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外翰林

作者:未知
所謂宣德郎乃是文散階的一種,正六品。 散階並非實際的官職,而是特指官員的品級,相當於後世軍人的軍銜。明朝的文官散階文官自特進光祿大夫至將仕佐郎,共四十二階,宣德郎乃是正六品。 一般來說,官員到正六品之後就會被授予儒林郎。不過,周楠是雜流,授儒林郎顯然是不合適的,就成了宣德郎。 周楠因爲是雜流出身,自進京之後,官職不停地變,幾乎是一兩個月就換個衙門當值,搞得吏部給他發官照的時候頭疼不已。 按說,他的散階早就該定下來了,正因爲他忽而正八品,忽爾又是正九品,忽然又變成正六品,形同兒戲。 吏部也弄不清楚周大人最後會固定在什麼崗位上,索性便不再理睬。而他定品級的事情也就這樣耽擱下來。 說句實在話,這件事沒落實之前,周大人這個司正當得還真不塌實。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今天這個旨意一宣佈,他這個正六品算是當穩定了。以後任何上要想把他從這個位置上拿掉,不是不能,而是需要走複雜的組織程序,不是某個大人物一句話就能搞定的。 雖然做了宣德郎並不能爲他帶來確實的好處,可也是一件美事,相當於後世的行政級別。如今,周楠終於可以享受大明朝正處級以上待遇了。 周楠大喜,對那太監道:“天恩浩蕩,臣周楠只能實心用事,以報答君父之萬一。敢問公公貴姓,這大熱天的辛苦了,好請喫碗綠豆湯解暑。” 說着,就將一錠銀子偷偷塞過去。 那太監卻不接,道:“免貴姓陳,周大人政務繁忙,還是儘管辦完天子的差事要緊。” 說罷,就客氣地一拱手,騎馬飛奔而去。 見周楠定下品銜,中官對他有異常客氣,衆官吏都是一愣:前一刻黃主事不停彈劾周司正,內閣更是一口氣扣了他三年俸祿。在官場中人看來,簡直就是可憐到了極處,誰都能踩一腳的狗屎。怎麼一轉眼就得了品銜恩賜? 又有腦子靈活的官員心想,宮中的太監出來傳中旨,尤其是這種封官進爵的喜報,一般都會收點喜錢。剛纔這個陳公公對周大人異常客氣,連紅包都不收。顯然,周楠已經入了天子的青眼……對了,前兩日周楠在宮中隨侍駕前,聽人說他詩詞了得,或許是因爲青詞博得皇帝的歡心吧? 這個周大人啊,真是懂得鑽營。 衆人羨慕的同時,又有些不屑,那黃主事更是如此,只沉着臉:“周大人,儘快辦完差事。” 周楠立即明白,自己之所以得到皇帝的封賞,想來是嘉善公主被他說服,已經妥善處理好那個女官的事情,以至龍顏大悅。 黃主事如此可惡,周楠也懶得理睬,哼了一聲,命令隊伍繼續前進。 進得一座道觀,剛佈施完銀子,大家也累了,正和觀中道長在丹房喫茶。突然,禪房門打開了,就開到一行人走了進來。爲首依舊是個太監,手中捧着一道敕書;“哪位是周楠周司正?” 周楠一看,心中一凜:不會又是來給我封官的吧? 那太監前天在玉熙宮見過周楠,也不等周大人回話,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周大人,皇帝敕曰,點你爲朝會班直,謝恩吧……咳,大熱天的,渴死咱家了。”說罷,就一屁股坐在上首,也管不得乾淨不乾淨隨手端起一個杯子對嘴灌了一氣。 和剛纔才陳太監因爲是給官員定品階場面嚴肅不同,這個職務沒那麼要緊,他顯得很隨意,對於周楠偷偷塞過去的紅包也欣然笑納了。 朝會班直這個職務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每天早朝時立在天子身邊隨駕,擺儀仗,維持秩序。班直分爲文臣和武臣兩種,武臣就是錦衣衛。因爲每天都要出席朝會,是個能夠在皇帝面前混個臉熟的好工作。 當然,嘉靖天子已經二十多年不上朝,要混個臉熟這事也沒可能。但好歹也是個體面的活兒,衆人口中嘖嘖稱奇,笑道,周司正你今天出門是不是看了黃曆,接連受到天子封賞,真叫人羨慕啊! 周楠卻苦着臉:“這差事好生辛苦,能不能不受?”是啊,任了這個職務,每天天不亮就得氣牀,卯時就要進皇城。夏天還好,冬天怕是要凍死人,又不多拿一文錢俸祿。最討厭的是,從此以後不能睡懶覺了。 聽周楠這麼說,大家都心中不滿,周大人你裝叉也不是這麼裝的。 黃主事心中鄙夷:好一個得意忘形的小人! 那個太監姓牛,聽周楠這麼說,笑道:“周大人,這可是聖上的恩典,如何能辭。” 