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聖上見她腳步加快,不免一笑,喚她道:“就是郎君真去說了,你阿爺肯定也會贊同的。”
她呆住,阿爺聽到之後不是贊不贊同的問題,她擔心隨國公聽到之後會羞憤得直接當場觸柱。
當然如果阿爺沒有這個觸柱的膽量,聖上問他,他肯定也不能說不行,可能他這麼多女婿之中,實在沒有一個像聖上這樣叫人害怕畏懼又冷不防會叫人覺得稍微不要臉的君王。
“郎君怎麼總是欺負我?”她含了嗔怨,轉身去扯他衣袖,妥協道:“好了好了,我以後再不取笑你,郎君也別取笑我,就這樣把賬平了行不行?”
聖上卻揭她的老底:“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不信。”
他說的確實也沒什麼錯,楊徽音自問她說的話纔不會當真,以後心癢起來,哪裏忍得住不拿自己最親近的人取笑捉弄,於是服輸一般,低聲叫了一句“耶耶”。
她滿面紅暈:“這下郎君總滿意了。”
“耶耶帶你去猜燈謎,”聖上取笑過了便握住她手:“好了瑟瑟,我不拿你尋開心了。”
她卻不信,正要側過頭去不理他,然而人羣涌動,遠遠隔了一條街,她驚呼了一聲“耶耶”。
聖上應了一聲,含笑問道:“七娘,看見什麼有趣的事情了?”
楊徽音卻轉身伏在他懷中,緊緊躲避,示意他別去看那湖藍袍子的中年郎君:“聖人,阿爺和朋友在那邊!”
皇帝攬過她的背安撫,“這有什麼,他又不知道我們說些什麼,見到了只知咱們夫妻感情和睦,不是更好些麼?”
更何況他們還戴了面具,楊文遠怎麼認得出。
但她卻心虛得過分臉熱,如談情說愛時一般怕被父母當場捉住,連聲道:“快走罷!”
楊文遠今夜被尚書郎崔書燭約出來飲酒,這人一把年紀,出身名門,然而卻一直屈居閒職,兒子位居九卿,比他的官職還高,他去歲與南平長公主和離,皇帝看在他知情識趣的份上便提拔了些許。
崔書燭知道楊家正蒙恩遇,榮寵盛極,聖上又明確地不喜歡南平長公主,因此很是放心地與隨國公一吐腹中苦水。
他們當年同是五姓望族,就讀太學,何等恃才傲物,只是崔書燭又年長他七歲,早早尚主,仕途不得意,而楊文遠也是不上不下十幾年。
然而如今隨國公府出了皇后,便額外加封一等承恩公,滿門遂貴,然而他卻與長公主和離,說不上高興,也談不上悲傷,只剩下一肚子牢騷。
本來楊文遠見今日外面嘈雜,並不想過來,然而禁不住人家盛情邀請,還是出來沾一沾人間煙火氣。
然而這一出來,他便收穫了意外的驚喜。
“隨國公這是在望什麼,哪家的漂亮娘子麼?”崔書燭已經安排好了小宴,見楊文遠頻頻回顧,不覺有些好笑,調侃道:“我替你將她請來?”
“不過是瞧見人家夫妻年輕,也生出些許感慨。”
楊文遠只是一瞥,就瞧見了那戴面具的嬌俏女子與她身側的郎君,本來也只是有些許的疑心,然而又看了幾眼,他望見了皇帝近侍何有爲。
這可把人嚇得不輕,但皇帝很顯然沒有注意到他,他也不好過去問安,咳了兩聲:“聽說令郎前幾日告假,往蒲州去了,留你一個在京中,好不淒涼。”
崔羨魚總還是比較孝順的孩子,但崔書燭卻很不喜歡他親近母親:“長公主在皇帝面前再怎麼柔順,回家來也驕橫,你瞧瞧,爲了幾個情郎,到底還是被貶到外地去了。”
他也知道皇帝並不在意他這位前妻蓄面||首,只是若她沒有那麼風流,或許聖上也不會拿這個當藉口,簡直丟盡了崔氏的人,嘆氣道:“否則夫妻這麼多年,又是先帝賜婚,我也不打算與她和離。”
南平長公主因爲與僧人幽會而被處置,面上不見得多光彩,但是駙馬因爲這件事情與妻子立刻割席,卻也不會得到壯士斷腕的讚譽,只笑他做了許多年綠袍郎,連帽子也都是綠的。
“叫令郎去看看也好,”楊文遠沉吟片刻:“殿下大約以後難以重回長安了。”
崔書燭不意竟是這樣,想起如今楊文遠也做了承恩公,連忙小心道:“是不是娘娘那邊透露了什麼意思?”
