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辣烤白菜葉子,李前進的發小準備調配了特辣口味的,烤得熱乎乎軟乎乎的白菜葉子當中還存留不少水分,配着辣椒喫進去,讓人忍不住直吸溜口水!
可這一片喫得實在是太過癮了,讓人忍不住吃了還想再喫。
只是,看看大廳點子屏幕上新增的串串,顧客們都震驚了:
“一片烤白菜葉子就要一塊錢!我們家買一車白菜也就一百來塊。”
“奸商啊奸商!我們家在超市裏面買一個白菜也就一塊多錢兒,你這一片葉子就整一塊錢兒,忒黑!”
“一片葉子一塊錢,這一個白菜能拔下來多少葉子啊!”
“這是啥白菜?怕不是真翡翠白菜吧!”
“別瞎說,真翡翠的不把你牙都崩掉咯”
“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然,也有人弱弱的說:“只有我覺得這次李老闆良心了麼,看看別的串串動輒兩三塊,五六塊,十來塊的,這辣烤白菜只需要一塊錢,刷新了我對回客多燒烤店的價錢的認知啊!”
聽到終於有人提自己說話,李前進簡直感動得要哭,他很委屈的說:“那既然一塊錢也是貴,三塊錢也是貴,我直接賣三塊錢得了!”
“別介別介!”
“我們就是鬧着玩的,李老闆別介意,先給我上二十串的辣烤白菜!”
“老王你夠了啊!李老闆,我們這桌上五十串!”
“我們……”
李前進嘿嘿一笑,舉着擴音喇叭,道:“辣烤白菜每桌每人限量兩串,這個辣度比較厲害,咱們各位悠着點兒喫,別回頭鬧了肚子。”
當即,就有人高喊起來:“我們火市什麼時候怕過辣?”
“就是就是,李老闆儘管放寬了限額,我們接着就是!”
李金錢只嘿嘿的笑,卻半句話都不接茬。
林敬鬆這邊,他終於在客房裏得到了充分的睡眠,這幾日休息的好,心情自然跟着也就高興。
尤其是看看卡里的餘額,更是喜不自禁。
現在時間還比較早,白菜還能再種一茬,林敬鬆立馬又找了縣裏的農業公司,租了機器車來這邊耕種播種。
林敬鬆這邊幾乎每個月都要請他們的人過來,時間長了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棗莊山路費油,每次都要比山下的人多出來不少的路費和油費。
林敬鬆想想,乾脆趁着年底大收成,手裏有錢,買上幾臺農耕機器最好!
當即,他就想到了前段時間自己收了誰的名片來着?
當時自己是隨手一塞,也忘記擱在哪個犄角格拉里面了。
不過倒也不礙事,林敬鬆又開始上網搜索相關的信息。
關於大機器農耕方面,是國外走先一步,可這兩年國內也在大規模的發展農業機器,甚至還有國家和地方性的補助。
於是,各地區內部的各種各樣農業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飛速出現,一般來說收割一畝地大概收費是七十元左右。
而傳統的麥客在三五年前,收割一畝地的麥子工錢已經是達到八十塊錢,要不是這兩年農業大機器普及,他們的工錢肯定要上百。
農業公司擠走了傳統的麥客,也同樣幾乎是壟斷了市場。
這也就導致,林敬鬆在搜索材料的時候,多的是宣傳吹噓的廣告,而真正留信息供以聯繫的卻幾乎沒有。
林敬鬆翻到了萬能的某寶,可看看
店裏低迷的銷量,和一句問話石沉大海的悄無迴音,他陷入了沉默。該怎麼買?
這是個大問題!
就在林敬鬆準備翻箱倒櫃的繼續去找那個名片的時候,一位米國的老農學家回郵件了。
其實雙方聯繫到現在,也不光是林敬鬆只詢問他們某些農業方面的知識,他們很多甚至跟林敬鬆成爲了朋友。
早在他動了買農業機器的時候,林敬鬆跟他們詢問相關資料,就言語中隱約透露出想要買機器方便生產的意思。
這位農學家回郵的大概是說,他也多少了解這邊國內的現狀,他認識一個朋友是在這邊做農業機器生產,再轉而銷去米國,如果林敬鬆需要的話,他可以幫忙引薦。
當然,也是需要好處的,就是林敬鬆再寄過去一些他們家出產的奶酪。
看着郵件後面由一個冒號和半個括號組成的微笑符號,林敬鬆忍不住淡淡的笑了。
沒想到他們那邊對奶酪的消耗量居然這麼大,林敬鬆當即又打開機器準備多生產一些,給幾個常聯繫的農學家都發過去。
打開機器,林敬鬆又回到電腦椅子上,手指在鍵盤上面紛飛,給那位調皮的農學家回郵件。
第二天,林敬鬆一起牀,就收到了那邊的回覆,並且附上農機廠主的聯繫方式。
林敬鬆做了早飯,又把昨天沒做完的奶酪完工,再去鎮上發到海外,等到回來的時候已經上午十點半了。
林敬鬆打了電話過去,那邊理科就猜到了,笑聲爽朗,帶着有些彆扭的異國口音,道:“你就是勞斯傑介紹的那個年輕人吧!我已經等你電話很久了。”
“看出來是個手機私人號碼,擔心早上打過去電話會吵到你,所以才耽擱一會兒。”林敬鬆微微笑着回答。
“你很不錯,勞斯傑在郵件裏就告訴我,你是個非常勤奮又有禮貌的孩子。”那人接着又介紹了一下他自己:
“你可以叫我李二龍,這是我的中文名字,李小龍是我年輕時候的偶像,不過我可能給他丟人了,因爲現在的我就是你們Z國網絡上常說的中年油膩老男人。”
這麼一通話說出來,林敬鬆就知道了,這傢伙是個Z國通啊!
