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

作者:桃花白茶
第55章

  一天的商談,釀灑坊的分組終幹高定。

  都按紀彬的想法在走,分爲黃米酒,黃桂稠酒,酸果酒三個組。至於人員分配,等到年後新招人了再說。

  購置各種材料還是讓里長家負責,紀彬照樣不管,明顯是打算鬆鬆口。畢竟現在的釀酒坊絕對在他的掌控之中,還是不要把人逼得太緊。

  這些事處理好,紀彬帶着包達慢悠悠地往家的方向走。

  剛走到路口,就看到引娘拿着兩件披風過來,後面還跟着活蹦亂跳的狼大狼二,雪花逐漸變大,它們兩個玩得還挺開心。

  紀彬笑着走向引娘∶這麼冷,不用出來的。

  引娘搖頭∶都下雪了啊。

  是啊,都下雪了。

  天漸漸會更冷,也該過年了。

  這場雪的到來,讓人們離年關更近。

  但這個年大家心裏卻格外輕鬆,甚至格外盼望。一年到頭,好不容易休息一段時間啊!要知道這一年裏,他們每個人都做了很多活。

  因爲下了大雪,宣老爹他們也要回堰河村了,現在私塾修了一半,估計再有一個月才能建好。進度比想象中要快很多。

  現在暫時停下,等到明年一月底才能再開工。

  村裏人漸漸也閒下來,去刺繡坊的婦人們卻更多了。

  畢竟刺繡坊有炭火啊,還是上好的木炭,隨時都有熱水,可太舒服了。

  但最近做的刺繡只能放到引娘這裏,從春安城到紀灤村的大車也要等到明年天氣暖和再來。至於什麼時候天稍稍回暖能走路,那誰也說不準,估計跟私塾開工時間差不多。

  所以刺繡坊的大家也沒那麼趕時間了。

  以前回家還會繼續做針線活,可現在一離炭火,誰都不想動。

  大家還忍不住笑,說自己現在都嬌氣了,不像之前那麼受得了凍。

  這是肯定的,能暖和,誰想挨凍呢。

  李裁縫則徹底不做了,而是給自家兒子做新衣裳,裏面還用了羊絨填充,看着就暖和。村裏不少人也找李裁縫幫忙,可她今年辛苦,只願意給自己孩子做。大家也都理解,畢竟李裁縫今年做了不少刺繡呢。

  李裁縫不接這活,倒是讓邑伊縣的黃家彩帛店賺了筆銀子。畢竟紀灤村幾乎家家都有餘錢,自然一窩蜂的做新衣。只是那黃家不地道,見去的人多,竟然臨時加價。

  好在邑伊縣還有其他願意做活的裁縫,算是讓大家都賺到錢了。

  現在的邑伊縣裏,都在說紀灤村已經跟荊高莊那樣有錢。當然,這有點誇張。不過多點閒錢是真的。

  畢竟今年收成好,還做了其他活計。

  一時間村裏熱鬧得很。

  估計還在忙的,也就只有釀酒坊了。

  釀酒坊十幾個人忙得熱火朝天,他們在做今年最後一批酒。

  黃米灑跟黃桂稠酒已經停工,就等最後一批酸果酒釀成,他們也要放年假了。也就是釀酒坊的炭火足,不然大家真的幹不下去啊,因爲真的很冷。這雪已經一尺深,家裏的水都能結冰。

  十一月二十五,今年最後一批一萬斤的酸果酒終於釀好,直接被送到邑伊縣那些訂酒的商戶手中。

  沒錯,紀彬先清的訂單,就是來紀灤村訂酒的人。不爲什麼,誰讓他們離得近啊。

  現在別說去春安城了,就算去盤臨縣也是不行的,那麼大的雪,真的沒法走。清了這幾張訂單,大家明顯都鬆口氣。

  更重要的是,他們釀酒坊要休息了啊!真的要休息了!