皇帝原本處置南平,不就是爲着她惹了正受寵愛的皇后麼?
女人的心眼一向便小,皇后縱然母儀天下,也難免做出因“一婦人”的詆譭而將人滿門流放的事情。
“娘娘倒是沒說什麼,聖人大抵就是這份意思,”楊文遠之前也覺得皇帝是否對南平長公主太過嚴苛,畢竟事情與自家有關,便私下朝見時問了一問,含蓄道:“畢竟不是一母同胞,聖人大約也沒有許多慈悲同情。”
皇族之中,便是嫡親的兄弟姊妹,一旦翻臉也未必能顧慮那一份血脈親情,更何況南平長公主本身便有更大的問題。
中宗一朝的事情早就遠去,楊文遠也未曾想到過南平會私藏親兄長的遺腹子許多年,後來便明瞭長公主以後的日子,不再打算做這份人情。
不過他倒是安慰崔書燭道:“好歹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僧人已經被聖人密令囚在別處,一生不得外出,也算是對崔家有個交代。”
崔書燭卻驚:“不是說已經處死?”
楊文遠面色微滯,忽而領悟到皇帝或許安慰崔氏,說了更殘酷的辦法,打了個哈哈過去,“或許是另外一個……咱們還是先喝酒好了!”
崔書燭卻鬱卒,感覺身上新換的青袍又綠了一點。
……
整個正月裏,都是極爲歡騰熱鬧的氣氛,皇后固然極忙,但是楊徽音也甘之如飴,只是偶爾與郎君發愁:“二月裏我的千秋節與朝陽的生辰在一塊,上皇與太后還要出去,三月份便是郎君萬壽之喜,我恨不得將自己分成八瓣用。”
聖上知道她執掌內廷辛苦,溫聲道:“這是皇后的第一個生辰,總不好怠慢,不勞累你這個壽星,讓六局去做,回來報到紫宸殿,朕今年不是整壽,生辰稍微節儉就好,不用辦得太盛大,也教瑟瑟省事。”
朝陽長公主這一回是被父母留在長安中的,楊徽音知曉是要帝后爲她選擇夫婿,生辰宴前私下也召見了朝陽長公主,與她說一說成婚的事情。
“你當真不中意宇文家的那位郎君?”楊徽音與她在御苑中散步,勸說道:“若是不喜歡,丟開手也就罷了,外朝許多郎君,再替你選一個新的出來也不怕。”
她本來想說聖上根本不在意親近的宗室養男寵,但是朝陽長公主若是願意養,大概早就養起來了,遂不多言,只是道:“聖人也說,若是你的郎君,他必定重用,說不得將來還要從妹妹膝下過繼一個皇子來。”
楊徽音也聽聖上說起過對宇文冕重用的意思:“聖上自然是盼着你久留長安的,可若你遲遲不定,等人家做了一方行道總管,豈不是還得外嫁?”
前朝宋時,皇帝尚且會賜宮中寵妃給臣子借子,又或者悄悄抱宗室幼子充當己出,朝陽雖然對皇室荒謬見怪不怪,但還是不願意:“聖人不是與娘娘極好,說不得今年便要添一位聰慧的小皇子,何必抱養我的。”
她烏溜溜的眼睛瞥到皇后頸間細粉貼心遮蓋的一點,其實幾乎沒有,但還是取笑一般地嗔怪:“皇兄也忒狠心,娘娘這般嬌滴滴的美人也捨得下狠手磋磨,要是我,疼您還來不及呢!”
楊徽音果然注意力被轉移,驚異道:“很明顯嗎?”
朝陽長公主寬慰道:“除非像我離娘娘這樣近,否則是不會瞧見的。”
她雖然這樣說,可聖上開宴與她攜手而坐,見身側的妻子似乎有一點奇怪,不覺有些奇怪,敬了她一盞美酒,飲畢悄聲問道:“瑟瑟覺得今日不夠好?”
