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打餈粑
1月25號,他和小海把所有的事都安排處理好了。
小海他們去了東莞。
自己也帶着老婆孩子岳父岳母回了大興老家。
潘大芬和餘大福趕緊出來把親家迎了進去。
葉梅看着這看起來像小別墅的樓房,不由感嘆,在這裏養老真的是一個好地方。
“媽,您這是準備做什麼呢?”餘成看老媽繫着圍裙。
“準備打餈粑,這不剛剛準備洗糯米呢?你們就到了。”聽到車子的聲音,他們老兩口就出來了。
因爲已經猜到是他們來了。
“今年怎麼想起來做餈粑了?”這幾年都沒有做。
“想喫就做唄!你這孩子,還問這樣的傻問題。”潘大芬瞪了一眼自己的小兒子。
以前糟心事多,打餈粑又麻煩,他們也就沒有打。
“老嫂子,打餈粑是做什麼的?”葉梅知道餈粑是什麼,但並不知道是怎麼樣做出來的。
她頓時來了興趣。
“大妹子,具體的我也說不來,不如你和我一起吧!”潘大芬笑着說道。
“成子,你也別想跑,待會有你出力的時候,還有你哥,我這老胳膊老腿的還是歇會吧!”餘大福逮着小兒子說道。
就怕他偷懶。
餘成趕緊點頭如搗蒜:“爸,你放心,待會您就坐在旁邊看。”
打餈粑的確要力氣,還有臂力,是一個力氣活。
這樣打出來的餈粑纔好喫,比城裏機器做出來的好喫多了。
大家都跟着去了廚房,糖糖和樂樂也邁着小短腿走了過去。
他們兩個都不要大人抱着,自己走路更自在。
只見潘大芬拿了一個大木桶在洗糯米,估計有十斤左右。
“大芬姐,你這洗的是糯米嗎?”葉梅看着好像不像米。
“嗯!是糯米。”潘大芬把洗了頭道的水倒入潲桶裏。
到時候可以煮豬食,老頭子抓了四頭豬,明天就殺一頭,其他三頭打算賣了。
“我來洗吧!”葉梅躍躍欲試。
“不用,再洗一下就可以上木桶蒸了。”潘大芬搖了搖頭。
“媽,我給你燒火吧!”江雨蔓就走到竈臺去燒火了。
鍋裏放了水,還有一個大木桶。
“洲子,成子,你們去把咱家的石臼給洗乾淨搬過來。”那東西夠沉的,不能讓老頭子搬,萬一閃了老腰就麻煩了。
老東西趕緊去把石臼放到井水旁洗乾淨擡進了廚房。
“這個是什麼用的?”江海川一臉好奇,他好像記憶裏沒有這東西。
他當然不知道,因爲這種東西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有,也有的地方沒有。
“這叫石臼,裝餈粑用的,待會你就知道了。對了,我要去把木錘拿過來,待會用得着。”餘大福解釋道,隨後轉身出去了。
石臼是石頭打磨而成的,形狀像現代的水缸。古代又叫石碓,用來舂米,去皮殼或者搗碎東西。
江海川點了點頭。
洗好了糯米,潘大芬把糯米用大勺子舀進大木桶裏,然後抹平,蓋上蓋子。
“這樣就好了?”葉梅覺得挺簡單的。
“媽,這還早着呢?”江雨蔓笑着說道。
她來的第一年是打了餈粑的,所以她知道,因爲她一直在旁邊看着,所以記得。
“哦哦!要多久?”葉梅看着女兒熟練的燒着火。
沒想到嬌生慣養的女兒還會做這些。
“就蒸熟這些糯米都要四十分鐘。”她好像記得要這麼久。
“這麼長時間啊?”這比蒸飯還要久。
“這還只是剛剛開始呢,還要用木錘錘打很久呢?”餘成笑着接過話,替代了雨蔓的工作。
“媳婦,你去看着糖糖和樂樂,別讓他們磕着碰着了。”餘成指了指不遠處的兩個小傢伙。
江雨蔓拍了拍身上,又拍了拍手,在臉盆架上的搪瓷盆裏洗了手。
然後把糖糖和樂樂手牽手牽了過來。
這兩個小傢伙肯定是聽到的豬的聲音,所以才往那邊走去。
這個時候,剛剛轉身離開的餘大福過來了。
他扛了兩個大木錘,這大木錘還是自己做的。
“餘老哥,這個木錘子是做什麼用的?”這麼大,看起來好像不輕。
“我來看看。”江海川伸手過來接了一個。
差點沒掉在地上,沒想到這麼沉。
總算沒有失手,要不然臉丟大發了。
“海川老弟,這木錘是不是有些分量?”餘大福笑着說道。
“是有些沉,老了,都有些拿不住了。”江海川笑呵呵的應了一句。
順便掂了掂手裏的重量。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期間潘大芬揭開蓋子看了一下,說了句:“再過十分鐘差不多可以起鍋了。”
“媽媽……”糖糖喊了一聲,然後指了指冒煙的鍋裏。
“糖糖乖,現在還不能喫啊!”能喫都不能給小孩子喫,特別那麼小的孩子,不消化。
糖糖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眼睛一直盯着鍋裏。
終於在大家的等待中,潘大芬說了一句:“可以起鍋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