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 160 章

作者:桃花白茶
第160章

  因爲擊沉了海盜們的船隻,所以被奉爲神明瞭!

  紀彬覺得,如果自己用這句話當書名,一定能賣的很火。聽着就不一般!

  紀彬他們上岸之後,已經明白髮生了什麼,看着趕來的西非大陸其中一個國王,開始給這個國王解釋發生了什麼。

  讓傳教士跟譯者驚訝的是,紀彬什麼時候學了這裏的語言?

  明明只有一個傳教士會這裏的語言文字,平時也只教了譯者,他怎麼會的?

  但紀彬也只是簡單說了幾個句子,把大概情況說一下。具體的則看向傳教士,顯然讓他來。

  說了許久,那國王才相信,原來來自神祕的東方古國,他們只是來這裏航行交流文化的。那艘所謂的海神巨獸,是他們南軍國的船隻。

  船隻,竟然那麼厲害?

  明明不算很大,但卻能擊毀大它三四倍的船?簡直可怕。

  而且海神隨手一揮,那東西叫炮彈,其實是他們南軍國的武器。

  武器?

  武器長這個樣子嗎?

  國王聽着的時候,心裏已經描繪出一個神祕的東方古國,那個國家的國力一定非常強,根本不是他這種小國能比的。

  能把海盜打到自首,這種情況可不多見。

  按理說紀彬他們船隻速度快,消息應該不會這麼快傳來纔對。

  但沒辦法,誰讓海神的消息傳得太快,讓他們這附近的小國多少都聽說了。

  這種謠言竟然比船隻速度都快!可見海神出現的消息有多恐怖。

  國王戰戰兢兢地聽着紀彬他們說話,隨後收到絲綢瓷器當禮物。如果漂亮的花紋,漂亮的瓷器,讓這個小國國王站起來雙手迎接。

  天啊,南軍國,到底是什麼樣子。

  他們那邊的人溫和有禮,他們的物產如此豐富,他們的武器他們的船隻,讓人羨慕不已。

  有了這個開始之後,紀彬他們想要收集什麼東西,都變得簡單起來。

  甚至還有周圍小國的國王前來,明顯是要拜見紀彬。

  不止是紀彬,整個船隊都受到熱情歡迎,還有流竄在外的海盜偷偷在看他們,明顯要記住他們的樣子,以後躲着走。

  一時間南軍國的名字在西非大陸上流傳,神祕又富饒的東方國家,不是他們能惹得起的。若是有機會去朝拜那就好了。這個想法瞬間在很多人心頭縈繞。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夢幻一般的國度。

  也好在紀彬定力足,其他兵士們大多聽不到國王們在誇什麼,也不知道有些國王主動送公主過來,還要送王子當僕人。

  否則早就飄飄然了。

  可紀彬秉承着尊重的態度,絲毫不以力強而耀武揚威。若是真的如此,那他跟一些強盜有什麼區別。

  他那個時空的古代也好,這個時空的南軍國也好,講的都是以理服人,就算打你一拳,也要問你知道錯了沒。

  平白的居高臨下,往後一定會還回去的。

  紀彬如此,帶的他手下的人,自然也是如此。

  一時間,南軍國這個優雅的神祕東方國家,在所有人心中更加美好了。那一定是天堂一般的地方,否則怎麼有這麼優雅的臣民呢。

  不僅當地國王貴族都找過來,民衆們更是熱情邀請船隊的人去他們家裏喫飯,特別是打漁爲生的漁民們,看到紀彬他們的時候,簡直感激不盡。

  因爲他們的功勞,海盜們最近根本不敢出來,就是懼怕紀彬他們帶來的東方武器。

  他們雖然不懂什麼是東方武器,也不懂什麼是東方船隻。

  可現在不管什麼東西前面,加上東方兩個字,似乎一切都厲害起來。

  海上海盜都少了,普通人能不高興嗎。

  以至於紀彬他們要離開的時候,這些人依依不捨,恨不得把他們一直留下來。

  可該走還是要走。

  紀彬他們才走了三分之二的距離。

  現在只要順着南非轉道西非,從西非的摩洛哥旁的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這次的航行就走完了。

