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皮島

作者:斷更驚鴻客
天很快便黑了下來,趁着皮島周圍的水流變得較爲平緩之時,遼軍在月色的掩護下偷偷上了岸。

  第一批登陸的是由北夏等偵察兵玩家帶領的敢死隊,他們從峭壁上攀爬上島,然後摸黑進入預定的一處能夠讓小型船隻靠岸的偏僻港灣。

  負責守衛這裏的島上士卒約有二百餘人,全都是朝鮮士兵。在一陣冷箭的襲擊後,敢死隊迅速向守軍發起了突襲。敢死隊雖然人數不過數十人,但每一個都是頂尖的好手。

  偵察兵玩家自不必說,對於這種夜襲的行動是信手拈來,強大的屬性增幅讓他們每一個都堪比十年苦修的忍者或者刺客。而其他一些從遼軍中挑選出來的士兵,也都是身懷絕技之輩。

  因此,雖然在人數上處於劣勢,但敢死隊幾乎是一個照面就控制住了局勢。朝鮮士兵在這幫殺胚的面前,根本毫無戰意,全都抱頭鼠竄,四散奔逃。

  控制住了港口,遼軍主力立即乘坐竹筏和小船開始登陸。

  島上的守軍也不全都是傻子,很快就有一個約300人的八旗騎兵隊趕了過來。在他們的身後,還有源源不斷的朝鮮僕從軍正在加入戰場。

  已經登陸的遼軍和敢死隊一起,控制住港口嚴陣以待,但他們的人數纔不過才五六百人,港口的地形也無法讓他們展開成槍林陣。

  趁着這個檔口,八旗兵立即發動了攻擊,沒有任何花裏胡哨,就是三百鐵騎徑直衝了過來。

  遼軍也算是和八旗打過不少次仗了,但這還是第一次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以鬆散的陣型正面抵禦八旗的衝鋒。

  毫無懸念,八旗僅僅一次衝鋒就將遼軍衝得七零八落,死傷慘重。敢死隊都是貼身死鬥和突襲的高手,但在正面戰場上,就沒有了任何優勢,不少玩家都做了八旗的刀下鬼。

  但遼軍的士氣極爲頑強,面對這樣的傷亡仍然沒有崩潰,而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禦八旗的鐵蹄,爲自己的同袍爭取登陸的時間。

  第二批登陸的,正是我真不是土豪和鄭森,兩人都是驍勇之輩,自然是奮勇爭先。看到陷入苦戰的戰友,都立即準備率領親兵參戰。

  正當我真不是土豪拔出佩劍準備砍人時,卻被一羣浪人給搶了先。這年頭衝鋒衝的比他還快的還真不多,他好奇地定睛一看,原來是鄭森手下的一批倭人。

  鄭森的母親就是倭人,鄭家在日本有着很大的影響力,他的父親還曾經受到過德川幕府的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接見,在日本人送外號“老一官”,所以他手下有幾個驍勇善戰的浪人倒也不足爲奇。

  只見這些浪人手持倭刀,一邊哇咧咧地大叫,一邊衝着八旗兵猛衝過去。八旗兵全都身穿重甲,倭刀無法直接刺穿或者砍破八旗的盔甲。

  但這些浪人的刀法卻十分高超,在視線如此差的黑夜裏,竟然能夠找到八旗兵盔甲的縫隙,將手中的倭刀刺入。

  而且這些浪人全都比玩家們還要不要命,甚至可以說是在求死,被八旗兵砍傷了不僅不會後退,反而更加興奮地向前衝。

  18世紀時,佐賀藩主鍋島光茂的侍臣山本常朝曾經寫下過一本著述,名叫《葉隱聞書》。

  這本書被認爲是武士道的經典之作,堪比儒家的《論語》。

  裏面就曾經說過,“所謂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於生死兩難之際,要當機立斷,首先選擇死。沒有什麼大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覺悟而勇往直前。”

  也就是說,在武士道中,沒有所謂的要死的有價值一說。

  在山本常朝看來,如果去衡量自己的死是否有價值,那就已經落了下乘,是“浮華之風的輕薄武士道”。

  武士道沒有那麼多的道理可講,在主公需要的時候立即赴死便可以了,無需思考任何其他東西。

  秉持着這樣思想的武士,簡直就和瘋子、變態沒有什麼區別,但在戰場上,不得不說是一把好用的刀。

  顯然八旗兵也沒有見過這種神經病式的求死打法,當即被嚇得連連後退。

  八旗兵也不可謂不悍勇,他們的對手遼軍也不是什麼貪生怕死之輩。

  但無論是八旗還是遼軍,或者原味饅頭手下的晉軍,這些明清雙方的精銳部隊,在戰場上首先想到的都是戰勝對方,不怕死只是爲了取勝的手段而已。

  簡單說就是,爲了勝利,明清兩軍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但如果能夠活着,那自然更好。

  可這幫倭人不同,他們上戰場的目的就是死本身,並不去思考什麼勝利或者失敗。

  在他們的眼裏,爲主公而死本身就已經足夠踐行他們的武士道。死本身就是目的,勝利反倒是不那麼重要的東西。

  在這些爲了死而死的浪人們的自殺式襲擊下,局勢暫時被穩住了。越來越多的遼軍成功登陸,使得遼軍的陣線逐漸紮實起來。

  而守軍方面的情況就不那麼妙了,除了三百八旗兵外,那些支援過來的朝鮮士兵的素質和遼軍比起來根本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他們哪裏見過傷亡率如此之高的戰場,只是略一接觸就迅速崩潰,不僅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成了八旗的累贅。

  戰鬥持續了數個時辰,我真不是土豪和鄭森全都身先士卒,遼軍士氣大振。

  那些八旗兵倒也硬氣,知道自己在島上根本無處可逃,全都抱着必死的決心和遼軍拼到了最後一個人。

  等收拾完了這幫八旗兵,剩下的就好辦了,基本上和貓捉老鼠一樣,把四處亂竄的朝鮮兵抓到一起,這些輕易就投降了滿清的朝鮮兵此時也輕易地又向遼軍投了降。

  在投降的朝鮮人的交代下,遼軍將被關押在島上,即將要被押送王京的崔鬥煥還有他手下的一衆部將給救了出來。

  重見天日的崔鬥煥熱淚盈眶,向遼軍將士們千恩萬謝,又朝着大明京師的方向不住叩首。

  等到他心情稍微平復了一些後,我真不是土豪問道:“崔大人,不知道朝鮮的局勢現在具體如何?”

  說到這個話題,崔鬥煥的臉上再次浮現出痛苦的表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