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林敬鬆乾脆起身在院子裏四處逛逛,翠娘把廚房收拾乾淨,搬個凳子出來坐在屋檐下面,正好迎面曬太陽打毛衣,她還閒閒的說着:
“咱們棗莊之前都是給鎮子拉後腿的,人家張村年年都評第一,爲啥張村的想把好事推到你頭上呢?你啊,天天就是拉不下那個臉兒,別到時候整個村子的人都不好受。”
村長繼續抽菸,春風嫋嫋飄着無規律,林敬鬆走到哪兒都能聞見二手菸的味道。
要說起來,農村裏面就是這點兒不好,平常村長多少還顧及他不抽菸,這一悶頭想事情,倒是全部忘光光。
翠娘似乎是吸二手菸習慣了,她毫無表情,繼續打毛衣,說着:“你想不通光抽菸有個卵用啊,劉伯家兒子不在羊城政府上班的?打電話去問問呀!”
村長還有些猶豫:“四新在羊城呢,怎麼認識底下的人?咋能瞭解情況?”
翠娘乾脆連毛衣都不打了,她把手上的東西往簸箕裏一扔,道:“你咋知道人家就一定不曉得呢?問問咋地了?”
眼看着他倆要吵嘴,林敬鬆正思考着他要不要出去避一避呢,就有兩個約莫三十歲上下的男人走進來。
這倆人還對視一眼,接着稍微矮個兒的才問道:“請問這是村長家麼?”
一看來了客人,翠娘也不跟高樹平吵嘴,立馬起身起倒茶,同時“誒”的一聲,“是呢,你們坐!”說着,手腳麻利的給他倆拉了兩個椅子。
兩人都很拘謹的坐下,還是矮個兒的先開口:“我叫王廉,他叫張匡,聽說山上有活計找人來做?”
村長沒先把林敬鬆暴露出來,只點頭道:“是這樣,你們先把各自的情況說一下。”
這兩個還搞不清楚到底誰是村長誰是老闆呢,就左右望了村長跟林敬鬆兩眼,跟着就張嘴說了起來。
大致情況跟剛纔村長說的差不多,只是細節部分更加多。
林敬鬆聽了,問道:“城裏做建築小工挺賺錢的,怎麼回來了?”他這是明知故問。
生怕林敬鬆以爲他們是被趕出來的,王廉趕緊解釋:“現在也不好做,各方面管的都嚴,房地產都飽和了,我們在城市裏面一半時間都是白白等活兒,一個月幹一半,也沒啥錢落下,還是回來好,孩子都大了,也不能一直沒父親。”
張匡在他說話的時候,也是一直在點頭,還眼巴巴的看着林敬鬆。
“種過地沒有?”村長又問。
張匡搓着手,道:“小時候種過,初中畢業我倆都出門打工了,一開始在小廠子,後面去了工地,地裏啥活兒都快忘光了。”
又問了兩下,林敬鬆發現這倆人老實是真老實,老實程度跟王貴差不多,甚至比王貴還要更實心眼兒一些。
基本上就是問啥答啥,多的一點兒都不說,老實的都讓林敬鬆懷疑,他倆這出去打工十來年,到底是怎麼混過來的?
最後林敬鬆讓他倆先回去了,說是等等有需要的話通知他倆。
等到他們走了好幾分鐘,村長才問起林敬鬆:“不行麼?”
林敬鬆也沒搖頭,也沒點頭,他這會兒也糾結着呢,如實說道:“我山上缺人手,但實際上也沒有那麼那麼的缺,他倆實誠也是真實誠,但總感覺有點笨笨的。”
這方面村長有經驗,他說:“確實有點笨,平常在工地上稍微幹個一年半載,聰明的就要鑽營着學手藝了,他們出去幹了那麼久,還是最低級的熟練小工。”
最後,林敬鬆拍板決定:“慢
慢等着看吧,剛纔不電話也裏說了,今年好招人麼!”
村長笑着送林敬鬆離開,他說:“你放心,這倆事兒我都擱在心裏仔細琢磨着呢!”
從村長家離開,林敬鬆轉身往小東山方向走去。
自打上次電視臺的人過來的那一趟,林敬鬆發現山上的這些工人倒是都挺實在,但也就是心眼太實,基本上遇見個什麼事兒都是背景板。
除了王曉娟能站出來說兩句,別的王貴等人都是從頭到位就一個字:好!
山上環境好,養的家禽好,種出來的糧食蔬菜好,他們在這裏工作好。
記者怎麼問,他們都怎麼答好。
那一臉驚慌老實的樣子,看得林敬鬆特懷疑,要是有個心思不正又賊精明的人,會不會一套話,他們什麼防備心眼都沒有,就直接那麼說出去了。雖然林敬鬆從來不多跟他們說什麼,但架不住他們自己心裏有琢磨啊!
