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 151 章
不止是聖人,還有許多隻是聽過名字的朝廷官員,要不是樊城主努力鎮定,這會早就忍不住當衆跪下。
南軍國不興這樣的禮儀,就算是當衆跪聖人,還是在這種情況下,估計他的官聲也就沒了。樊城主擦着頭上的冷汗,立刻迎接。
還好聖人身邊內侍跟隨身官員極爲專業,跟着樊城主一起安排聖人接下來的住宿跟巡查。現在這會,自然帶着聖人去船務司。
聖人來這裏目的之一,自然便是這裏,花了他快兩百萬兩銀子建造的部門,肯定要好好瞧瞧。紀彬聽聖人點他,笑道∶放心,您很快能賺回來。
他們是在研究蒸汽船,但這期間自然會有利於百姓生活的東西出來。這兩個只是其中一小項而已。
就像他那個時空的尿不溼,微波爐,其實都是研究航天技術的時候,順手做出來,惠及普通百姓。但凡科技進步,總會慢慢普及到普通人身上。
說着,紀彬提了幾句∶之前研究出來的塗層,對海水腐蝕還算有用,賣出去肯定賺錢。還有給您的那個拉線風扇,現在開始製造,明年夏天就可以開始售賣了。
若不是時間不對,現在已經七月下旬,其實現在都可以製造。
聖人美滋滋地聽着,不錯,看來他的銀子很快就能回來,等回來之後,就可以做其他事。現在南軍國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哪哪都需要錢。
他在汴京的時候,天天看看哪家大臣家有問題,那就立刻抄家,然後用抄家的錢來填補百姓們需要的虧空。
首發網址cc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怎麼樣高大上的技術,千萬不要覺得跟自己無關,只要有進步,那就是好事。
而這兩項只是其中一點點而已,很快就會更好地槳出來,可以替代普通的木槳,比之前的木槳更爲省力。
難道他們想回汴京,已經想到這種地步?都開始出現幻覺了?聖人怎麼會在這?
而且紀彬他們不是試船去了,這才幾天時間,已經回來了?
現在既然船務司都要開始盈利,有些肥羊可以等等再宰。
等聖人走到船務司譯者部的時候,裏面翻譯文書翻譯到頭昏腦漲的衆人,以爲自己眼睛有了重影。
以前是要瞞着的,但現在不用了,現在蒸汽船的事已經不再是祕密。
等聖人翻開翻譯出來的書籍,譯者部的人終於知道發生了什麼。最需驚的自然是兩個傳教士還有古佛國僧人。
譯者部當然不知道蒸汽船的近況,更不知道紀彬他們去了趟汴京,又從汴京剛回來。
畢竟滿打滿算,也就是五六天時間,誰信啊!
特別是其中兩個傳教士,他們都是海洋附近的國家,城池都在海邊,到現在每年都有海戰發生,
海洋,船隻,那就是他們的生命,更是國家的命脈。
以前瞞着譯者部,自然包括他們兩個,誰讓他們是外國人。
現在突然得知,眼神都已經呆滯,他們能帶來到南軍國,自然漂流過海前來,更知道船隻的重要性。
可這個想法剛起來,就看到紀先生似笑非笑的表情,兩個人立刻警惕,有這位在,怎麼可能讓他們把技術拿走。
而且他們完全不瞭解什麼是蒸汽機,什麼是蒸汽船。
現在聽說有日行四百里的船隻,他們先是不可置信,然後是狂喜。
若是,若是他們能把這樣的船隻帶到自己國家!那豈不是?!
兩個人趕緊點頭,裝作什麼都沒發生。
紀彬其實是不擔心的,他這邊舉國之力才造出來的東西,而且大部分人只知道什麼蒸汽推動,卻不知道里面到底還有多少零件。
紀彬就明白,這羣海外番邦異族就喜歡玩這一套,或許某一天他們會有這樣的技術,但絕對是南軍國武裝到牙齒之後,擁有更先進的技術之後,咱們再提這些。
否則隨意從他這裏竊取機密,那就不要想離開的事。
就算這兩個傳教士在船務司大半年,有些話已經能聽懂了,特別是教會這兩個字。所以約草知道聖人是在威脅他們。但那又能怎麼辦呢。
南軍國實力遠超他們,他們自有臣服的份。國力就是說話的實力,這些人不能否認。
根本不可能仿製。
聖人放下書,直接道∶放心,他們還想在汴京開教會。
相比蒸汽機的成就來說,這些付出跟銀錢根本不值一提。就算讓他再付兩倍的銀子來做,那也是可以的。
最後聖人道∶等朕回去之後,會再調兵過來,你們安心造船,旁的什麼也不要管。海太城,會很安全。
聖人在船務司逛了一圈,最後在建造蒸汽機的工坊裏停住腳步,這裏的所有東西,都是建造蒸汽機準備。
周圍還有很多淘汰下來的配件,可見一個蒸汽機到底有多複雜。這種國之重器,就是在這裏建成的。
聖人思索片刻道∶此處既然有五個私塾,那就修繕好,專供學子們讀書用,此城爲文化之城,禁止做大買賣。
約等於把這裏一分爲二,百姓生活的地方就是做羽毛,建私塾,都風雅得很。另一半就是船務司的地方。若是想要進入海太城,需要有嚴格的路引跟身份證明。
這句話也就是說,以後的海太城,海太城港口,其實都爲船務司服務。當然這裏的百姓也不會過得很苦。
賣羽毛就足夠他們衣食無憂,既然想讓這裏安靜下來,大生意自然不用做,碼頭也成爲船務司私有。
是他想象力匱乏了,當初以爲最多像興華府那般,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呢!可現在不比做生意好嗎?
