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不懂太多規矩
這法子還是鍾玉桐給出的。
由於府上的姨娘超過了十個,所以她就讓人準備了一個大點的院子給那些姨娘們。
即便院子再大,房間還是少了,然後就單獨弄出一個空房間給她爹每次去的時候用。
其他那些姨娘,甚至有三個要擠在一張炕上,或者兩個擠在一張牀上。
衣服首飾每人只有三套,但頓頓有肉還不用勞作。
活動範圍也就是院子裏,更不會累到。
如果有姨娘想要離開,他們也不會阻止,還給安排生計方便她們好再嫁。
這樣孃親趙氏在府上走動就不會再遇到姨娘們礙眼,更不會有電視上那些宅鬥情節。
還能滿足永安侯這個風流胚子,每次去姨娘的院裏,都跟皇上翻牌子一樣。
只是這人這會兒帶着小喜子就追上來,小喜子的馬術比他還好一些,還能給他指個路。
鍾玉桐他們坐馬車走了一上午,中午喫飯的時候永安侯就追上來。
看見她們連護院都不帶,就一輛馬車一個趕車的馬伕,然後三個主子三個奴俾就上路。
永安侯看的這個來氣。
立刻吩咐小喜子回去調人,至少得調一隊十個人過來,左右五個分別護着他們。
按他的想法,是要調二十個人過來的,這樣左右十個護着纔有他永安猴的氣派。
鍾玉桐一聽他要調二十個人過來,直接無語。
調十個已經是她能接受的極限,調那麼多人過來,要是遇上危險自己能護得過來嗎?
十個人也是永安侯的最低標準。
“你和你娘身邊的人也少了,就這麼兩個人也不行,失了侯府夫人和侯府小姐的做派。
這不知道還以爲咱們侯府落魄了,過不下去了,這不是讓人瞧不起咱們嗎?”
鍾玉桐:……
原本準備輕裝上路的,這一折騰烏泱泱一羣人。
趙氏身邊又跟了兩個丫鬟,她自己身邊紫雲紫香之外,路上又給李芷小丫鬟也給帶來。
要是按照永安侯的做派,是準備給鍾玉桐安排兩個大丫鬟,兩個二等丫鬟,一個婆子,一個粗使婆子,兩個粗使丫鬟帶在身邊的。
鍾玉桐一想到自己身邊要跟那麼多人,腦瓜子都嗡嗡的。
帶紫香和紫雲兩個一起都是自己的極限,安排那麼一堆人她堅決不答應。
一行人用了三天時間來到豐城。
趙氏也是第一次來豐城,現在只能根據之前寫信上面的地址找人。
之前還有信件來往,等趙氏生病之後便漸漸沒了信件來往,這一晃都好幾年。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到了沈府,沈府的門房看到他們這一羣人都愣住。
趕緊上前詢問,知道是京城永安侯府的,哪裏還敢怠慢,又匆匆跑去前院去通知沈老爺他們。
沈老爺是武將,從六品的振威副蔚。
這豐城中官位最大的,是正四品的壯武將軍。
他們一行人一進豐城,便有人察覺到稟報到了振武將軍那裏。
振武將軍一身氣度威嚴的坐在上首。
“永安侯一個管馬的閒散侯爺,他來我豐城做什麼?”
他下手的輕車都尉道:“將軍您忘了,永安侯的親家沈家,可是在咱們豐城,莫不是來探親的?
唉,我想起來了,沈家的那位嫡女上個月在湖中溺亡,永安侯府的人忽然來這裏,會不會和這件事有關?”
壯武將軍聞言皺眉。
“怎麼可能,堂堂侯府哪裏會因爲一個六品武官家女兒出事,就親自趕來。
你再派人去探探,看看他們來了多少人,究竟所爲何事?”
沈副蔚正在書房和兒子說話,聽到門房的稟報也是愣了一下,和兒子對視一眼也立刻站起身往外走。
“永安侯府的人,你是說永安侯親自過來了?”
門房連連點頭道:
“回老爺,奴才已經打聽清楚,是永安侯帶着夫人和小姐過來,說是永安侯夫人想念自家姐妹,要來看咱們夫人。”
沈校尉聞言頓住,看向身邊的小廝道:
“你去後院通知一聲,立刻讓好姨娘去夫人院子裏服侍着,再把夫人好好打扮一下。
省得她整天死氣沉沉的,讓侯府的人看了還以爲我怎麼苛待她呢!”
沈副蔚說完纔想起自家兒子還在身邊。
“你妹妹那件事也是意外,你娘這樣走不出來也不行啊!
這府中上上下下的事還都要她來操辦,尤其你的婚事將近,要是有侯府給你撐門面,你和咱們省府面上都有光。
另外你進京述職也指日可待。
總比和爲父一樣,待在這小地方強。”
沈修也知道自家父親說的對,想到妹妹的死,沈修臉上閃過陰沉。
但想到自己大婚將近,有侯府撐門面自然是好看些的。
“孩兒知道了。”
沈副蔚和兒子匆匆忙忙往外走,到了門口正好遇到永安侯和下了馬車的侯夫人,外加鍾玉桐這個侯府大小姐。
還有鍾玉桐的徒弟八歲的李芷。
沈副蔚一看永安侯府來了這麼多人,着實驚訝了下。
“下官見過侯爺,侯夫人,多年不見侯爺,別來無恙啊!”
永安侯也笑着打招呼。
“哈哈哈,沈副蔚也是別來無恙,這一晃眼啊,孩子們都大了得有二十年了吧?”
沈副蔚笑着點頭給趙氏見禮。
“有了有了,這是我的長子,正好還有十天就大婚,侯爺來的正是時候,到時候還要請侯爺給個面子,當個證婚人。
唉,看我怎麼在這就說起來了,走走趕緊裏面請。”
他這擺明了就是不給永安侯拒絕的機會,一行人進到客廳。
趙氏的妹妹,如今的沈夫人面容蒼白神色憔悴,被另外一位姿容豔麗的夫人給扶着出來。
見到多年不見的姐妹,趙氏激動的上前拉住自家妹妹的手。
轉頭對沈副蔚道:
“沒想到府上還有客人,也是我們來的巧遇上了便是緣分,這是哪家的夫人?”
沈副蔚面上尷尬了下,看一眼穿着粉紅衣裳的那位姨娘,對趙氏道:
“讓侯夫人見笑了,這是我府上的郝姨娘,小門小戶出身不懂太多規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