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九、對策+蜀中吳家

作者:李震李星河
正月十二,狄至迎娶永明郡主。

  狄至此時貴爲樞密副使、新軍海軍司令,既有尊貴身份,手中又有實權,還是皇太孫最信任的大將,功勳卓著,自然備受關注。

  連德公都親自到場祝賀,而不是派家中小輩來,足見狄至此時地位。

  這也不難理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後以狄至爲代表的這些人肯定會是朝中重臣。

  大婚當日格外熱鬧,是京城一樁盛事。

  婚後,很快就是上元節,今年阿嬌很高興,想辦一個詩會。

  不過她一個人不好出面,李星洲乾脆陪她,當座上賓,王府有的是錢,辦個詩會哄哄媳婦開心小菜一碟。

  隨着李星洲名氣越來越大,他當初抄的那些詩文也越發受人追捧,將他的文采提到一個新高度,他作爲詩會座上賓,自然引來衆多追捧。

  府中許多人都去湊熱鬧,特別是蒲察伶,她還沒見過這樣的盛況呢。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到正月十六,一大早李星洲被小院外的吵鬧驚醒,懷裏的阿嬌也很快醒了。

  他氣沖沖的跑出去,光着腳丫子站在二樓大罵。

  外面的人被嚇着,連忙進來彙報,說有人一定要見他,但又沒預約過,也沒聽說過來路,偏偏還不讓人轉達,要親自見。

  李星洲頓時惱火,大清早的打擾睡覺,差點叫人轟出去,阿嬌穿戴好出來安撫兩句他火氣才慢慢消下來,親了阿嬌一口,弄得她滿臉通紅,心情也好起來。

  “讓他外面等着,我待會就來。”說着回去換了衣服,在阿嬌服侍下洗漱,隨後纔去見人。

  到了前面待客前廳?對方是一個風塵僕僕的年輕男子?見他就下跪。

  李星洲沒什麼好臉色,打擾他大好事?“一日之計在於晨”?他還準備和阿嬌乾點勤勞的事再起來呢。

  “你是何人,來幹嘛?說簡單點。”李星洲坐下,端起茶水喝起來。

  “某是明州知州吳大人家僕?奉命帶信北上?家主交代只能殿下親啓,有絕密大事,不可外傳。”年輕人恭敬的說。

  李星洲聽他此話,眉頭微皺?隨即讓旁邊侍從把信呈上?打開看起來。

  慢慢的,眉頭緊皺,氣得差點跳起來,不過深吸口氣,還是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隨後將信小心收起來:“你辛苦了。”

  隨即讓侍從找來嚴昆,給送信的年輕人賞賜五十貫?並招待他在王府的酒樓暫時住下。

  吳惠生,這個名字李星洲並不是第一次見到?之前德公就告訴過他,還給他列個一個清單?沿海諸州支持和反對新政的官員名單?好讓他有準備?有對策。

  因爲德公是政事堂首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各地摺子都會經過他的審批,是繞不過的,所以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當初他在外征戰的時候這些人趁他不在朝中無暇顧及就蠢蠢欲動,沿海諸州縣只有少數是站在他這邊的。

  吳惠生就是其中一個,明州知州。

  李星洲之所以想率先解決南方沿海,是想帶動沿海諸州發展,越早改制,越早享受紅利。

  戰略佈局上有兩個考慮。

  一是經濟重心南移。

  這是從五代十國開的頭,以前北方一直是經濟文化重心,但五代十國很亂,特別北方作爲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軍閥割據,亂戰不停,百姓凋零,十室九空。

  那還不是漢末三國那種軍閥割據,五代十國的亂是毫無道德底線的亂,是掌兵軍閥沒有腦子的亂。

  殺人充當軍糧的記載比比皆是,朝三暮四,隨意二五子的操作層出不窮。

  相比之下三國都算好時代,三國再亂還能被津津樂道,因爲主要大軍閥都是有頭腦的,懂得趨利避害,互相制約;基礎道德體系總體沒有崩潰,即便亂世也有忠肝義膽,蕩氣迴腸的事。

  五代十國就不一樣,多數軍閥是沒腦子的,做事憑一時好惡,喜怒無常;基礎道德崩壞,什麼是道德?不知道啊!所以什麼樣滅絕人性的事都幹得出來。

  這種大環境下,相對穩定的南方就成爲避禍好去處,南方百姓總體能安穩度日,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而到南宋,只有半壁江山,經濟大規模開始南移。

