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西農集團
幾天後
何家豪在和記大廈上班,查閱着澳洲西農集團的資料。
西農集團,建立於1914年,前身是西澳洲農民合作社,尚未上市,業務範圍主要包括:超市百貨、家裝、辦公用品、煤礦、保險、化學與化肥,是個多元化的公司。
和記集團持有西農集團36%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卻不參與西農集團的管理,一直都是分紅,是和記集團在澳洲的主要勢力之一。
何家豪想把西農集團作爲和記集團大規模進軍澳洲的利器,雖然現下不可能進軍澳洲。
“老闆,西農集團的零售業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煤礦、化肥、家裝這三個行業最賺錢,是集團的支撐,所以西農集團內部希望出售零售業,專心做煤礦、化肥方面的項目。”霍健寧在一旁介紹說道。
“零售業虧損的原因是什麼?”何家豪問道。
霍健寧不假思索地道“是規模小,知名度不高,產品不夠齊全。”
零售業,其實是壟斷最賺錢,但是競爭也很燒錢。
“和記集團的初步優化已經完成,債務也減輕不少,我們是要發展旗下的公司或者聯營公司了,西農集團會是我們的第一個目標,首先要處理零售業,你有什麼好的建議?”何家豪問道,澳洲的華人不少,又是一個很大的國家,葡萄酒、能源、零售都是很好的投資方向。
香江太小了,資本需要輸出,否則公司賬上留下太多資金,失去意義。
霍健寧很清楚和記集團現在的情況,覺得有些不適合擴張,便勸道“老闆,集團旗下的公司依舊雜亂,我建議還是以重組集團爲當前的主要工作,西農集團的體量不小,硬是要拿下控制權,對集團未必是件好事有可能重現73年的覆轍。”
何家豪心中咯噔一下,他眼前似乎出現了自己焦頭爛額的場景,好像收購和記集團後,他很志得意滿,變得有些目中無人,擴張的步子邁的太大。
“嗯,那就繼續整理集團,西農集團的事情先放一邊吧。”何家豪皺眉說道。
如果沒有霍健寧的提醒,自己非要犯同樣的錯不可。
霍健寧見自家老闆幡然醒悟,便換個話題說道“第二批公司即將出售,有不少人已經上門希望能拿下一些公司,我打算讓他們投標,價高者得。”
何家豪點點頭,“那就開一個大型投標會,讓他們遞上投標書,我們順便多賺點資金。這次出售完畢,我計劃集資供股一次。”
“老闆打算在什麼時候集資?”霍健寧覺得可行。
“明年一月份,那時候我在股市上的資金已經回籠,可以支付起這筆資金。”何家豪坦白的說道,現在十月底,還有兩個月,和記集團也可以整理一下旗下其他子公司。
“嗯,我會準備好。”霍健寧點了點頭。
11月5日,星期一
霍健寧匆忙跑進辦公室,對着何家豪着急說道“馮氏家族突然宣佈持股40%廣生行,以5元每股對廣生行進行收購。”
何家豪頗爲冷靜的問道“我們持股多少了?”
“43.7%!”
“黃河實業公司的10億欠款到賬了沒有?”何家豪思路清晰的問道。
“已經到賬。”
“好,立刻以5.5元對廣生行發起全面收購,宣佈和記集團僅僅需要8%的股票。去查一下,馮氏家族的資金來源,以及持有多少股份。”
廣生行8%,也就是2400萬股,涉及資金1.32億元,完全在和記集團的承受範圍之內,即使是11元,和記集團也不會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
“是!”霍健寧連忙出去佈置。
5元的收購價,11%的股份也僅僅是1億6500萬而已,馮氏家族籌到這筆錢並不困難,何家豪搞不懂爲什麼是現在才發起收購。
難道馮氏又找到了其他靠山?
何家豪自然不怕,股份比馮氏多,又有10億元作爲後備金,遠不是馮氏家族可以比擬的。
和記集團宣佈反收購,股價如坐火箭一般上升,漲到了5.2元。
多數股民持有觀望態度,等待和記集團和馮氏家族再次提價。
兩天後,又傳來消息,說股市上拋出大量散股,股價開始下跌,股民們紛紛涌向匯豐銀行旗下的獲多利公司登記,出售手中的股票,價格是5.5元。
這讓何家豪一臉懵,馮家在搞什麼鬼?
很快就想明白了,何家豪猜測,是馮家看奪回廣生行無望,便假意發起收購案,提高股價來出貨,賺一筆快錢。
何家豪自然不會客氣,通知霍健寧,讓他立刻大量購入廣生行股票,如果超過75%,就直接發起私有化。
此時發起私有化,和記集團可能又要舉債,但是這個好機會,他不能錯過,前世的李家誠爲什麼會在廣生行私有化上‘滑鐵盧’,他不清楚,也許其中有什麼隱藏的原因。
第二天霍健寧來彙報廣生行的收購情況。
“我們已經收購廣生行3900萬股,佔總股本的13%,和記集團持股56.7%,股價已經維持在5.5元,已經停止收購。”
何家豪看着霍健寧,問道“爲什麼不發起私有化?”
霍健寧早有準備,道“如果溢價兩成發起私有化,涉及資金是8.5億左右,但是根據調查顯示,很多股民對6.6元的價格不滿意,認爲至少也要溢價5成,所以我想等市場冷卻下來再作打算。”
霍健寧的做法無可厚非,股民向來喜歡薅羊毛,如果私有化,和記集團要喫不少的虧。
如今的廣生行市值不過是16.5億,私有化卻要10億以上,而且還是和記集團持有廣生行56.7%的股權的情況下,硬要私有化,恐怕就是香江的‘冤大頭’了。
於是,何家豪無奈的嘆氣道“那就先這樣吧,等下一次股災再私有化吧。”
“大古地產已經宣佈和合利成衣有限公司達成合作,聯合開發元朗工廠地皮。”霍健寧彙報下一項工作。
合利成衣有限公司的工廠地皮面積9萬多平方尺,按照一般的情況計算,這個項目可以賺取1個億,而現在被大古地產截胡了,何家豪有些惱怒。
不過想起之前聯合東亞銀行對大古地產進行收購的事情,火氣便壓了下去。
大古地產已經被控制,沒有多少收購成功的可能,所以對付大古地產只能是採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對大古地產實行降價打擊,可是現在這樣做不符合華美置業和和記集團的利益。
所以,何家豪選擇將這件事隱忍下來,以後再收拾大古地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