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第 154 章
誰能想到外表光鮮亮麗的船務司,竟然沒錢了!
沒辦法誰讓這裏開銷確實很大,去掉研發費用,最後的一艘船的造價都要六十萬兩銀子。紀彬家那麼有錢,也做不了多少蒸汽船。
聖人那邊倒還有錢,但也不能全砸到這個上面,再說現在已經有兩艘船,對第三艘的要求也沒那麼迫切。
以後再造船,可能會從國庫裏面出,但國庫批錢又沒那麼簡單。
所以紀彬纔想到現在的辦法。就算他們算是科研所,那也是能掙錢的啊。
在他家船隻帶着航模,免費無煙煤離開興華府的時候,紀彬看着自己已經有了四條船,其中領航的自然還是白疊子號,後面是三艘兩千料的大船。
這個船隊規模不算很大,可上面的貨物卻格外緊俏,紀彬雖然很忙,但也偶爾關注一下。誰讓他家賣的東西,都是頂好的物件。
而這次帶的航模,無煙煤則是要爲船務司掙錢,船務司主簿特意派一個官員兩個小吏隨行,記錄這次的收益,再記一下誰家訂無煙煤了。
不管是航母還是無煙煤,他們船務司都不會自己做,而是找合作的礦場跟作坊。船務司只拿分成。
等於他們出技術,其他人出體力,兩者結合,養活船務司的大佬們。
雖然這些大佬們大多對物質要求不高,但他們也不能虧待諸位啊。
紀彬見主簿已經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放心許多。其實他們船務司隨便拿出去幾樣東西,那都是能賺錢的。現在只不過隨便露兩手而已。
而他跟陳乙也要收拾東西回家了。
陳乙在十月下旬成親,紀彬則要回家看看,今年實在是太忙了,他跟引娘一個月也就見兩次面。現在船務司這邊,協理部基本都已經放假,除了李家主的人還在做急速船之外。大佬們也要休息一段時間。連着做兩艘蒸汽船,誰也喫不消。
唯獨管政務的主簿他們還不能休息,他們在聯繫礦產開始做無煙煤,年前開始售賣,好充盈他們船務司的財務,航模同樣在督促建造。
紀彬看着,就覺得這些人不愧是朝廷官員,他都不用怎麼說,事情已經有條不紊地進行。確實十分好用。
就算自己現在不在船務司,相信這裏也會平穩運行,頂多拿不出那麼多先進東西而已.
可研發新物件這種事,不能太着急,要讓大佬們先歇歇,不能累着了。大佬們纔是寶貝。
除了管政務的官員之外,剩下的就是譯者部,他們的翻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好消息的是,以後不用那麼着急,誰讓蒸汽船已經做出來了。
等紀彬要帶着陳乙回家這天,譯者部的兩個傳教士,還有古佛國僧人假裝出來休息,實際上卻是找紀彬。
他們三個有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坐坐蒸汽船!
等他們用彆扭的南軍國語說出這句話,紀彬笑着道∶船還在汴京沒回來,估計要過兩天再回來的。
雖說船隻速度快,但嘉獎慢啊。
也因爲如此,紀彬實在不想去湊這個熱鬧,否則按照聖人說的話,完全可以讓蒸汽船拐彎接到他,然後一起去汴京。
但被紀彬斷然拒絕,有功夫搞那些虛的,還不如做點實事。
雖然聖人也是這麼想的,可他也沒辦法,誰讓汴京朝堂如此,他只能陪着大臣們傻開心。再讓蒸汽船在附近巡視,讓汴京百姓好好看看。
是的,現在的定波府指揮使,海太城指揮使和副使,都在汴京做這件事。要說光榮,那確實光榮,但就是供人蔘觀也挺累的。不過這件事確實有做的必要。
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們意識到,他們南軍國真的很厲害,而且大家蒸汽船確實很好奇的。聽說每天隨機抽選十個小孩上蒸汽船試航,可把汴京小朋友高興壞了,說不定心裏也燃起航海夢
九月中旬打完勝仗,現在十月初五,船還在汴京。不過紀彬算着時間,也就是這兩天回來。
但這話憑什麼告訴這三位,兩個傳教士,一個僧侶,他們又不熟。想坐也要看有沒有資格。或者付出點什麼東西。
紀彬笑着拒絕,這三位果然有點着急。
可紀彬不會慣着他們,自己還想早點回家跟引娘團聚呢。
紀彬陳乙騎馬離開,這三位果然面露失望,其中兩位傳教士,看看那位古佛國僧人,僧人也看看他們。
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出什麼。
這個紀先生真的很難纏,看來真的要付出點什麼纔行?
