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對合作者的投資
駐華大使表示他們的西伯利亞駐軍會逐漸撤退,這是他們單方面的行動,不需要中國做出迴應,同時他們告訴中國蘇俄對於東南亞的局勢感到遺憾,也諒解中國對於東南亞地區的利益訴求。
蘇俄的態度讓中國感到滿意,施肇基表示他們終於開始正視現實了,實際上蘇俄不插手東南亞應該是在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就做出的承諾,以對應中國承認蘇俄對東歐部分地區的權利主張,但是貪婪促使他們像個守財奴一樣斤斤計較手裏僅有的幾個可憐金幣,不想放棄被英法中等國幾乎消滅的東南亞傀儡力量。
當時中國出於瓦解英國統治的目的也沒有刻意對蘇俄在東南亞扶持的傀儡做出要求,但是他們的態度依然讓中國不滿,現在他們終於決定放棄在這一方向的所有努力成果了,
“印度洋永遠都只能是俄國人的夢”這句話不光是英國人所堅持的戰略也是中國所堅持的戰略,俄國人不能擁有溫暖的海洋。
不過蘇俄的變化並沒有影響亞約軍事委員會的安排,38年亞洲各國的軍費預算增減依然沒有減緩的跡象,僅中國在去年公開的新一年軍事預算就超過了30億美元。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統計各國最新的具體軍費開支是無法得到準確數據的,只能得到去年的較準確數據,因爲從35年開始,各國的軍費支出都是會在局勢緊張的時候臨時增加支出,比如去年中國藉口德國吞併捷克以及暹羅問題兩次要求盟國增加軍事預算,提高了軍費在各國國民收入總值中的佔比。
而中國在暹羅問題時一次性就增加了差不多5億美元的軍費,政府還通過發行海軍債券的方式籌集了更多的海軍造艦撥款,在年底時宣佈建造兩艘重型裝甲航空母艦。
但這個數字在準備戰爭的國家中並不算多,根據各國相關機構的分析德國今年實際的軍費開支很有可能達到驚人的70億美元,蘇俄也很可能接近50億美元。
而各國投入這麼多的軍費目的都一樣,那就是爲了保證獲得軍事優勢,所以拿到了錢的軍隊都是展開了各自龐大的採購計劃,海量的訂單開始涌向各國的工廠,
雖然戰爭還沒有到來,但是已經有國家的市場因爲越來越快速的擴軍備戰而展現出畸形的繁榮,比如德國。
不過一些國家依然將矛頭指向中國,他們依然主要指責中國的軍費不過透明,美國報紙甚至聲稱中國38年的實際軍事預算超過了60億美元,而不是他們所公佈的34億美元,亞約整體的軍費規模肯定接近90億美元。
一些報紙甚至信誓旦旦的表示亞約軍費已經接近200億美元,中國人隱瞞了絕大部分信息,他們要求美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中國完全公開軍費,並增加美國的軍費,保證太平洋的安全。
這樣的言論很顯然是在渲染亞洲威脅,各國政府實際上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潛能都有一定的認識,如果中國真的將軍費提高到了一百多億美元,那麼一定會爆發世界性的大戰,中國準備拼盡全力應對戰爭了,但是美國政府依然放任這樣的言論,顯然是準備給美國增長軍費鋪平道路。
不過他們有一點猜測到沒錯,中國確實沒有破壞自己的隱瞞實際軍事花費的“傳統”,公開的數額要小於實際的數字,而且除了軍費外,中國還有一筆數額龐大的祕密支出。
這筆錢主要交給軍情局和內務部下屬的安全部門充當經費,這筆黑色資金主要用來進行海外顛覆,收買關鍵人物以及培養合作者,
現在中國軍情局已經找到了一個符合要求的印度合作者,錢德拉·鮑斯,此人堅持進行反英活動,並且與溫和的甘地不同,他算是一個激進派。
早在1928年,他就積極參加了籌建青年大學生組織國民志願軍,併成爲該組織的最高指揮官,他以驚人的才幹和組織才能把一些不守紀律的青年編入了這個半軍事組織之中,向印度顯示了民族的力量。
這引起了中國軍情局的注意,隨後中國軍情局便開始試着接觸他,看看能否將其培養成一個“朋友”,而錢德拉本人也將中國當成是驅逐英國的重要外部力量,爲了得到中國的援助,他向中國政府做出了許多承諾,並且數次表達他的堅定立場。
而中國政府也曾經在30年他被捕入獄後數次施壓英國總督府要求英國人釋放他,迫於中國強大的壓力,英國人只得以錢德拉身體欠佳爲由將其釋放,
之後數年在中國軍情局確定他的反英決心後,中國政府最終答應他培養印度民族武裝力量,中國會爲爭取自由獨立的印度青年提供第一流的武器以及與中國國防軍無異的嚴苛訓練,讓他們在最短時間內成爲合格的戰士。
同時中國政府完全支持他與甘地非暴力學說不同的主張,包括建立軍隊,用暴力來反對英國殖民當局統治,隨後印度國民軍就祕密在中國與緬甸接壤的地區成立,中國軍情局在這裏建立營地接收印度反殖民分子,中國政府甚至允許錢德拉在亞約各國的印度移民中徵兵,用來組建軍隊。
爲了讓這支部隊有穩定的兵員,中國軍情局在英屬印度大肆煽動印度人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還在印度建設了幾條祕密線路,讓這些人前往果敢等地的訓練營。
此外中國對錢德拉也很慷慨,每年對他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讓他能夠在印度國內獲得更多的支持,增強印度國民軍的戰鬥力。
軍情局的祕密資金有一部分就消耗在他的身上,而隨着局勢越來越緊張,軍情局也在加快對其他合作者的投資力度,未來軍情局的祕密資金還有會可觀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