  也走到了他們的目的地,也是曾經羅馬帝國輝煌的地方。

  無數古代歐洲文明在此興起,同樣是擁有燦爛文明的東西方文明,就此交匯。可現在的文化領域裏,南軍國自然會佔據上風,但也不能忽視古歐洲文明的燦爛。

  他們再從第三個補給點,過好望角後的南非出發,路程走了三分之二

  第三站南非小國,阿利族,等十幾個種族,七八個小國家,名字就不——說了,這邊國家變動也很快。

  海邊的小國總是會有動盪。

  此處盛產礦石,,食物也很豐富,但最重要的是,這裏的木材非常好,若是用來做海船,絕對是很好的料子。

  等他們返程的時候,應該會買很多回去。

  紀彬他們還在這裏看到了柳衛宏他們帶回去的長頸鹿。

  而柳衛宏他們也終於知道,當初風暴過後,到底把他們吹到哪了,反正應該就是這附近。只是地方太大,也摸不清當時在哪上岸。

  不過柳衛宏他們上次也就到此結束,紀彬規劃中後面的路程,那是他們也未曾踏足的。

  換句話說,他們要走一趟前無古人的路,是南軍國,南軍國前面的所有朝代都沒走過的點。至少官方記載上沒有。

  以前或許有航行,但都是私人性質的商船。

  像他們這種一路走一路測繪一路記錄的,可從來沒有過。

  永昌二年四月初二,南軍國船隊從南非小國出發,開始往第四站,也就是最後一個的補給點進發

  這個路程大約一萬里,也差不多是最後一段路。

  同樣是一萬里左右,之前從第一個補給點馬六甲到第二個補給點東非小島,那是橫跨印度洋.但這個一萬里,則是沿着非洲大陸一路往北,找到海峽到歐洲,進入地中海。

  之前也講過,沿着海岸線跟橫跨大洋來說,肯定是前者更安全。最後這段路,也是相對安全的路。

  但也只是相對安全而已,從第三個補給點南非小國出發,到第四個補給點,西非跟歐洲交界處。這段路上,南軍國沒有一點資料,只能靠傳教士們來口述。這三個傳教士老實還好,不老實也不能任他瞎帶。

  而且越從非洲靠近歐洲,人跟船隻就會越來越多,同樣會遇到貿易商船。這裏的商船可自由的很,不如南軍國船隻那麼有規矩。有些人可是既當海盜,又當商隊的。

  不過經過被兩炮嚇到哭的海盜們之後,紀彬他們還是很樂觀的。

  即使他們不愛打聽這個,那也知道被他們打跑的海盜,已經算非常強的戰力了。有了前面那個例子,後面的人應該不足爲懼。

  兩艘蒸汽船上,還有四十八枚炮彈,在這個時代,足以佔領許多國家,小小海盜而已,更是不足爲懼。

  這可不是紀彬狂妄自大,而是經過他計算之後得來的。

  一個速度快,質地堅硬,還有重火力的船隻,基本上可以橫着走,唯一能阻攔的,也就只有海上風暴。

  而他們現在又沿着海岸線走,這附近的海域又很平靜。所以一路往前就好!

  這一萬里,一定能走得非常通暢!

  但這次不是不停歇的走,而是遇到地貌不同的地方,就會下來交換物資,交流文化,再記錄這周圍的情況。

  所以速度肯定不如橫渡大洋那麼快。

  可這一路上的成果斐然,記錄下來的東西,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這話可不是誇大,而是真的。

  第一手航海資料,在後世也會研究的,甚至幫有些沒有文字,只有語言的國家記錄他們的歷史。說不定這些非洲國家的歷史,以後都要去古老的東方古國去尋。誰讓他們愛記歷史呢。

  古佛國不就是這個例子,在紀彬那個時空,他們的歷史跟輝煌都要從東方國家尋找。

  世上再也沒有一個民族,像他們一樣愛用小本子記東西了吧。

  而且紀彬爲了保證準確性,讓不止一個人在記錄,記完之後放在一起彙總,雖然難免會有漏洞,可能精細點就精細點。

  紀彬想盡量把文獻寫的更好一些。

  不說其他的,給後世人留下的科研資料可是越詳細越好。

  不僅是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有當地與衆不同的種子農作物,只有沒見過,或者有點特殊的,一定會買來種子。

