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德國開出的價格
但是德國海軍和總參謀部的不合作以及德國面臨的巨大原料困難讓德皇威廉二世最終下達了決心,就像提爾皮茨和小毛奇所說的一樣,
德國在開戰後註定會失去這裏,與其讓英國人將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奪走並作爲禮物送給其他國家,德國不如主動將這裏出售,至少這樣,德國還能挽回一些損失。
最終擅自修改了談判條件的哈豪森沒有受到德國國內太多的指責,到了這裏德國人已經對中國參戰不抱希望了,他們現在純粹是想將太平洋的殖民地賣個好價錢。
但是德國人對於自己的海權實在是太沒有自信了,所以他們要做一錘子買賣,一口氣將包括殖民地主權在內的一切東西都賣掉,就比如德屬新幾內亞地區,德國人要求1500噸鎢礦以及兩千噸軍用乾糧。
在美西戰爭後作爲報酬交給德國的巴拉望島德國人要30萬噸石油,豬鬃以及蔗糖等戰略物資交換。
德國不要錢,他們只要各種與戰爭相關的物資,甚至是他們現在根本不怎麼確的艦用裝甲鋼。
不過有些地區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就比如鎢礦,就算中國是著名的產鎢國,一口氣拿出去1500噸也太多了,這種有廣泛用途的資源可不便宜,更不要說德國人還要求糧食。
中國政府現在正與德國在這方面糾纏,以至於最後原本與德國大使談判的主力從外交部變成了商貿部,談判變成了市場裏的討價還價,只不過雙方討價還價的是土地。
由於雙方誰也不想喫虧,價格談判從1913年11月一直談到了1914年2月也沒有敲定太多,中國與德國只談攏了關島,馬紹爾羣島以及西班牙賣給德國的北馬裏亞納羣島的其他島嶼。
至於德國堅稱經濟潛力可觀的德屬新幾內亞地區,巴拉望島以及加羅林羣島並沒有定下來,雙方仍在拉鋸,不過在談判中能明顯感覺到德國人越來越急躁了。
王啓文知道現在已經快到了德國計劃的開戰時間了,爲了趕在開戰前完成談判,他決定使用原來慣用的手法,利用協約國爲德國增加壓力,
於是,中國商貿部的一名工作人員不小心透露了這個消息,恰好一名英國政府的採買專員得知了這個消息。
很快英國政府就得到了這個消息,並就此向中國政府詢問,當然中國政府對此矢口否認,不承認與德國有任何的領土交易,只承認雙方就德屬太平洋殖民地展開了經濟合作方面的磋商。
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話“有時候一個國家否認前的話不能相信,只有他們否認的話纔可信。”
所以在得到中國政府的迴應後,英國政府就很確信中德正在展開祕密的領土談判,但問題是,德國出賣自己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他們要付出的是什麼呢?
阿斯奎斯首相擔心中國已經祕密加入了同盟國,現在正在對英國使用障眼法,海軍大臣丘吉爾甚至拿出一套對中國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計劃。
現在托馬斯少將的不撓號就在新加坡,未來也會留在印度洋,再加上亞歷山大港的英國地中海艦隊,英國有足夠的實力在對付德國前將中國海軍消滅,徹底解決遠東的威脅。
然後丘吉爾的建議就被阿斯奎斯塞進了垃圾桶,這個瘋狂的建議只會讓德國人獲利。
愛德華·格雷對此堅持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中國無論如何也絕不會加入同盟國,如果德國以加入同盟國爲前置條件展開殖民地主權談判,中國根本不可能與德國進行談判。
“但我們並不知道德國開出了怎樣的條件,他們也許會向中國購買一整支艦隊也說不定,中德兩國有着這樣的合作基礎,
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我們保衛的印度洋計劃就會徹底破產!”
財政大臣喬治對此很擔憂,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海軍的軍費又得增加,建造更多的戰列艦,但現在英國地方稅收已經超過負擔,財政很困難,
英國實際上沒有多餘的錢支持一場對遠東地區的遠征了,所有的精力都被內部緊張的社會問題和外部的德國問題牽制。
“也可能是俄國問題,德國一直希望擺脫兩線作戰的困境,他們也許是用這些殖民地做交換,讓中國在俄國背後捅上一刀。”
陸軍大臣猜測德國的計劃重心應該是北面,在經過緊急的商討之後,最終英國內閣認爲現在最重要的是弄清中德之間談判的細節,知道德國人開出的條件是什麼。
然後根據中國政府的傾向來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那麼我們現在給中國開出的條件要做出改變嗎?”
在確定了計劃後,外交大臣格雷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之前爲了拉攏中國,英法兩國對中國許諾戰後將德國太平洋殖民地交給中國託管,並願意在太平洋問題上對中國進行協助,以壓制美國。
但是現在德國直接搶在了英國前面,這讓英國的計劃出現了一些問題。
“在得知德國開出的條件前對中國許諾的條件不變。”
阿斯奎斯很快做出了決定,今後一段時間內無論如何英國拉攏中國的利益都只能增長不能減少,但是英國的利益不能白付出,扔出去的利益必須最大程度利用。
阿斯奎斯決定先看看德國的條件是什麼,然後在確定要分出去多少的利益。
英國駐華大使館的任務更加沉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