  隨着黃河氾濫,南方長江流域越發更加適合發展。

  如今正是大好機會,如果等南方沿海諸州發展到北方和蜀中的程度,動他們國家也要傷筋動骨,還不好撼動。

  如今他們還沒發展起來,還在起步階段,難度小,還能爲往後發展打基礎。

  其次,以後對外戰爭主要在北方。

  李星洲如今才二十一,他還有很多時間。

  以後幾十年裏,北方還要面對夏國,面對吐蕃諸部,面對蒙古國的崛起,戰爭少不了,動亂難以避免。

  只有南方,只有淮河以南的地區,能在很長時間內維持穩定發展,安心發展,成爲整個國家大後方,支持對外軍事活動,穩定國力。

  所以這些地方要先動手,先穩定,越早越好。

  吳惠生送來的信幫了他大忙!

  上面說他發現明州大族聯合周邊一些豪族準備向蜀中求救。

  李星洲一下就明白,所謂“向蜀中求救”,說的就是蜀中吳家。

  他倒是嚇了一跳,之前他確實沒想到這些大族還會玩這招!

  “請皇后說話.......”詩語沉吟,歪着頭不不知道在想什麼。

  李星洲拿到信後,第一時間找詩語商量。

  “這些王八蛋!前年我想收拾吳正清,結果他們先找人進京,走了皇后的路子,纔沒法拿他怎麼辦。”李星洲有些氣憤。

  “這次呢?畢竟不是皇后孃家的事,皇后會不會管?”詩語問,李星洲伸手,示意她坐在自己大腿上,他喜歡這麼跟她討論問題,習慣了。

  詩語猶豫一下,還是照做。

  “如果他們先說服吳家,無非是怎麼說話的問題,吳家如果幫忙,就算和吳家沒關係也能輕易說得有關係,我要對付的是地方豪族,吳家也是。”

  詩語蹙眉:“這麼說只要皇后開口,事情又會難辦了。”

  李星洲肯定點頭“之前我沒想這方面的事,畢竟太遠,只認爲除了皇上沒人能構成阻礙,而皇上是和我站一起的,也不信他們有本事敢去說服皇上。

  卻想漏了皇后!

  皇后開口一樣可行,雖說後宮不得干政,可她是我奶奶!

  這就難辦,親緣血脈擺在那,她真開口了事情就不能做絕,做得乾淨利落,可我要的就是乾淨利落,一次性做到底。”

  詩語想了一會兒,隨後開口:“那就先下手爲強,讓他們說不上話!”

  “嘿嘿,英雄所見略同!”李星洲笑起來,“嘴長在他們身上,可說不說得出話由不得他們。”

  “這次去蜀中我準備帶四營人馬,六艘定南級戰艦,若情況不對,直接拿人,讓他們開不了口。”李星洲冷峻的說。

  此事他可能背上罵名,但罵就罵吧,他被罵的夠多,不能讓那些人破壞他的戰略佈局。

  詩語卻笑起來:“哪有你這麼霸道的!”

  隨後她往後靠了靠,把李星洲當成椅子,認真的說:“我倒覺得不用那麼多人,不過要快,而且不能再像你之前打算的那樣沿途低調的去。

  你要搶在那些人之前到蜀中,然後大張旗鼓,佈告天下你去了,到時候各家大族豪門,地方官吏肯定都會往成都跑。”

  詩語眼裏閃光:“到那時候,那些人就算到蜀中也無用,蜀中官員大族在你身邊,他們敢往上湊,拿捏他們輕而易舉!”

  李星洲一愣,仔細想想似乎也是這麼個道理。

  等他到了蜀中,只要高調行事,各方勢力、官吏都會主動靠過來,到時候他們若還敢入境,那拿捏的理由多了去了。

  “那我明天就動身!”李星洲火急火燎。

  “不着急一兩天,只要你人到,吳家也不敢輕舉妄動,反倒是要設個後手纔行。”詩語說。

  李星洲看着聰明的小媳婦,看她有些戲謔看着自己,頓時惱羞成怒,撓她咯吱窩,“還敢不敢賣弄聰明,調戲你夫君,晚上看我怎麼收拾你!”

  詩語羞紅臉,連忙阻止他胡鬧,氣喘吁吁的說:“即便走到最後一步,吳家派人進宮,那總要能見到皇后纔算數。

  京城到蜀中數千裏之地,他們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可終歸是要進皇城的.......”

  李星洲瞬間明白:“你是說......武德司!”

  詩語點頭:“只要進不了皇城,萬事皆休,這就是最後的保障。”

  武德司負責戍守皇城外城和內外城交接處,保衛宮中安全,皇后在後宮,如果吳家人想見皇后,必須通過武德司通報放行。

  而如今以他身份想買通武德司輕而易舉。

  只是......