  而且還要注意看一下,杜絕一些肉眼可見的蟲子。這種情況的防蟲害也很重要。

  一路走一路記,等到第四站摩洛哥,也就是西非跟歐洲差不多交界的地方,已經過了一個月多。真正踏上摩洛哥港口,已經是永昌二年的五月十二號。

  說起來摩洛哥這個名字就是來自當地的阿拉伯語,意思是遙遠的西方,其實也很有意思。當地人自然就是以阿拉伯人爲主,信仰的宗教直接讓船上的傳教士們閉嘴。不過他們倒是懂得當地人的語言,看樣子有來有往,文化交流很多。

  這個的漁業非常發達,所以他們還在海上的時候,就遇到捕魚的船隻,還有偶爾過來的商船。但不管做什麼的,都會震驚地看向他們。

  船隻的速度爲什麼可以這麼快!爲什麼能跑得這麼迅速?!

  不管衆人怎麼詫異,打着南軍國旗子的船隻還是打算靠岸。

  其實從摩洛哥跟西班牙中間的直布羅陀海峽中間走過去,直接就是地中海,也就是行程的最後目的地

  紀彬那個時候的現代是西班牙,西班牙旁邊就是葡萄牙。而在古代,這都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只是不知道現在什麼情況。

  也因爲裏面複雜的情況,所以他們要停下來休整,先打聽一下再說,說不定裏面還在交戰,萬一剛進去,裏面正在冷兵器作戰。

  他們總不能直接讓裏面的人別打了,他們想文化交流?肯定不可能。

  所以第四站補給點摩洛哥非常有必要。

  紀彬說着這些名字,其實還有點想笑,人家說不定這會不叫這個名字,自己隨口起,身邊的人跟着念。

  但說這些名字確實方便紀彬記憶跟梳理情況。

  摩洛哥本地人看着紀彬他們的船隻想要靠岸,換了衣服的傳教士硬着頭皮用阿拉伯語跟對方交流。

  說清楚他們是東方來的船隻,想要在此休息云云。

  東方來的船隻,這個話不管在哪都很吸引人。雖說自從本朝海禁以來,已經百年沒有商船經過。

  但東方有個神祕大國這件事,上層貴族肯定知道的,對於普通民衆來說則尤爲新奇。所以船隻靠岸的時候,有不少人過來圍觀,越看越覺得,這些黑頭髮黑眼睛的人十分神祕。

  摩洛哥的港口果然比之前的三個補給點要熱鬧許多,這裏來來往往的商船也很多。

  只是西方的船隻跟東方船隻區別有些大,而且百年來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能學習的地方也不多。

  也就是李家主沒跟着來,還在船務司造急速船,否則肯定會研究這裏的造船技術。

  但有紀彬在,自然會把該記的記下來,說不定有些地方還可以用於他們蒸汽船的改造。

  說起蒸汽船,因爲要靠岸的時候,他們的船隻速度已經降低很多,所以這麼看起來沒那麼誇張。頂多覺得東方船隻看着好奇怪,而且船主紀彬好有錢,不然能用這麼多鐵皮嗎?有些見多識廣的,一看就覺得這船隻不一般。