這麼一來,交流起來就輕鬆很多,林敬鬆直接說明意圖。
那邊聽了之後,李二龍說沒問題,又跟林敬鬆推薦了幾個型號的農機車,都屬於實用類型的,他們加工組裝廠設在Z國,自然也有幫別的廠子做代工的。
售給林敬鬆的自然也就是更加符合本地化的農機車,最適合負責小地形作業,不過就是油耗多了點兒。
最後,李二龍又給林敬鬆提醒了一句:“這種專業機器車駕駛是需要資格證的,然而這種考場一般小縣城沒有,考得資格證需要去大城市當中專門學習,再通過考試纔給發放的。國內沒有什麼私人擁有的農耕車也就是這個原因了。”
林敬鬆在鄉里也沒少見着農業公司的人開車開累了,給村裏會拖拉機的人指導兩句,就讓他們幫着開工幹活兒的,還以爲買農機車不需要駕駛證的。
不過既然要買車,肯定是要把手續都辦齊全了,免得到時候出問題扯皮更難纏。
只是讓誰去考資格證這是個大問題!
林敬鬆再一次的爲手邊勞力不夠而憂愁。
蛋疼的林敬鬆再次去找村長了,想問問招工情況。
林敬鬆拎着前幾天從山裏採回來的野菇子,又帶上一籃子山裏的雞蛋,往村長家去。
現在山上的野雞跟上次買回來的雞都混養了,甚至於冬季天冷,不少野雞都夜裏都跑到雞
棚當中避寒。
混淆下來,母雞生產下來的雞蛋也分不清到底哪個是野雞蛋,哪個是家雞蛋了。
不過都是在山上散養的,喝的都是山泉水,喫的都是山裏的蟲子和青草,也是一樣夜裏加餐喫糧食,生下來的雞蛋也就都差不多。
林敬鬆還專門給王耀武支會一聲,結果他自己都說,除了品質別的都不在意,林敬鬆也就更沒放在心上了。
只是現在隨着天氣日漸寒涼,雞棚裏混入不少野雞,這樣下來雞棚也就擁擠了不少。
路過桃花嶺時林敬鬆發現這一點,心裏盤算着,等到冬日裏閒下來,再找施工隊蓋上幾個棚子,不止是給野雞們住。
最近,棗莊有些家庭已經開始準備置辦年貨,有的甚至都開始找屠戶宰豬殺羊了,林敬鬆才一拍腦門:忘記養豬了!他當時買牛的時候,還想着呢,後來也就不知道突然就忘記了,難怪總是覺得山上經營項目這麼多了,還總是覺得缺點兒啥。
一路思索着去往村長家,林敬鬆把東西一放桌子上,他就知道是個啥事兒了。
村長哭笑着說:“招工的事兒有些難,不過這不馬上就要放寒假了,我那遠親過兩天就要來,前幾天剛給他打的電話,說是準備帶兩個同學來。”
“……也行吧。”林敬鬆也沒法子。
林敬鬆回去路上,掰扯掰扯想着,高嘉那小子要是帶三個人過來的話,倒是可以讓趙巖跟王曉娟去城裏學習農機車。
一個寒假應該能差不多拿證,到時候再問問高嘉那邊村子裏有沒有想來做工的人。
現在農村到底還是勞動力流失太嚴重了啊!
林敬鬆回家的路上感慨着。
路上,林敬鬆也沒閒着,既然是打算再擴建廠棚,那裏面配套的設備就得提前做打算。
海運是個玄學,運輸這事兒宜早不宜晚。
林覓換下來的設備林敬鬆這邊用得舒心,正好機器上面都有廠家聯繫方式,林敬鬆打電話過去又下了五套訂單。
那邊效率極高,當天就發貨,把物流單子發送到林敬鬆這邊。
林敬鬆心想,這距離過年還有整一個月的時間,總不能年後才運過來吧
接着,他又給之前的施工隊隊長打了電話。
他帶着隊在林敬鬆這邊幹了幾次,次次都很讓林敬鬆滿意,這次林敬鬆準備還用他們家來做。
沒想到他們施工隊還在做別家的工,林敬鬆這邊也不着急,就把時間定在了臘月二十號。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