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大變革的前夜(一)

作者:未知
官場中人,到了一定的高度,處理事情的方式和地方上已然大不相同,很多時候講究的是一個體面。 有事,若是在縣府一級,身爲官員的幕僚替主家辦事,說不定要和相干人等討價還價,糾纏上半天。 見周楠很乾脆的拒絕了,王師爺卻不多說,就將話風一轉,只同周、史二人說起風花雪月。 興起,王師爺甚至還叫酒樓取來一把胡琴,一邊拉一邊高聲吟唱:“似此星辰非昨夜,爲誰風露立中宵。” 唱的正是周楠的作品。 周楠也來了興致,提着筷子在碗上打起了拍子。 這頭如此熱鬧,早驚動了那邊先前正在議論未來閣老人選的書生們。 於是,那個林兄就和幾個書生過來見禮。 這幾個書生有舉人有秀才,也有世家子弟,見眼前正是大名鼎鼎的周子木,都異常興奮。 兩邊就將桌子拼在一起,詩詞唱和了半天,直到黃昏時分才興盡而散。 待到出了《竹裏館》雪大了些,沒有風,棉絮狀的雪花紛紛揚揚落下,旁邊的小河已經結了冰,有幾個少年正拿着鐵鉤將一塊塊剛取出的冰塊扔在大車上。 河邊有一數樹白梅開得燦爛。 大約是喝了許多酒,加上心頭高興,一身熱得緊。周楠和史文江也沒有乘轎子,就那麼在長街上邊說話邊走。 史文江乘這酒興問:“舍人,嚴訥乃是禮部尚書。禮部和你的交道也多,方纔那王先生所說的事情也不大,何不應了?青州百姓受災頗重,如果能夠促成此事,也算是一樁功德,何樂而不爲?” 周楠只笑笑不說話。 史文江:“區區一本奏摺,以舍人在徐閣老和袁閣老那裏的地位,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就算兩位相爺不肯同意青州知府的懇請,直接轉去司禮監,讓嚴尚書去和內相們扯就是了。” 周楠還是不說話。 史文江繼續道:“官場上的事情不外是人情,嚴大宗伯欠了你這個人情,以後舍人未必沒有求到他的時候。萬事不求人的事情,也就是說說硬氣話罷了。如果舍人有事要他幫忙,在下可以替你出面和王先生談。” 周楠才緩緩道:“內閣輔臣,部院大臣,遊戲規則和下面不同。文江,你看問題做事總喜歡從利益出發,須知到了他們這種地位,個人私利又算得了什麼。更多的是政見的分歧,政見不同,可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 史文江一愣:“不就是青州受災,求朝廷讓他們以折色代替本色繳納來年賦稅,與政見何干?” 周楠正色道:“我朝夏糧秋稅確實有本色折色之說,有的地方也允許有一定比例的折色銀。但是,完全廢除本色該爲折色涉及的面太廣,青州若是開了這個先河,影響深遠,說不好就是改天換地之大變局。” 史文江不解,也不以爲然:“沒這麼嚴重吧,舍人的話在下不明白。” 周楠:“文江,你且聽我說。” 明朝開國初因爲國家尚未統一,又要對北方用兵,實行的實物賦稅制。囤積物資,以爲軍需。 如同,後來歷代君王也都以實物徵收賦稅。也就是說,你如果是種水稻的農民,夏秋兩稅的時候就得繳納黃谷;如果你是種水果的,則只需要交水果就可以了;如果是漁民,則交鹹魚,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提出我交同等價值的麻布抵稅可不可以?官府的回答是,不行,不交鹹魚你犯法了。 以實物交稅,就是所謂的本色。 本色賦稅交納給官府後,國家又要派人運去京城充實國庫。耗費大量人力不說,沿途的物資損耗也大。 於是,有的地方以一定的貨幣代替本色,稱之爲折色。 青州是山東甚至整個北中國有名的優質小麥產地,但是因爲境內很大一部位於魯南山區,糧食的產量不大。 今年夏秋天,北方各地都有旱情,糧食減產得厲害。物價騰貴。 別看京城今年初冬的雪大,可據黃河以北各省各州府的來報,到現在那邊還沒有下雪,想來明年的糧食產量堪憂,小麥的價格還得上一個臺階。 如果青州府來年兩稅要想順利完成,有兩個辦法。一,用強力手段向受災的百姓徵稅,如果一來,很容易就激起民變,估計青州府官員也不想這麼幹。一民變,自己的前程就完了,誰也不想和自己的仕途過不去;二,就是向百姓徵收折色,然後由官府出面向外省購買小賣解送京城。問題是,購買明年麥子的價格擺明了會很高,徵收上來的折色根本不夠。 於是,青州那邊便動起了這個腦筋,先是請求減免二成賦稅。然後,更進一步要求將所謂發田租地賦改爲現銀。 聽周楠這麼說,史文江恍然大悟,道:“青州府這個算計倒是妙得很。” 周楠接着道:“更妙的是,魯南山區本就出產金銀。” 在後世,經過地質勘察,山東有三條大金脈,乃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產地。就明朝而言,金銀有三大產地,一是山東,二是福建,三是雲貴。 史文江:“啊,倒是忘記這一點了,這確實是個好法子,難爲青州府想得出來。可是,舍人這事涉及的面實在太廣,極是難辦,我卻不明白。” 周楠:“首先,青州如何開了這個先河,難保其他地方不會效法。如此一來,大家都交現銀,國庫裏全是白銀,物資短缺怎麼辦?物價這種東西一時一變,比如上好精米,在江南地區,一斤只三文,通過運河漕運到京城,就達到五文之巨,國庫的收盈波動也大。” 史文江不以爲然:“這又有何妨,依我看來,國庫徵收現銀也是便利,甚至有更多好處。” 周楠微笑道:“說說。” “自古都有穀賤傷農之說,遇到豐年,百姓未必能增加多少收入。到災年的時候,地裏減產,百姓又要挨餓受凍。”史文江道:“國家徵收折色之後,遇到豐年可大量收購糧食,調節物價。到災年時又可出埠糧食,平宜物價,這可是好事。” 周楠點頭:“說得有些道理,但國家的事情從來不像你我想象的那麼簡單。” 史文江這句話已經有後世宏觀調控制的味道了。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