  因爲附近來往的商船多,紀彬他們到此自然不受約束,只要交錢就好。

  紀彬趁機讓人換了點現在歐洲的貨幣,但各個小國之間的貨幣又不一樣,最後還是用實在的方法,用金銀來付賬,在全世界都可行。

  到了摩洛哥港口,有了翻譯之後,就能跟當地阿拉伯人好好溝通。不過下船的時候,還是隻下去了二三十人,大部分兵士還在蒸汽船上待命。

  畢竟幾百訓練有素的兵士,這對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威脅。

  特別是地中海附近的小國,若是有幾百強壯男子突然登陸港口,估計以爲要打起來了。也就是紀彬他們船隻少,而且看起來比較小。這纔沒引起警惕。

  二三十人下船之後,因爲有會阿拉伯語的傳教士,很快找到可以住下的旅店。只是他們這旅館確實簡陋,就算挑了最好的,也不如他們南軍國的客舍。

  但他們這一行人歷經風險,怎麼會挑剔這些事情,很快收拾收拾準備休息。

  柴力帶着兵士們,陳乙自然陪在東家身邊。其他人各自都有安排。

  他們出來已經三個多月,很多事情已經熟練了。

  其他人已經休息,紀彬卻還沒睡。

  算着時間,快到引娘二十一歲生日,這是他們認識以來,自己頭一次離開這麼遠,好像也是頭一次沒陪着引娘。

  他們相處了那麼久,紀彬已經習慣有引娘在自己身邊。出發一趟,這種思念更深。也不知道引娘在做什麼。

  此時南軍國的引娘,現在剛剛五月初,各個鋪子作坊的賬本都需要她過目,處理完這些,也就到五月十幾號。

  這還是她做事很快,身邊還有幾個小丫頭幫忙的原因。

  之前在興華府買的三個小姑娘,現在年齡都大了些,又在她身邊好多年,讀書習字都在學,儼然是很好的近侍。

  在教她們的時候,引娘有時候會在想,當初紀大哥教她讀書識字的時候,也是這種心情嗎?這讓她下意識去想之前的事。

  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想到紀大哥有天晚上的問題。

  他問自己。

  如果讓她帶着現在的記憶回到以前,那她還會嫁嗎?

  當初自己的回答是肯定嫁。毫不猶豫的回答。

  可紀大哥卻笑了下,並未說什麼。

  有時候紀彬自己都不知道,她是可以看出紀彬的想法,看出他淺笑下的意思。反正那晚的笑,絕對不是開心。

  於是二十一歲的引娘,頭一次晚上失眠了。她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時候的紀大哥,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回答?

  又或者,她要怎麼回答那個問題?以她自己的想法來回答,不能想紀大哥。

  紀彬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總覺得精神不佳,可還是吩咐譯者帶着兵士們出去打探消息。他跟着傳教士跟譯者們,只是略略能聽懂一些語言的對話,要說起來可能有點困難。

  紀彬派他們去打探消息,三個傳教士裏,只有一個懂阿拉伯語,好在還有三個學習不錯的譯者。留一個譯者給紀彬,剩下的三個人則帶着兵士們分頭去打探消息。主要是打探地中海沿岸的情況,看看去那邊有什麼收穫,又有什麼忌諱。

  那邊跟路過的其他地方不一樣,情況更復雜點。

  傳教士跟其中兩個譯者離開,只留下那個叫祁雲峯的譯者。

  紀彬自然也要帶着人出去,看看非洲歐洲交界處的港口城市,肯定風格不同。

  從小旅館走出去,街上不少穿着長袍的人看着他們這些外國人。東方來了兩條船隻的消息,只用一天時間,就傳遍這個港口。

  也是紀彬他們的船隻太快,南非海盜的消息沒有傳過來,否則這些人就不是打量了,而且膜拜跟繞道走。

  紀彬自然任由他們打量,看着街道上低矮的房屋,還有隨處可見的攤販,駱駝馬兒都在這附近。而且此地人種非常多,不同民族的相貌,衣着,語言,也讓這個港口看起來頗有些混亂。好的地方確實不錯,但更多的還是亂七八糟,暗巷裏還有打鬥的聲音。

  也是,這種各方勢力交匯的地方,不亂才奇怪。不過混亂是階梯,有時候就是亂纔好辦事。

  紀彬他們當天晚上,就已經收集到不少消息。

  而紀彬要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決定,他們下一步要怎麼辦。其他人多是一頭霧水,可紀彬心裏已經有數了。

  地中海附近大大小小十幾個國家,其中最大的兩個國家分別是蘭各浮公國,斯也帝國。這兩個國家信奉的宗教不同,前前後後打了一百多年,在南軍國前朝記載中,都有他們的名字出現。