停在這就兩件事,紀彬要跟作坊老闆們見面,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坐下來好好聊聊,也讓紀彬知道最近的情況。
第二件事就是看看他在興華府的雜貨店。這間雜貨店是三個店面裏最大的,物品最全的。
不僅要接收從宿勤郡,春安城,邑伊縣送來的貨物,這些貨物再送到船上運走。
還要接收從南方來的貨物,暫時放在他們倉庫裏,回頭讓車伕們拉到邑伊縣,春安城雜貨店售賣。
南來北往的貨物,都在此處彙集。
所有這間雜貨店分成南貨區,北貨區,每一處貨物都琳琅滿目,不管你想要什麼東西,都能在這買到。
此處雜貨店本來就大,算是四大間門面,後面又是大倉庫。可現在地方還有些不夠,貨物堆得滿滿當當,可見他們生意有多好。
因爲這個雜貨店還能加蓋二層,有興華府雜貨店掌櫃紀一飛,李棟提議,想把二層蓋起來,也可以賣雜貨。
誰讓他們店裏天天都是滿客,貨物還多,很多貨物都擺不上來。
紀彬來了之後,聽了他們的提議,確實這雜貨店可以加蓋二層,也就點頭同意,回頭他就請宣老爹過來。
也不知道宣老爹現在有沒有空,他帶着人幹活已經漸漸有了名氣,不管是興華府還是宿勤郡,許多修房子的門戶都會找宣老爹幫忙。
他家也因爲這事,如今生活比之前好太多。
這其中也有他是紀彬丈人的原因,自然也有人家幹活確實用心的原因。
紀一飛笑∶東家今年太忙,估計都不知道,宣老爹手底下人可多了,抽調幾個出來,肯定能行。
對啊,這可是東家你的活計,臨時派人都行的。李棟也點頭。
紀彬挑眉,他專心坐船這段時間,竟然還發生了這件事,宣老爹手底下的人更多了?聽紀一飛說,這才知道,宣老爹所在的堰河村,幾乎大半個村子的男人都在跟着他幹活。農忙的時候回家幫忙,農閒的時候出去給人蓋房子。整個村子都還不錯。
很多人都說這是沾了紀彬的光,不是有紀彬這個女婿,他家絕對不會這麼一呼百應。
不管因爲什麼,紀彬都爲宣老爹感到開心。
只要生活過的不錯就行了。
紀彬還問了紀一飛跟李棟,知道他們兩家都還不錯,他們兩家買的院子都挨着,畢竟都是從邑伊縣過來的人,關係自然好。
不止如此,他們家的兩個媳婦兒同樣是在刺繡坊做活,還幫着收興華府的刺繡給引娘,也能拿一點點提成,雖然不多,好歹夠餬口了。
興華府現在越來越繁華,有這三個港口的地方,必然差不了的。
不少過往船隻也發現,興華府跟之前確實有很大不同,本地的晁知府也是個管事的,不愧是榜眼之才,很有些本事。
興華府在他手裏,也算井井有條,那位巡鹽使管理鹽場自然也沒問題,兩方制衡,再有低調的興華府指揮營,指揮營由嚴慶雲管着,只要不出大事,他都不出現。
不過嚴慶雲接到命令,最近也在操練海軍。
以後隔壁海太城海軍學校辦起來,可能會讓他們過去先幫忙看着。這都是武官系統的事,紀彬瞭解得不是很清楚。
紀彬看了作坊老闆,又看了自家雜貨店,確定雜貨店生意非常好,貨物也不錯,這就放心了。但他還是被人絆住腳步,倒不是在這開酒樓的孫旺,孫旺本人最近回了邑伊縣,那邊纔是總店。而是本地知府晁山。
晁知府早早就想跟紀彬多聊幾句,可是紀彬的身份自然不用多講。現在整個南軍國看他都跟看閣老一樣。雖然他年紀輕輕,但又有誰敢輕視?
