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巴爾幹停戰

作者:硬糖先生
1913年,巴爾幹局勢有了徹底的改變,雖然中國退場,但是歐洲各國對此處的關注力度卻在增減。

  最終奧斯曼失去了包括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地區在內的巴爾幹半島中西部領土,

  但是奧斯曼集中兵力頂住了保加利亞的進攻,保住了東色雷斯地區,至關重要的安得裏安堡依然牢牢控制在奧斯曼手中,

  在東色雷斯地區的局勢穩定後,奧斯曼人果斷抽調飛艇部隊和部分部隊前往西色雷斯地區和哈爾基季基半島。

  得到援兵的哈爾基季基半島頂住了希臘人的進攻,飛艇部隊還對希臘本土進行了轟炸,而對希臘最致命的攻擊是奧斯曼海軍發起的。

  1913年3月,在奧匈帝國造船廠卓有成效的修理之後蘇萊曼大帝號帶着從奧匈帝國租借的驅逐艦與兩艘前無畏艦在愛琴海會和。

  主力艦實力不足的希臘海軍沒能成功阻擋住他們,從中國購買的永豐號戰列艦最終倒在了奧斯曼一世前無畏艦和蘇萊曼大帝無畏艦的炮口下,沉沒於愛琴海,那一艘比薩級裝甲巡洋艦也被重創。

  由於中國從中作梗,那一艘購買的泰山號前無畏艦還是遲到了,她剛到希臘本土就成了孤家寡人,只能縮在港口中。

  一艘準無畏艦被擊沉一艘裝甲巡洋艦失去戰鬥能力讓希臘人痛徹心扉,而他們利用巡洋艦和雷擊艦發起的雷擊作戰也被奧斯曼海軍瓦解。

  事實證明,經過中德兩國武裝的奧斯曼海軍依舊比希臘要強,希臘沒有意大利海軍那樣嫺熟的技戰術。

  主力艦再一次證明了它們對海洋無可比擬的統治力,希臘海軍被壓制在了港口中,對於一個處於半島上的國家來說這最致命。

  失去海洋意味着奧斯曼可以通過海路源源不斷的往前線運輸兵力甚至威脅希臘本土,而保加利亞因爲不滿塞爾維亞在阿爾巴尼亞地區和馬其頓地區難看的喫相,在奪取了接壤的部分馬其頓地區後與奧斯曼停戰。

  現在等於說希臘是獨自面對奧斯曼帝國的進攻,更可怕的是奧斯曼在亞洲部分的援軍也出現在了戰場上。

  奧斯曼畢竟是一個帝國,在亞洲的援兵抵達後他們在巴爾幹戰場上的總兵力超過了巴爾幹同盟,而保加利亞的退出讓希臘必須獨自支撐。

  在德國受過系統性軍事教育的希臘王儲君士坦丁認爲海軍的失敗讓希臘腹背受敵,現在希臘全國最精銳的軍隊都在他的手中執行着進攻阿爾巴尼亞南部地區和哈爾基季基半島的任務。

  希臘國內十分的空虛,如果這種虛弱被奧斯曼人獲悉,他們一定會發起登陸作戰,威脅希臘本土的安全。

  於是在他的堅持下希臘軍隊放棄了圍攻薩羅尼卡港,終止了奪取西色雷斯和哈爾基季基半島的計劃,深入西色雷斯和哈爾基季基半島的部隊抽調了相當部分的兵力返回本土防備奧斯曼人偷襲。

  同時希臘人對塞爾維亞人的不滿也在增加,希臘人指責塞爾維亞人是利用了保加利亞和希臘,趁着他們兩國抵擋奧斯曼主力的時候在背後渾水摸魚,完全沒有盡到盟友的義務。

  而塞爾維亞對此駁斥,認爲他們獨自面對了奧斯曼在巴爾幹中西部地區的十餘萬精銳部隊,壓力不比保希兩國小,

  而且對保希兩國趁着塞爾維亞消滅保加利亞境內斯庫臺地區的奧斯曼主力時侵佔阿爾巴尼亞南部和馬其頓西南部領土很不滿。

  各國都在指責對方出力太小隻會渾水摸魚,在這爭論的背後是巴爾幹同盟國家因爲分贓不均而加大的矛盾。

  這一系列事件直接促使了4月保加利亞背叛同盟與奧斯曼停戰,希臘在保加利亞做出表率之後緊跟其後,在保加利亞停戰兩天後也與奧斯曼帝國停戰,並且更進一步直接與奧斯曼政府接觸,解決兩國邊境問題。

  在同盟中有重要位置的保加利亞和希臘與奧斯曼停戰,讓塞爾維亞坐不住了,他們看到奧斯曼海軍已經控制了愛琴海,外加奧匈帝國在後面的威脅。

  擔心奧斯曼人衝入亞得里亞海收復阿爾巴尼亞地區的塞爾維亞也只好與奧斯曼停戰並和談,

  但其實奧斯曼人打到現在也是油盡燈枯,現在剩下的半口氣全是中國和德國的貸款在支撐,而丟失巴爾幹中西部大片領土傷亡十多萬人的慘痛失敗也讓國內重新變得動盪起來。

  所以奧斯曼幾乎沒有猶豫就接受了德國等國的調停,並討論巴爾幹半島中西部地區的地位問題。

  俄國對此很是不滿,在他們的計劃中奧斯曼在巴爾幹只能保留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其他地方應該都被分割給巴爾幹國家,奧斯曼沒有被削弱到讓俄國滿意的程度。

  但是保加利亞對此不接受,他們認爲自己海軍實力太過虛弱,奧斯曼人在陸上戰場也太過頑強,對於保加利亞這樣一個小國來說打到伊斯坦布爾的消耗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保加利亞政府告訴俄國人,讓他們恢復進攻不是不可以,但條件是俄國必須與他們一起對奧斯曼宣戰。

  俄國回過頭看了看自己一團糟的軍隊和完全沒有進入狀態的黑海沿岸駐軍再看看錶現出色的奧斯曼陸海軍,最終只得放棄了這個計劃。

  最終1913年4月26日,巴爾幹各方宣佈停火,準備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大國的監督下籤訂停戰協議。

  現在就輪到各大國親自現身較量了,首先出場的是德國,由於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積怨已久,所以奧匈帝國希望德國能夠站在他一邊對此次戰爭中獲得了大量好處的塞爾維亞進行削弱。

  爲了照顧盟友的利益,外加塞爾維亞與俄國同屬一個民族關係緊密,德國首先下場,準備利用這場戰爭中產生的裂痕,對這裏的協約國勢力進行打擊。

  而這樣的行動也讓巴爾幹地區的戰火有隨時重燃的風險。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