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中樞之人果然了不起(下)

作者:未知
於是給事中陳懋劾廣東一干官員其縱寇殃民,又道,若是遇到地方寇亂,便一味招撫,並許與官爵,豈不是宋時宣和舊事重演?此風不可長,此例不可開,當重處一干地方官吏,爲後者戒。 一篇彈劾摺子洋洋灑灑三千來字,簡直就是殺氣騰騰。 這個陳給事中摺子中大概意思是說,李文彪謀逆作亂,乃是誅三族的大罪,朝廷自該派大軍征剿。嶺南民不服王化,當給他們一點教訓,如此,畏威才能懷德。 現在廣東那邊的官員倒好,竟提議招撫,還許於高官,這簡直就是開了個極其惡劣的先例。 試想,如果造反都可以被原諒,甚至封官。天下鬱郁不得志的人何其之多,如果他們一想當官了就起兵造反,反正朝廷最後都會招撫了事。這就是所謂的“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那麼,我大明和宋朝又有什麼區別? 依陳給事中看來,不但不能招安李文彪,朝廷還得追究廣東地方官員丟城失地之罪。 內閣收到陳懋的彈劾摺子之後抽了一口冷氣,丟城失地這個罪名好大,按照《大明律》這個可是死罪。別說丟掉城池了,當初的薊遼總督因爲在外敵入寇的時候,爲避敵人鋒芒固守城池,都被關在天牢裏一年多,差點丟了性命。南粵的事情如果嚴格按照律法來辦,也不知道要殺多少官吏。 廣東位於抗倭第一線,在浙南一片糜爛的形勢下,粵東北乃是前線物資的運輸通道。如果將當地官員一網打盡,譚綸那邊還怎麼打? 況且,若說是丟城失地,自倭寇入侵以來,丟掉城池的人多了。追究下去,豈不是要殺得人頭滾滾,豈不是要將東南的官吏換個遍? 內閣的閣老們協理陰陽,着眼全局,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和一般人自然不同,也知道如果都依陳給事中的,東南局勢立即就會不可收拾,自然不肯叫陳給事中亂來。 問題是,科道言官是獨立於行政的一套系統,閣老們拿他也沒有辦法。 陳懋一心要把事情搞大撈取政績和名聲,你又如之奈何? 廷議了幾次,大老們拿陳懋也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關鍵就是皇帝的態度了。 大明朝的皇帝就起地位來說,相當於後世的憲法,是一個仲裁者,並不插手實際的政務。 嘉靖也覺得陳給事中此舉頗爲偏激,若放任他在朝堂上亂鬧也不是辦法。畢竟,福建戰局纔是當今最重要的大事,便下旨說一切爲大局爲重。東南一地已然糜爛,當鎮之以靜。地方流匪作亂,固然要以王霸之道剿殺,但也要輔之以教化。不教而誅,謂之虐。 既然皇帝也有意招撫,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但不甘心的陳給事中這個時候將了天子一軍:據臣所知,李文彪裹脅了上萬百姓,若要招撫,都需妥善安置。臣大約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以每人每天五十文錢的消耗計算,每月就得用銀兩萬,一年二十萬。請問,這筆錢誰來掏?還請陛下發內帑宣撫之。 嘉靖一聽,心中直想罵娘。繞了半天,怎麼繞到朕頭上來了。合着國家一有事,你們就打我內庫銀子的主意,朕又要你等何用? 他嚴重懷疑這事是科道和朝臣聯合起來給自己設的一個圈套,想的就是騙他的錢。 氣急敗壞之下,嘉靖就說了一句,陳給事中言之有理,李文彪不能招撫,廣州一應官吏丟城之地也要追究,朕準了,批紅吧! 這下,內閣傻了眼,廣東一干官員急了眼。 在前一段時間,廣東那邊的陳情表雪片一樣飛來京城,求情的求情,走門路的走門路。 科道也知道陳懋惹了大禍,如果這事真辦成鐵案,六科和御史臺可就是犯衆怒了。 於是,各部公卿聯手將皇帝所批的摺子壓下來。 這就是此事的背景,周楠當初在西苑隨駕的時候也知道其中的詳情。 在他看來,這事其實不大。表面上看來,陳懋站在道德和祖宗家法的高度上,揮着大棍打人。可規矩是人定的,要改也不難,關鍵是皇帝態度。 現在嘉靖可不敢站出來,一出頭,那就是要花錢的。只要安置流寇的經費想到轍,這事也不難解決。 