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利益交換
所以在中國中樞給巴達維亞領事館的電報中,要求巴達維亞領事儘快在東印度羣島打開局面。
必須明確向荷蘭當局表示,鑑於荷蘭殖民地生戰亂,中國僑民急需保護,因此,中國政府認爲有必要就近轉移蘇門答臘的華僑至爪哇島華人聚居區,需要荷蘭總督的配合。
如果荷蘭方面無法做到這一點,那麼中國護僑艦隊有權利對於危害中國僑民的暴亂事件做出合理的反應。
不過這一點很難做到,因爲荷蘭和英國現在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任何的軍事行動都持反對態度,尤其是英國。
由於中國的崛起,在東南亞的華人中民族主義終於全面取代了其它的思想,英國海峽殖民地的華人也同樣如此,他們害怕中國進一步的軍事行動讓華人中的民族主義再次膨脹。
但這就給了中國政府操作的空間,中國外交部打算再用一次老手段,讓英國人自己做出選擇。
所以在程壁光的艦隊抵達巴達維亞一天後,中國外交部召見了荷蘭駐華大使,表示中國政府不想在忍受荷蘭殖民當局在暴亂事件中的表現,
幾乎每一分鐘都有無辜的中國僑民和華人被暴徒傷害,他們的財產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如果荷蘭政府再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將立刻使用武力保衛中國僑民和華人的安全。
面對中國政府的最後通牒,荷蘭大使驚慌失措,他竭盡可能的解釋荷蘭正“努力控制局勢”但是由於某些客觀原因,暴亂並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
他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再給荷蘭當局一些時間,他們一定會盡快處理這個問題,但是中國外交部完全不接受這個說辭,並給出了一週的時間限制,暴亂必須在一週內解決。
但這根本不可能,從荷蘭本土緊急出發的增援部隊現在剛剛進入地中海,一週時間他們甚至到不了安達曼海。
最終意識到自己無力讓中國改變主意的荷蘭只得尋求朱爾典的協助,希望英國能夠出面勸說中國或者派出部隊協助荷蘭殖民軍維穩。
但對於後一點朱爾典也無能爲力,因爲他們的海峽殖民地現在也很緊張,那些被排擠的華人大量聚集在檳榔嶼等地,英國人需要一部分軍力戒嚴這些地區。
而且英國排擠華人的藉口是防止土人作亂,現在海峽殖民地的土人看到對面親戚的“事業”如火如荼,也有些蠢蠢欲動了。
在執行收縮戰略的背景下,英國人不想拿出寶貴的軍力去幫助荷蘭人,所以最終朱爾典只得與中國政府談判。
這個時候,英國本土也給朱爾典發來的電報,要求他務必解決東南亞的麻煩,不能讓荷蘭東印度的暴亂蔓延到其他地方,
同時無論如何不能讓中國在東南亞進行任何的軍事行動,不能讓中國影響力在東南亞地區進一步擴散。
這是底線,只要中國政府承諾不進行任何的軍事行動,那麼中國其他條件英國都可以視情況有選擇性的滿足。
在接到本土的訓示後,朱爾典立刻請求與王啓文會見,商討解決東印度危機的辦法。
而王啓文這一次同樣沒有給朱爾典好臉色,對英國一直維護荷蘭在當地統治而忽略中國合理訴求的行爲進行口頭抗議,在接受了口頭抗議後,朱爾典纔開始進行迴應:
“總統先生,東南亞局勢現在日趨複雜,大英帝國需要考慮各方面的行動,在這個過程中被東印度暴亂危機影響的人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傷害,我們也正在全力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我們堅持認爲有的時候單方面的武力介入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這並不會有利於動盪區域恢復和平。”
“不,當地統治機構的無能纔是最不利於動盪地區恢復和平的主要因素,當地僑民以及華人的安全是我們的底線。”
王啓文的話很不客氣,如果荷蘭大使在免不了會抗議,不過現在這裏只有英國大使,而英國大使在內心深處也是持相同看法的。
“總統先生,我是不是可以將您的話理解爲,只要當地的華人以及中國僑民有足夠的安全保證,那麼您就不會命令您的艦隊對荷蘭殖民地開火。”
朱爾典抓住了王啓文話中的重點,並進行追問。
“只要能夠滿足他們最低的安全需求,那麼護僑艦隊將不會有任何的過激舉動。”
“您是說想要讓當地的華人擁有武裝力量嗎?”
朱爾典皺了皺眉頭,這個要求似乎有些太過分了。
“朱爾典先生,您的描述並不準確,我認爲保鏢是更合適的描述。”
“總統先生請恕我直言,荷蘭當局可能不會同意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出現不受其控制的武裝保安。”
朱爾典有心拒絕,但是他又擔心拒絕了王啓文這個要求後,中國的艦隊會直接進行自由行動。
“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華人自古以來都是愛好和平的,您應該清楚東南亞由華人引發的暴亂事件是所有羣體中最少的,如果有的選,他們是不會主動使用致命武力的。
華人是熱愛和平並且追求和平的,如果貴國支持這一點的,我想現在聚集在海峽總督區的華人肯定會做出最有利於他們和貴國的決定。”
王啓文開出了自己的條件,如果英國支持華人在荷蘭東印度殖民地中有安全保證,那麼英國海峽殖民地那些被排擠的華人將有一個更好的去處。
“這一點,我需要與荷蘭方面進行商議,不過我個人認爲,任何有利於恢復地區和平的建議都值得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