  那個時候兩個國家蘭各浮公國較弱,斯也帝國很強。

  現在幾經變遷,雙方實力已經對等,他們中間還隔着幾個小國。

  那幾個小國天天瑟瑟發抖,唯恐他們再打起來,而他們兩個也在伺機吞併周圍土地,勢必要爭奪海上控制權。

  只有爭奪了海上控制權,才能掌握源源不斷的資源,才能打贏更多的戰爭。

  跟陸上國家不同,陸上文明的國家大多可以自給自足。

  南軍國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所以不太愛出海,因爲沒有什麼需求。

  可海上文明國家卻不同,他們大多依賴港口,城市也是依海而建,對貿易的需求更大。

  像地中海附近的國家,大致的位置可以這麼想,就是周圍一圈都是國家,中間空着是內海,也就是地中海。

  如果卡住進入地中海的幾個口子,那對於很多海邊國家來說,就等於卡住脖子,根本不到物資,也買不到糧食。

  打個極端點的比方,就跟一條巷子一樣,巷子裏面站着一羣人,他們需要從巷子出去才能喫飯才能做事。

  但你找人把持住兩個巷口,這些人想出去,就要聽你的,而且堵住巷口還會易守難攻。

  那問題來了,你不想讓他們出去,出去要交過路費。他們想要出去,不想給錢。這戰爭是不是立刻爆發。

  像上述的兩個國家,簡單來講,就是因爲這些事一直在打。

  雖然地中海附近的口子不止兩個,但也沒多少。只要你國家實力夠強,完全能掌控裏面國家的動向。

  蘭各浮公國跟斯也帝國打的也就是海上控制權。

  這種說法雖然比較片面,此時只是略略解釋一下,常說的所謂海上控制權到底是什麼。

  無非就是海峽,港口,這種重要位置。

  旁的不用想,把握住這些東西,就等於把握住許許多多的資源。

  你家船可以自由進出購買物資,我家只能喫老本,還要受你脅迫,不打起來纔是怪事。

  至於兩個國家的歷史就不用講了,大同小異,無非就是兩家世仇,而且因爲宗教信仰不同打起來,那可太正常。

  像三個傳教士,就跟蘭各浮公國的教堂更熟,跟斯也帝國宗教對立。

  紀彬聽到這點的時候,看了看他們三個,開口道∶我們無意跟其中任何一個國家對立。所以你們三個要隱藏好自己的身份。

  隱藏好自己身份?

  三個傳教士看看身上的衣服,他們從南非過來的時候,就換上了普通衣服,因爲當地宗教不同。到摩洛哥的時候,又被紀先生提醒,先換普通衣服,不要有宗教元素。

  原本以爲是爲了方便。

  可現在看來,紀先生可能早就想到地中海國家的問題?

  人家根本不想站隊,更不可能隨身帶着偏向蘭各浮公國的傳教士!

  紀彬確實是故意的。

  還沒到的時候,紀彬就想過這個問題。

  跟南軍國的儒釋道三家不同,這三家都被皇家重拳出擊過,都是國治宗教,不是宗教治國。但地中海歐洲這一片可不一樣。

  紀彬不願意捲入任何信仰之中,他尊重所有學說,尊重所有信仰。可是你說他信什麼?

  不好意思,他信的人不在這個時空。

  而且一旦偏向所謂的蘭各浮公國,就會跟斯也帝國對立,何必呢。

  他是來文化交流,物產交流的,一個明明白白生意人。你們想打就打,他們南軍國只想要物資跟金銀。

  三個傳教士表情有些不好,他們本來以爲依靠他們三個的能力,說不定能拉攏紀彬。

  紀彬的能力他們非常清楚,在南軍國不用說,這一路航海下來,所有人都明白,這支船隊的主心骨就是紀彬!

  若是能把他拉到自己陣營,那該有多好。

  原本以爲到這裏時候,他們就能私下聯絡蘭各浮公國教會,讓主教大人跟國王親自接待紀先生。讓強大的南軍國使者成爲蘭各浮公國的助力。

  就算不是助力,那跟他們交好,一定會被斯也帝國討厭,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會紀彬一句話,早就看出他們的心思。

  怪不得不管去哪,他們身邊都有兵士跟着,竟然早在防備着他們。

  旁邊的柴力,江志烏革表情一樣,顯然一直知道這件事。

  這三個傳教士知道鑽空子不成,人也被監視起來,瞬間想張口,他們三個人還有用!可話說不出來,他們能被帶出來,無非因爲會翻譯,會嚮導。嚮導先不提,紀先生好像比他們摸的還熟悉。