於是,自打那次之後,林敬鬆就尋思着,準備在山上立個副管事。
出貨的事情最重要,還是由趙巖抓着,別的山上要是有什麼小事情,就由副管事解決,要不然林敬鬆連出門都不放心。
馮鵬飛倒是有潛力,但他似乎現在喜歡上天天在小東山跟趙紅玉夫妻倆悠哉悠哉的農耕生活了,幾乎上都不往翠山那邊去,更不打聽那邊的事情。
而錢桑比他們夫妻倆更要神隱,平常日用品聽說都是趙紅玉給她帶過去的,直到現在林敬鬆都沒見她從小東山下邊怎麼出來過。
林敬松原本是想着實在不行,就培養培養王曉娟,可她要是當上個副管事,林敬鬆又擔心她跟趙巖搶權。
趙巖前段時間還跟林敬鬆私下裏說要把管事的職位換到她身上呢!
是以,這次招人的話,林敬鬆是想找個靠譜的人來,不但幹活要踏實,人心眼兒也得活套,最重要的是身板得直,不能一看他這邊種的東西好,經驗啥的一學,種子卷着就跑。
或者是私底下偷走東西出去賣錢賺外快,那要是招來那種“機靈”人,林敬鬆得頭疼死!
想着山上的人事,林敬鬆晃晃悠悠的往山裏面去。
他現在給山上這些工人的獎金都不低,再加上平時待遇好,他們這些人性子都老實,豐厚的獎金倒是能激發他們更加勤奮的幹活。
至於王曉娟表現露頭,林敬鬆卻不給她管事機會的事兒,林敬鬆自己倒是不太擔心。
根據他的觀察,王曉娟是個賺錢慾望尤其強烈的女人,但是她對權利卻不怎麼上心,或者說她要是真的想當管事,那也是爲了多賺那個職位的錢。
對於這點,就很好解決了,她每次多幹了什麼活兒,都直接給她加到獎金上面,次數多了,她估計還未必想幹管事呢!
“唉!山上的人太實心眼也不好啊。”林敬鬆頭疼起來。
一路頭疼到小東山,馮鵬飛夫妻倆正在地裏幹活兒,昨天週日,高嘉帶着他幾個同學都走了,地裏又只剩下他們夫妻兩個。
種草莓是個忒麻煩事兒,高嘉他們三個來把地裏的走莖掐一遍,這會兒他們夫妻倆正在笨手笨腳的熟悉套袋子這件事。
給草莓套袋子,是爲了防止草莓在生長過程中被野地裏的蟲子啃咬破損,這是在草莓種植行業相當重要的一步。
馮鵬飛手中拿着一沓規規整整的袋子,他用手指把袋子抻開,直接坐在地上的趙紅玉則是正好套了前一個果子,伸手去接被抻開的新袋子,再小心翼翼的往小果子上面套。
套上之後,還得再用手指細細的把袋子口卡緊實,確認蟲子鑽不進去纔行。
就在趙紅玉套草莓的時候,馮鵬飛就開始準備下一個紙袋,兩個人分工合作,雖然手腳沒有那麼的麻利,但效果不錯,要是等他們多做一點兒熟練了,肯定效率要更高。
看見林敬鬆過來,馮鵬飛指着他手裏的袋子,道:“這種袋子上面有打蠟,是防水的,我看資料上人家的案例,他們這種紙袋子一般能反覆利用三次左右。”
林敬鬆買的時候,店家就說明這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型號,他點點頭,道:“看情況吧,要是麻煩耽擱幹活,或者是重複使用有破損風險,那就直接一直用新的。”
對於這點,林敬鬆不強求,還是生產最重要。
馮鵬飛道:“前幾天山上下雨,連着幾場,當時我們已經簡單套了幾個先萌出來的小果子上面,發現雨水過後紙袋仍然保持很好,要是使用小心,用上五次估計都能行。”
林敬鬆注意點沒在紙袋上,倒是對小果子興致爆棚,他略有點驚喜的問:“長得怎麼樣了?”
馮鵬飛搖搖頭:“不怎麼好,可能還是氣溫不夠,長得很慢很慢,我昨天才看過,之前套袋子的時候是我小手指肚那麼點兒,這一週過去,才長到我大拇指肚。”
說着,馮鵬飛比這他的手指頭。
到這裏,林敬鬆也就淡定想,下來,道:“估計還是水分到了光熱條件不行。”
馮鵬飛“嗯”一聲,繼續說:“今年春上咱們棗莊山上雨水倒是多,但我家那村裏就一直旱着,聽說羊城裏面還旱呢,小產權房子好多都斷水了,這天真是邪門兒!”
對於羊城裏面這事兒,林敬鬆倒是還真不清楚,他準備待會兒問問魏巍他們,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小東山上底肥用的好,再加上生長期間一直風調雨順,這個時候草莓小果兒出來的已經不少了,基本上趙紅玉他們每挪個半米,就得套上好幾個袋子。
就在他們忙碌的時候,林敬鬆也伸手幫忙,一邊幫一邊心裏打着底稿準備交代。
但他這一來,倒是打斷他們夫妻倆通力合作的節奏,林敬鬆只好把手頭上抻開的紙袋自己套在一個小果子上面。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