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無期徒刑
王啓文看着駐奧匈帝國大使館傳回來的情報,輕聲嘀咕了兩聲,戰前王啓文曾特別命令關注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
但沒想到這位原本應該死在薩拉熱窩的斐迪南大公居然還在高唱“吞併塞爾維亞”的論調,不過此時他已經回到奧匈帝國了,一個陸軍少將取代了他的歷史位置。
但其實死的是個少將師長還是費迪南現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奧匈帝國擁有向塞爾維亞開戰的理由,
塞爾維亞是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前哨站,這足夠將奧匈帝國和俄國扯入戰爭當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都不會放棄這次機會,
畢竟手中的刀都磨得夠快了,他們是肯定不會等下去的,協約國和同盟國能拖到現在纔開戰已經是超出預計了。
最近二十年間各主要歐洲國家擴充兵力非常厲害,德國常備陸軍已經從二十年前的四十萬一口氣擴充到現在的九十八萬,
法國、俄國、奧匈帝國等也都不甘示弱,幾乎都是增長了兩倍的常備軍力量,再加上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不管是老牌列強還是新晉列強,龐大的軍力對國家的負擔都不是不容忽視的事情。
現在全世界第一流的大國在幾天之內就打成了一團,而意大利也隨時準備加入戰團,到現在,世界上只剩下兩個大國還對歐洲的戰事冷眼旁觀,
一個是準備摘桃子的美國,一個是準備將生意做到底的中國。
而協約國和同盟國也開始對中美兩國加大拉攏的力度,他們都希望能夠爲自己爭取到更多的盟友。
中國和美國在未來大戰中的站隊問題已經成爲世界所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協約國,中國是距離歐洲比較遠,但是如果中國的軍隊涌入相鄰的俄國,那沒有誰會保證俄國能夠挺住,
面對中國從背後的突襲,俄國絕無可能倖存,而英法面對德國已經滿負荷運行的戰爭機器已經夠喫力的了,絕無可能幫助俄國應對中國的攻擊,俄國對此非常緊張
也正是這個原因協約國和同盟國爭取中國的力度更大,爭取中國的支持對兩大集團來說有更大的好處。
但中國依舊對各方的拉攏不爲所動,在宣佈中立之後,中國立刻着手張羅自己的買賣,各種的物資都上了貨架只等着交戰雙方採購。
多年的準備也讓歐洲各國爆發出了驚人的作戰能力,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集團都拔出了已經不能再銳利的戰爭利劍向對方刺去,而在這驚人的作戰能力背後則是海量的消耗。
在戰前雙方都憋足了力氣,自認爲充足的準備讓雙方都以爲這場戰爭將會很快的結束,但事實與他們希望的恰恰相反。
德國的作戰計劃早就從上個世紀便開始制訂了,在1870年普魯士王國和法國的戰爭中,法國遭遇了色當慘敗全軍覆沒,被迫割讓領土,德國想要複製那一次成功。
而法國心中一直沒有放棄復仇,於是法國進攻學派的代表人霞飛也制訂了十七號作戰計劃。
這兩個計劃碰撞到一起的最終結果只能證明了這場戰爭對兩國甚至是兩個集團來說都是一場“無期徒刑”,誰也無法迅速擊敗對方。
中國的首個客戶就是法國,滿腦袋浪漫思想和不切合實際的法國陸軍一開戰就被被德國鋪天蓋地的炮火和機槍火力給教育了一番。
德國犀利的攻勢幾乎打得法國擡不起頭來,但這還並不是法國人最害怕的,法國和英國遠征軍的將軍們心中最爲擔心的是他們的炮彈供應恐怕快要跟不上了,
大戰爆發的時候,法國陸軍炮彈總庫存量還不到五百萬發,更誇張的是,如果詳細計算法軍炮兵主力75mm炮的炮彈庫存量,每一門炮可發射的彈數甚至不到一千三百發,
相較於1897式75mm炮的驚人射速(最大每分鐘30發,標準每分鐘20發),全法國的75mm炮彈可以在兩小時內射光。
法軍只有這一點點的炮彈庫存量,是因爲戰前推算每月最高消耗彈藥數爲十萬發,因此五百萬發炮彈足夠讓法國打四年,
但沒想到戰爭的需要促使法國人的炮彈消耗量很快便達到了九十萬發一個月的水平,法國人的堅強盟友英國遠征軍的境況比法國還要糟糕,
第一軍團司令海格將軍在英軍剛準備投入戰場的時候就不得不下令各師將彈藥集中在某幾個炮營,並把無彈藥可發射的炮營一律撤退至後方。
而作爲世界上第二個使用法國1897式75mm火炮的國家,中國從法國購買了完整的生產線,並且儲備有大量的75mm炮彈。
所以在中國表示自己有大量的75mm火炮彈藥庫存後,法國大使馬士理立刻與中國政府接觸表示法國要購買兩百萬發,並且優於法國在遠東的商船不足,他們還需要中國商船隊幫忙運輸。
而這還只是第一批,接下來法國人還要繼續購買,之後英意識到自己的產能被海軍吞噬太多,無法武裝大量的陸軍後,英國人也開始購買中國武器武裝英印師甚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師。
而英國人除了武裝自己的殖民地陸軍外還抽空照顧了一下俄國,英國人一直擔憂俄國低效的產能會讓他們沒有足夠的火力對付德國人。
所以英國人出面希望中國能夠對俄國進行支援,考慮到俄國脆弱的財政,英國表示他會和法國一起爲俄國提供支援,這同時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中國原以爲俄國提供支援的話,那麼就說明短期內中國並沒有和德國一起夾擊俄國的心思,俄國的後背暫時還是安全的。
讓協約國集團送了一口氣的是,中國表示只要資金到位他們願意爲俄國出售他們急需的武器。
在中國的幫助下,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火必然會燃燒的更加猛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