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路後記
星路後記
終於要出完了,出版杜的編輯大人打電話來通知莫仁這個訊息,順便要莫仁寫些東西附在書末給讀者。
寫些東西不是難事,要言之有物可不容易。身爲作者對讀者的心情除了感謝之外還能多說什麼?莫仁想了想,決定將寫書前後的一些心路歷程略作敘述,也算是個交代。
閱讀,對莫仁來說是一種享受。沒想到將近而立之年,莫仁竟發現寫作又是另一種享受,甚至漸漸地上了癮而無法自拔。除了該感謝爲莫仁“處女作”出書的出版社,以及編輯諸君外,最該感激的還是諸位讀者閱讀莫仁的作品。莫仁在此再度表達誠摯而深切的謝意。
從“星戰英雄”到“星路謎蹤”單是出書就耗了一年多的時間。諸位能讀到這一頁,可能是自始至終一直陪着陳信成長,也可能打算在看完之後好好臭罵莫仁一番。但無論如何,莫仁一樣十分感激。
剛開始寫書的時候,莫仁其實並沒有打算寫給別人看,也許有些朋友會對此嗤之以鼻,心中暗罵道:“寫來不給別人看,你這傢伙寫來幹麼?”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像莫仁一樣,腦海中常常自我幻想……好比堵車時,莫仁就十分期望自己能飛天遁地,或是能一掌把前面那整排車打飛;當北風吹襲、其寒難耐之際,莫仁又難免希望自己可以寒暑不侵、體似烘爐。
當然,有時候閒閒沒事,最好偶爾也能主持一下正義,或談談刻骨銘心的戀愛……但是……沒辦法啦!
除了作夢之外,現實畢竟是現實,莫仁無聊之際,終於把幻想記錄下來,也算是留個紀念,沒想到這一來寫了數十萬字,害得莫仁心癢癢的,於是投稿看能否出版,結果……結果就是這樣了,莫仁成了芸芸作者之一,寫了一堆沒什麼文學素養的事。
“星戰”與“星路”,純粹是部虛構的未來,其中敘述莫仁所謂的“未來武俠”。
出版的過程中,許多朋友常向我詢問爲何有這樣的構思?原因很簡單,莫仁本酷愛武俠與科幻等作品,但過去大部分的武俠或是異俠,在讀者沉醉之餘驀然清醒後常常會產生疑惑——
以前真的有劍仙可以“以氣御劍、百步殺人”嗎?練武可以練到與武俠中一樣嗎?
如果古老故事都是真實的,爲什麼以前能夠有人修練成仙,現在卻沒有?爲什麼現實杜會中的功夫與傳說中的故事差這麼大?
其實,相信書中所敘的人本就不多,但莫仁卻傻傻的希望那是真的,只好試着在自己的作品中解釋並自圓其說。最後,莫仁勾勒出這樣一個前後長達千年的“無元世紀系列”,而在“星戰”與“星路”這二篇中,莫仁已經粗淺的說明了現今武學不昌明的原因,也大膽而胡亂揣測了武學重新在未來世界興起的風貌。
(還有個不好意思大聲說的原因!…莫仁對歷史、地理都沒什麼深入的研究,當然只好向着未來打主意。)
當然,爲了武功能有“用武之地”,修練功夫必須比槍炮彈藥、坦克大炮還有威力,不然誰要練?在這種情況之下,莫仁只好將書中人物整體的功夫大幅提高,也所以陳信剛出場的時候,能一點地就躍上半空,一路悠哉悠哉的飛回家,而寫到後來,更難免逾越所謂一般武俠的功夫境界,卻不知諸位能否適應?
整篇故事中,敘述的雖是陳信的成長,同時也將“無元世紀”的部分歷史略作了敘述,當然還有許多尚未交代的部分,在莫仁的計劃中,這些部分打算在“無元世紀”其他故事中再作說明,不過近日因私務繁重,是否能順利而迅速的完成仍是未定之天,還請諸位見諒。
而在莫仁這一部作品中,對於人物的敘述,一直抱着寫實的心態,所以沒有刻意敘述全然的惡人、也不盡力描繪一個全能的主角,對於感情或是人物的衝突與對立也不願過於極端,而爲了節奏明快,主角與配角的心情起伏莫仁有時也會一筆帶過。不過……
隨着百多萬字的逐漸累積,莫仁也越來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對於劇情的鋪陳與張力、人物性格的描繪、甚至連每個小故事間的銜接與收尾……等等,莫仁都還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也許適當的渲染,更能使得讀者容易感受,也許適當的心情敘述,對人物性格與情緒的轉變更有說服力,這些種種都值得莫仁深思,不過這些事別人也幫不上忙,莫仁只好自個兒暗暗努力,希望日後的作品能稍有增益。
莫仁常說自己沒什麼文學造詣。其實這句話不用多說,有識之人一看自然知道莫仁肚子裏沒墨水,莫仁這麼說的原因也不過是心虛,好比禿頭者自嘲有如燈泡,肥胖者自稱身攜泳圈,泰半也是爲了不想聽見別人嘲笑,只好先行招認,免得等人自找難堪。
不過話說回來,莫仁真正在意的也不在此,重要的是莫仁編織的夢想能不能與諸位分享?莫仁勾勒的世界能不能與諸位倘佯?若能做到幾分,莫仁就深感萬幸了。
套句不倫不類的比喻繩——“送君千里、終需一別”,莫仁嘮嘮叨叨的寫到此處,還是要做個結尾,若您也喜歡莫仁的作品,在闔上書前莫仁與您約定,無論私務如何繁忙,莫仁一定竭盡全力,儘快與諸位在新作品中相會。
謝謝!
2000年1月12日23時11分於苗栗
請看星戰系列前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