正要說一篇官話套話,外面好生熱鬧,又有一個太監領着人闖了進來,看到牛太監,一呆:“牛公公也在這裏啊?” “馬公公,咱家是替萬歲頒旨的,你來這裏做什麼?” 馬公公:“找道錄司的司正周楠。” 周楠:“下官就是周楠,敢問馬公公有何見教?” 馬太監:“陛下手敕,聽聞周楠乃是文章道德之士,着即日起進內書堂教習。” 聽到這道旨意,周楠冷汗都下來了。進內書堂,那不是要讓我當太監嗎,不行,不可以,我只是一個小青年。 見周楠色變,馬太監知道他誤會了,笑道:“周大人,陛下對你的文章非常滿意,誇你是難得的人才,讓你進內書堂教書呢?咱家的子侄說不定也要成爲你的學生,還請嚴加教導。” “啊,進內書堂做教習?”這下,禪堂裏靜得只能聽到衆人的呼吸聲。 所謂內書堂,就是太監們的高級行政學習班。 明朝初年,爲防止內官專權,太祖不許太監識字。 可後來,皇帝發現外朝的文官們並不都和自己一條心,還是內侍使起來放心。於是,太監們就開始走上政壇。 有偉人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 宦官們文化程度低,連公文都看不懂,還如何管理這個國家爲皇帝效力? 於是,皇帝就在皇宮裏設了內書堂,選聰明伶俐的小太監進學堂讀書。人數在兩到三百人不等,學制十年。經過層層淘汰,篩選出十幾個精英,重新進內宮各大衙門重點培養,作爲高級預備役幹部使用。 這些經過篩選的太監確實當得起精英二字,因爲他們有非常厲害的老師:六個翰林院學士。 按照明朝制度,內書堂設有六個教習,都是翰林院學士。 這些人要麼是一甲頭三名,要麼是庶吉士,乃是全天下一等一個人尖子,將來可是要做內閣閣臣和部院大臣的。這樣的老師教出的學生還能差了,況且一來就是六人。試問,一般人能有這麼雄厚的師資力量嗎? 又正因爲內書堂的學業教育由翰林院負責,翰林院素稱“清要之地”,不僅是因爲明中期以降“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更因爲翰林院的翰林們很多都有機會成爲內書堂的教師,而他們培養的宦官裏面說不定就有一些進入司禮監,成爲司禮監掌印、秉筆或者隨堂太監。 外官要做大官,必須是進翰林院。中官要出人頭地,必須進內書堂。因此,十三衙門的官事牌子也會爲自己的出身而自得,以外翰林自居。 至於教習和宦官之間的這種師生人脈關係也是一種官場上的重要資源。 周楠今天還真是出門沒看皇曆,睬狗屎了,不歇氣地被加官進爵,現在竟然成爲教習,可以自如出入皇城大內。 可想,如果他在內書堂教上十年書,不知道學生中要出多少大人物, 真到那個時候,就算周大人無官無職,也是沒人惹得起。 惹了他,說不定就牽扯出幾個內相學生來。 嫉妒,強烈的嫉妒,老周這機遇,真真是不狠狠喫他一頓大餐不足以平吾等心頭之恨。 這個時候,連先前吊兒郎當的牛太監也霍一聲跳起來,恭敬地拱手:“恭喜周司正。” 周楠感覺自己好象是要漂到天上去,他實在是太享受衆人這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了,忍不住對黃主事開了嘲諷:“黃大人,你寫一道彈劾摺子,天子就封賞本官一次,你這不是和萬歲對着幹嗎,今後又如何自處啊?對了,黃大人是不是還要彈劾我周楠?” 黃主事惱得滿面鐵青:“朝廷自有體制,內書堂教習必須是翰林,敢問周大人是什麼功名?” 我們的周大人一臉不屑:“朝廷又哪裏制定了內書堂教習必須是翰林的規矩,誰規定秀才就不能做教習了,你拿出來給我看看?必須白紙黑字才能當真,若有,周某二話不說就將陛下的手敕退回去。” 沒錯,還真沒有。 道理很簡單,文官系統一向和太監水火不相容。明朝早年,皇帝命翰林入內宮教書的時候,各位學士深以與閹賊爲伍爲恥,只不過皇命難違,只能默默享受。 因此,從法理上來說,卻沒有這個規定。 再說了,從文官的潛意識中來說,他們還巴不得朝廷選個文盲大老粗教一羣愚蠢的學生出來呢!如此,在政壇上,文官們也可以一手遮天,宏揚他們口中所謂的正氣。 到崇禎年時,朝廷裁撤廠衛,限制司禮監的權力,內書堂也不派人了。結果如何,大明朝亡了。 黃大人被頂得說不出話來,心中大罵:真是個噁心的小人,氣殺老夫了!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