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聽到這句話,隋帝當即直接站起身來,隨即不可置信的看着林凡,質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林凡輕笑一聲,隨即道:“你走後,揚州將盡皆淪爲宇文化及的掌中之物,甚至要不了多久,驍果衛大軍的後勤也會被徹底截斷,到那時,陛下您,又該如何自處?”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隋帝語氣變得有些激動起來,辯駁道:‘朕知道宇文化及不是很安分,甚至在暗中有些動作,但是如今天下,除了朕,沒有任何一方勢力能容得下他宇文化及,他爲何要叛朕,爲何要反朕?’
隋帝不願意相信,同時也是不敢相信,因爲要是宇文化及真的謀逆,那現在揚州就真的會全部淪陷,最主要的是,此次出征,爲了鼓舞軍心,他是御駕親征,蕭後和其子女全部在江都之內。
萬一這是真的,那後果,他都有些不敢想下去。
“當你讓天下民不聊生,戰亂四起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這個世道,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大一統的大隋盛世了。”
“天下風雲變幻,人心也必然會發生變化,宇文化及的野心和隱忍,超越你的想象,驍果衛將士歸鄉心切之情,也遠遠超出你的預估。”
“所以,我給你指的這條路,就是你當下唯一的生機,除此之外,你已是窮途末路。”
林凡並不擔心宇文化及不會按照歷史上記載的那般造反,因爲當他解決完這裏的事端以後,他會親臨江都。
和隋帝的這場交鋒,在沒有一方徹底達成目的之前,誰也不敢有必勝的把握,人心難測,但他林凡現在的處境,相對於隋帝而言,卻是要好的多的多。
有徐世績駐守,只要固守不出,驍果衛就不可能拿下滎陽城,至於洛陽王世充,說句心裏話,現在的他,根本沒有資格和瓦崗軍爭鋒。
甚至是被他們佔據的回洛倉,只要林凡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奪回來,依靠洛陽城池據城而守,或許瓦崗軍一時間的確難以破城。
可要是出城與瓦崗軍對決,勝利必然會屬於瓦崗。
這一點,林凡很是自信。
沉默。
良久的沉默。
隋帝靜靜的站在林凡面前,一言不發,腦海中卻卻是在飛速的想着所有,權衡利弊。
終於,良久之後,隋帝眼神之中帶着無比的凌冽氣息,看向林凡,沉聲道:“你想怎麼做?”
這一刻,他終於下定了決心,因爲林凡說的不論是真是假,他都已經別無退路。
就算是假的,滎陽城堅固無比,難以短時間攻克,而驍果衛將士要的不是與瓦崗開戰,而是殺回長安與家人團聚,自己要是一意孤行,到時候恐怕引起兵變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要是真的,那就真的是滅頂之災,要是在這則消息傳來之前,不能拿下洛陽,那他就再無任何翻身的機會。
“既然王世充想要讓我們雙方大戰,他好坐收漁利,那我就給他這個機會,以這豫州爲棋,演一出大戲。”
“舞臺我給你們搭好了,至於怎麼將這場戲唱好,那就是你們的事了。”
說罷,林凡對着不遠處正焦急的看着此處的徐世績揮揮手,示意讓他過來。
徐世績當即躍馬而來,而另一邊,見徐世績趕往隋帝之處,宇文成都當即就要趕來護駕,卻被裴矩阻止。
“宇文將軍,還是讓榮國公去吧。”
來護兒沒有絲毫的耽擱,也是縱馬而來。
一時間,原本只有楊廣和林凡兩人的涼亭之內,變成了四個人。
“參見陛下!”
“拜見軍師!”
兩人紛紛對着隋帝和林凡拱手,隨即在林凡和隋帝的示意之下,朝着一旁而去,商議接下來的具體部署。
而涼亭之內,隋帝突然道:“王辯曾言,你瓦崗之新政,已然站在了天下所有人的對立面,將來必將爲天下所不容,朕也經過侯官的情報,對其有所瞭解,他所言不虛。”
“只是讓朕不解的是,爲什麼你會如此針對世家門閥,就算是朕,當初也是使用針對一批,消滅一批的做法,可即便如此,也落得如今這個下場,你如此之舉,究竟是意欲何爲?”
瓦崗新政,隋帝不是不瞭解,但是正是因爲了解,所以他才一直都看不穿林凡的真正用意。
自古以來,土地就是世家門閥的根本,可林凡卻要將其收爲國有。
各個地方官出身也是世家門閥之列,幾乎把持着朝中各個要害部門的官職,不僅貪得無厭,甚是趴在國家的身上吸血。
可儘管如此,在隋帝看來,這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罷了,爲何林凡下手會如此決絕,幾乎是取締了瓦崗境內所有特權階級的權利。
沒有這些人,誰來幫你管理國家,就憑那些所謂的百姓?
面對這個問題,林凡也是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將眼神看向遠方,突然問了隋帝一個問題:
“楊廣,你創建科舉制的目的是什麼?”
“什麼?”
隋帝不解。
“科舉的創建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弊端依舊不少,既然今日你問到了這個問題,那我就好好給你說說。”
“瓦崗新政,或者說是我心中理想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天下大同固然是個奢望,人心皆有私,沒有人是完美的,更沒有人能接受自己拼死拼活得到的一切,其他人卻能什麼不付出就能得到,要是這個世界真的是那個樣子,是會出大亂子的。”
“將士們跟着我浴血疆場,本就應該得到他們應得的獎賞,榮耀也好,金錢也罷,那是他們理所應得之物,誰都沒有權利剝奪。”
“可要是因此使這個世界窮者越窮,富者越富,最終會導致什麼結果?就算是我最終能戰勝一切敵,建立一個全新的帝國,也不過是歷史塵埃中的一粒灰塵罷了。”
“可合理的制度,卻能最大程度的抑制人心的貪婪,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從最上層做起!”
(不想在這個階段說這個的,但是有很多人因此批判,甚至是棄書,讓我很難受,索性就藉着此次和楊廣的交談,將這件事說清楚,但目前不會施行,得有一段時間的緩和和沉澱。)
(這個從最上層做起的制度,會在下一章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