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中荷阿姆斯特丹密約
但同時兩國也認爲要限制中國人的野心,他們對於俄國人嚷嚷的復仇並不看好,在戰爭開始前兩國就已經在盤算着怎麼樣讓俄國人別輸的太難看。
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在爲俄國的事情煩心,亞洲三國同樣也進行着最後的準備,俄國人準備撕毀條約的消息中國已經通報給了日朝兩國。
日本不用多說從1894年開始他們的戰爭狀態就沒有完全解除過,現在北海道聚集着日本幾乎全部的主力師團,是世界上戰備等級最高的區域之一。
而朝鮮也史無前例的進入了戰爭狀態,而上一次東北亞戰爭時,哪怕就是在家門口開戰朝鮮都沒有進入戰爭狀態,看起來俄國人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
雙方的戰爭準備工作越來越迅速,全中國的工業區都被調動了起來,鐵路線開始發佈停止民運任務的通知,全國的部隊都開始準備往北方運輸。
雖然陸軍總動員的命令還未下達,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總統府的陸軍動員令會在近期出現,
日本人對中國陸軍動員令也很期待,日本駐華公使極力勸說中國總統儘早發佈陸軍動員令,以便更好的包圍亞洲安全。
實際上他們是希望中國向上次戰爭一樣儘早打響對俄作戰第一槍,然後日本迅速跟進,讓日本先打第一槍他們是不敢的。
但是中國中樞卻很沉默,即便戰爭已經靠近了,但是中樞依舊不緊不慢,所有想要探聽消息的人都被拒之門外。
那個用來取代國會的訓政委員會對此也閉口不談,黎元洪等人面對中俄話題總是以一句總統鈞裁迴應。
但實際上,詢證委員會早就通過了對俄戰爭決議,總共十四人的委員會裏九人投了贊成票,五人棄權。
贊成票中除了軍方的七票外,王啓文和黎元洪也投了贊成票,這也是爲什麼沒人投反對票的原因。
不過中國中樞的沉默還是讓國內很是不安,受戰爭影響的工業股票都是大跌,而所有和軍事工業有關係的股票應聲而漲。
國內的報紙也開始進行了分析,大體上可以分爲兩類,分別是戰爭派與和平派,戰爭派認爲俄國人大肆宣傳組建新的太平洋艦隊已經表現了相當的敵意。
現在中國應該主動廢除馬尼拉和平條約與俄國開戰,防止俄國發動偷襲。
面對戰爭派報紙和他們身後的激進民族主義者和平人士憂心不已,他們堅稱現在發展纔是最重要的,不要貿然發動戰爭。
現在兩派在報紙上互噴口水,動靜大到甚至吸引來其他國家的主意,日本大使館也頻頻在報紙上發文,並旗幟鮮明的站在了戰爭派一邊,聲稱只有用武力保證的和平纔是真正的和平。
隨着罵戰的升級,許多人又看向了《聯合日報》,中樞的報紙近些年來一直在整合控制報業,在將前些年在市面上影響力較大的報紙合併後,全新的《聯合日報》就是中樞的官方喉舌。
讓許多人驚訝的是《聯合日報》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相比起中俄問題,他們更關注與東南亞幾個國家的合作。
北方邊境只有一些不痛不癢的新聞,甚至都不抨擊俄國太平洋艦隊了。
只有最核心的幾個人知道,現在與荷蘭人的談判最重要,中國海軍已經決定將戰場放在東南亞海域,而潛艇部隊更是要前出馬六甲海峽甚至印度洋。
所以必須要有潛艇補給站,現在與荷蘭人談判就是要讓潛艇補給船能夠在戰時隱藏在加裏曼丹島等地的港口泊地內,縮短潛艇部隊的補給距離。
現在,阿姆斯特丹就有一支中國的代表團在於荷蘭政府磋商,而英國和法國駐荷蘭大使也參與了磋商。
荷蘭政府實際上很不想摻和中俄之間的戰爭,荷蘭人知道地球上找不到第二個比斯拉夫人還要貪婪的民族,
但他們同樣知道中國人也不是什麼好人,中國在中日戰爭後就不停拿蘭芳共和國說事,中國本土現在還有許多的蘭芳復國者,他們在上海等地公開活動,受到中國政府的優待。
中國海軍從北洋時期就堅持的巡邏也有許多和蘭芳相關的政治因素,這讓荷蘭人直到現在都不敢宣佈吞併西婆羅洲,還要防備中國以此爲藉口攻擊荷蘭殖民地。
在荷蘭人心中他們是巴不得中俄能打個兩敗俱傷,好讓他們保住在遠東的殖民地。
如果只是中國人提這個要求荷蘭人也就以中立爲理由推拖了,但是現在英法也站了出來,要求荷蘭爲保證遠東穩定出一份力,荷蘭就沒有辦法拒絕。
迫於無奈,荷蘭最終只得答應中國的要求,允許中國在加裏曼丹島,勿里洞島等荷蘭殖民地擁有幾處海軍停泊點。
不過他們強調這些地方不允許有一千噸以上的水面作戰艦艇停泊,作戰人員不得超過一千人,而且在戰爭結束後中國不能以任何理由停留,而且荷蘭的絕對中立地位要得到保證。
英法對荷蘭這點小要求表示同意,他們也願意爲中荷雙方簽訂的條約背書,中國在思考了一陣後最終同意,雙方簽訂了一份密約,這就是阿姆斯特丹密約。
而英國在中荷的阿姆斯特丹條約簽訂後又與荷蘭達成了新的協定,這份協定規定,如果俄國對荷蘭殖民地有任何敵對行爲,英國將會全力保證荷蘭對其殖民地的主權和治權。
在與荷蘭談妥後,中國獲得了至關重要的補給點,潛艇部隊的攻擊圈得到了有效的擴大,海軍戰略一塊重要的拼圖終於拼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