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陰陽瓦,純陽琴

作者:龍淵
第132章:陰陽瓦,純陽琴

  劉墨林聽下車來以後,我們朝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這才發現易劍巖已經到了。

  在我們的眼前,是路邊上的一座小山,高度大概不到一百米。

  山上的土層由於風化的作用,漸漸的剝落,露出了山頂上面的一些石頭。

  我心道:看來這幾塊形狀奇特的石頭,就是地圖上所說的“易劍巖”了!

  既然到了地方,我們幾個就拿好東西下了車。一邊朝着山上走,我們一邊聊着天。

  這個時候,正是下午兩點多鐘。本來是一天之中最熱的時候。好在今天的天氣還不算太熱,大家順着曲折的山道爬起山來,倒還並不是十分的費勁。

  “據說這山上的幾塊石頭,從遠處看起來,就像是插在地上的兩把寶劍。”劉墨林一邊爬山,一邊向我們指着山上的幾塊石頭說道:“你覺不覺得,那玩意看起來怎麼看怎麼不像是劍?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給這幾塊石頭,取了這麼個名字!”

  “咱們中國這樣的地名多了。”我一邊走一邊笑着對劉墨林說道:“什麼雄獅擡頭,猛虎下山之類的,多半是穿鑿附會,看着一點都不像。”

  “對了!葉先生!”劉墨林似乎是忽然想起來一件事,他轉過頭來向着我問道:“等那個劍靈搬完了家,帶着劍靈的那把劍,咱們拿它怎麼處理?”

  “賣出去是肯定不行了,誰要是把它買走了放在家裏,兩口子打起來,離婚都是輕的!”劉墨林猶豫着說道:“要不,咱們就在這個易劍巖上,就地把它給埋起來?”

  聽見劉墨林的話,我“嘿嘿”的一樂,對着他說道:“我心裏邊倒是有個好地方,安排這把劍正合適!”

  “啊?在哪啊?你說的那個地兒?”劉墨林立刻開口向我問道。

  “有一個地方,叫做調兵山。”我對着劉墨林說道:“回頭我在地圖上給你標出來。等咱們弄完了,你抽空跑一趟,把這把劍埋在那個地方就可以了。”

  “調兵山?”走在前面的大江聽到這裏,納悶兒的回過頭向我說道:“那不是那個清風大仙李萬通的老窩嗎?你怎麼想到要把這劍靈埋在那兒呢?“

  大江說的倒是沒錯,我們幾個當初釣給人治蛇毒、釣黑星蟒、跟清風大仙李萬通鬥法的那個村子,就叫做調兵山!

  “我上回去的時候聽人家說起過,那個調兵山上有個地方,叫做“點將臺”。我向着大江和劉墨林說道:“等你去了以後,跟當地人打聽一下,那個點將臺在什麼位置。然後在點將臺下面挖個坑,把那把劍埋在裏面就行!”

  “咱們這個劍靈,”我笑着對劉墨林說道:“他不是在戰場上誕生,在將軍的身邊修煉的嗎?那咱們就讓他在這個點將臺下面,等着聽調聽宣吧!不聽到元帥點將,劍靈是不會走的!”

  我微笑着對劉墨林說道:“這樣一來,這個劍靈即使將來修行到了什麼程度,他也不敢離開這個點將臺半步!”

  “哦~!你說得有道理!”劉墨林想了想以後,眉飛色舞的向着我說道:“這調兵山、點將臺,對於安置這個劍靈來說,還真的是個好去處!”

  “你還別說!”劉墨林笑着對我說道:“你說的這些個辦法,仔細一琢磨,還真都挺有道理!”

