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中日關係與中俄關系
“所有審判信息全部歸檔,沒有我的命令不允許泄露,也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政府內知道此事的人也要下達封口令,這件事你親自去辦。”
“您是擔心政府內有人拿此事大做文章嗎?軍情局有許多的備用計劃。”
“這件事會在國內產生不小的震動,但是這並不是什麼難解決的問題,我主要是不想讓英德等國知道,
你應該明白,他們都有國王,而且國王還擁有相當的權利,即便他們很看不起光緒,他們也認可光緒是個君主。
這件事在國際上產生的震動不會小,而這些國家就算不在乎也要對我們的做法表示譴責,並有一些象徵性的懲戒措施。
現在東北的工業區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而外派留學生也是關鍵的人才來源,我不想這些事受到哪怕一點點影響。”
“屬下這就去辦。”
秦炳輝沒有再多問什麼,拿起照片離開了王啓文的辦公室,一同被拿走的還有400餘份死刑單,保密歸保密,該槍斃的人是一個都不能放過的。
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裏,京城的槍決就沒停下來過,而那些身份不夠,沒資格享受小黑屋的權貴和前朝廷重臣直接被拉到菜市場上給槍斃了。
與他們一起被槍斃的還有造成很大民怨的青皮和姦商,這是對他們死前的最後一次侮辱,對於這些原來身份尊貴的人來說將他們與這些人扔在一起真的比死還難受。
不過這也引起了一些外國使節的抗議,他們認爲直接在菜市口槍決太過野蠻,經過審判的犯人應該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進行槍決。
這主要是因爲看熱鬧的人太多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但沒人拿他們的抗議當回事,只是一句這是中國內政外國不得干涉就打發回去了。
現在的新政權和滿清可不同,滿清官員在見到外國使節時必須首先起立行禮,如果端坐就會立刻被外國使節糾正,像老師怒罵作弊的小學生一樣訓斥。
而北洋剛剛宣佈建立新政權時,俄國人就企圖玩這一手,但馬建忠直接將俄國公使趕了回去,並且王啓文直接出動憲兵衝入東交民巷將俄國使館包圍,將俄國使館衛隊長驅逐出境。
期間甚至爆發了流血衝突,4名在使館外站崗的俄國使館衛兵被開槍打死,超過一個排的士兵被繳械逮捕。
全副武裝的憲兵衝入東交民巷並開火射擊俄國使館衛兵,這讓外國使節異常震驚,他們抗議這是新政權破壞了他們的合法外交利益,並威脅出兵保護他們的外交官利益。
但中國根本不爲所動,馬建忠首先宣佈交火地點在使館外,這裏不是使館區域而是中國領土,並且強調是俄國人首先開的火,中國軍隊是開槍自衛。
隨後又宣佈因爲某些國家對中國毫無尊重的言語威脅,中國政府宣佈斷絕了東交民巷的水電供應,除英德公使外的其他人不得隨意出入,東交民巷內的憲兵也不會撤離。
這直接打破了外國對中國武裝人員不得進入東交民巷的命令。
被北洋陸軍包圍了一陣子後,各國這纔在現實的威脅以及英國的勸說下屈服,不爲俄國人出頭,並悄悄將那道極具羞辱意味的宣告藏了起來,
李鴻章順勢宣佈東交民巷不是所謂的使館街,也不是什麼法外之地,任何羞辱以及威脅中國安全的人都要受到中國的法律制裁,
這樣堪稱激進的手段讓新政權得到了國內一大批人的支持,也讓中國得到了外國使節的尊重,即便這種尊重是那麼的不情願。
但是這也讓中國與俄國的關係也急劇惡化,現在中國和俄國一切的潛在合作協議全部作廢,包括向他們提供日本海軍行蹤以及不得向邊境增加駐軍的協定。
沙皇嚷嚷着要進行報復,教會野蠻的中國人什麼叫禮貌,不過考慮到中國即便在起義時都沒有調動過的邊境精銳部隊,沙皇最後還是被勸住了。
不過沙皇心裏已經暗暗盤算着等西伯利亞大鐵路修通後直接衝進京城,將李洪章等人全部絞死。
而這件不知道該歸於外交衝突還是武力衝突帶來的一個副作用就是沙皇勒令遠東俄軍必須在日本取得重大突破,以方便他將日本的俄軍調到中俄邊界。
沙皇認爲中國之所以敢如此肆無忌憚的羞辱俄國完全是因爲西伯利亞鐵路沒修通,而且遠東俄軍實力不足。
一旦遠東俄軍的數量上去了,中國絕對不敢如此蔑視偉大的俄國,而除了陸軍外,沙皇又往遠東派出了一支艦隊。
而沙皇俄國的舉動也讓中國決定調整目前對日的態度。
由於北海道已經被俄國表面上控制,那麼沙皇肯定不會放棄這裏,甚至連本州島上的據點也不願放棄,面對越來越強的日本陸軍,他們肯定會優先發動一場戰役削弱或重創日本人。
隨後騰出手來對付中國,那麼中國這個時候就必須對日本進行更大的援助,逼着俄國人抽不出手來,讓沙皇只能從歐洲方向調兵。
這將爲中國多爭取一年的時間,這一年的時間足夠王啓文將大部分地區控制起來。
但是對日支援的力度依舊要把握,日本海軍一直是王啓文心中的刺,尤其是井上良馨的戰機越來越好後,他就越來越不安。
英國看到日本海軍的表現後已經開始有繼續武裝日本海軍的苗頭了,如果日本海軍繼續被英國武裝,中國會比俄國壓境還難受。
現在,王啓文就希望日本陸軍能夠給力一點,逼着日本海軍儘快去室蘭港,進入馬卡洛夫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的那個陷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