楊徽音倒不是不高興,只是知道自己頸處或許沒有遮蓋好,擔心會叫別人瞧見,聽聖上這樣說起,稍微有些怏怏:“今天肩頸的粉撲得似乎有些不夠厚。”
他們坐在上首,無人敢直視,便是有人敢,也瞧不見皇后的頸處除了首飾還能有什麼,聖上聞言仔仔細細看了一回,失笑道:“下回再這樣,朕隔一層錦被來握。”
平日裏便再怎麼過分,第二日其實也就不見什麼了,偏偏她近來頗喜歡浴池裏近乎不能呼吸的樂趣,便叫他來扼頸,試了一回,果然是從未有過的滋味,比平日裏用心去絞他還令男子沉迷,衣與榻幾乎不能看,但頸邊卻留了一點指痕,兩日都沒消。
本來甚少作痛的胞宮甚至還不適了半日,大約是聖上不管不顧起來便也沒有分寸。皇后總是要見人的,她自此苦惱,也就將這法子丟棄不用了,然而想起來還是有些懊惱,怪他道:“都是聖人沒有分寸,不會再有下一回了。”
聖上聞言自罰三杯,替她夾了一隻蟹,取了蟹八件來弄。
這時節不是蟹蝦最肥美的時候,想來是溫湯監的功勞,楊徽音對好喫的一向是來者不拒,但剝蟹這種麻煩的風雅事她敬謝不敏,聖上替她剝,她就安安心心等着喫,悄聲刁難道:“郎君替我將這一盤子蟹剝完,今夜便搬回立政殿來安寢好了。”
聖上見她面前這一盤蟹也只有三隻,偶爾喫一次不至於太寒涼,覺得她體質強健了一點,還是可以喫的,便點頭應允,不過卻有些遺憾:“瑟瑟這兩日似乎正逢行經洶涌,否則郎君倒是可以好生伺候,彌補一些過錯。”
兩人原本幾乎除了經期,對於尋索彼此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但是這幾日獨宿,楊徽音也有些愣住,“郎君,我這個月還沒……”
不止是這個月,上月似乎也是極淺的一點,來也匆匆,去也無形,她以爲是放縱自身的緣故,以至於月經不調,然而貪戀聖上給予的歡樂,心虛沒有告訴他,想着自己年輕,等過兩月不這樣濃烈,它自己就好了。
聖上正將剝好的小半碗蟹肉蟹膏遞給她,聞言一頓,“瑟瑟說什麼?”
楊徽音正要用勺去剜喫蟹肉,她平素是最喜歡蟹黃的,偶爾用來拌在飯中,然而才用木勺去翻弄攪動,那蟹膏的腥撲面而來,令人噁心欲嘔,她猝不及防,即便是在自己的生辰宴上也不免面色一白,將碗勺重重地磕在桌案上,伏到一側乾嘔。
“這是怎麼了?”聖上原本大庭廣衆之下爲心愛之人剝蟹也只是希望能哄她一笑,見她忽然嘔吐,甚至拒絕自己的拍撫,忽然心底有了影子,讓內侍監遞了灑過玫瑰水的巾帕仔細淨手,任憑未曾接觸過魚蟹的皖月來服侍皇后。
皇后與長公主同一日生辰,宗室見到帝后當衆恩愛也不覺有什麼,有人恭維兩句,而後繼續賞舞飲酒,然而皇后忽然的嘔吐,叫這滿殿忽然便靜了下來。
這才二月,聖上與皇后成婚甚至還不足兩月……宮中雖然已經有二十餘年未有子嗣降生,但是在座的女子大約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衆人面面相覷,聖上面上的喜色卻只是一閃而過,最終還是坐在下首的楊謝氏打破了沉寂,起身向皇帝斂衽一禮:“娘娘既然身體不適,不妨請太醫來瞧一瞧。”
她是皇后的嫡母,由她來說這種話自然是最合適不過,聖上也頷首,也不避羣臣,乾淨清爽的手虛環住她的腰肢,卻輕聲責備道:“皇后這兩日便是太過操勞內廷事,也該注意保養自身,難怪腸胃要不適。”
楊徽音自己便是沒做過母親,現下成了婚,其實也會往那處去想,聖上自然不大懂這些女子事,她略忐忑,有意出言提醒,卻察覺到聖上環住她腰的手似乎微微在顫。
她心思微動,低頭虛心受教,道了一聲是,卻暗暗握住他手,捏了捏,示意她很明瞭聖上的激動。;即便不是,聖上開口就沒往那邊去想,臣工們也不好說什麼,於是按下心中的不安,一起暗暗等待。
楊徽音在聖上懷中微微覺得有些羞窘,她也怕這樣的事情會叫聖上落空,容易有些難堪,因此鎮定心神,將這些時日的情狀細細回想,到底有什麼可以佐證的不妥。
