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翻山越嶺往當年情結處

作者:琴臺冷月
草草喫過一頓早飯,一行十一人六輛車向村北駛去。出了村口順着平坦的柏油路改道西北,前行不到二十公里,就到了大概的目的地——天中山風景區。

  藉着這幾年颳起的旅遊春風,全國各地甭管什麼地方,只要稍微有些山水,這旅遊區的招牌就支了起來。溫州來的企業家相中了這片基本維持着原始風貌的小山區,一直把柏油路從村口修到了山頭,建起了度假山莊,蓋起了療養館。據說更是耗資一億多人民幣,打了眼三千多米的深井,把地下六七十度的溫泉水給抽了上來。不但自用,還一車車的外賣,讓初次聽聞的每個人,那叫一個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比鄰而居的天中山水庫,水質清朗,口感甜潤。由四條水脈交匯組成的天然湖泊,通過自來水管線,滋養了千千萬萬的中原人民,但本來純潔的“她”,如今也沾染上了風塵。

  放眼望去,碼頭上一艘艘的遊艇,沙灘邊一處處的烤攤,以及水庫裏那一個個圈着蚌魚蝦蟹的網籠,無不向人們證明了現代顏色的侵染,小山村的平靜,也同時被打破。對於靠山喫山,靠水喫水的鄧家村而言,磚瓦平房改爲二層小樓,叮鈴之聲變爲轟鳴陣陣,相比付出的環境,也不知是失去的少,還是得到的多,於此,那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車隊沒有停留,拐上一條顛簸的土路,繼續向着山裏行去,天中山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坡,超過二百米的山頭,其實並沒有幾座。除了南部、西北部,對於平坦的中原腹地而言,能堪堪的擠出幾條溝壑,其實是一件殊爲不易的事情。

  還好,這裏不是什麼知名景區,也纔開始開發沒上兩年,雖然前山的兩座山峯已經進入收官階段,但後山基本上還保持着原始風貌、沒有什麼變動。每次探親回來,鄧子豪基本上都會跟小姑父一起進山住上兩天,打幾隻獾子狍子、山雞野兔什麼的回來開開洋葷,而車隊此行的最終目的地,也就在後山裏。

  小舅的奇瑞已經仍在了山口半道上。雖然還有路探進去,但對那羊腸小道,坑坑窪窪的崎嶇路面而言,QQ表示已經真心玩不轉了。很快途觀也得往下扔,最終能開到目的地附近的,除了三輛專爲此路而生的越野,也就小姑父那輛改裝過底盤的東風皮卡,能夠勉強做到。

  七上八下、歪東倒西的小心磨蹭間,剩下的四輛車終於艱難的開到了目的地。從不暈車的葉澤宇小臉也是煞白煞白的,都是給疼的,可把鄧子豪給心疼壞了,才稍微有點起色的腳腕隨着車體搖搖擺擺,真是苦壞了她。已經改口岳父岳母的兩位長輩以及母親,都停下車吐了好幾次,最後乾脆也不坐車了,跟着狗羣就在後面慢慢的溜達,反正車也快不過走路多少。

  這是一片竹林,完全野生未經砍伐的原始毛竹,二十多米的高度完全不是城市裏,或者園林裏的觀賞竹可與之相比的。

  此時清風徐徐,松濤陣陣,一種古樸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其俊朗挺拔的意境完全不愧於君子之名。林邊北部及東北部是座陡峭的山峯,逐步往蒼穹延展不下二百多米。西北部是一個淺彎,水庫的東北角在這裏收攏。水面不深,剛過胸口,基本上徒步之下都能蹚到彎角的對岸。

  竹林西北部,山水相接處,是一個頗大的巖洞,是由湖水侵蝕產生的。可以想象那遠古的年代,這片湖泊的廣大以及深邃。如今水平面業已下降,洞口自然而然的就顯露了出來,甚至於洞口的前方,還有着七八米長度的沙灘存在。

  說到這個巖洞,就不得不提起鄧子豪的爺爺-——鄧海清——以及小姑父了,這裏面還有一段故事。

  鄧海清是個老石匠,一手的絕活聞名十鄉八里。說起這個行當,苦是苦了點,但在過去那個年代,還算是比較喫香的職業,大到地主富戶家門口的獅子,小到腳下踩着的平坦,那都是不在話下。

  鄧海清不是本地人,是三十年代從北邊逃難過來的。那時候兵災正盛,普通老百姓要想不被拉壯丁、上戰場,那就只能往山間老林子裏鑽。這片不大可也不算小的小山區,當年可是養活了不少的窮苦百姓。可後來,隨着天災、疾病、屠殺、抗戰什麼的種種磨難,最後存活下來的,十去九層半,不超過二十人,其中又以互相扶持的鄧性爲主。再往後,趕走了鬼子、攆走了軍閥,大傢伙就一起出了山林,在山外起房蓋屋、落地生根,這也是歷史不超過七十年的鄧家村的由來。

  眼前的石洞就是逃難時,還年少的鄧海清躲過的,十分的有感情,也正是於此跟石頭結下了一輩子的不解之緣。隨後,隨着老匠人拜了師學了手藝,便慢慢發揚光大,頭些年鄧家村不少的大件,村裏路上的石板,可都侵染了他的汗水。往後,結了婚生了子,得了一子三女,收了門生帶了徒弟,身體逐漸不行的鄧海清也就慢慢放下了手藝。這時間一多,人就經常往山裏跑,來這個老巖洞裏敲敲打打,整了間“避暑山莊”出來,這些年一家子可沒少往這裏跑。再往後,因爲幾十年過多的粉塵吸入量,得了嚴重肺癌的他,就選擇最後在這裏閉了眼,出了山洞轉左不遠處的竹林裏,鄧海清的墓就立在那裏,老伴也是。

  說完了爺爺,就要說起小姑父楊洪亮了。

  跟父親同歲,既是孤兒又是流浪兒的楊洪亮當年是乞討到鄧家村的,鄧海清眼瞅着可憐,就收下來當了關門弟子。遭了難受了苦的孩子非常孝順,誰對他好百倍報之,當年出了師的幾個徒弟,學好了手藝就行了天下,只有楊洪亮孤身一人留了下來,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下,就被鄧海清認了義子。小姑看他人老實實在、孝順肯幹,就看上了眼點下了頭,讓他入了門當起了上門女婿。這些年,鄧海清走後楊洪亮就一直在老宅子裏悉心照顧老師母,趕上沒事也盡往山裏跑,守着爺爺的墓在山上山下、洞裏洞外敲敲打打,奔波不停,氣得小姑一直說奶奶走後,還是不肯出門不去打工的小姑父沒出息,不上進。可她又如何得知楊洪亮深埋心底的那份濃情厚意、拳拳之心呢……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