周楠這個法子說穿了就是以工代賑,招撫李文彪流寇之後,可將他們轉爲礦工去開銀礦。工人們一應衣食皆從工食中開支,開採的白銀可解送福建以爲軍資,解決譚綸軍費匱乏問題。 這事若是在以前辦,因爲廣東地方豪強勢力極大,人人都想分上一杯羹,阻力巨大,自然無法實行。 可現在,地方官因爲要被朝廷追究丟城失地之罪惡,腦袋都要掉了。如果朝廷以國家經營銀礦爲他們的保命條件,想來地方勢力會妥協的。 此事若做成,廣東官員地方勢力保住身家、福建前線得了軍費、李文彪部得到妥善安置、顧言順利完成朝廷的派遣,一舉四得,何了而不爲? 想不到如此複雜的局勢竟被周楠用這麼一個簡單的辦法給解決了,顧言眼睛大亮,心中感慨:這周楠果然了得,中樞之人果然了不起。隨侍駕前,果然鍛鍊人啊!王世貞收得一個好弟子,我和他鬥了一輩子,想不到卻在收徒一事上輸於他。 心中不覺生起強烈的嫉妒。 可轉念一想,不覺失笑:王世貞是周楠的老師不假,老夫不也是周子木的座師? 聽到顧大宗師這個“妙”字,感受到他慈祥的目光,周楠知道自己拜師的事情成了。忙道:“學生慚愧,當不起恩師謬讚。” 顧言:“子木果然是個人才,早知如此,爲師鄉試的時候就不該取你。” 周楠駭然。 顧言:“爲師此去廣州,路阻且長,手下也沒有得用之人。潮州府同知出缺,若子木裏落第,爲師倒是要奏報朝廷舉薦你出任此職,幹上一任有了軍功,一個知府是跑不掉的。到了東南,當有你我師生一道爲東南前線效力,當施展胸中抱負。只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明年開春就是會試,難不成爲師還能阻你上進的路?” 說罷,他哈哈大笑起來。 周楠這才鬆了一口氣,心道:就算我隨你去廣東混到正四品知府,不也是雜流?沒有文憑,在官場上也擡不起頭來,怎麼比得上進士尊貴?再說了,潮州那地方是倭寇和明軍的拉鋸區,這十來年死在任上以身殉國的官吏多了去。我若是過去,鬼知道會不會走黴運。是的,戰爭時期升官是快,可你也得有命去戴那頂烏紗。倒不是俺膽小,實在是術業也專精。打仗的事情有戚繼光這種專業人士,外行人就別去添亂了。 兩人越說越入巷,不覺到了中午,周楠纔想起外面還有許多同年正等着拜師呢,就起身告辭。 顧言道:“明日下午鹿鳴宴順天府府尹、學政還有地方縉紳都要出席,尤其是段提學與老夫交情不淺。段提學道德文章了得,你是我得意門生,爲師離開京城之後,你可去他府上討教學問,春闈要緊。你早些過來,老夫介紹你和段提學認識。” 至此,顧大宗師算是正式收周楠入門。 籠罩在周楠頭上的身份認證危機得以解除。 周楠:“是,學生記住了,不敢耽擱恩師,告辭!”心中卻感覺怪怪的,顧老師大概還不知道我和段提學的關係密切到何等程度。我和老段那可是睡過同一個女人的同情兄,到時候怕是有點尷尬。 顧言點點頭,對王長隨說:“送送子木。” 且說,這一期中舉人的順天府考生中除了徐養大,都對周楠頗有好感,也同情他的遭遇。 這次顧大宗師死活不肯收周子木入門,那可是士林中的一大丑聞,一輩子都會擡不起頭來 大家都有些擔心。 此刻,卻見周楠笑嘻嘻地從裏面出來,前面領路的王長隨態度恭敬,更是親自送出大門,心中都是驚訝,然後又猛地醒悟。子木進去這麼長工夫,想來恩師和他言談甚歡。阿彌陀佛,周子木總算被大宗室收入門牆了。 出了貢院大門,周楠又朝王長隨一施禮,道:“今日多謝先生從中斡旋,感激不盡,日後若有事,周楠若力所能及,絕不推脫。” 畢竟是從現代那個人人平等的社會穿越過來的,周楠對等級身份並不十分在意,對地位低於自己的人也很客氣。在他看來,像王長隨這種幕僚扈從有的時候未必就不能結交,朋友多了路好走,中國從古到今,說穿了都是一個人情社會。 顧言爲人剛正,御下極嚴,王長隨什麼時候被別的官員如此溫柔對待過,心中對周楠大生好感,道:“司正,我是大宗師長隨,你是他的門生,說起來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了。對了,按說,以司正的文章,上榜當不在話下,知道你是怎麼落到拾遺榜中去的?” 周楠心中正疑惑這事:“還請教。” 這事老周也覺得奇怪,實在太反常了。如果不能拿到謎底,他估計自己會被憋死。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