說句實話,他們海太城百姓現在是不缺錢的。真的不缺,誰讓他們的羽毛賣得又貴又好?
一旁的樊城主怎麼也想象不到。破舊的海太城,竟然會有這樣的前景。文化之城,聖人親封的!
而且聖人說修繕好五個私塾,那說明了這五個私塾會一個比一個漂亮,還會往這裏面撥夫子。以後周邊的學子都會慕名而來。那他這個城主,竟然是清流中的清流!
等人少的時候,聖人這才道∶很快,這個時間會很快的。
他們籌劃了那麼久,自然要一鼓作氣,直接出海。
紀彬在一旁聽着,這些事跟他其實沒什麼關係,他一心只有蒸汽船!第一艘都做出來了,第二艘還遠嗎?等第二艘完善好,那就可以着手做更大的船隻。距離他的出海更近了。
聖人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是先皇親封的賢人君子,更是造福百姓的名士,還是當地豪強百姓都喜愛的紀先生。只有紀彬做頭一個官方允准出海的人,纔會引起所有人的重視。
柳衛宏帶回來那麼多奇珍異寶,已經讓許多人豔羨,若到時候紀彬出海順利,豈不是更讓南軍國那些老臣們看到出海的好處?
聖人還跟柳家的柳衛宏吩咐好,等蒸汽船出海的時候,他會帶着幾十個好手,一起保衛紀彬的安全。
若是真的海禁鬆動,那第一個出去的,必然是紀彬,也只有紀彬最爲合適。
聖人來了海太城兩天,許多地方他都去看了看,興華府官員更是嚇得直接過來面見聖人.誰能想到聖人會親自過來啊!
因爲距離海太城太近,他們已經知道蒸汽船的速度,可一想到兩天之內,聖人就能來到這裏,誰心裏不覺得震驚。
即使南軍國地大物博不在乎這些,可把外面的書本知識帶回來,把南軍國天道思想帶出去,豈不是美哉?
此行更能彰顯南軍國的威儀。好讓四方臣服。
七月二十五中午,汴京碼頭已經戒嚴,皇后太子,以及文武百官親自迎接。但他們還是不敢相信,聖人七月十八日出發去汴京,現在七天時間,真的回來了?回來不說,還在那邊待了幾天?這個速度誰聽了不害怕。
中午豔陽高照,碼頭緩緩駛來一艘冒着煙的船隻。聖人站在甲板上,威儀盡顯。
這跟神蹟又有什麼區別。
可惜待了兩天之後,七月二十三日清晨,聖人又坐上蒸汽船,船上李船主等人親自送聖人回京,這次紀彬,協理部等人並未跟過去,完全是送聖人回去,還帶了許多本地的特產。往年要行車十幾天,坐船二十多天才能送到的,如今順便就捎過去了。
七天時間!
往返了興華府海太城到汴京!這是真的!
而船隻上面也有正式的名字。夢華號。
蒸汽船已經被聖人親自命名,就叫夢華號!
說句實話,汴京人知道蒸汽船,看着聖人在這中間往返,其實也就過去九天時間。南軍國其他地方甚至剛得到消息,還是快馬加鞭送信才得知的消息。送個信的功夫,人家就已經跑了這麼遠。誰聽了不震驚,誰聽了不先問一句,這是真的?不是騙人?
可事實擺在衆人面前。就是如此!就是真的!
聖人都親自實驗了這一點!
隨行的人還說,他們在海太城待了兩天半呢,不信的話看看滿船的東西,那都是海太城的特產。如果騙人的話,還會帶回來這麼多東西嗎,或者你是說聖人在騙人?
反正蒸汽船一走,汴京城裏討論得更加熱切,反正話裏的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汴京也要想要蒸汽船!
就算看看也行!
汴京百姓們看着蒸汽船回海太城,全都戀戀不捨。聖人怎麼回事!
爲什麼不把蒸汽船留下來啊。上次的急速船不都留下來了嗎?
