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分析
如果僅從這一點來看,彷彿各方的矛盾都已經消失了一樣,但這只是表現,按照唐紹儀的話說,狗在撕咬之前是不會叫的,停止嘴上戰爭意味着他們將要發動真正的戰爭。
事實也是如此,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減少對對方的指責後開始拼命擴充力量,拉攏新的盟友,首先就是巴爾幹地區,失去了馬其頓以及與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接壤的部分領土後,保加利亞加入了同盟國,他們已經開始準備藉助同盟國的力量展開復仇。
而塞爾維亞對此惶恐不安,他們經過兩場戰爭的洗禮國力被消耗了很多,現在又面臨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的夾擊。
再加上塞爾維亞和俄國的關係,所以毫不意外的,塞爾維亞接受了協約國集團的拉攏,至於希臘則是因爲與奧斯曼帝國的惡劣關係以及擔憂保加利亞的復仇也加入了同盟國。
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因爲一場短促戰爭,相互之間的矛盾顯得更加尖銳了,但協約國和同盟國在該地區的力量達到了某種平衡,這種平衡註定會讓巴爾幹流更多的血。
除了拉攏這些的效果,協約國和同盟國也開始拉攏歐洲以外的大國—中國和美國,以英國爲首的協約國將重點放在了美國身上,但同時也儘可能的拉攏中國。
而同盟國則主要拉攏中國和中國領導下的東亞同盟,他們更看重東亞國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對俄國的威脅,相比起擁有近150萬陸軍的東亞同盟,美國的陸軍不值一提。
至於海軍實力,德國人認爲對付俄國那龐大的海軍似乎並沒有多大的用處,而且相比起身經百戰的中國海軍,美國海軍的戰鬥力也很讓他們懷疑。
當然,以英法爲首的協約國也知道這一點,不過他們很不是不想拉攏中國,只是相比起與中國保持了多年友誼的德國,他們在東亞的競爭力很弱,而且相比起德國他們更加的吝嗇。
德國已經在10月份的時候正式與中國開啓出售太平洋殖民地的談判了,而協約國拿出的還是輕飄飄的承諾。
英法只好選擇將重點放在美國,對東亞同盟方面,盡力讓他們保持友好中立。
在這種情況下,當中國宣佈1913年11月時在南海附近海域舉行一次聯合軍演,並邀請有意願的國家前來觀摩後,協約國和同盟國都派來了人。
雙方都知道這是中國在展示自己的武力,不過這也是一個摸底的好機會
…………………………
“將軍,您看到周邊中國人醜惡的嘴臉了嗎?這幾天我遇見的所有的中國軍官見到我後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他們已經等不及歐洲陷入戰火之中了。”
維多利亞港中,副官向此次帶隊來華的伊文·托馬斯少將抱怨道,他顯然對於中國人那副等不及趁火打劫的樣子十分不滿。
“無論如何這場戰爭都將終結歐洲文明的榮耀,作爲曾經被歐洲欺凌的國家,中國人有這樣的表現並不是什麼怪事。”
托馬斯少將並不向他的副官那麼激動,身爲大英帝國的海軍軍官,現在全世界都巴不得英國趕緊衰落下去,好分享他們的遺產,他已經習慣了周邊窺視的目光。
托馬斯的注意力現在放在了中國海軍旗艦邊上的那一艘名將級戰列巡洋艦上,作爲英國海軍中最年輕的少將以及傑利科的多年摯友,
托馬斯已經被推薦負責今後印度洋的安全任務,他很有可能與斯佩的遠東艦隊在印度洋上相遇,而斯佩艦隊中最先進的主力艦就是中國海軍的名將級戰列巡洋艦。
這種無畏艦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六千噸,火力與恆山級完全一致,沿中軸線佈置了四座雙聯裝50倍徑的12英寸火炮,最高航速超過了25節,是中國海軍第一型航速超過25節的主力艦。
她的裝甲也因爲中國海軍重視防禦的原因,主裝甲帶最厚有300mm,遠遠超過了英國的鐵皮巡洋艦。
而這一型名將級戰列巡洋艦正式因爲她的出色數據,才讓德國在購買一艘成品後又購買了圖紙,發展出了德國分支,
而作爲剛剛榮升爲第一戰列巡洋艦中隊的指揮官,托馬斯十分關注德國的戰列巡洋艦發展,現在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制衡這一型戰艦。
對於英國海軍軍官來說,中國能夠拿出這麼優秀的戰艦對英國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英國最終也因爲中國海軍的快速發展徹底退出了東北亞海域。
不過托馬斯不喜歡抱怨,他也堅持認爲抱怨已經出現在眼前的事實毫無意義。
就在托馬斯觀察着名將級戰列艦的時候,鄧世昌與楊用霖也在觀察着托馬斯的座艦不撓號戰列巡洋艦。
“你猜猜那位托馬斯少將現在正在想什麼。”
楊用霖在觀察了一陣英國戰艦後,突然問身邊的鄧世昌。
“也許他現在正在後悔英國沒有延續與我們的友誼。”
鄧世昌隨後回答道
“托馬斯不是政客型的將軍,至少在情報中不是,我估計他現在正在想如何擊沉我們的荀息號,他能夠和傑利科成爲摯友,這已經說明他是個難纏的對手了。”
楊用霖對托馬斯的評價很高,現在英國皇家海軍中像他這樣風格樸素,行事謹慎的將軍並不多見,
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榮光下成長起來的英國海軍軍官大多有着勇猛和非凡獨立性等特點,他們喜歡根據自己手中的艦隊實力和前線戰況做出自己的決定,作戰時不夠謹慎。
“我不喜歡這樣的軍官,他們太過於謹慎缺乏進取精神,這樣的人無法爲海軍帶來勝利。”
作戰風格十分勇猛的鄧世昌並不喜歡托馬斯這類型的軍官,他認爲快速艦隊的指揮官要敢於冒險,因爲戰列巡洋艦本身就是一種有着濃厚冒險風格的主力艦。
“但是他同樣也不會給海軍帶來失敗,如果英國海軍中這樣的將領再多一些,德國絕對沒有取勝的希望,他是現在最適合英國海軍的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