旁的不說,他那腦子怎麼長的,怎麼就跟別人不同。
聽說他跟聖人來往的書信能有一厚摞,聖人待他完全是像對待自己的子侄。這種恩寵殊榮,整個朝堂都沒有的。
不過他倆聊天,也沒什麼要緊話,多是交流最近的形勢,又問了蒸汽船的事。
晁知府興奮道∶我還買了兩個蒸汽船的模型,自己拼起來的,可真好玩啊。就是不過癮,可惜我兒子快被氣哭了,問我憑什麼玩他的東西。
玩小孩的玩具,晁知府非但不愧疚,反而隱隱帶着興奮,顯然是沒玩夠的。
這也讓紀彬非常無奈。
誰能想到他以爲給小孩們做的玩具模型,只有小孩們喜歡。
誰知道模型一擺到雜貨店櫃檯上,最先來搶的竟然是大人們,還美其名曰,給孩子買的。紀一飛還偷偷跟他說,什麼給孩子買的,有幾個大人都沒成親呢!話是這麼說,紀一飛自己也買了兩個拆着玩。
沒辦法,紀彬找的作坊手藝精良,模型做得確實漂亮,而且自己組裝自己拆,被說小孩了,大人們也愛不釋手。
不止興華府是這麼個情況,整個南軍國都是這個情況。
沒看那個作坊門口都快被踏破了,多少過往的商船找他們來買,只是作坊也明白,想要貨只能找船務司。
船務司主簿早就安排小吏住在作坊裏,隨時都能安排訂單。這段時間銀子嘩啦啦地往船務司口袋進。
紀彬看着晁知府誇模型的樣子,就知道船模果然非常受歡迎,真的成了流行玩具。還是家長假裝給孩子買,其實自己偷偷玩的那種。
紀彬哭笑不得,也沒跟晁知府多聊,這次真的要回家了!
而且回家之後還要在邑伊縣停留一會,目的當然是看看邑伊縣的店鋪。邑伊縣店鋪還是一個雜貨店,一個暫時關門的冰鋪。
近些年冰鋪每年的銷量都在提升,還是因爲邑伊縣百姓手裏都寬裕,也願意買冰改善生活的原因。
但現在已經十月,這種季節性的東西肯定暫時關門,等明年再來。
現在冰鋪掌櫃林豪已經跟着詹明的長隨振生出發,在忙收棉花,賣棉花的事。不過今年浙東那邊果然種了大片棉花。
今年的棉花價格又降低許多,已經在按斤賣了,有些地方一斤還不到兩千文,也就是一兩兩百文左右。
這個價格對比去年,少了一半多,估計很多百姓都會開心。現在是真的能買得起了。
所以今年就算掙運棉花賣棉花的利潤錢,估計也吃不了多少。
現在已經過了棉花的紅利期,這點紀彬早就說過,所以本地人還算能接受。等明年的上下三等棉真正劃分出來,再有限制種棉,價格可能纔會真正穩定。這都是順應局勢的發展。
就算是紀彬本人,也不能阻攔這種進程,而且他也不想阻攔,只要不損失棉農的成本,又讓大家用到低價棉,沒什麼不好的。
剩下的雜貨店有些特殊,現在有周掌櫃帶着三個雜貨店夥計,還有兩個冰鋪過來的夥計。
只是周掌櫃年紀確實大了,他跟家裏人都在商量,可能要不能繼續幹活,就算是做掌櫃,他精力也有些不夠。
估計年後就要離開,到時候店鋪會暫時給林豪照看。
以林豪的本事,照看雜貨店跟冰鋪不是問題,而且夥計們都歸他調配,其實更好工作。既然是管兩個店,到時候月錢也會不錯。