然而除卻她因爲事務繁忙小小煩躁了一點點,其餘時候倒沒有太多不適,除卻月事的一點問題,完全沒有什麼蛛絲馬跡。
內侍監不待聖上吩咐,就已經讓人去請太醫,紫宸殿的人手腳快,中間其實相隔也不過半刻鐘,然而即便如此,殿中的人卻覺得這每一分每一秒都難捱得緊。
皇后若是沒有身孕,那不過只是一場無傷大雅的小插曲,誰也不敢明面嘲笑皇后,但是若真有了,旁人家便是再沒有半點指望,沒有人會願意叫皇位傳給不相干的外人。
太醫搭脈,他知聖上匆匆傳喚爲何,神色亦凝重,然而細細診治了片刻,面色便緩和下來,起身向天子行禮,微微笑道:“聖人,事情太重,不妨再請幾位太醫共診。”
聖上聽聞此言,便知道是九成定準,只是皇后入宮尚不足兩月,恐怕月份太小,太醫也格外謹慎。
楊徽音覺察得到身側人的喜悅之情,她也有些迷茫意外,然而這孩子既然有了,她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笑吟吟道:“聖人,不如就依太醫之言,咱們再請幾位好了。”
這兩月之間,兩人幾乎沒有任何顧忌,便是有了,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楊徽音也稍有些後怕,她與郎君未免也太不顧忌了。
聖上握緊了她的手,淡淡向下一瞥,“那就再辛苦幾位也無妨。”
太醫署裏能診斷婦人的太醫自然不會短缺,足足經過三位太醫的手,才向聖上道了喜訊。
“皇后娘娘有孕,已然一月。”爲首的太醫恭賀道:“脈象雖淺,但應該不差。”
楊徽音下意識扶住小腹,緩緩摸了摸,她覺得稍微有些夢幻,一個孩子,原來可以來得這樣容易,悄無聲息地便在母親的腹中生根發芽,不過這也不妨礙她歡喜。
聖上儘管方纔已經有了準備,然而這樣重大的事情,直到太醫篤定,纔敢在大殿之上流露出自己的歡喜來,他低低喚了兩聲“瑟瑟”,目光從她的面頰慢慢騰移到她的小腹,目光熱切,叫楊徽音懷疑自己是否懷揣了什麼驚世的東西、
她含羞,用只有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輕聲道:“郎君怎麼歡喜成這樣,前些日子還說將來若是沒有,便抱養也好。”
那是他事後覺得懷孕間難熬時說的戲語,雖然確實存了這個心思,然而當他們有了自己的骨肉,那份歡喜無以言表,聖上竭力剋制自己的聲音,近乎有些抖,但那份欣喜與甜蜜還是能聽出來的。
“約莫就是上元節那幾日,”聖上握緊她手,輕聲回憶道:“朕那兩日也休假,是爲瑟瑟多注了幾次,你都有些惱朕爲什麼不去書房了。”她惱怒極,最後卻又歡喜地氣笑了,“臣子們都等着呢,聖上光顧着與我說話做什麼,這些可是私房話呀,你當這滿殿裏沒有坐人麼?”
多虧別人離得遠,而兩人說話也有些分寸,從不高聲,臣子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要不然聖上與皇后整日整夜地不從紫宸殿或是立政殿裏出來,還不叫人將牙笑掉?
聖上這才如夢方醒,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環顧四周,面色微赤,惹得身旁的女子輕笑。
臣子們見聖上果然十分沉靜,三十歲末才得了第一個孩子,居然還能沉得住氣,與皇后低聲交談片刻才受臣下的酒,言笑談樂,不覺疑心,聖上是不是早早就知曉,但卻非要故意演戲給旁人看,迫不及待告訴旁人天子已經有了骨肉。
然而楊徽音在一側瞧着卻輕笑,她的郎君怎麼歡喜得像是孩童一樣,一知道她有孕,歡喜得什麼都忘了呢?
她平日裏最愛捉弄郎君,不過她聽得衆人恭賀,與聖上談笑應答,私底下卻與他十指緊扣,省得聖上因爲方纔的失態而緊張。
畢竟,她孩子的父親也是愛面子極了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