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困境

作者:硬糖先生
英國人現在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個帝國經過戰爭,經濟危機的多輪削弱後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時刻,英國人發現現在他們說話已經有些不太好使了,波蘭和羅馬尼亞公開反對英國的“建議”

  事實上,嗅到戰爭氣味的英法在三國談判最後都打算接受蘇俄的最低限度要求,爲了與蘇俄達成同盟協議,準備故伎重演,再次像慕尼黑協定那樣,犧牲弱小國家波蘭和羅馬尼亞核心利益,以拉攏強大的蘇聯抗德。

  英國外交大臣要求駐波蘭大使向貝克闡明三國談判破裂的危害和對波蘭帶來的危險,使其能“同意蘇俄的建議”

  法國外長也致電法國駐波蘭大使諾埃爾,要他懇求波蘭政府無論如何都“不能拒絕這一拯救世界的最後機會”,同時“強硬地提醒”波蘭政府想一想法國爲其提供的貸款、軍事裝備和其他援助,並要“考慮如拒絕而引起的一切後果”

  但波軍司令並沒有被嚇到,而是很是堅決的告訴英國駐華沙武官說:“在任何情況下都決不同意蘇軍進入波蘭。”言下之意,波蘭不會變成第二個捷克斯洛伐克,而羅馬尼亞也是同樣的態度,並更進一步直接與德國進行了祕密聯繫,

  而德國也開始挑撥離間,希特勒在蘇俄故意透露談判的消息之後表示“爲了對西歐的作戰計劃順利實施,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證蘇俄的中立性。”

  一旦計劃成功,那麼對英國來說他們在東歐將面臨一個災難性的失敗,而地中海沿岸也不太平,意大利在與中國簽訂合同之後,立刻請了中國海軍設計師和工程師協助他們設計建造航空母艦,並且從中國訂購了一艘護航航母,雙方航空工業上的合作也按照密約展開。

  英國對此強烈抗議,認爲中國給意大利出口航母嚴重破壞了地區穩定與和平,但是意中雙方均強調這是一次符合自由貿易原則的交易,也不違反國際法,英國沒有理由指責。

  而作爲迴應,英國往地中海多調派了兩艘重巡洋艦,埃及有了更多的航空隊,但是英國沒有抽調他們的航空母艦,這是考慮到德國航空巡洋艦的威脅,這些能夠攜帶轟炸機的怪胎需要航母去壓制。

  歐洲各處都出現了不利於英國的事件,亞洲也沒消停,巴列維在顧維鈞訪問伊朗之後終於認清了現實,決定全面倒向中國,

  而中國也很慷慨的表示,中國將會接受德國人留下的爛攤子,繼續幫助伊朗進行現代化,派出軍官團指導伊朗軍隊,併爲伊朗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但是中國的軍官團必須要享有特殊的待遇以及充分的權利,以保證伊朗軍隊不受外界的干擾而威脅軍隊現代化的進程。

  中國公使還與巴列維達成了祕密協議,如果伊朗決定驅逐國土上的英國駐軍,那麼中國將完全站在伊朗一邊,只要伊朗政府提出申請,成建制的亞約軍隊將會趕來協助伊朗軍隊,保證伊朗的領土完整與獨立。

  不過中國並沒有同意伊朗現在就加入亞洲公約組織,中國政府的藉口是“伊朗政府並未確保內部的穩定”擔心伊朗現在就加入亞約的話背會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觸發亞約集體防衛。

  這實際上是針對的是伊朗國內的親德派搞事情,因爲亞約成員國享受集體防衛,這個權利很重要,一旦任何國家向亞約成員國發射哪怕一顆子彈都會被認爲是對亞約一個整體的攻擊,如果伊朗親德派被德國利用起來很可能會讓亞約捲入大戰。

  比如故意與蘇俄發生邊境衝突或者突襲巴庫,而蘇俄絕對會因爲巴庫這個外高加索工業中心和重要的油田與伊朗徹底翻臉,到時候戰爭規模很可能超過控制,極易觸發亞約集體防衛,這會損害中國的利益。

  而中國政府現在利用這一點迫使伊朗儘快清理內部的德國力量,而另一個不讓伊朗現在加入亞約的重要原因是中國在婆羅洲事件後就保證不會讓亞約進一步擴張,現在還沒到撕破臉的時候。

  但是中國還是給了伊朗人一個安全保障,一旦英伊雙方爆發了衝突甚至戰爭,那麼中國將無條件站在伊朗這一邊,無論是不是英國率先挑起的衝突,這等於是鼓勵伊朗去收復自己的領土。

  在得到中國的保證後,巴列維開始清理國內的親德勢力作爲迴應並且從德國人手中收回了德黑蘭大學,而中國也組建了一支軍官團全方位的指導伊朗軍隊現代化。

  比起軍官團出發更早的則是隸屬於軍情局的海外特殊任務小組,作爲世界上效率,規模一流的情報機關,中國軍情局擁有多支保密度極高的小組,專門從事海外刺殺,顛覆等行動。

  他們的任務是清楚某些可能干擾中伊合作的伊朗親德派人物,而這一點得到了巴列維的默許。

  而在中國行動的過程中英國全程保持了沉默,蘇俄也沒有什麼反應,儘管中國派出軍官團的藉口是協助伊朗防備來自北方的侵略。

  德國政府對此有些不滿,他們向伊朗抗議對德國公民的迫害,也向中國進行抗議,表示這件事損害了德國人民的感情,破壞了中德雙方的友好關係。

  但是顧維鈞表示這是伊朗政府的選擇,中國不會干預一個主權國家的內部事務,中國與伊朗的排德事件沒有任何的關係。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明面上的說法,希特勒在得到中國外交部的解釋後罵了一些難聽的話,但是最終他仍然沒有選擇因爲伊朗問題與中國翻臉。

  畢竟德國現在還要仰仗亞約的物資,作爲戰爭準備的重要一環,德國開始大量進口各種物資,包括橡膠,石油,鎢礦,鋼鐵甚至武器,而亞約是德國原材量最重要的供應地之一,這個時候不能與中國翻臉,不然只會讓英國人高興。

  但是雙方的裂痕還是產生了,也爲今後雙方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