林豪自己也是願意的,除了每年八月到十月都要忙棉花的事,別的都挺好。
不得不說,這就是能者多勞吧,還有他哥管家林博,同樣也會操心棉花,兩兄弟齊心協力,事情都會做得很漂亮。
邑伊縣雜貨店生意依舊很好,同時做着很多貨物的中轉,這些大家都是熟悉了的。
說起來林博林豪兩兄弟也準備買房子了。
只是近些年邑伊縣生活好起來,房價也漲了些,所以想快點買。因爲兩個人覺得,以後的邑伊縣肯定會更厲害,到時候房價也會接着漲。這話倒是沒錯。
紀彬只讓他們先挑,挑好錢不夠的話,可以先預支工資。
紀彬在雜貨店說這話,本地捕頭柴尺,還有幾個商會成員都找過來。
柴尺看見紀彬就笑∶一知道你過來,我可是跑着來的。
柴尺跟紀彬也是好久沒見,但這會見了,關係還跟之前一樣好。
等坐下來聊天,柴尺自然提到他堂哥柴力。
原本以爲從邊關退下來,少了個胳膊的堂哥,這輩子會過得不怎麼好,誰能想到現在有如此境遇。
柴力都去汴京接受封賞了,聖人絲毫沒有因爲他少了胳膊有什麼薄待。
因爲柴力的升遷,作爲堂弟的柴尺都受到上司的照顧,他就算去春安城辦事,那裏的官員對他都很客氣。
紀彬笑着道∶他最近已經快回海太城了,但事情太多,估計會忙。
忙了好,忙了說明有前途。柴尺立刻道。
其他商會成員聽着,又跟着湊了幾句話,得知興華府生意還不錯,,也就更放心了。而且這是他們商會會長啊!
雖然平時見不到面,但怎麼也想親近一下。
再說了,人家還是名譽的三品大員,誰會想到紀彬現在的身份會如此尊貴。
現在也不會有人再去狀告紀彬是什麼商戶,說他做生意不好云云。提起這些,那都是陳年往事,紀彬都快記不起來了。
要說各處的生意,也就春安城那邊沒看了,但那邊有魯石帶着,又有首飾老梁,酒坊老陳他們沒事去看看,一有情況他這邊都知道。
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
這些賬本也都有引娘在看,基本不會出問題,都是認識多年的人了。
說到春安城,如今春安城平喜樓已經不是平老闆的酒樓,而是被老陳盤下來。
平老闆的生意重心還是在汴京,春安城這邊也就一個平喜樓,乾脆賣給老陳,現在老陳名字都沒改,只是準備走中低端路線,平民路線,也適合老陳手頭的酒。平老闆自然不在乎這個,反正他都已經把店給賣了。
首飾老梁那,他基本已經不操心作坊的事,從作坊裏搬出來,住到幽靜的民居。反正他的錢掙夠了,老兩口安享晚年就好。
他閨女在邑伊縣開作坊掙了不少錢,自然會給老梁分些,當初不是老梁兩口子一手扶持,梁家二女兒也會有現在的成就。
那大兒子大兒媳,以爲自己守着春安城的作坊就萬事大吉。
可之後邑伊縣生意好起來,還能做寧武道,興華府的生意,這也就算了,甚至因爲離興華府近,就連汴京江南的生意都能做。兩者早就拉開距離。
老梁就當什麼也不知道,好好當他的富家翁,沒事約着三五好友釣魚爬山,不比看他們強?
