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坦克殲擊車
奉天這個城市和中國的其他大部分城市有些不同,這是一個很純粹的工業城市,幾乎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工廠,而這些工廠絕大部分都是和鋼鐵、機械能夠扯上關係的,同時這裏還是中國最重要的機械製造基地之一。
中國陸軍多型坦克,火炮以及空軍的多型戰機都是從這裏出產的,當然,這些軍事力量平時是不會出現在民衆面前的,在普通人的眼中,奉天是一個整天都濃煙滾滾,機器聲不斷的城市。
在奉天重型機械製造廠內,工廠管理高層跟着楊傑介紹他們的生產狀況和產品性能。
“我們的一些兵器裝備在西班牙內戰裏還是經受住了考驗的,早期我們向西班牙兩方面提供的坦克都是老舊坦克,但是他們都經過了西班牙戰場的考驗,事實證明即便是裝備42倍徑50mm火炮的獾式坦克面對其他國家所提供的坦克還是有着較大的優勢。
而換裝了60倍徑火炮的獾式坦克完全能夠在火力方面壓制其他國家的現役坦克,包括英國的步兵坦克。”
其實不用西班牙內戰的實戰證明,中國陸軍方面都是知道獾式坦克的性能勝過目前世界的大多數坦克的,42倍徑的50mm火炮在使用穿甲彈時能在500米的距離上擊穿47mm厚的裝甲。
60倍徑的50mm火炮在500米的穿深達到了59mm,而使用硬芯穿甲彈時能達到72mm,即使英國最新的瑪蒂爾達步兵坦克也抵擋不住。
不過對上蘇俄最新式的KV系列重型坦克的話,獾式坦克上的50毫米坦克炮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根據情報,正面裝甲超過了75mm,獾式坦克無法在正常交戰距離擊穿它。
而kv1裝備了76.2mm的坦克炮,500米距離內預計穿深不會低於60mm,而獾式三型坦克正面裝甲僅有57mm,炮塔正面更是隻有30mm,針對薄弱裝甲唯一的補償是它能在炮塔和車體首上部增加20mm的附加裝甲。
爲了應對蘇俄出現的這種重型坦克,中國又拿出了荒漠貓中型坦克,而這種坦克的生產也是楊傑視察的重點。
這種坦克裝備了一門新式的43倍徑的75mm火炮,500米距離上的穿深達到了91mm,使用硬芯穿甲彈時穿深提高到了116mm,而按照中國陸軍的要求,這一型坦克仍預留了空間,可以進行改裝,換裝更重的火炮。
而相比起獾式坦克最大的進步是,荒漠貓採用了60mm傾斜50度的傾斜裝甲,比起獾式三型坦克的垂直裝甲加強了不少。
不過這款坦克沒有前往西班牙戰場,因爲中國陸軍的裝甲師急等着裝備,至於中國陸軍所研發的其他新式重型裝備,比如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防空炮,也是如此。
中國投入到西班牙戰場最先進的裝備是一款輕型坦克殲擊車,它有一定的捷克血統,1935年時中國從捷克那裏進口了幾輛LT35坦克用以測試性能。
最終發現其底盤有很大的改裝潛力,最終太原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抓住機會對35坦克的底盤進行了改進,並以此研發了這種代號2101型的坦克殲擊車。
就目前中國裝備的裝甲戰鬥車輛而言它算得上是一個相當小的目標,高度算上車頂機槍防護裝置在內一共才兩米過一點,寬度算上裝甲圍裙2.7米,同樣它也是一個相對較短的裝甲車輛,底盤長僅爲4.7米左右,而它的火炮離地面的高度也僅爲1.4米,戰鬥全重還不到16噸。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這種坦克殲擊車是個薄皮餃子,它所有的裝甲表面都有着極佳的傾角,車前身的上表面覆蓋着傾角爲60度的60mm鋼板,前下表面的傾角爲40度,
側後裝甲的上下車身的傾角相應爲40度和15度傾斜的20mm厚裝甲,車身上方和尾部的艙門厚度均爲8mm的軋製鋼板,精良的軋製鋼板焊接技術也大大提高了改型殲擊車的防護能力,而獾式二型坦克正面裝甲僅僅只有30mm垂直裝甲。
動力系統也很不錯,汽油發動機能夠給其提供150匹馬力,配套的35cm履帶給地面造成的壓力更低,能夠快速通過大部分地區,它也有比世界絕大部分裝甲車輛更好的爬涉障礙物或是穿越不同地形的能力。
火力方面,研製該坦克殲擊車的太原重型機械製造公司工程師力排衆議一定要選用當時被認爲過於沉重的43倍徑75mm火炮,而不是主流的50mm火炮,這使得這款坦克殲擊車的火力以及防護均超過了獾式二型坦克。
不過,它一開始並沒有被中國陸軍看中,因爲它的噸位問題空間有限只能採取四人制車組,一旦車輛被擊毀,逃生將變得困難,而在噸位限制下,它性能也並不突出。
所以一開始這種坦克殲擊車是準備裝備給盟友的,尤其是日本朝鮮的陸軍,中國陸軍認爲這種矮小的裝甲車輛最適合那些矮子。
而它被中國陸軍看中的最根本原因是,太原重型機械公司調整了它的生產線,他們向陸軍保證其生產起來僅需要三幹個工時,價格也比獾式坦克要便宜不少,並向陸軍展示了這種殲擊車無與倫比的可靠性。
最終出於價格上的考慮以及補充上的便利,這種坦克殲擊車才進入裝甲部隊服役被命名爲蟻獅,該種殲擊車得到了前線軍官的好評,其他亞約國家也看中了它極高的性價比,購買了生產許可在國內開始生產。
現在這種坦克殲擊車也成爲了中國陸軍的主要裝備,而楊傑此次視察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確保中國的裝甲部隊能夠在東南亞局勢發生劇烈變化前齊裝滿員,對東南亞局勢進行強有力的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