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設空營巧取雄關隘
張遼也經歷了虎牢關一役,他只憑一己之力,無法記憶更多招式,又沒有陪練,也沒有人指導研究,進步終究有限。隨着與李毅交手的時間增多,便漸落下風。
身系三萬大軍之成敗,張遼深感責任重大,不得不咬緊牙關,死命相拼,與李毅周旋到底。
高順善於統兵,在他的指揮下,雖遭張英突襲,卻也穩住了陣腳。但隨着兩將的遭遇,他被張英絆住,局面便向對方傾斜。
張英的力氣雖弱,卻不至於三招五式大槍脫手,而她的槍法之精靈詭異,比李毅又高出一個檔次。高順沒有大哥那強悍的體魄,便只好與張英打持久戰,但是他卻技不如人。高順的槍法平凡無奇,很快便落於下風。
呂布心中呼喚兩位兄弟,他不知二人也在期盼大哥速勝趙雲,過來幫忙助陣。三位難兄難弟命運相差無幾,幾乎在同一時刻,放棄了無謂的爭鬥,帶領着殘兵敗將,且戰且退,敗回了鄭縣。
一役殲敵過半,董軍精銳幾乎損失殆盡,爲此後的戰鬥掃平了道路。鄭縣有呂布駐守,還是待整頓人馬,消除後方隱患,再進兵攻擊。李毅帶領人馬,攜勝利之威兵回華陰。
有呂布、牛輔零散敗兵,被馬超故意放入華陰,此時城內已經炸開了鍋,兩路人馬接連慘敗,對堅守的華陰將士,是何等沉重之打擊?己方還剩多少有生力量,華陰守軍雖不十分清楚,卻也估量個大概,經此慘敗,主公還能派兵救援嗎?只要不是蠢蛋,都能知道正確答案。
面對強大的李毅軍,華陰將士之所以堅守,就是盼着丞相能派兵增援。如今何止是希望渺茫,簡直就是破滅。華陰守軍經過激烈的爭辯,終於決定棄城而逃。
放進了零散敗兵,便輕而易舉的佔了城池,馬超對張英佩服的五體投地。而更令馬超拍手叫絕是事情,還正處於醞釀之中。
李毅所設空營,令董越大感意外,李毅爲何不討敵罵陣,改爲在營中瞎折騰呢?難道他在演練什麼玄妙陣法不成?但他的奇陣再厲害,我只要以不變應萬變,固守城池等待援軍,他李毅便無可奈何。
不過人都有好奇心,董越也不例外,他見李毅終日折騰不止,忍不住要探個究竟,初時派出的斥候,均是有去無回,後來終於探得了結果:李毅大軍盡去,留下一座空營!
什麼?空營!這怎麼可能?但斥候又加以確定,董越纔信以爲真。但董越認爲是奇恥大辱,他若是牛輔一般的性格,也可以忍氣吞聲,但董越還是有自尊心,他要蕩平這座空營,把那幾百兵殺得片甲無存。
暴怒的董越,點起萬名將士,風馳電掣般撲奔空營。但毫無攔阻的衝入營寨,令董越大感意外,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了董越的心頭:不好,中了李毅的埋伏!
董越醒悟的太晚了,就在他傳令:“全軍撤退!”的一瞬間,左右各出現一哨人馬,分別打着趙、馬大旗。
出兵一次未能出戰,馬超大爲不悅,此次終於上了場,其心情激憤無語言表。見董越要逃,哪裏能讓他得逞。“董越休走,馬超在此恭候多時!”隨着馬超一聲喝喊,他催馬舞槍便攔住了董越的去路。
對馬超也有所耳聞,不過只限於對戰呂布那個孩子。但馬超已是今非昔比,尤其他的個頭,猛躥了一大截。力量的增長,使他武藝突飛猛進。隨着兩將交手,董越便大喫一驚,他被馬超凌厲的槍法所籠罩。
馬超是得理不饒人,見佔據了優勢,便加快招法的節奏,隨着大槍“嗚嗚”颳風,逼得董越手忙腳亂。
一個小小的馬超,都有如此本領,自己真是情敵冒進了,董越心中叫苦不迭,他不敢戀戰,虛晃了一招向下就敗。
“董越,哪裏走!”馬超緊追不捨,與趙雲帶領兵將,一陣狂殺亂砍。再看董越帶出來的兵馬,經這兩員虎將的衝殺,損失了大半。
董越帶領殘兵敗將,退至潼關城下,忽聽得關內喊殺聲四起。董越早已是草木皆兵,他戰戰兢兢的向關內望去,裏面爆發了一陣亂戰,已分不清死我。
原來在董越敗退之時,李毅帶領千餘人馬,身着董卓兵的軍裝,跟隨着人流,神不知鬼不覺的混進了潼關之內。而潼關守軍,見是自己人,並未引起注意,卻遭到了突然襲擊,致使損失慘重,關門很快爲李毅所控制。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董越的腸子都悔青了,他暗自痛罵自己視察、貪心,是個十足的蠢貨!但就是懊悔至死,潼關也無法奪回了。
好漢不喫眼前虧,關城是顧不上了,還是先走吧。欲哭無淚的董越,帶領着親信隨從,殺了個回馬槍,待他衝出重圍,再看手下將士,僅僅剩下百餘人。
遠遠的望着潼關,還能隱隱聽到喊殺之聲,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有部衆逃出來。兩萬人馬,百中存一,還有何顏面立於世上?望着長安方向拜了幾拜,突然拔出佩劍,橫於脖頸之上,隨着一道紅光崩現,董越自刎謝罪了。
萬沒想到主將會自尋短見,其部衆大喫一驚,只好帶上董越的遺體落荒而逃。
兵力倍於李毅,卻打得慘不忍睹,呂布、牛輔遭受重創,董越全軍覆沒,以身殉職。隨着兵敗逃回長安,董卓集團哀聲一片,全軍士氣將至冰點。
在與李毅決戰之初,董卓只剩將近十萬人馬,經過這一顛覆性的戰役,致使其人馬減半。左馮翊的兵馬都集中於牛輔手中,隨着他狼狽逃回,留下一片空城。右扶風駐有李傕、郭汜,二將統領兩萬大軍,時刻戒備着西涼太守馬騰。(未完待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