  翻譯這一項,紀彬帶的許多譯者可不是喫素的,在船上的時間裏都在學習,甚至還寫了翻譯書。

  也就是說,他們三個早就沒用了。更沒資格談什麼條件。

  紀彬看他們老實了,這才繼續道;既然知道了蘭各浮公國斯也帝國的情況,那就以南軍國名義送信過去,我們要拜訪他們。

  統一時間送信,開一艘蒸汽船到兩個國家中間,然後放下急速船,分別去兩邊傳遞消息。不偏不倚,誰先回信,我們就先拜訪誰。

  紀彬一直都是這麼做的,等確定沒有危險再亮出身份。

  但他只是想拜訪兩個國家,站隊這事跟他們沒有關係,所以要提前在中立國家亮出身份,同時去接觸那兩個對立,卻勢力均等的地中海大國。

  紀彬不擔心蘭各浮公國跟斯也帝國有什麼想法。他們距離那樣遠,跟這邊不會有利益衝突。

  只是交流文化跟物資,徹底把南軍國的名號打出來,爲以後的南軍國船隻爭取優待,至少看到他們南軍國的船隻可以直接放行入港就好。

  而且紀彬也很好奇,兩個國家打了那麼久,有沒有打出什麼先進東西出來,肯定有東西是他們南軍國值得學習的。

  至於他們的鬥爭,紀彬絕對不會參與,更沒興趣參與。

  紀彬先是向摩洛哥國王提供他是南軍國天子派來的使者,再請求去地中海兩個大國送信。

  這一套操作下來,讓那摩洛哥國王也有些震驚。從東方來的使臣,帶着東方大國天子的旨意來交流?他們的身份竟然這麼尊貴?

  之前只知道東方人來了,卻不知道他們也是貴族!

  在這些西方人眼裏,也只有貴族才能被國王認命,所以下意識覺得紀彬就是當中最大的貴族。不過也沒有很慌張。

  畢竟紀彬他們只有兩條船,人也不多,看起來沒什麼實力。東方離他們太過遙遠,他們所知道的太少了。

  反而紀彬對摩洛哥這邊情況已經有數,他們的位置處在地中海出海口,一直左右逢源,跟蘭各浮公國和斯也帝國關係都還不錯。

  差不多屬於中立國的位置。通過這個國王傳信是再好不過的了。

  得知他們是從東方而已來,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實力。

  但國幹覺得紀彬等人肯定是貴族,所有人瞬間被請到宮殿去住。

  看着風格跟南軍國不同的宮殿,不少人都覺得興奮,特別是繪圖師們,幾乎天天都在畫這些宮殿的花紋樣式。

  等他們回去的時候,這種花紋說不定能在南軍國流行開。

  這便是文化交流的一種,可以豐富南軍國的生活,久而久之讓他們的文化多種多樣。一個自信的民族,永遠不怕接納其他民族的文化。所謂要保持文化純潔性,不過是怕自己的文化被吞噬而已。

  他們這趟航行所收穫的可不止這些。更有這一路出來的航海圖,還有各處的標註。

  現在的資料還比較零散,等紀彬回去,這些零散的資料最終會匯成一本前無古人的航海書籍。爲以後南軍國的航海指明道路。

  可能現在也會有勘誤,但紀彬他們會用一趟趟航行,來逐步完善裏面的信息最終成爲一條可行的道路。

  這本就是漫長艱辛的路途,紀彬早就做好心理準備,隨時面對複雜的情況。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給蘭各浮公國,斯也帝國寫信。

  而紀彬也終於知道他口中的摩洛哥,自然跟上輩子不一樣,現在叫塞梅公國。

  也就是說。

  他們南軍國的船隻,現在都在塞梅公國停靠,人也在這裏,這個塞梅公國爲地中海兩股勢力的中立國,不參與任何鬥爭。

  然後送信到對立的蘭各浮公國,斯也帝國。

  他們兩個國家信奉的宗教不同,但都是宗教權利大於皇室權利。

  現在紀彬等人已經住到中立國家的宮殿中,此刻正在寫信。他自然是用南軍國文字來寫。只是還需要人來翻譯成這裏的文字。

  他們地中海十幾個國家,不僅貨幣不一樣,語言也五花八門,文字自然也不同。

  紀彬看着一封信,被翻譯成三種文字,不得不感慨,還是老祖宗的書同文車同軌厲害。怪不得他們一直是統一的國家。這些感慨過去,就出現一個問題。

  誰去送信。

  原本中立國,紀彬口中的摩洛哥,現在的塞梅公國國王表示∶親愛的東方貴族,我們可以幫忙送信,我們塞梅公國的船隻速度非常快。

  這話由穿着普通衣服的傳教十翻譯,但說到船隻非常快的時候。幾個譯者們都挑眉。

  紀彬也聽出來一些,其實是中立國在友好示意,只是不小心正好撞到紀彬他們的長處上。

  從中立的塞梅公國到蘭各浮公國,斯也帝國,這期間有至少八百里的距離。雖然他們這邊的計量單位不同,但紀彬這裏自動換成南軍國常用的計量方法。反正至少要八百里。

  按照塞梅國王口中日行一百二十里的船隻速度,需要七天的時間就能趕到!來回只要半個月!

