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齊聚歃血盟誓

作者:春華冬實
張英微微一笑道:“袁紹雖然不堪大用,但目前他威望最隆,用他撐住?33??面,將早七雜八的障礙物掃除乾淨,我們纔可以揮師西進!”

  經過燒糧之劫難,趙雲變得成熟了許多,他一改積極請戰的急躁性格,變得沉穩老練,自始至終不發一言。華雄以旁觀者的心態,也不想過多介入,而通過李毅與曹操的接觸,他更加明瞭,羣雄乃烏合之衆,遲早會一鬨而散的。

  次日喫過早飯,留下華雄守衛大營,李毅、張英、於冰、趙雲前往議事大廳,繼續爲盟主人選展開討論。

  見李毅泰然自若坐在昨日的坐位上,遼西太守,樂亭侯趙雲卻站在李毅的身後,令衆人大爲驚詫。當初爲了拉攏李毅,袁紹纔給他設了個座位,否則庶民焉能入座,沒想到他這還坐穩了,心下甚爲不悅。

  隨着衆人各就各位,諸侯便直奔主題。張楊第一個起身道:“袁本初四世三公,賢德之名滿天下,袁公爲盟主,乃衆望所歸!”

  袁遺輕輕咳嗽了一聲道:“稚叔之言有所不妥,我袁家並非本初一人,長幼有序,嫡庶有別,公路爲盟主纔是人心所向!”

  “有本初倡議,纔有諸公聚於酸棗,若本初不爲盟主,我張邈便第一個不服!”

  “本初坐鎮河內,戰牛輔望風逃竄,其功勳卓著,豈可不爲盟主?”劉岱也隨聲附和。

  “公路屯兵魯陽,纔有孫文臺、趙子龍之大勝,若不是有人挑起事端,董賊焉能穩坐洛陽?”見趙雲怒目而視,橋瑁下邊的話嚥了回去。

  橋瑁話音未落,孔伷便隨聲附和,推薦袁公路登盟主大位。

  李毅臉上掛着微笑,看着袁紹、袁術兄弟鬩牆,他心中暗想:昨日這二人下足了苦功,使勁渾身解數,都拉攏了不少人爲自己搖旗吶喊,站腳助威。

  袁氏兄弟狗咬狗兩嘴毛,李毅已是心花怒放,他等待欣賞二人何時露出醜陋嘴臉。提前做了計較,與袁紹只是暗鬥,袁術則爲明爭,兩害相權取其輕,推選袁紹爲盟主,比袁術還稍稍有利些。

  見關鍵時刻,李毅仍然保持沉默,沉着冷靜的張英也有些心急,她用對於冰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哥哥不出面,冰兒就代勞吧!

  於冰心領神會,她朗聲道:“渤海太守袁本初寬厚仁愛,品行高潔,正義勇爲,我等力推其爲盟主!”於冰代表李毅高調錶明態度,袁紹的支持率極度飆升。

  曹操、公孫瓚等相繼推舉袁本初。見袁術勢微,餘者也都倒向了袁紹。在兄弟二人針鋒相對的較量中,袁術首嘗苦果。

  沒想到李毅會力挺自己,令袁紹大感意外,但他得到了盼望已久的位置,已是志得意滿,暫時不好與李毅爲難。袁紹居中危坐,他滿面紅光,微微一笑道:“紹無德無能,但諸公美意難卻,只得勉爲其難,擔負起盟主重責!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文節與公路爲我大軍押糧運草,不得誤了戰事!”

  韓馥沒想到盟主之位,只得退而求其次,守住他的本分。親弟弟敗下陣來,袁紹還是動了惻隱之心,把重要職位交給了他。韓馥仍自冀州調運糧草,袁術負責向前線輸送,二人各負其責,領命不提。

  華雄被擒,殘部退走,正可乘勝追擊,派誰爲先鋒呢?最得力的人選,當然是李毅,但他剛剛擁立自己坐上盟主寶座,便讓他與敵軍硬碰硬,恐怕有卸磨殺驢之嫌。而餘下諸位多是泛泛之輩,只有公孫瓚和公孫度兵馬強悍,不如從中選一爲先鋒。

  正在袁紹舉棋不定之時,兵士來報:孫文臺領軍到達!聽到孫堅趕到,羣雄一片譁然,廳堂中人聲嘈雜,議論紛紛。有人說:“有孫文臺幾萬人馬,破董卓易如反掌!”

  也有人言:“孫堅曽大敗於徐榮,若不是趙子龍及時救援,恐怕性命難保,就算他到來,勝負之數也未可知!”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正吵得不可開交,只見簾籠一挑,孫堅大踏步走了進來,他身後跟隨着江東四傑和長子孫策。

  孫堅已經得知,袁紹被擁戴爲盟主,他抱拳當胸道:“孫堅願領本部人馬,爲盟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望本初成全!”

  袁紹正爲先鋒煩惱,見孫堅毛遂自薦,他不禁喜上眉梢。袁紹大笑道:“文臺所向無敵,勇冠三軍,你若爲先鋒,我盟軍無憂亦!只是文臺一路勞頓,恐將士勞乏,可休息兩日再進兵不遲!”

  孫堅急於摧垮董卓,得知其軍新敗,正是進軍良機,如何能等得下去,他大笑道:“西涼賊軍乃土雞瓦狗,插標賣首之輩,何須多此一舉!”

  聽了孫堅的豪言壯語,羣雄或讚歎不已,羨慕其無堅不摧的勇力;或議論紛紛,蔑視他的大言不慚。

  渤海太守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坐上了盟主的寶座;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相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遼東太守公孫度;奮武將軍曹操;遼西太守趙雲;長沙太守孫堅。李毅由於無職無爵,仍算在趙雲旗下。另一位梟雄劉備,也只能寄公孫瓚籬下。

  在盟主袁紹的帶領下,諸侯歃血爲盟,併發下誓言:同心協力,共討董賊!同飲了血酒,孫堅接了軍令,馬不停蹄的投入了新的征程。

  二十一位英雄,十九路人馬,歃血盟誓之際,劉備理所當然的拒之門外,趙雲堅持退出,卻遭到袁紹竭力挽留,他推辭不過,只得恭敬不如從命。如此諸侯從初時的十九路,增加爲當前的二十路整。明眼人都看出,袁紹是別有用心,他試圖挑撥李毅與趙雲的主僕關係。但經歷坎坷的趙雲,更深深的明白,只有李毅纔是真正的明主,而袁紹恐怕是枉費心機了。(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