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水寒燈預警鮮卑敵

作者:春華冬實
築城說着容易,但做起來就難了。這可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所動用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不可勝計。

  不過太平城的修築是保家衛村,數千人力全出於自願,而且不用支付工錢,也省去了操辦伙食的麻煩。

  集體伙食只搞了幾天,因爲胡人搬走村中的鐵鍋,沒有帶走的也被砸得稀爛,爲了讓全村人喫上飯,只能用碩果僅存的幾口鍋,操辦集體伙食。

  但只幾天時間,各種弊端便涌現出來。民衆填飽了肚皮,便產生了不喫白不喫的心裏,不但各個塞個溝滿壕平,還出現私藏、浪費等卑劣陋習。

  李毅三人雖無此等經歷,但父輩卻有親身感受,言傳身教令他記憶頗深。見這種作死的行爲,竟然提前一千八百年出現,李毅果斷叫停了集體伙食,並痛下決心,以後也再不浪費感情。

  土可以就地取材,並順便沿着外城挖掘一條深壕,增加城牆的守衛能力。木材也可就地取材,龍鳳兩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石料從石場中採取,只是運輸大費周折。

  這一浩大的工程,只有鐵錠是唯一需要購買的原材料,將動用爲數不多的本金。

  修築城牆需做精心的準備,嚴格的步續,所建的城池才能堅固。建造最簡單易行的土城牆,也是每覆一層土,進行一次夯實,以保證城牆的質量。如果是州城或是都城,都要在土中摻混一定量的粘合劑,以增加城牆的堅固程度。重要都市的城牆,還要在外面砌上一層城磚。

  鮮卑兵不日入侵,時間非常倉促,只能力求簡化,一切從權了。第一次建城,沒有實踐經驗,太平村人只能摸着石頭過河,從建造者增長經驗。

  城牆上下橫截面積,以及城的高度,都有了大致的輪廓,只要敵軍不提前到來,便能達到預期。

  隨着用草木灰劃出兩條墨線,固定了下城牆的長和寬,幾千男女輪動鐵鍬、鎬頭,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只求多快不計好省,這是李毅所提出的口號,又得到張英的堅決支持,她料定鮮卑人不善於攻城,器械能否製造出來,也是個未知數,因此壘起一道高牆,把騎兵阻擋在城外,在根據事態的發展,採取相應策略。

  衆人拾柴火焰高,數千男女老少齊上陣,那城牆眼見的瘋漲。在李毅作了交代,從王衡處趕到施工現場,牆體已經達到一人的高度,兩丈開外的深溝也有半丈左右。

  靠編筐木簍取土,嚴重阻礙工程進度,運土機械短時間內又無法配備,發現矛盾要及時解決,李毅盯着往復的人流,蹙眉了下頭,喊過一旁的薛信道:“人多擁堵事倍功半,裁撤部分體弱人員交給宋智。”

  薛信有虎狼之威,說話擲地有聲,將築城事務進行的順風順水。不過這也離不開於冰的點撥,他知道什麼叫殺一儆百,如何與各色人物打交道,並實施逐級負責制,推行了定段承包制,做到各項工作明細化,條理化。

  短時間內,薛信改不掉他的暴脾氣,做不到盡善盡美。但有師父的照應,又在危急關頭,沒有人敢逆風而行,碰他這個黴頭。

  宋智帶走了多餘的人員,趁着大地還未凍結,在“城內”搭建房屋,以供外來人員居住。

  爲了搶時間保工期,山場中忙碌着更是熱火朝天,大小車輛載着條石,川流不息、往來不絕。木料、石材源源不斷的運來,挖地基砌石牆,匠人師傅忙得不可開交,城門洞一寸一尺的爬升,逐漸現出了輪廓。

  鐵匠爐的風匣拉得“呱嗒,呱嗒!”震天作響,錘頭敲擊熟鐵的聲音震耳欲聾,一條條麻花鐵鏈,在匠人的錘下成形。

  木器場砍、鋸、刨、鑿,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打造運土器械,還要擔負製造城門的重任!

  整個太平山村,無一處不如火如荼、豪情萬丈,無一人不汗流浹背、神采飛揚!

  “鐵錠沒了!”鐵匠爐告急!

  “石料斷供了!”砌牆的工匠告急!

  “水寒燈!!!”一聲驚呼響起,引發了連鎖反應,無數人齊聲驚呼!

  水寒燈是什麼?除了太平村人曉得,恐怕地球上也鮮有人知。但提起孔明燈,卻是現代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了。

  孔明燈原本出自孔明之手!孔明是諸葛亮的表字,因其有經天緯地之才,博古通今之略,被荊州士人送一雅號臥龍。

  諸葛亮徐州琅琊陽都人,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隆中,自此一心輔佐劉備,爲建立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白帝城託孤,後主劉禪即位,諸葛亮成爲蜀漢鐵腕人物,其權傾巴蜀,七出祁山,以攻爲守,拱衛蜀漢十餘年,並培養出姜維,是蜀漢政權名副其實的第一人。

  相傳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他便用紙製做成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看好風向,燈籠點火升空。救援部隊得到信息,便趕來解了平陽之圍,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爲孔明燈。

  但此時諸葛孔明還在孃胎裏,需要等上幾個月才能出生。這燈提前問世,雖有剽竊之嫌,但總不能叫孔明燈,李毅只好用於冰的表字,將其喚作水寒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上次戰事,預警風箏出現失誤,好在預設點較多,遺漏一、兩點,並未影響全局。但暴露出弱點,就需要及時改進,因而風箏預警被取消了。

  水寒燈製作起來十分簡單,只要明白其升空原理,靠籠罩內熱空氣與外部冷空氣的重力差,把握住燈籠的份量不要超重。再注意火燭燃燒的穩定性,以及燈罩的安全係數等,那麼這個預警燈籠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了。

  燈籠被試製出來,並通過試驗,證明了它的可靠性高於風箏,被正式確立爲預警工具。

  敵襲!敵襲!!人羣發出陣陣喊叫,瘋狂的向城門涌來。千餘人蜂擁而入,未築完的城門,恐怕在劫難逃,未毀於敵手,卻被百姓擠塌!

  水寒燈帶着全部尾帶升空,可以看出此次來犯之敵數量甚重,若騎兵每人配備兩騎甚至三騎,那行動速度將甚爲迅猛,幾十里路程,個把時辰便可趕到太平村。

  此次來犯之敵,是小帥尚師呢,還是大帥素利?若是後者,那太平村將面臨滅頂之災了!

  鮮卑人先後兩次大敗,尤其是第二次毫無還手之力,令其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在張英面前吐露了真言,把她想知道的情報,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字不漏的全說了出來。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素利一族有三萬餘衆,而鮮卑人平時只有少量巡弋部隊,戰時則全民皆兵,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只要能爬上馬背,都將奔赴戰場。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