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戰報傳回,商量科舉制度的實行

作者:殞風
如今,天慶皇朝風雨飄搖,若此刻將他們全部替換或者斬殺,那無異於是置天慶於死地。

  想想現在還要用到他們,金玄命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的殺念。

  面色恢復平凡,擺手道:“行了,之前的事,朕不想多說什麼,”

  “但,爾等需記住。”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朕不希望真的將爾等送上斷頭臺,那樣就太不體面了。”

  此話一出,下方衆朝臣暗暗鬆了口氣,儘管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還是忍不住內心的恐懼。

  “是,我等謹遵陛下教誨。”

  “要真記住纔行。”

  白了衆人一眼,將目光落在凌風身上,“之前說前往匈奴求援,此時便就由你前往,你…待如何?”

  “老臣?”

  凌風面色一凝,隨即躬身應道,“是,老臣必當竭盡所能,也要將救援帶到,保天慶無虞。”

  “嗯。”

  “交給你,朕很放心。”

  “既如此,那便啓程吧!”

  “是,陛下。”

  “老臣告退。”

  說罷,對金玄命拱拱手,隨之慢慢退出大殿朝着皇宮外走去。

  至於剩下的朝臣,因爲傷口傳來的痛覺,也就沒了繼續下去的想法。

  而且,看到他們,金玄命便忍不住想要對其動手的衝動。

  “行了,你們也退下去吧。”

  “是,我等遵命。”

  就這樣,一場鬧劇就此收場,金玄命因此丟掉一隻胳膊。

  本來想着接下來能好好休養一下,可誰能想到,前去抄家的兵卒回來告訴他,樹綏家已然空無一人。

  這讓他纔想到,難怪樹綏那般肆無忌憚,原來早有準備。

  越想越氣,扭頭凝聲道:“去,給朕查。”

  “朕一定要抓住樹綏的家人,否則你們便提頭來見。”

  兵卒:………

  儘管心生怨懟,可奈何人家是君,他們只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兵。

  “是,陛下。”

  躬身行禮,轉身離開寢宮,他們明白,此次若辦砸了,恐怕就真的無法存活了。

  …………

  大漢

  皇宮,議政大殿

  文帝翻看着剛剛到達的戰報,面色越發的喫驚,同時欣喜自內心浮現。

  “沒想到逍遙王竟然做到了這等地步。”想到戰報上的內容,他第一印象是不敢置信的。

  然第二形象便是覺得天佑大漢,才讓像霍元吉這等將星身處大漢。

  只是伴隨着大量的土地歸入大漢,問題也將隨之出現。

  而最重要的是官員任命下派的問題,以及天慶舊址事後的安排。

  這可不僅僅是他這般想,更是霍元吉在戰報之中提及到的。

  沉思着,全然忘記了下方衆朝臣還在苦苦等待着。

  身旁,似乎注意到了這一幕的發生,曹常侍連忙小聲提醒道:“陛下?陛下?”

  “嗯?”

  回過神,眉頭微皺的看向曹常侍。

  “陛下,大臣們還等着呢?”曹常侍連忙開口解釋。

  “嗯?”

  此話一出,文帝一怔徹底回過神來,扭頭看着下方聚焦而來的目光,尷尬一笑,連忙道:“諸位莫怪,既然爾等也都在,那便一同想辦法吧。”

  隨後,便將戰報上的內容以及他與霍元吉的擔憂說了出來。

  嘶……

  倒吸涼氣的聲音響起,衆人雙目皆驚的看向上位。

  不怪他們震驚,實在是太快了。

  距離上一次戰報纔過去多長時間,如今再次收到戰報,就說快要將天慶皇朝打下了。

  這恐怖的速度,除了霍元吉能辦到,他們想不到還有誰。

  同時,他們在想,這等滅國之功績,以如今霍元吉的身份地位,還有何可升的。

  又或者說,文帝還有什麼獎勵能夠拿得出手的。

  平心而論,倘若他們能夠如霍元吉一般,恐怕早就另起爐竈,獨立建國了。

  畢竟現今的皇朝所給予的已然寥寥無幾,甚至到了拿不出手的地步。

  他們的想法文帝不甚清楚,就這麼靜靜的等待着他們做出迴應。

  許久之後…

  “陛下。”

  廷尉府紀遵踏出來到大殿中央,對上位拱手道:“不知逍遙王是何等想法?”

  沒錯,他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畢竟上一回教訓,如今他還記憶猶新。

  他可不想重蹈覆轍,若今日之事傳到霍元吉耳中,恐怕最後倒黴的只能是他紀遵了。

  此話說出了衆人的心聲,目光在這一刻聚焦在了文帝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他們的睜大,文帝無奈一笑,“此事逍遙王的確是有想法,只是不知道諸位愛卿同不同意。”

  “陛下不妨說一說。”

  看着衆人,文帝點點頭,隨即道:“想必諸位也聽說了最近馮邑郡發生呢事情了吧。”

  “這……”

  衆人面面相覷,他們的確收到了一些於世家而言不敢的信息。

  “難道陛下是想要以那種辦法來實行之後官員的任命與委派不成?”

  衆人內心想着,面色難看下來,這種可能或許真的有可能實現。

  畢竟,據他們瞭解,那個辦法是霍元吉提出,並且由他的手下進行並實施的。

  見下方沉默,文帝並沒有停止,反而繼續道:“既然知道,那朕也就不繞彎子了。”

  “科舉制度是逍遙王提出來的,並且朕覺得此事可行性非常之高。”

  “若此事能夠推行於大漢,於大漢,於百姓皆是幸事。”

  “大漢亦能借此良機蓬勃發展,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當然了。”

  “此事不僅僅是朕與逍遙王統子就行的。”

  “科舉制度的實行,還要看一下諸位愛卿的意思。”

  “諸位但說無妨,有何想法,儘可道來。”

  “稍後,朕會將諸位愛卿之諫言收集成冊,派人快馬加鞭送予逍遙王,令其再行改進。”

  衆朝臣:………

  本來聽到前兩句話後,他們是想要開口阻攔的。

  科舉制度是不錯,有利於大漢,有利於百姓,可唯獨對世家非常不友好。

  可後半句話直接讓他們想要阻攔的心,瞬間冷卻下來。

  如今逍遙王在大漢的威懾力,早已超過文帝。

  他們怕逍遙王知道他們的意思,待天慶皇朝一事解決後,回來和他們秋後算賬。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