  這個速度說出來,塞梅國王跟本國貴族非常驕傲。

  海上國家中,船隻代表了一切,速度極快的船隻,更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實力。他們塞梅公國雖然不如那兩個大國厲害,可能保持中立,已經很不錯了!看看他們日行一百二十里的船隻就知道!

  誰知道東方貴族們聽了這些話,竟然一點也不驚訝,以至幹塞梅國於以爲沒翻譯好,還讓他們繼續翻譯。

  甚至拿出隨身的本子,指着上面記錄的數字。看了一半他們想起來,大家文字不通啊。

  反而紀彬挑挑眉。阿拉伯數字。這東西要學一學。

  雖然真正的記賬不能用,因爲容易算改,不規範。但日常算術裏,阿拉伯數字還是極爲好用。

  紀彬心裏在誇阿拉伯數字好,這些塞梅公國的人在誇他們的船隻好。雞同鴨講不過如此。

  但紀彬既然敢亮出南軍國的旗號,此時也不是藏拙的時候,他對譯者道∶對這位國王說,咱們的船隻日行四百里。

  說的時候,當然換算了一下計算方式。

  譯者祁雲峯立刻開口,而且準備欣賞塞梅公國衆人的表情。

  誰知道譯者說完,對方竟然哈哈大笑起來∶你翻譯錯了吧,怎麼可能跑這麼快?你們的船隻是日行四十里吧?

  祁雲峯搖頭,確定道∶真的,不信的話,你們可以派人上去試試。

  等東方人說完,而且在場的東方人表情都一樣自信。

  這些塞梅公國的國王跟貴族們纔開始慢慢由不敢置信轉爲疑惑,再有震驚地看着這羣東方人。

  這羣東方人十分有禮貌,而且很有規矩,看着就跟普通人不同。

  他們說他們航行萬里過來,這也不是不可能,雖然這些路很難走,但也有人走過。

  但他們說,他們走了近四萬裏,只需要了三個多月?!說什麼期間風向好,甚至能日行四五百里。這怎麼可能!!!

  千言萬語都匯成這一個感慨。

  就靠他們那小小的船隻?不可能吧!

  紀彬立刻聽着這些國王貴族們大聲爭執起來,語速說得極快,連他們最好的譯者都翻譯不過來。別說譯者們了,那個傳教士也聽不懂了!

  等衆人冷靜下來之後。

  紀彬決定讓用急速船給他們開開眼。

  急速船日行二百里,這速度在蒸汽船面前根本不夠看。

  但給這羣海外人開眼,那是足夠了。

  於是出現這麼一幕,國王直接喊着要把碼頭清場,最後還是紀彬覺得影響民衆們生活,這才清出-一塊地方。

  急速船還在蒸汽船上。

  有紀彬點頭,柴力派人去蒸汽船吩咐。

  蒸汽船上各有一百多兵士,全都訓練有素,聽着柴力命令行事。

  那國王看着整齊劃一的兵士們從那個叫蒸汽船的東西里出來,十分聽話的按照長官命令做事,眼神平和鎮定。

  看着,竟然讓人害怕。等等,這是他們帶來的士兵嗎?

  他們這些人章然還帶了士兵過來!

  但不等塞梅國王震驚這一點,那些兵士們已經划着急速船奔向岸邊。

  這個速度怎麼可能?!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快的船隻!

  南軍國所有人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說讓你們開眼,那就是開眼。

  東方人早在百年前就已經造出急速船,這只是開胃小菜而已,更多的驚嚇還在後面呢。

  幾百年前,那個偉大的東方國家發明平衡舵,通過船尾的鉸鏈,讓船隻更容易操控跟轉向。再之後,讓所有航海有了方向的指南針也是從這個偉大的國家出現。這些發明到現在都影響着地中海附近所有國家。甚至一些戰船還保留着東方船隻的發明。

  他們還在爲怎麼提高一二十里速度的時候,百年前日行兩百的急速船已經出現,現在不僅重現衆人眼前,被南軍國的臣民們修復出來。

  還做出了更厲害的船隻。

  塞梅國王已經看傻眼了,可他旁邊的東方貴族紀彬用本地語言輕聲道∶在我們那,這是落後的船隻了。

  落後?這個船還落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