這種心態紀彬還是敬佩的,凡事爲自己活,肯定能快活。
春安城那邊還有個重要的人。詹明。
可惜詹明還沒回來。
他從年初二月弄東西去西邊,現在還沒回來。
現在都八個月的時間,應該是跑得挺遠,但信件一直有來往,估計能在十一月份回來。西邊商路剛通,處處都是機遇,,這一趟下來,估計會比較有意思,但掙錢就要另說了。陸運能運多少東西是個問題,成本太高了。
跟水運相比,陸運確實不喫香,具體的還是要等詹明回來再說。
而且詹明跟他的棉花生意,今年正是售賣的季節。
不過今年錢不算多,詹明又一心想撿起先祖走過的西邊商路,管得也不是很多,都是交給親信來辦。
主要江南那邊買家他熟,根本不擔心有什麼有問題。
邑伊縣這邊看了一圈,孫旺跟當地牛知縣也過來請紀彬喫酒,更有其他作坊老闆,商戶老闆,就差把紀彬留下了。
還是他說,他要趕緊回家,這次草草吃了杯酒得以脫身。
但走的時候還有人講,他們船務司的船模都買不到,想替他家孩子幫忙買點。
紀彬聽到這話,立刻看這人一眼。
好傢伙,又是個用自家孩子當藉口,明明自己想拼模型,卻說孩子想玩的!他最近已經見多了。
紀彬只留了句,很快就會送過來,趕緊離開。
肯定很快送過來,作坊就在興華府,缺哪的都不會缺邑伊縣的。
回去的時候,陳乙還在感慨∶東家,您隨便提出來的建議,就能賣得那麼好,要是繼續做生意,肯定能掙更多錢。
紀彬笑∶放心,還會做生意的。而且還是大生意。
跟大洋彼岸的人做生意,能不大嗎?
他這次回來,仔細瞭解所有生意,原因只有一個,他要出海了。在他出海之前,他肯定要把所有店鋪都過一遍,能見到的人脈都見一見。到時候就算他離開,引娘也不會太累。
而聖人同意讓他過年的時候再去汴京,原因也是這個。先把家裏安頓好,然後再提其他事情。
他跟聖人爲出海已經準備很久。現在天時地利人和,有什麼理由不去?
只要這次出海成功,那就會給真正鬆動海禁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到時候離南軍國自由貿易的時間就不遠了。
相信以南軍國百姓的創造力,執行力,本身喫苦耐勞的精神。一定能避開閉關鎖國的坑。
百姓們也是需要學習,需要開闊眼界的。
也許紀彬看不到那個時候,但他明白一味嚴格海禁的危害。所以在他手裏,這海禁遲早是要廢掉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而他代表南軍國出海,也就是此行的第一步。
這次回家把家裏大大小小事情全都安排妥當,過年再帶着引娘去汴京,年後他就能以南軍國的名義航行。
到時候身邊會有出過海的柳衛宏以及他的弟兄們同行,還有柴力陳乙,,江志烏革四個護衛,以及許許多多的兵士。
那三個傳教士,一個古佛國僧侶,則是他的嚮導跟翻譯。
之前他故意不理這幾個人,那都是有原因的,他們想看看蒸汽船,好奇蒸汽船的模樣。總要有所付出纔行。
柳衛宏說過,他們這種敢遠洋的人,手裏或多或少都有航海地圖,這就是紀彬想要的。
而他也要真正踏出那一步。
朝着大洋進發,爲南軍國留下他們的海域圖!再帶着他們的南軍國百姓們做出來的商品,流通全世界!
讓南軍國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讓全世界的知識彙集到南軍國,這樣他們南軍國才能一直進步。
這次的生意。
可是天底下最大的生意!
他們南軍國的物件,還不足以吸引其他地方的真金白銀?紀彬是不信的。
紀彬一路騎馬到家,紀灤村還是那樣熱鬧,紀宅還是跟之前一樣。
而他的引娘剛好從刺繡坊出來,身邊還有幾個小姑娘,應當是跟着她的幾個小婢女,如今都是小幫手。
紀彬眼裏自然只有引孃的。
引娘見他回來,驚喜地看過去。
等衆人再看.夫人已經被紀先生抱到馬上,兩人同乘一匹馬,一起回家了!這惹得衆人忍不住笑,但心裏又忍不住豔羨。看看他們的感情,可真好。
紀彬沒想那麼多,他只是想抱抱自家娘子而已,這有什麼錯嗎?肯定沒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