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關外的工業區
而王啓文通過軍情局拿到此次京師博弈的詳細情況後,也只是冷笑一聲,慈禧和光緒對自己的實力和位置實在是太過於自信了,
與北洋的博弈全程都基於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王啓文只是有野心並沒有決心推翻他們,慈禧下意識的將王啓文往既得利益者那一欄裏歸類,這一點她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
這是他們致命的失誤,將王啓文一系當成了野心派,並以爲通過分裂北洋以及培養更多的制衡力量就能限制。
“秦局長,你們今後在各地的行動將更加順利了,慈禧竟然主張推動工業化,這正是幫了我們大忙。”
“是的,在各地工業體系中工作過的幹員現在已經抽調了不少,他們隨時可以進入到東北以及西北等地。
如果各地工廠是從明年開始擴張或者建設的話,我可以保證有工廠的地方就有軍情局的情報站點。”
秦炳輝也樂開了花,現在全國唯一有工廠整合經驗的部門就在北洋,各地在創辦工廠的時候尤其是考驗組織能力的軍工廠的時候,他們必須求助北洋。
慈禧決定推動工業化後,軍情局的幹員甚至不用費盡心思去滲透僞裝就能輕而易舉的進入各地的軍工廠中。
“重點是東北的工業體系,你們要重點滲透,這裏未來將有朝廷最關注的軍工廠,要盡一切可能去滲透拉攏。
目的只有一個,將這些工廠打造成披着朝廷皮的北洋工廠,不過要注意,在行動時不要太過於引人注目,要等到我們的部隊在這裏紮下根後在慢慢放開。”
王啓文對於東北要建立的工業體系十分看中,在他的設想中,這些工廠將有兩套完整的體系,一套是給依克唐阿以及朝廷表演用的。
一套是實際控制這些工廠用的,最終這些工廠要做到王啓文命令的電報一到達就立刻成爲北洋的兵工廠。
“請放心,我們對此已經有了完整的計劃。”
秦炳輝向王啓文做出了保證,隨後又笑着對王啓文說道
“還沒有恭喜您,今後您就是將軍了。”
“一個腐敗朝廷的將軍沒什麼好提的,我真正在意的是給我的那個所謂武衛軍能夠隱藏多少個師。”
“如果您願意,至少可以用武衛軍的名頭在東北藏下四個師甚至更多,朝廷關注的重點在於滿足聚集區,
而且這些地區較爲孤立,距離也比較遠,其餘地廣人稀的地方能很好的掩護我們。”
秦炳輝對於東北的情況比較熟悉,這是因爲從很早以前對東北的大規模滲透就已經展開了,“先找人吧,東北要發展沒人可不行,現在各地因爲天災人禍而流離失所的人可不少,我們要將他們全部運送到東北去。
戰爭中陣亡官兵的家屬也要在東北安排耕地,不管怎樣,我們要將人手問題解決。”
“是,將軍。”
…………………………
提前得到消息的王啓文開始爲開發東北做準備,各種資源除了向軍隊傾斜外更多的開始往北轉移,最新一批德國人支援的金屬人員將全部分配到東北,幫助北洋建立這個工業區。
而各種技術以及裝備的引進也慢慢的升高,不同於之前引進單一技術然後單獨建造一個船廠或者一個工廠。
王啓文需要的是持續不斷的引進各種先進設備和技術,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任務,不可能由一個或者兩個人完成。
他需要一整個外派團隊,這支團隊主要部分將由現在北洋控制下的各個工廠裏的一些工業方面的人員,新式學堂的人才以及留學生來組成。
他們將在德國或者其他國家負責諸如兵工廠這樣序言政府進行大力投資的大型工業項目,在這其中他們也將得到軍隊的協助。
而另一部分則由與北洋關係密切的民間商人或者半官方人事組成,由他們自行決定需要引進的民用技術。
之所以要在官方團隊中帶上這些民間商人,主要還是爲了給他們撐腰,要知道現在歐洲雖然對北洋的有了新的認識,但歧視依舊嚴重。
官方的團隊能夠爲他們提供一點點的保護。
當這個團隊從歐洲回來後,他們將爲國內的發展提供關鍵的指導意見,這能爲中國找到一條良性的工業發展路線。
……………………
“馬吉芬,我的朋友,您應該等到中堂大人回來後再做決定的,我想中堂大人會有辦法讓您繼續在這支艦隊中服役的。”
旅順港口邊,楊用霖正與馬吉芬做最後的告別、
在王啓文忙着發展北洋工業實力的時候,北洋艦隊中的外國船員紛紛告辭,他們經歷了人類進入鐵甲艦時代以來最關鍵的兩場海戰,
他們現在是他們祖國的瑰寶,所以各國海軍都開始召回這些經驗豐富的本國船員,而在鎮遠艦上服役過的馬吉芬也在此列。
在一開始的時候,馬吉芬其實並不想回國,他對這支艦隊有着濃厚的感情,但是最終身爲美國人的愛國心仍然佔據了上風。
“不必這樣了,楊將軍,我最終還是一名美國公民,面對祖國的召喚,我有義務回去,您能來送我,我已經非常感激了。
至於李中堂,他有着許多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必因爲我這樣的小人物而費神。”
馬吉芬笑着和楊用霖握了握手道。
“我的朋友,如果您已經決定了的話,我會尊重您的選擇,在離開前,您還有什麼請求嗎?在能力範圍內的請求,我都可以答應。”
楊用霖沒有再勸說什麼,他決定尊重馬吉芬的選擇。
“如果可以,我希望帶走鎮遠號上的黃龍旗,我在這面旗幟之下爲她奮戰過。”
猶豫片刻後,馬吉芬還是提出了這看似不怎麼合理的要求。
“我就知道您會提出這個要求的。”
楊用霖笑着向後揮了揮手,他的副官拿着一個乾淨的小包裹走上前打開,裏面正是鎮遠號在羣山灣時懸掛的黃龍旗。
因爲戰鬥過於激烈的原因,這面旗幟滿是破洞,還有些燒焦的痕跡,但馬吉芬還是小心翼翼的接了過去,如同珍寶一樣將旗幟貼身存放好。
“再見了,我的朋友,希望我們不要在戰場上相見。”
“但願上帝憐憫我,再見了,楊。”
馬吉芬最後和楊用霖握了握手,轉身登上了等候他的輪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