  在紀彬跟里長的商議下,釀酒坊的所有夥計們,一人兩錢過年紅包,一人一隻雞一隻鴨,一匹布。

  都是釀酒坊的公賬裏面出。

  至於紀彬私下給包達的補貼,那就是另外的事了,不用拿出來講。

  同樣的過年紅包,紀彬引娘還給了刺繡坊的人。

  當然不是人人都有,而是六檔以上的繡娘,都會拿到過年禮。

  之前給繡娘們的繡工們分檔,原本最高是李裁縫,是二十二檔,一塊刺繡能到拿四千文。然後來了個黃娘子,跟李裁縫一樣,也是二十二檔。

  現在最高是柴巧晴,雖然她做了新郎服之後,再也沒做過活,但在刺繡坊裏,她是三十二檔,一塊刺繡六千文。

  至於這個六檔以上,那就是一塊刺繡能拿八百文的繡娘。

  這已經非常不錯,六檔以上的繡娘,刺繡坊現在一共有十五個,她們是刺繡坊的中流砥柱。給她們送年禮一點問題也沒有。

  這些單子都是引娘擬的,很快安排人送過去。

  每人四百文,也就是兩錢的紅包,然後一隻雞一隻鴨一匹布,還有兩壇酸果酒。東西都實在,全都是大家能用到的。

  邑伊縣的柴家自然也收到了,還是兩份,一份是柴巧晴的,另一份是柴尺娘子的。

  臨近過年,柴尺也忙得很,抽空讓人送來感謝,說等過年的時候一定過來串門,讓紀彬備好酒菜。

  邑伊縣裏,不僅柴家有,蔡姐姐也是有的,她跟着柴家女子們學繡技,進步當然快。上次送炭火都有,如今又拿了這些禮物,蔡姐姐一家如今已經不敢小瞧她。

  紀彬看着引孃的安排,所有的準備都很妥當。

  給刺繡坊燒茶打掃的王大娘也在其中,畢竟這可是正式員工,引娘自然是沒忘的。

  兩人一邊給錢,一邊給年禮。差點又得了個散財童子的稱號。

  不過衆人都明白,誰讓他倆手頭生意多呢。這些散的財,可都是以前掙的。

  至於有人問,哪來這麼多雞鴨,肯定是引娘五姐家養的啊。那幾百隻雞鴨,如今肉正嫩,味道正鮮美。畢竟養在河邊,喫的都是魚蝦水草,都是好東西。反正狼大狼二是真的喜歡。

  它們倆現在每天早上出去轉一圈避開人活動活動,中午聞着飯香就回來了。下午就在廳堂炭火旁敞開肚皮睡覺,別提多舒服。

  五姐跟五姐夫問紀彬引娘借了十五兩銀子,立即買了雞鴨鵝小患兒,養了兩三個月也差不多能吃了.

  還是時間太緊,不然還能再養養。但現在十一月底,十二月了,該賣都要賣。

  兩人現在曬黑了不少,可臉上笑容卻多了,平日裏靠着禽蛋都賺了不少錢,之前還給紀彬家送過。

  現在年底,荊高莊,紀灤村的人都來買過年喫的雞鴨鵝,每日都能賣十幾只呢。這都把宣家其他姐妹饞壞了,沒事都來打聽他家賺了多少錢。

  也就同受引娘紀彬照顧的宣家三姐沒說什麼,其他人恨不得看看他倆的錢袋。

  可五姐跟五姐夫平時就不愛說話,提到錢更是不講。

  他們兩個還算着,把雞鴨鵝都買賣,添上之前賣禽蛋的錢,就能把引孃家的賬給還上。

  欠錢的感覺總是不好的。

  誰知道這錢沒還,紀彬就讓柴尺包達過去買雞鴨了。

  釀酒坊十七個人,刺繡坊帶上王大娘十六個人,還有雜貨店四個人,給柴尺兩隻鴨,兩隻雞,再有未來私塾先生萬秀才的。

  更別說自家還要買個十來只。一口氣買了五十隻雞,五十隻鴨!

  幸好紀彬還僱了有牛車的紀堂叔跟柴尺他們一起過去,否則都拿不回來。

  堰河村有人還算在酸五姐跟五姐夫,說他們兩個從引娘紀彬那借錢,養好牲畜之後再賣給人家,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紀彬就是怕這種說法,所以自己纔不去堰河村的。

  在他看來,這種話挺沒道理的,他拿着錢就能只能變出雞鴨鵝了嗎?還不是人家辛辛苦苦養大,他家才能喫肉?他家狼大狼二才能喫到打飽嗝?

