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分析
如果德國自己行動,讓萊茵蘭重新軍事化,那麼法國的戰略地位將會受到嚴重的削弱,法國將不能爲他的東方盟友提供有效的保障。
繼而讓法國的同盟體系破裂,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國的東方盟友兩個方面,法國一旦退讓他們的虛弱就會被各國所洞悉。
而意大利目前進行的戰爭受到了英法的制裁,已經讓意大利政府心懷怨恨,一旦德國確定了在中歐的優勢,那麼他們將不得不改變策略,向德國靠攏,疏遠與法國的關係。
至於東方盟友立場實際上更搖擺,法國主動暴露自己削弱的本質後,他們甚至能在一個小時內就改變自己對德國的態度,從敵對,偏向英法的中立改變成絕對中立或者直接選擇強化和德國的友好關係。
而法國肯定能夠看到這些,所以法國政府有很大可能出動軍隊將德國人趕回去,而法國現在的軍事硬實力要遠遠超過德國,根本不擔心失敗的問題。
此外法國是凡爾賽和洛迦諾公約的擔保國,並且這兩份條約的內容都關乎法國的國家利益,法國可以有理有據的反擊德軍。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軍事實力問題,德國相比法國太弱了,如果德國高層沒有集體發瘋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會在英法同意前行動的。
而英國也有可能會照顧法國的感受,畢竟英國在這兩份條約中的角色一樣,都是條約的受益方,如果條約被突破,英國也會損失一些利益。”
顧維鈞不太相信德國有這個膽量去行動,畢竟雙方力量差距過大,一旦英法下定決心德國必然重新掉回絕望的深淵。
但是顧維鈞也承認,英法滿足德國需求的可能性也有,並且這種可能性在提高,蘇俄的威脅迫使英國和法國必須加強歐洲的防禦能力。
不過如果英法滿足德國需求對中國會非常不利,這就意味着他們主動解決了歐洲大陸的一個能引起戰爭的矛盾點,不能爲中國在南洋的行動提供任何的幫助,
王啓文現在有一些猶豫,是否要將針對菲律賓的行動提上日程,他需要更多的情報支撐才能知道德國政府萊茵蘭軍事化的決心和英法等國的真正態度。
在這兩個重要的支撐情報掌握之前,菲律賓的行動會十分冒險。
王啓文:“顧部長,你認爲英法妥協的可能性有多大?”
顧維鈞“很難說,一切都要看蘇俄對他們造成的壓力有多大,他們內部綏靖主義力量增長到了什麼程度,當然還有我們對他們造成的壓力,但是在歐洲安全問題上,我們只是次要因素。”
王啓文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從沙發上站起身來到辦公室牆上掛着的大號世界地圖前盯着蘇俄的疆域圖,腦海中開始思索蘇俄究竟能夠對歐洲施加多大的壓力。
現在世界局勢變化的很大,這主要是中國改變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讓各國必須對自己的戰略進行調整。
誰也不能保證希特勒還會向歷史上一樣在3月份不顧國防部和總參謀部的擔憂強行下令萊茵蘭軍事化行動開始,因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德國現在的外交局勢比歷史上還要有利。
最終王啓文決定還是相信希特勒的膽量,蘇俄到目前爲止依然沒有解決內部的問題,接下來的幾年都需要平息內部的麻煩,所以在最近幾年內他們肯定無法對西方製造太大的壓力,他們的對外軍事行動很可能只侷限在波羅的海三國。
而英國很可能不會願意法國在德國萊茵蘭軍事化後和德國兵戎相見,英國很清楚,一旦歐洲爆發衝突或者戰爭,他們必定會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回歐洲,中國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
爲了自己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英國甚至有可能堅決反對法國的軍事行動。
盯着地圖差不多15分鐘王啓文才轉過身問道:“菲律賓新政府的成員人選挑的怎麼樣了?”
顧維鈞一聽這話就明白王啓文已經決定要利用起德國可能的萊茵蘭行動了。
“我們暫時確定了一位人選,是呂宋一位大種植園主,他們家族早在前清時就定居在呂宋島了,在當地有很深的根基,當年我國派出部隊協助西班牙鎮壓菲律賓起義軍時就有過合作。”
“你們外交部先與西班牙政府和菲律賓總督進行接觸,開價不變,我們會保證西班牙企業在菲律賓的合法權益,所有西班牙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也能得到保證,增加對西班牙的貸款額度,幫助他們提高軍隊現代化程度。
如果他們同意,我們就直接用和平手段收回,如果他們堅持之前所謂的底線,你們在讓挑選出來的那個代言人行動。
此外,外交部也要加強對德國的外交工作,我們得給德國更多的外交支持,增加他們萊茵蘭軍事化的信心。”
王啓文已經決定要在36年上半年解決菲律賓問題,總參謀部的看法是正確的,絕對不能給英國介入菲律賓的機會,不然這裏會變成導火索。
而給德國一些信心讓他們進一步挑戰凡爾賽秩序,也是重要的一步,如果中國能夠表現出對德國收復領土合法權益的同情與支持,
德國政府很可能不顧及法國的態度,如果英國在其中再表露一點“不願意見到歐洲大陸在燃起戰火”的態度,進軍萊茵蘭就一定會發生。
當然,如果德國沒有進軍萊茵蘭或者英法主動滿足了德國的要求,中國也還是會執行菲律賓的相關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