原本就有的四司六局裏,當做補充,也算助力。

  不用尚食司的人被充填裏面,還有御用監的內侍也會被調到四司六局的帳設司當中,就是專門管各種宴會物件,比如簾幕,屏風等等。

  到蘇菀這邊,因爲白案的手藝,她自然要做白案中的大案,也就是宴會最後喫的面。

  這種情況,自然被分到四司六局中的廚司當中。

  每朝每代的規矩不同,喫食也沒那麼一樣,但白案卻相當重要,畢竟是倒數第二道飯食,也算壓壓肚子,確保所有人都能喫好。

  最後一道是滾蛋湯,那就是另一回事,暫且不提。

  再細細來看。

  蘇菀被分到廚司裏的白案組,白案組又分小白案,大白案,其中俗稱小白案部門裏面還有抽調過來的甜食司宮人。

  可見這分的有多仔細。

  各種分工之明細超過所有人想象,再往下看,有專門擇菜的,有專門切蔥的,人人都有各自的崗位,哪個環節若出了錯,第一時間就能發現,還能立即糾正。

  不愧是承辦宮中大型宴席的光祿寺,這組織能力也太強了。

  畢竟一個宴會也不止要管這些事,更要去統計進士名字,統計籍貫年齡,還要確保誰來誰不來。

  這才能保證宴會順利進行。

  這跟她學做菜的時候聽到的一個故事很像。

  就說有個官員聽說,最近縣裏來個大家族出身的四司六局中廚司人。

  想請她幫忙做頓飯菜,嚐嚐手藝。

  誰知道這個廚司人竟然說自己不會做菜,她雖在廚司當中,但只管切蔥,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從此就能知道,這些部門分的有多仔細,多專業。

  也只有這樣專業的調配,才能在古代承擔起這樣的大型宴會吧?

  可看着光祿寺的人竟然有種舉重若輕的感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辦了多少這樣的差事。

  蘇菀得了自己的差事之後,又要出宮了!

  她怎麼感覺進宮沒幾天?

  即將要辦的瓊林宴,會武宴,之前也說過,都在城西的皇家花園。

  所以除了原本就要過去的四司六局人,她們這些被臨時抽調過去幫忙的,也要出發準備了。

  宴會開始的時間是四月初六,極好的日子。

  她們要在四月初一前往皇家花園準備。

  這些事情雖雜,卻不顯亂,諸司顯然早就做好準備,只見整齊的隊伍慢慢匯合,從東安里門出發,一步步往城西方向走。

  如此整齊的宮人隊伍,前後都有展風大旗護衛,或許有些新來京都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

  但土生土長的京都人都拍着手道:“科舉四宴就要開始了!”

  “狀元郎要去赴瓊林宴了!”

  這一說,但凡看過話本的,誰不睜大眼睛,瓊林宴啊!那不是話本上的東西嗎?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