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毅夫妻小試牛刀

作者:春華冬實
“哥哥,該你露臉了!”見張遼助陣,張英提醒李毅。

  打不過呂布,還戰不下張遼嗎?得愛妻點醒,李毅催汗血寶馬,飛馳到兩軍陣前,他大喝一聲:“三將軍休要分心,讓我來迎戰張遼!”

  恐二位兄長爲呂布所傷,張飛二次去戰呂布,但經這一緩,留呂布的精氣神又得重新振作,三英想站退他,還要費一番周折。

  “文遠乃少年才俊,何苦與奸賊董卓爲伍?若棄暗投明,我李毅絕不會虧待你的!”邊與張遼相鬥,李毅還不忘勸他臨陣倒戈!

  董卓倒行逆施,張遼對其深惡痛絕,但他忠心於呂布,怎肯歸順李毅?“休得胡言亂語,喫我一刀!”張遼刀法嫺熟,他雖不及華雄沉穩兇狠,但招法輕靈,快速多變卻勝過華雄。李毅的槍法便以快速多變見長,因此戰張遼確是得心應手。

  見張遼被李毅接下,高順心中急躁,他大喝一聲:“高順來也!”便催馬來到陣前。

  在李毅抵住張遼的那一刻,張英便料到高順會耐不住寂寞,她對於冰使了個眼色,果然高順衝向戰場。

  於冰滿載糧草而歸,她回想着袁術那窘迫的神態,便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暗自笑了一路。回到兩軍陣前,見李毅已經出戰,她才收斂心神,觀敵掠陣。見張英擠眉弄眼,於冰心領神會,低聲喊道:“我去也!”便催馬趕奔陣前。

  憑藉汗血寶馬,於冰後發而先至,她高舉着大槍喝道:“華雄已經棄暗投明,你****平若識時務,便棄槍下馬,我於冰便放你一條生路!”

  高順性情耿直,對呂布赤膽忠心,那會受於冰的挑撥,大叫一聲:“於冰小賊,看槍!”抖大槍分心便刺。

  見於冰眉清目秀,中等身材,看不出有何出類拔萃之處。高順並沒有把於冰放在眼裏,他本想速戰速決,將於冰幹掉,再助大哥一臂之力。

  誰想但兩人一交手,於冰將經過改進的李家槍法施展出來,令高順大開眼界,二人同施槍法,於冰的卻是奇招頻出。高順不但無法速勝,反倒落入下風。他見大哥陷入苦戰,心急如焚卻無能爲力。

  李毅、於冰與張遼、高順相持不下,一邊可急壞了戰神呂布,遭劉、關、張圍攻,若無人相助必敗無疑,這可如何少!

  見義子被人羣毆,若是折損了呂布,西涼軍恐要一敗塗地。虎牢關上的董卓心急如焚,他喝令李傕、郭汜、段煨、徐榮先後出戰。

  看到呂布出盡了風頭,李、郭等董卓的親信將領,都心生妒忌,見呂布遭圍攻,他們都幸災樂禍。但丞相之命不敢不從,只得催馬奔往兩軍陣前。

  見來了幾個軟柿子,曹操心下大樂,立即遣出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出戰。曹家這四員猛將,雖比不了呂布,但對敵這些跳樑小醜,卻是綽綽有餘。

  夏侯惇爲曹操的從弟,也是曹家第一勇將,其掌中鑌鐵大槍,有萬夫不當之勇,豈是李傕可比?而李傕出戰是無奈之舉,沒有激發鬥志,二人交手十餘回合,夏侯惇大喝一聲,將李傕頭盔挑落。李傕嚇得是魂飛魄散,催馬便落荒而逃。

  郭汜只比李傕多堅持了一個回合,便被夏侯淵刀削肩頭,他一聲慘叫敗回了關城。見李傕、郭汜相繼敗逃,段煨也無心戀戰,虛晃一招也退回了關內。徐榮與曹洪殺得難解難分,但三將都已落敗,他也跟隨退出戰場。

  苦苦支撐的呂布,見幾個飯桶出來丟人現眼,氣得哇哇怪叫,卻也只能及早收兵。呂布大喝了一聲:“兄弟們,走!”便虛晃一招,逼退了最弱的劉備,雙腿一夾赤兔馬,寶馬與主人心意相通,後踢蹬地縱身從三將合圍中躍了出來。赤兔馬神駿無比,其展開四蹄絕塵而去。

  張遼、高順聽到兄長的呼喊,也跟誰向下退卻。

  袁盟主見呂布等敵將大敗,便一聲令下,率領着三軍掩殺過去。呂布軍損失慘重,折了半數兵力,倉皇逃回關內。盟軍大獲全勝,軍威大振,士氣高漲,三軍凱旋而歸。

  呂布逃回了虎牢關,跪倒在董卓面前請罪。董卓哈哈大笑道:“我兒戰敗敵將不計其數,不但無罪,反而有功!我要大排筵席,爲奉先慶功!”說罷雙手拉起呂布。

  關內擺酒慶功,聯軍大營更是熱鬧非凡,衆羣雄對羣毆呂布隻字不提,卻都交口稱頌劉、關、張之勇不可當。李毅、於冰、夏侯惇等功不可沒,也成爲祝賀的對象。隨之擺下宴席,羣雄們推杯換盞,喝得個昏天黑地。

  大肆慶祝是最後的瘋狂,陳重兵於關城,蓄勢待發,暴發真刀實槍的對決不可避免。

  董卓表面上磨刀霍霍,實際上已去意已決。爲了最大限度爲聯軍制造困難,李儒獻出一條妙計,實行徹底的堅壁清野,期待動搖乃至摧毀聯軍的信心。所爲全面徹底,不單單的將糧食物資藏於堅城,還有遷徙百姓,燒火住房,填實水井……搗毀一切生活所能依賴的工器用具,當聯軍攻破虎牢關時,以一片死地相迎!

  董卓聞言大喜,他立即採納了李儒的計策,按部就班的遷走民衆,運出糧食物資……但西涼兵軍紀敗壞,在執行的過程中,大肆搶掠財物,****良家女子,甚至殺戮殘害百姓。

  見李儒得岳父賞識,其勢頭逐漸蓋過了自己,牛輔心中失落,他也想出一條絕戶之策。

  漢代推崇厚葬,天子即位一年而爲陵,天下貢獻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每年賦稅收入,約三成用於修建皇陵積蓄陪葬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見皇帝妃嬪實行厚葬,王宮貴胄,公卿豪富也紛紛效仿。自光武帝定都洛陽,劉姓皇朝已歷十一世,十三位帝王登上大寶。二百年來,除了現任皇帝劉協,以及被董卓廢掉的劉辯,洛陽附近有十一座帝陵,而文武大臣的陵墓則不可勝數。(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