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辨仙源何處尋 ()

作者:司馬易
第六節

  飯後,師孃帶着善非到樓上收拾房間,雨瀟等人也一併上樓幫忙。

  踏着松木梯子,上了二樓,有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邊是一排房間。這二樓的房間全部由楠竹與慈竹建造,需要承重的樑柱和框架,採用粗壯厚實的楠竹,隔牆、窗戶等則用慈竹做成。削好的竹片,整齊地鑲嵌在開有細槽的楠竹框架中間,成爲一堵堵竹牆,房間的房門也大多這樣製成。

  “男生住在亦鬆的書房,女孩子們就住在琴房吧。”師孃似乎在給善非交待着。

  聽着師孃說出“男生”這樣的詞,幾個人有些驚訝,怎麼看,師孃都不像是一般的村婦。接着又聽到說“書房”“琴房”,更是覺得師父與師孃絕非普通農戶人家。

  幾人走進書房,頓覺書香氣濃。雖然竹製房屋顯得簡陋,但書房內的陳設卻給人分外雅緻的感覺。

  靠牆放着一個竹節書架,有好幾層,每一層都整齊地放滿了大大小小的書,好多書都是微微發黃的線裝古籍。窗邊立着一個木製書桌,造型簡潔,似乎就用幾塊松木板拼成,桌面光滑平整,明顯經常使用,桌子的側面,保留了松木的外皮,由於使用時間較長,外皮已經摩擦得光滑油亮,看着古樸而有味道。書桌上放着文房四寶,一張黃白色的紙平鋪在桌面,上面有幾個字,墨跡未乾的樣子。牆上掛着好多字畫,大多是山水水墨畫,不少紙面發黃,看起來都有些年代了。

  二樓房間的地板都是雙層,中間架空,下面一層是木板,上面是竹板。屋內的竹木地板比外面地板還要高出一層,師孃說打理一下,鋪上棕墊與牀單,就可將地板當牀了。

  大家在書房內說着話,感覺竹子做的雙層牆面雖然很緊密,但也透氣,山風下來,透進屋內,好不涼爽。

  “好涼快!”雲飛一邊新奇地辨認着書架上的古籍,一邊說道。

  “那冬天這樣透風的話,會不會就很冷呢?”雲飛問師孃。

  “冬天啊,我們就把這個棕簾給放下來,屋裏就暖和了。”師孃用手指了指房梁的位置。大家這纔看見,每一面牆的上面,都有一卷收得好好的棕簾,用繩子扎着,如果鬆開繩子,棕簾就可以放下來蓋住牆面,這樣牆面就不會再透風,這真是精巧的設計。

  “這樣的房子可就冬暖夏涼,和安了空調一樣了!”劉斌打趣地說。

  師孃又領着雨瀟和何萍來到走廊的盡頭。

  推門進去,裏面比書房空了不少,最顯眼的,就是臨窗放着的竹製琴桌,以及旁邊的一把竹凳。琴桌用完整的細竹竿做成,竹節錯落,好不雅緻。凳子的凳面是用發黃的竹篾編制而成,想來坐着一定很舒服。

  雨瀟在何萍的攙扶下走過去,看見琴桌上放着一張古箏,這箏由於年代久遠,箏面與箏體的顏色發黑,已然看不出料質,不知是用什麼木所造。箏的弦並非鋼製,似乎用麻絲製成,這倒少見。儘管琴絃缺了三根,但整個琴身一塵不染,乾淨整潔,一看就是常有人彈奏的樣子。

  雨瀟忍不住在凳上坐下,右手輕撫琴絃,古箏隨即發出空靈悅耳的琴聲。這琴聲沒有普通古箏那樣清脆,也不似古琴琴聲那樣綿柔,就像是古箏與古琴的混合體,綜合了二者的音色優點,恰到好處。

  雨瀟從前方竹窗放眼望去,遠山連綿,古木蔥蔥,平坦處,農田翠綠,阡陌縱橫,好一幅山居意境圖。從屋後大山上飄下來的,充滿草木花香帶着淡淡霧氣的新鮮空氣,在窗前升騰,從竹牆滲透進來,深深地呼吸一口,浸潤心肺,感覺整個人從外到內被清洗得乾乾淨淨,儼然可以飄飄成仙了。

  雨瀟望着窗外發呆,這樣的境遇,似乎只能是在夢中。

  “雨瀟會彈箏的吧?”師孃看雨瀟的坐姿與撫琴的樣子,不由問道。

  “我媽媽是少年宮教古箏的老師,我跟着學過一點。”