  “恐怕引起猜忌.......”武德司畢竟是戍守皇城的武裝部隊,對皇上負責,如果他隨便插手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詩語道:“所以說是最後的保障,殿下能先到蜀中讓吳家不開口固然好,如果晚了就讓武德司攔人截信。”

  李星洲點頭,好媳婦果然聰明,考慮周全,本來挺急的一件事,被她一說反而不那麼急了。

  因爲有好幾道保險,他可以到蜀中調動地方官府阻止袁家人入境,如果慢了還能阻止他們見到吳家人;

  即便沒有來得及阻止可以對吳家人施壓退一萬步,吳家派人來見皇后,或者送信,他可以用釜底抽薪的一招,調動武德司截住人或信。

  是啊,無論他們再怎麼掙扎,最後不都要往京城跑,往皇宮跑。

  李星洲被小媳婦說得豁然開朗,晚上準備搞點運動量,被詩語叫停,讓他好好休息,明天要認真應對武德司之事。

  武德司還是比較敏感的,即便他是皇太孫,說話也要注意分寸。

  第二天,李星洲宴請武德司武德使,並提出希望他幫助的事宜,不過用詞很小心,怕刺激到他。

  不過站隊誰都會,得罪皇后還是得罪將來的皇帝,武德使很快有了權衡,答應幫忙。

  保險上好,隨後李星洲開始準備去蜀中的事,爭取早日出發,早日到達。

  蜀中號稱天府之國,四面環山,中間沃野千里,自古都是富庶之地。

  秦國一統天下就是靠着蜀中這個大後方支撐。

  劉邦還定三秦爭霸天下,靠的也是蜀地漢中,到後來經過漫長髮展,有段時間蜀地的賦稅幾乎快到景國全國賦稅一半,足見蜀中富庶。

  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最開始也是在蜀中富商之間流通的。

  但又因爲其封閉的地理位置,導致其有一定封閉性,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的說法。

  成都府,作爲天府之國的首府,萬家燈火通明,密密麻麻的樓閣亭臺鱗次櫛比,夜裏也格外熱鬧。

  吳家作爲當今皇后母族,又是蜀中最大豪族,地位超然,成都府知府到任,都要先拜會吳家。

  吳家大宅位於城東,佔據整整兩條街,周邊建築羣落密密麻麻,長長圍牆也有數裏,往來之人絡繹不絕,進進出出都是貴胄。

  府中大宅裏,燈火明亮,家主吳正清高坐上位,下方兩邊坐着男男女女,年紀偏大,男多女少,大約有十四五人,很多都白髮蒼蒼,年紀最小的也是中年模樣。

  此時衆人臉上都洋溢激動神色,他們都是吳家各房掌事之人,對吳家現狀最瞭解。

  家雖然已成蜀中最大豪族,有皇后爲靠山,官府也要給三分面子。

  可到這步,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難上加難,偏偏家中年輕子弟過慣富貴榮華的享樂日子,上進得不多,培養大批子弟讀書,沒一人高中,長此以往前途堪憂。

  可這時卻有轉機。

  “皇后來了家書,說皇太孫要來蜀中游玩些時日,按理說皇太孫也有我們吳家血脈,此事是我吳家的大好機會!

  皇太孫如今聲名天下皆知,又年輕有爲,將來繼承大統,登上至尊之位是板上釘釘的事!

  話說到這,想必諸位叔伯、兄弟姐妹都明白我什麼意思!此事一定要辦好,傾盡全力辦好!”吳正清作爲家主,嚴肅的說。

  衆人都點頭,小聲議論起來。

  關於當朝皇太孫,那都不用吳正清說,他們聽到的可太多了,百姓之間,官員之間,到處都在傳他的事蹟,沒聽過反而可能被嘲笑孤陋寡聞了。

  “既然知道,在此期間,希望大家能同心合力,把皇太孫接待好,若他高興,我們吳家前途可保!

  都有些什麼意見想法,說出來一起琢磨琢磨吧。”

  下首老太太率先開口:“聽聞皇太孫好美色,打到草原搶了大金國皇后,我看到時要把各房長得標誌的年輕後輩小娘們都叫過來,要是能被看上一個兩個,比什麼都好。”

  “可行!”

  “不錯,我也這麼想的。”

  “皇太孫詩詞寫得極好,必是有文史底蘊之人,那首推我成都諸葛丞相祠.......”

  “還有百姓給皇太孫設的祠,出錢修繕修繕,再擴一擴,到時看了定然開心.......”

  “.......”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來,吳家對此事十分重視。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