  我們就這樣一邊說一邊往山上爬。過了十來分鐘以後,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

  相比山下的燥熱,這山上涼風習習,倒是舒服的很。我停下了腳步以後,向着這山上的這幾塊石頭仔細的看了看。

  只見這山頂上,應該是原本有一塊平平整整的大石板,橫擔在這個山頂上。

  不知道何年何月,這塊平整的大石板從中間斷成了兩截。現在這兩塊斷裂的石頭,就像一個對號一樣兩邊翹起,中間塌落了下去。

  只見這兩塊石板,每一塊都有兩三間房子那麼大的面積。在這兩塊石板的中間,有一道兩三米寬的縫隙。縫隙的中間露出了石頭的地面,上面還算是平整。

  我覺得這地方不錯,就在這裏站定了腳步。我轉回身,向着大江他們幾個說道:“看來這兩塊石板,從山下的某個角度上看上來,估計就跟兩把劍差不多。”

  我看了看四周說道:“這兩把劍,劍尖而相對,斜插在這山頂上。弄不好這就是這塊石頭,被命名爲易劍巖的緣故。”

  “我估計着,也差不多。”劉墨林在旁邊笑着說道:“咱們就在這兒了?”

  “就這兒!”我點了點頭,隨手把東西放到了一邊。

  既然地點已經選好了,接下來,就是開始忙活轉移劍靈的準備工作了。

  我和大江我們兩個,在這山頂的周圍找了找。挑了一些乾枯的樹杈樹枝,一人撿了一小捆。

  接下來,我把這些乾枯的樹枝堆在一起,點着了一個火堆。然後我從紙袋裏面拿出了那一對陰陽瓦,仔細的看了一遍。

  劉墨林這個收藏磚瓦的朋友很專業,看起來以前在他那兒買陰陽瓦的人也不少。他這回給我挑選的這一對陰陽瓦,完全沒有問題。

  這陰陽瓦,要說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它必須得是一陰一陽的一對兒。

  這種老式瓦片,都是弧形的。要分陰陽的話,就是當瓦鋪設在屋面上的時候,凹下去的那一面朝上的那一塊就叫做陰瓦。反過,凸面朝上的就是陽瓦。

  在往屋頂上鋪的時候,就是陽瓦在上,陰瓦在下這麼鋪的。

  “這東西,怎麼看陰陽啊?”當我在仔細打量這一對兒瓦片的時候,我身邊的大江湊過來,向我問道。

  “陰瓦是凹面走水,陽瓦是凸面走水,”我對着大江說道:“所以陽瓦朝上的那一面,上面由於日曬雨淋,會顯得比較陳舊。而陰瓦的凹面中間,則是有一條流水的痕跡。”

  “連屋子上的瓦,都能分出陰陽公母來,這古人可真是厲害!”大江聽我這麼一說,不由得砸着舌頭說道。

  “這陰陽學說,在古代可以說是深入人心。”我對大江說道:“無論是幹什麼行業的,在行當裏面,都有關於陰陽的講究。”

  我一邊說着話,一邊手上不閒着。我把兩塊陰陽瓦,陽瓦在上,上下扣在了一起,放在了火堆上。

  然後,我把我帶過來的那十幾根柳枝,塞進了兩塊瓦片中間的縫隙裏。

  我把火堆上的火苗撥到不大不小、恰到好處,讓柳枝在陰陽瓦中間慢慢地焙乾。然後才轉過頭,對着大江說道:

  “就拿樂器來打比方,比如一個古代人得到了一根好桐木,想要做一張古琴。那就必須是琴面爲陽,琴底爲陰。”

  “所以,”我笑着對大江說道:“古人會把這段桐木,放在水裏滾一下,最後當它最後停下來的時候,露在水面上面的就是陽面,適合用來做古琴的正面。當然,沉在水下的部分就是陰面,就應該用來做古琴的底板了。”

  “這麼厲害?”大江喫驚的向我說道:“難道說,古琴都是這麼做出來的?”

  “也有例外,”我對大江說道:“也有用兩塊桐木,全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一面做成的古琴。也就是上下都是陽面的,這種琴叫做“純陽琴”。一般是爲了特殊場合、特殊用途特製的。不在正常的範疇裏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