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擴大近東影響力的機會
在中荷的快速戰爭結束後不久,意大利和奧斯曼帝國之間又出現了戰爭的極限,意大利無法再忍受被排擠出非洲牌局。
意大利人認爲自己身爲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在地中海有相當影響力的歐洲國家,他們必須要有非洲的勢力範圍。
而意大利在這一時期確實有好運眷顧,在歐洲和亞洲接連爆發的摩洛哥危機和東南亞危機有力地掩護了意大利人展現自己的野心。
到了9月中旬,意大利政府在經過了激烈的討論後,擴張派最終佔據了上風,意大利認爲再不行動將可能失去機會,
於是便準備以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地區的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爲藉口,打算先發制人,攻佔北非的一些地區。
在出兵的同時意大利的外交部門也展現出了他們的出色能力,他們非常清楚德國以及英法都在大力的拉攏他們,希望增強自己一邊集團的實力。
這就讓意大利的擴張減少了許多麻煩,說不定還會打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首先是意大利駐德國大使向德國政府提交了一份外交備忘錄,希望德國能夠考慮意德之間的友好關係,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正義行動”
而在與德國接觸的同時,意大利也放出風去,準備尋求更多的外交支持。
德國政府一下子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讓奧斯曼傾向於同盟國,爲奧斯曼加入同盟國做好了鋪墊。
如果在這件問題上支持意大利那麼奧斯曼帝國必將憎恨德國的背叛,那麼德國免不了在奧斯曼問題上走上英國的老路,這會直接危及到德國最重要的印度洋戰略。
同樣的,如果德國支持奧斯曼帝國,那麼就會動搖三國同盟的基礎,當初未來讓有領土衝突的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站在一個戰壕裏就已經費了德國人不少力氣了。
意大利人有可能因爲“盟友”的背叛而退出同盟國,讓同盟國瓦解,出於這個目的英法很可能會支持意大利的北非戰略。
德國政府清楚,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親自下場必須保持中立,否則任何的傾向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又想到了中國,奧斯曼帝國德國無論如何都要支持,軍方不會允許印度洋戰略和未來至關重要的補給線被掐斷。
既然德國不能出面的話,那麼德國就需要一個局外人來爲奧斯曼帝國提供援助。
隨着德國外交部的一道命令,德國駐華大使哈豪森就又有的忙了,按照德國外交部的命令,他需要讓中國在即將爆發的意大利和奧斯曼戰爭中站到奧斯曼一邊,
……………………
“總統先生,奧斯曼帝國對於貴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朋友,貴國和奧斯曼帝國有着廣泛的合作基礎以及大量的商貿往來。
如果貴國能夠支持奧斯曼帝國,那麼貴國將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並得到中亞以及北非地區各民族的友誼.....”
在總統府中哈豪森正在努力勸說王啓文,希望他能夠介入已經快要正式爆發的北非戰爭中去,對奧斯曼帝國提供一些支持。
坐在一旁的唐紹儀聽着哈豪森的話眉頭皺在了一起,德國人又在試圖將中國推入到一場戰爭中去,這不是唐紹儀希望看到的。
對於意大利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問題他是有一些瞭解的,本質上這是一個渴望殖民地的歐洲新列強對一個老大帝國的欺凌。
但是在歐洲以及靠近歐洲的地方,任何事情都不會太簡單,唐紹儀擔心在英德對抗的大背景下,意大利背後會有其他國家的支持。
中國已經在世界舞臺上高調的太久了,現在應該低調一段時間。
“大使先生,我十分贊同您的話,我國與奧斯曼帝國確實有深厚的友誼,並且在多個方面有深厚的合作,
但同時意大利王國與我國也有着較深厚的友誼,在我國面臨着重大挑戰時,意大利對我國提供了很重要的幫助,如果沒有特別的理由我國無法對兩者區別對待。”
王啓文笑着敷衍道,這一次是德國人獨自來找他,那就說明德國和奧斯曼帝國還沒有在“付賬”問題上達成一致。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的幫助也不是無償的,王啓文要先看到奧斯曼和德國在這一方面的誠意然後在考慮要給予他們怎麼樣的幫助。
哈豪森沒有再急着說服王啓文,他當然知道這個世界就是利字當頭的世界,沒有拿出足夠的好處打動中國人,那麼中國肯定是不會去幫助誰的。
在意大利和奧斯曼的問題上,奧斯曼帝國必須要拿出能夠彌補意中兩國交惡後損失的利益,之後還要看中國人的胃口被滿足了多少。
但問題是奧斯曼帝國是否會滿足中國的胃口,如果奧斯曼帝國不滿意那麼一切都是空談。
過來半晌後,哈豪森才擡起頭問道
“那麼總統先生認爲中國和奧斯曼之間的友誼會超過中國和意大利王國支架你的友誼嗎?”
“對於這一點我並能夠給大使先生準確的答覆,因爲世界總是在改變的,不過我想當奧斯曼帝國允許我國商人在他們的國境內進行投資或者購買土地等正常的商業活動,
這將有效的增加我們和奧斯曼帝國的友誼。”
王啓文微笑着開出了自己的條件,中國需要在近東以及波斯灣等地區插上一腳,擴大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
而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