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人心所向敕勒歸附

作者:春華冬實
由於敕勒人幾個批次,先後到達建平,以及其後的建州,見到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世外桃源,令敕勒人產生了嚮往之心。

  面臨北方丁零國的軍事、政治壓力,以及來至西方強大的康居帝國之威脅,逼迫敕勒人投向李毅的懷抱,尋求強大政權的庇護。按照李毅的一貫主張,敕勒人歸入建州版圖,賈詡便派人出使丁零與康居,確立平等友好的關係,並確保敕勒人的利益不受侵犯。

  有了兩個不同情況的成功範例,爲接下來實施不戰而屈人之兵,積累了更多的經驗。逐步將落後而弱小的民族,收攏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是李毅繼續努力的方向。

  懷柔政策避免了流血事件的發生,不會激起民族仇恨,使漢民族與弱小民族更容易和睦相處。而李毅不搞民族以至種族歧視,實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是弱小民族歸附的前提條件。

  這三件好消息都是公事,李毅自家也有好事傳到,在棉花試種獲得成功的基礎上,李毅的棉紡廠建成,這也是建州乃至大漢第一家棉製品廠。

  這一切都是於冰早就安排妥當的,建廠任務主要由李通負責,生產與管理則交由樊秀。不過也只有於冰懂得如何加工棉花,因爲這就是她的老本行,換了旁人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走彎路是不可避免的。樊秀以擅長女紅著稱,她從小就與針線綢緞打交道,所以於冰教樊秀學,兩人配合默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樊秀除了經營她的針織刺繡廠,又接下了棉織廠的重擔,肩負的責任確實不輕。

  棉花的種子播下田地的那一刻,李通就開始了工廠的籌建,不等棉花收穫,棉紡廠與成衣加工廠被服廠都已經建成。樊秀開始招聘女工,並着手進行崗前培訓。並利用船運回來的棉花,進行了試生產,李毅、於冰、張英等穿到身上的就是第一批成品。

  由於是試生產,出了相當比例的殘次品,運回的棉花本來不多,成品便沒有多少了,樊秀就沒有面對市場銷售,而是依照李毅的吩咐,送給了賈詡、蔡邕、甄豫等留守在建州的人員。

  棉花收穫後,樊秀依照李毅等的囑咐,本着虧也不能虧棉農的宗旨,用較高的價格收購棉花。其他商客本就一副觀望態度,在沒摸清棉花價值之前,見棉價較高,恐無利可圖,最終首批棉花全被李毅的廠子收購。

  隨着所有機械開始運轉,棉花紡成棉線,棉線又織成棉布,棉布經過染色送到製衣廠,內衣便生產出來。棉花經過加工處理成棉絮,再加上裏子和被面、褥面,縫製後就是成品被褥。

  幾樣成品投放市場後,由於賈詡、蔡邕等給予很高的評價,又由於試銷售價格定的太低,被購買者一搶而空。由於供不應求,雖然深秋天氣,但買者也每天都排着長長的隊伍,等待那少得可憐的衣物和被褥。

  出現這種熱爆的場面,只有提高價格才能緩解,於是樊秀不得不將價格一提再提,才終於控制了局面。

  得知建州喜報連連,不但於冰、張英高興,李毅也是樂得合不攏嘴,見家中並不需要自己去撐局面,也堅定了李毅將董卓滅掉的決心。李毅笑着道:“如今沒了後顧之憂,我們便可以一鼓作氣,兵進長安擒拿董卓了。”

  對這事不關己的戰爭,張英只想拖到作鳥獸散,羣雄全部撤離,秋糧也收穫入倉,便帶領兵馬打道回府。沒想到李毅一根筋的毛病又犯了,要堅持把討董進行到底,張英心中氣惱,臉色陰沉的道:“咱們此次出兵目的十分明確,便是立下戰功,進而獲得朝廷的封賞。上一次董卓以官促和,便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變通的思考問題,暫時接受條件撤兵,待時機成熟,再捲土重來。不過機會多多,就算失去一次,以後還會接踵而至。但我們已經盡力,退兵乃是順理成章。慕容寺威脅我建州,多年來懸而未解,如今建平糧食充裕,當儘早將其剷除,以免遺患無窮。而隨着聯盟破裂,諸侯間攻殺不斷,戰火遲早會蔓延至遼西,早日穩固局勢,比在司隸空耗強得多。我等應適可而止,免得引火燒身!”

  於冰也是歸心似箭,尤其棉製品廠的投產,令她牽腸掛肚,更要親臨指導,提高產品合格率,減少原材料的浪費。於冰望了一眼李毅道:“如今人心思歸,再打下去對我們毫無益處。而袁紹對我等積怨已深,如今與公孫瓚、韓馥等起了爭端,他無心旁顧,我建州與遼西才得以安寧,若有朝一日,幽、冀各方爭出勝負,我遼西豈能倖免?撤兵北歸纔是明智的選擇!”

  李毅何嘗不願回兵,他想巡查運河,還要參觀棉田,尤其是民夫的白條,需早些兌現,免得失去誠信。治下人口越來越多,瞭解民衆的疾苦……

  但董卓罪惡滔天,只要他活一天,不知又要殃及多少人,不除去老賊,李毅心中實有不甘。如何才能說服兩位妻子,讓他們捨棄私利,爲天下百姓多一分責任心呢?

  李毅正無計可施,趙雲、馬超推門而入。趙雲極力救漢帝於水火,馬超有家無處回,二人是強力支持者。見來了援兵,李毅立即精神百倍,他微微一笑道:“羣雄已然散去,我軍何去何從,子龍可有高見?”

  趙雲爲人處世雖然趨於圓滑,但他能洞悉李毅之心,與主公站在一條戰線上,終歸是沒有錯。不過趙雲也清楚張英和於冰的想法,他一改從前的直截了當,採取迂迴戰術,趙雲沉吟片刻道:“袁紹寡斷無謀,袁術目光淺薄,孫堅貪戀權勢,關東諸侯皆不值一提,這些泛泛之輩,怎能與我主之英明神武相提並論?”

  李毅見趙雲雖未直接表態,但誇讚自己,也是間接相助。李毅哈哈大笑道:“子龍說得好,關東羣雄都已經煙消雲散,關西豪傑還未粉墨登場,我們在長安城下唱一出雙雄會,不知馬兄弟意下如何?”(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