海禁。
如今有了蒸汽船,大海沒那麼危險。是不是可以揚帆遠洋,彰顯國威?
再有些豪門貴族,他們還求到聖人面前,說也想坐蒸汽船試試,體驗一下日行四百里的感覺。李白誇張的時候,都敢說千里江陵一日還,他們沒有李白那麼誇張,但能試試日行四百!
但聖人只是笑,在朝堂上直接提了那件事。
造第一艘船是爲了試驗,第二艘船鞏固技術,所以這船非造不可,而且速度會非常快。
七月下旬開始,船務司再次忙碌起來。
這個話題一說,朝堂又是一番爭論,這些都是聖人要發愁的事,紀彬他們則已經着手做第二艘蒸汽船。
這艘船還是長二十一米,跟第一艘蒸汽船大小一樣。
對於這一點,海太城的百姓竟然有些自豪。只有海太城足夠厲害,纔能有這樣的守衛。
而且船務司做出蒸汽船的事他們也知道,也知道聖人來過海太城,只是來了兩天,並未大肆宣揚。
但所有想要來船務司的人都全都被擋住,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又或者是什麼官員,統統不能靠近船務司一步,若是敢靠近,那就按叛國罪處罰。
這船務司方圓五里,全都有兵士把守,就算想進海太城,那也是不行的。
不止是修建五個私塾,更有百姓們的房屋也順手給修建好。
以後如果有人想進海太城,想成爲海太城的居民,那都不可以的,唯有經過嚴格的深查,才能成爲他們的一份。
這一切都讓海太城百姓們自豪。
並且從聖人離開之後,他們的私塾也正式開始修建,派來的工匠全都是官府的人,全都沉默寡言,但技術很好。
但這五個私塾也各有不同,其中四間是常規的私塾,還有一個地方更大,眼看着竟然像個武學堂。
裏面要教什麼,只有南軍國少數人知道。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目瞪口呆。
往日窮苦的海太城,先是有了羽毛這份收入,再者還有五個官學,還是聖人親封的文化之臣。這改變簡直翻天覆地!
所以紀彬一提這個,聖人立刻答應。
沿海邊民屢屢受到海外番邦騷擾,近些年國力強盛還好,那些人不敢大肆騷擾,但在先皇在的時,被騷擾的可不少。
如果不出意外,這裏會成爲南軍國第一個海軍學校。
他們都有蒸汽船了,各處也陸陸續續會建立海軍衛所,可建立海軍衛所之前,但連個海軍學校都沒有,這像話嗎?
在船務司抓緊造船的時候。
定波府偏僻海域附近,有幾條小船悄然靠岸。
興華府那會,不就是跟外賊勾結,同樣是被騷擾的一種。
近些年他們也是看當今聖人手段果決,這才收斂些,可預先防備總是沒錯。
她們要去的地方自然是當地府衙。
海外番邦又來了!上次過來,還是三年前!這怎麼又來了!
出海的漁夫正好瞧見他們,只見一根箭柄直接射過來,正中漁夫的喉嚨。
這個變故讓岸邊曬漁網的婦人們嚇得驚慌失逃,也是漁夫那邊絆住海外番邦的腳步,這才讓婦人們得以逃跑。
當地指揮使聽說此事,立刻派人去追趕,可是這些人乘着小船,十分靈活地跑到海上,大海茫茫,消失在視野當中。
又來了,這羣惡魔又來了!
衆人哭天搶地去府衙報案,可她們能跑,家裏卻是遭殃了,家裏財物全都被搶走,偶爾沒跑掉的老人全都死在他們刀下。
這羣番邦異族絲毫沒有道德可言,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殺燒搶。他們的手上沾染了南軍國百姓的鮮血,而且不介意再多一點。
若是可以,能不能借他蒸汽船抗敵。
這封信寫出來,定波府指揮使本人都覺得不太可能。那蒸汽船是聖人命名,聖人都寶貝得不行。能接過來打仗嗎?
指揮使看看手裏的書信,一封是定波府附近的海寇增多,另一封是汴京那邊說,官辦船務司造出來日行四百里的船隻。日行四百里。
指揮使下令徵調船隻,另一隻手頓了頓,轉而給松江府同僚王布政使寫封信。聽說他跟船務司司長紀彬熟悉。
若是船務司司長紀彬不願意,那倒也正常,可想着定波府邊民,指揮使的又在信裏多寫了行字無非就是好言懇求。
雖說海外番邦最近纔開始慢慢活動,但他已經當指揮使十年有餘,最是知道這些人的狡猾殘忍。這些人慾壑難平,兇狠毒辣。
不能早點給予痛擊,他們就會對南軍國百姓更狠。
指揮使握緊手裏的刀,派人把信寄出來,他本人則抓緊巡邏,一定不能放過一個賊人。一定要給死掉的南軍國百姓報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