  “哦?那好,你試試這箏如何?”師孃話帶喜悅,如遇知音。

  雨瀟擡腕,彈了一小段《漁舟唱晚》,雖然少了三根琴絃,但似乎沒有影響到雨瀟的彈奏,琴聲如山泉入潭般散開,婉轉悠揚,意蘊深長。直到雨瀟撫琴不動,屋內似還餘音嫋嫋。

  “呀,雨瀟,你彈得真好,這是什麼曲子啊?”師孃聽得意猶未盡,走到雨瀟身旁,低頭地看着她,面帶慈愛。

  “哦,這曲是《漁舟唱晚》,描繪的是我們江南水鄉的景色,好久不彈,我都快忘了,小時媽媽常逼着我練這首曲子。其實我彈得不好,是這箏的音色獨特,特別適合彈奏這樣的曲子,而且我在彈奏時感覺和這箏有交流一樣,真是神奇啊!這麼多年,我從沒遇到過一張有這樣感覺的箏呢!”雨瀟似乎還陶醉在彈琴的過程中,說得激動,忘了腳傷,站了起來,然後又“哎呀”一聲坐了回去。

  “非兒,去給雨瀟做一根稱手的手杖吧!”師孃見雨瀟跌坐的樣子,心疼得很,扭頭對善非說道。

  善非站在門口,一直在看雨瀟彈琴。他從側面望去,雨瀟的背影,剛好襯在竹窗美景的中間,全然一幅動人的剪影,《漁舟唱晚》的琴聲絲絲入耳,善非的心絃也似乎被雨瀟撥動一般。他呆在那裏,一動不動,完全沒有聽到師孃的吩咐。

  “非兒,快去啊,給雨瀟做根手杖,記得做根輕點兒的啊!”師孃見善非沒動,又重複了一次。

  “哦,我這就去!”善非回過神來,轉身跑下樓去。

  “師孃一定是愛箏懂琴之人,您能不能教教我啊?”從第一面見到師孃,雨瀟就覺得和師孃一見如故,特別的親切。

  “剛纔我還在想請你教我呢!我的確喜歡彈這古箏,但師父總共就教我三首曲子:《聽雨》、《乾坤》與《劍氣》,教我時,都是口傳,沒有譜子,所以這些年來,我就只彈這三曲,天天琢磨天天練習,怕是忘了。但天天彈這幾曲,也難免煩悶。剛聽了你彈的曲子,和我平日所彈,全然不同,像一股特別清新的空氣灌入腦中,心中愉悅開朗,好是享受!”師孃對雨瀟彈奏的《漁舟唱晚》是讚不絕口。

  “師孃過獎了,這首曲子我媽媽常逼着我練,所以彈得熟些。其實,我也很期待師孃所說的曲子,聽名字就不同凡響啊!”雨瀟對師孃所言的幾首曲子也是十分的好奇。

  “好吧,晚上我練琴時,你可要在旁指點哦!”師孃說道。

  “我也要來當觀衆,雖然我不會彈,但也很喜歡聽的!”何萍一直沒插上嘴。

  劉斌和雲飛從書房出來,下樓看見師父在樓下靠左的一個房間裏,就去打個招呼。

  “師父,真是太感謝你們啦,實在是不好意思,打擾到你們了吧?”劉斌算是代表幾個人,向師父致謝。

  “相遇是緣,不必言謝!粗茶淡飯,寒舍簡陋,幾位不嫌棄的話,多住無妨!”師父微微一笑。

  “已經很好啦,喫住都很好,我們就像到了仙境一樣,哈哈!”劉斌傻傻地笑答。

  這間房子擺設有些特別,估計是師父的會客廳吧,放了好些竹製的椅子,還有躺椅。

  左邊牆的正中,掛着一幅發黃的古畫,畫中是一位長髮垂肩的老人,濃眉大眼,鬚髯飄飄,特別是那眼神,十分神奇,無論你站在哪個位置,都覺着這老人在注視着自己一般。

  古畫的下面有個供桌,上面擺放着香爐和牌位,旁邊還放着一個木製的器物,劉斌和雲飛見了,都差點叫出來,這不就是培訓班小禮堂黑板上,天天都要見面的八卦嗎!

  師父見他們面露驚異,解釋到:“這間房主要用來爲村民治病祈福,這個傳統從我師父的祖師爺就開始了。村民有些什麼病痛難處,找到我,就在這裏接待他們。”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