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兩猛將不醉不罷休
“慚愧啊,慚愧!李毅酒量有限,在三……將軍面前,只能甘拜下風了……”李毅的舌頭有點大,感覺極難伸直,而且是越說越費力,幾乎是拼盡了全力,才把這句話講完。
看起來是不行了!於冰忙起身將其扶住,攙着李毅緩緩返回自己的座位,而此時的李毅,只感覺意識一點點被剝奪,屋中的人物,以及一切一切都慢慢變得模糊起來,直到慢慢放下了沉重無比的上眼皮,一頭趴在了案几上,傳出了陣陣的鼾聲。
“來,太史慈再敬張兄弟一碗!”見主公又喝大了,太史慈無奈之餘,不得不衝了上來,肩負起了他開路先鋒的職責。
一碗喝倒了李毅,張飛大感索然無味,見太史慈及時發出挑戰,不由得開懷大笑:“太史兄弟好樣的,張某就是喜歡!”
兩人一碗接一碗,喝乾了一罈又一罈,最後太史慈竟然抄起了罈子,有些搖晃的站了起來,一聲大笑之後,將酒罈舉起,酒罈稍稍傾斜,酒水從壇口流出,如瀑布激流般,流入了太史慈口中。
咕咚連聲,一罈酒全部倒進了太史慈的口中,他那張紫臉,顯得更加的紫了。
張飛雖是海量,但他還年輕,閱歷也十分有限,怎曾如此喝過酒?被太史慈凌人之盛氣所震懾,不由得心中一凜。但箭在弦上,他也不會就這樣輕易認輸,隨着憨憨的一笑,伸出大手拎起酒罈,也是一罈酒入肚。
這二人真是怪才,看得張英、於冰等人目瞪口呆,衆人也不再喫酒,都盯着二位的表演。
太史慈感覺頭暈眼花,而張飛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看着面前的兩個太史慈,伸出右手指着傻笑不已。
“拿酒來,我們要不醉不休!”太史慈一聲吆喝,嚇得夥計忙不迭的搬來兩罈子酒。
太史慈望着酒罈怔怔發起愣來,半晌突然一聲大喝,揮拳將酒罈砸出一個圓洞,隨即舉起酒罈,酒水從洞中源源不斷的流出,過不多時一罈酒又見了底。
張飛哈哈大笑,他也不甘示弱,依葫蘆畫瓢,將酒罈開了個洞,張着大嘴喫光了一罈美酒。
兩壇酒連續入肚,太史慈已覺天旋地轉,真是再也撐不住了,隨着酒罈掉落,偌大的身軀也轟然倒地。
那一邊的張飛,露出了勝利者的微笑,卻只停留片刻,也雙眼緊閉,沉沉的睡去了。
初次相逢,本想結交一番,沒想到兩位猛將來了場別開生面的較量,使得雙方草草收場。
不過該做的已經做了,以劉備的胸懷,是不可能投至帳下的,結交三人是李毅唯一可做的。
望着人事不省,躺在馬車之上的太史慈,昏昏沉沉的李毅,不禁搖了搖頭,但他又浮現出讚賞的目光,看着這位忠義的兄弟,他的心又飛到了家鄉。
廣陽大捷的喜訊傳至建平,軍民奔走相告,賈詡、蔡邕等衆人卻是不一般的忙碌起來,他深感壓力重大,十萬名俘虜,大部分歸降者,都將帶上父母妻兒,還有的勸說親友一齊投奔李毅。
能勸說幾十萬人動心,孫釗等人的功績不可磨滅。但與此同時,李毅軍紀嚴明,愛民如子,戰時儘可能少傷人命,戰後盡最大努力,幫助百姓恢復家園,更有部分將士投入備耕之中,把建平的先進耕作技術,傳往千家萬戶。
這一系列利民政策,與官府以及黃巾軍都有天壤之別,前者魚肉百姓,後者洗劫財物,哪一個管百姓的死活?
愛民如子是李毅的立足之本,也是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在將士心中紮下了根。將心比心,這些人都是從中原逃亡,一路乞討,顛沛流離,多少人死於中途,最後才剩下這些幸運者。
李毅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救萬民於水火。當然壯大自己的實力也是目的之一,爲解救更多乃至全部漢人打下堅實基礎。
在出兵之前,李毅就做好了部署,諸部門各司其職,建平、伊通兩縣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建平可耕地基本開墾完畢,若是留下來,只能從事工業和商業,因而絕大部分人員將千里迢迢,奔赴曠闊的松遼平原,那裏有萬里沃土等待開發,能容納千萬以上的人口,如何改造成名副其實的大糧倉,將需要這些窮苦人發出光和熱。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松遼平原上人口劇增,已經從最初的十餘萬,猛增到黃巾之亂前的二百餘萬。這還有感謝大漢的暴政,已經鮮卑人的推波助瀾,沒有兩方的殘暴,就不可能將人口逼出漢境,逃亡至極寒的塞外之地。
不過經幾年的致力發展,建平已經不是原來的窮鄉僻壤,而變成了塞外明珠。
工商業蓬勃發展,尤其在張英、於冰的引領下,又進一步推向高潮。道路建設初見成效,曠闊的沙土路連接遼西與伊通。住房處於改造之中,少半推倒了茅草屋,蓋起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糧食產量穩中有升,解決了溫飽,便開始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特別是地少人多的建平,充分利用丘陵資源,種植果樹,發展養殖業,培育食用菌……
總之,喫穿住行都大有改善,除洛陽等幾個繁華都市,其餘郡縣已被建平遠遠的甩開了。
林林總總,所見所聞都對李毅有利,因而願意投奔者絡繹不絕,許多與起義軍毫無瓜葛的百姓,也都加入了北上的隊伍,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有趙雲領軍迴護,還有王謙等官員的相應照顧,沿途之上的風險大大降低。
只要穿過漁陽、右北平,便到了自家地盤,宋智等正迎候多時。此時的遼西已經步入正軌,上下各級部門正常運轉,保障了流動大軍平安無事的趕往建平。(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