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港燈
9月中旬
華美置業集資供股入賬3.2億元,從股市上回籠資金2.4億元,一共收入5.6億元
何家豪讓譚真真將金門大廈的4.5億貸款還上,剩下的1.1億還掉國際、聯邦兩幢大廈的部分貸款,減輕了華美置業公司的利息負擔。
與此同時,華美置業公司的股價已經升漲至15.4元,市值突破20億,比新鴻基地產等公司少了將近一倍的市值,不過也成爲了香江中型地產公司前十的存在。
收購了中環兩幢大廈、金鐘一幢大廈,華美置業公司的實際資產值已經超過20億。
和記集團旗下的第一批公司已經出售一半,回籠資金4.3億元,何家豪立刻讓霍健寧提前還上和記集團之前的欠債,同時以市價6億元的希爾頓酒店換取宏利發展公司所持有的廣生行國際有限公司32.1%股權以及淘大食品公司67.53%股權。
雖然宏利發展公司有些喫虧,但是何家豪也捏鼻子認了,都是自己的公司,沒有便宜外人就好,而且何家豪能從這兩家公司中騰出手來,做點其他的事情,同時壯大和記集團的規模。
而希爾頓酒店位於中環,前世的黃河實業集團的總部所在,何家豪打算在87年股災進行私有化,然後推倒重建一幢現代化的商業大廈,爲宏利發展公司增添一點資產。
和記集團董事長辦公室內
呂芳瓊端着兩杯茶水進來,不自覺的瞥了一眼老闆的客人。
“利生,喝喝看,這是今年內地的武夷山大紅袍。”何家豪笑着說道。
這些茶葉也是別人送給他的,才半斤出頭。
“嗯,如傳聞,有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利孝和認真的評價說道“何生很會享受啊。”
何家豪說道“今天是利生過來纔拿出品嚐,平時我可捨不得喝。”
“其實今天上門,是想和何生做一筆生意的。”利孝和終於回到了正題。
何家豪裝作驚訝說道“哦,利生有什麼好生意關照?”
“和記集團持有銅鑼灣希慎道一號30%的權益,禮頓中心20%的權益,希慎興業公司願意溢價2成回購,何生覺得如何?”利孝和認真的說道。
和記集團擁有不少商場中心和商業大廈的權益,希慎興業公司、會德豐等一些老資格的企業旗下的物業權益都有,而且分量不低。
“希慎興業開的價錢不低了,不過和記集團所持有的權益原本是長期的投資,如今的地產升浪很快,現在出售,看似和記集團得利不少,其實是虧損的。
利生,請你見諒!我雖然是和記集團的大股東和董事長,但是不能棄股東們的利益不顧。”何家豪實話實說。
利孝和想拿回權益,成爲銅鑼灣真正的地產霸主,這些何家豪能理解,但溢價兩成是今年可以,明年很容易漲到這個價,那就不是溢價了。
“那何生認爲如何才能讓和記集團不喫虧呢?”利孝和問道。
何家豪想了想,道“我記得,希慎興業公司持有港燈公司的股權,如果能拿港燈股權來交換,我覺得對董事會也算有個交代了。”
利孝和皺了皺眉頭,沒有當即拒絕,港燈公司的股份是利家的長期投資,一般是不會輕易出手的,不過銅鑼灣是利家的老巢,不能安內,如何揚外。
“希慎興業公司持有港燈公司的股份不多,只有8%,何生是打算按市價交換嗎?”利孝和思量良久,才下定決心。
如果讓何家豪在兩者中選擇,何家豪肯定也會選擇銅鑼灣的物業,畢竟利家沒有收購港燈公司的雄心。
“嗯,利生覺得呢?”何家豪反問道。
他不擔心,希慎興業要溢價2成,那麼物業權益自然也要溢價兩成,來來去去相差不大。
“好吧,那我們以市價交易,多出來的部分用現金支付。”利孝和也不磨蹭。
港燈公司,全名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成立於1889年,主要負責港島地區的電力輸送,原先在北角發電廠作業,現在北角發電廠已經開始拆毀,建成了城市花園第一期,現在的發電廠搬去了鴨脷洲,還有更大規模的發電廠在南丫島建造。
它是一家上市公司,總股本12億5000萬股,現在的股價是3.5元,市值43.75億,是緊追三大洋行的大公司之一。
拿下港燈公司8%的股份,需要付出3.5億元,而銅鑼灣的希慎道一號價值4.2億,禮頓中心價值6.3億,希慎興業公司需要支付2.52億元,才能拿回全部的權益。
“按照市價計算,和記集團需要向希慎興業公司支付9800萬現金。”何家豪說道。
“何生的算術很厲害,這麼短的時間就算出來了。”利孝和笑道。
何家豪謙虛道“利生過獎了,這可是我的看家本事,是不能丟的。”
“好,那我們明天就簽約吧。”利孝和顯得有些着急了。
何家豪也是點了點頭,“這件事我希望利生能幫我保密一段時間。”
即將丟掉九龍倉的怡和公司仍然在擴張,只是規模很小,如果丟掉九龍倉成爲了事實,怡和公司恐怕會收購其他大公司來彌補損失,而港燈公司首當其衝。
何家豪現在低調處理,希望港燈儘量遲一點進入怡和公司的視線,那麼他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湊集資金。
“行!”利孝和承諾說道。
兩人閒聊了一小會,利孝和才告辭離開辦公室。
他記得前世的時候,怡和公司是在82年開始收購港燈公司的股票,消耗了28億的現金,成功拿下港燈公司34.9%的股份,成爲港燈公司最大的股東。
在81年,收購35%以上的股份觸及全面收購的法案出臺,所以怡和公司才收購34.9%的股權。
而現在收購34.9%的股權,並不是很穩妥,何家豪覺得超過45%,比較保險,不懼怕任何人的挑戰。
收購港燈公司的案子自然要由和記集團來做,後面讓港燈公司成爲和記集團子公司就順理成章,何家豪也可以利用個人資金擴張私人公司。
宏利發展相比較華美置業,規模已經很小了,只是現金流會比華美置業多一點,所以何家豪過段時間要開始重點關注一下宏利發展的擴張之路。
現下的精力依舊在和記集團這邊,港燈不是一家小公司,而是一家能媲美和記集團的大公司,自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處理收購案。
8%的股份遠遠不夠,按照現在的市價,和記集團還需要付出17億的現金,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