  養這些東西也很費神的,不能因爲酸,就說什麼沒付出吧。

  等東西拉回來的時候,紀彬看着都頭疼,好在很快分出去,家裏瞬間清靜很多。

  收到年禮的人家,都對紀彬引娘心存感激。

  他們都不知道能收到年禮的,這不是話本上纔有的故事嗎?

  什麼過年過節的時候,東家會給夥計們派禮,這事在邑伊縣都很少見的。畢竟大多數東家想的都是能省則省。哪管他們死活。

  可紀彬卻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怪不得春安城來的車伕都說紀彬是財神爺啊。還說人家春安城的老闆們都這麼喊。他們也覺得紀彬是財神爺的!

  刺繡坊跟釀酒坊的年禮好送,但邑伊縣雜貨店跟未來私塾夫子萬秀才家,還是紀彬親自去的。當然了,已經回家休息的徐傑自然也少不了。這次去邑伊縣,也是年前最後一次。

  雜貨店開到十二月十五號就關門,那時候街上也沒什麼人,大家該回家就要回家。

  萬秀才家有紀彬提前給的月錢,平日給炭,這次給年禮都沒少的,他家今年過年日子也好過。

  要是說之前萬秀才還有點彆扭,但現在完全不會了。

  畢竟紀彬不僅把禮數做得足,也讓他日子過得好,裏子面子都有,萬秀才心裏都是感懷的。

  這一圈走下來。

  爲紀彬做活的人,沒有不滿意的。

  周掌櫃那邊的年禮自然不是二錢,而是二兩。

  他是掌櫃,跟別人自然不同,包達也是二兩,他們全都是紀彬的得力手下。至於柴力,那當然又是另一個層次,柴力都覺得東家對他太大方了。

  雜貨店的李棟,林博林豪卻沒想到,他們纔來雜貨店一兩個月,發年禮的時候也有他們。看着精神的雞鴨,這個衝擊就更大了。若是拿回家,那該多有面子啊。

  不過紀彬聽說,林博林豪這兩個可憐孩子,把雞鴨送到照顧過他們的雜流小官家中。那個雜流小官還爲他們做了擔保,確保他們在雜貨店做工不會惹事。這也是他們兩個的感謝。

  知恩圖報就是好孩子。

  紀彬知道這事,明面上沒說什麼,私下讓周掌櫃多照顧些。周掌櫃看着東家給他的年禮,哪有不應的。

  紀彬做這些事並非充大方。而是真的感謝所有夥計繡娘們。

  能得到年禮,要感謝的不是他,而是夥計繡娘們自己的辛苦。

  而且他送了兩次東西,意思卻不同。之前送炭火,那是送給朋友家人。這次送年禮,則是給得力夥計繡娘們。

  做完這些,年前的事終於忙完了。

  紀彬正跟柴力商議要怎麼過年,但突然出現的柴尺卻嚇他一跳。

  不等紀彬說話,柴尺就道∶兩件事,一個我要把堂哥帶走,要過年了,他不能在你家過年吧。

  怎麼就不能了?

  第二是,荊高莊的荊姐讓我提醒你一下,年前百戲流人肯定會去你們紀灤村的,讓你多準備點散碎銅板,不然給賞錢都沒法給。

  百戲流人,這又是什麼?紀彬思索片刻,恍然大悟。

  這個說法跟他那個時空不一樣,但意思差不多,就是年前會有講經的僧人,玩傀儡戲的藝人,耍舞師的,說史書的,甚至還有女藝人滑稽表演,這些人會去大城市街頭橋邊表演討賞錢。

  又或者搭個綵棚收錢進去。

  技藝高的,自然會去宿勤郡春安城這種,次一點的,可能會去邑伊縣。

  而百戲流人,則在下面富裕村落裏表演,過年嘛,大家也熱鬧,村裏人看得也開心。大多數村民都是歡迎他們過去的。

  以前這些技藝人們是絕對不會來紀灤村的,畢竟太窮了,可今年不同啊!荊高莊的荊姐提醒,明顯是她早就經歷過很多次。

  等等,爲什麼專門提醒他?

  柴尺拍拍他∶因爲你可是富戶。

  好的,他明白了,自家是捋羊毛的重點對象。估計有不少說吉祥話的會到他家門前表演?罷了罷了,反正過年,誰不愛看戲法,聽吉祥話呢?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