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蘭舟(三)

作者:未知
江南一年四時,永遠是春日最好。 叄月初,百里春柳,千里燕啼,人世間的煩擾是湯湯的流水,與吹開桃李的春風各不相干。石板街上馬蹄得得,衙署儀門上的小廝挽住了馬繩,李延琮下馬進到後院換罩甲,頭一件事不是喫茶,而是問府上的管事:“徐小姐怎麼樣了?” 管事的忙笑道:“爺走這一個多月,徐小姐別說二門了,就是房門也沒大出,整日除了料理賬簿,就是待在靜室裏唸經。爺交代我時時關照小姐,不過小姐只找我要過兩次東西,都是給海燈添燈油。” 李延琮從不信怪力亂神,沒往心裏去,迭着腿悠然喫着他的茶,忽聽管事的又說:“小姐唸的那《楞嚴咒》原是祈佑平安,人無橫夭的經文。想來……爺外出征戰,小姐也多有擔憂罷。” 李延琮挑了挑眉,把茶碗蓋又扣了回去。 管事的還有些事要交代,卻見李延琮已經放下茶盞站起了身,提袍就往外走。日頭恍恍惚惚打在他臉上,分明是沒什麼表情的,可就叫人看出了一團高興。 這管事的是他從前藩王府的府官,見慣了他大笑冷笑皮笑肉不笑,還沒見他這麼喜滋滋又不好表露的神色。出了堂屋退到廊下,管事的見李十二抱着刀靠着闌干打盹,走過去推了一推:“嘿,快別迷瞪了,爺都走了,還在這眼皮打架呢!” 李十二打了個哈欠,不理他,轉過身又合了眼睛。 管事的問:“咱們爺這回在揚州和朝廷打,打得不錯罷?瞅剛纔那樣兒,笑泡兒憋不住了,怎麼也得拿下了揚州,把朝廷的兵趕哪兒去了?金陵?常州?” 李十二睨了他一眼,吐出兩個字:“輸了。” “輸、輸了?!” 銀瓶站在靜室的月亮花罩前,嚇了一跳,忍不住拔高了聲音,像質問一樣:“朝廷爲反撲高句麗,已經調離了撫遠將軍和江南總兵,這樣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將軍都抓不住麼?” 她才做了一上午的功課,穿着一身素白大袖袍,底下白綾裙,烏濃的長髮披散兩肩,柔滑得像纔開化的瀑布,在春光下有朦朦的淺慄光澤。虔心禮佛講究個“被髮跣足”,他來得突如其來,她來不及梳頭,一雙紅緞鞋還是臨時趿上的。 銀瓶從不肯披髮示人,李延琮也從沒見過她這樣近乎“晨起慵妝”的樣子,抱着手臂倚在花罩上不言語,且去欣賞。 “……將軍知不知道現在的境況有多糟,你還笑!” 銀瓶看着李延琮微仰的脣角,滿臉不可思議的驚愕,雪白的臉上衝上血氣,紅紅白白芙蓉花似的。 “是麼?”李延琮忍着笑,對她點了個頭,“有多糟?還請白衣大士指點一二。” “你——好了,現在揚州本營那些個駐紮的蝦兵蟹將你都敵不過,將來朝廷若是撤兵高句麗,總兵南下,你、你還有命活麼!”她出完了氣,頓了一頓,疑惑地打量着李延琮,半日問道,“不至於罷……真的輸了?是你騙我,還是……這也是你謀劃的一部分?” “就這麼懂我?”李延琮笑起來,湊過去,嚇得銀瓶連連後退,最後撞在了花罩上。他稍稍彎下腰,烏濃的桃花眼從底下看,眼尾更挑了。 “到底婦人家,頭髮長見識短,求神拜佛能拜出個什麼來?”李延琮輕佻地勾了勾脣角,嘆着氣踱開了,“罷了,要不是看在你爲我這麼虔誠的份兒上,我才懶得告訴你。” “……?” 銀瓶還沒回過味來,李延琮已經進了靜室,撿起她誦讀的經書翻了翻,沒看懂,又隨手扔到了一遍,一面道:“年初高句麗戰局一瀉千里,遼河都給韃子佔了,如今雖然好容易討回來一點,兩邊暫且停了戰火,可一筆賬算下來,到底是大梁賠了夫人又折兵,半點便宜沒佔到。金鑾殿的意思,是要再徵兵調將,無論如何也得攻下遼東安市,底下的文臣,連帶御史言官,大多是主張見好就收,調理民生,平定內亂要緊,兩邊拉鋸末子打得熱窯一樣。這節骨眼兒,咱們自然得識點相,做出個不堪一擊的樣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遼東亂起來,纔有咱們的安身之處。” 銀瓶困在這圍城裏兩個月,與外界完全斷了聯繫,也不知裴容廷那邊已經暫時告捷,一直傻傻爲他禱告着。 聽見這話,她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把手捂在心口,苦笑着抿了抿脣。 吃了太多黃連的人,含一顆青橄欖也能嚐出甜味來。未來太大太恐怖,她不敢有任何長久的設想,一點有關他瑣碎的消息,一個平安的信報,於她已經是莫大的寬慰。 銀瓶和李延琮,一個屋內一個屋外,各懷心事地微笑着,忽然聽見門口腳步聲響。 有個女人進來,穿着淡青的夾襖裙,手裏端着個漆茶盤,閒碎道,“我看姑娘房裏蠟燭燒沒了,櫃子裏也不多,我往上房又要了些來,省得晚上要用沒的……” 她走到月洞門底下,正看見屋裏的李延琮,猛地頓住了。 李延琮從前堪稱風月場中的元帥,睡一個忘一個,見了這女人頂多看着眼熟,還是銀瓶道:“麻煩吳姐姐,就收在櫃子裏罷。” 李延琮怔了一怔,正說不出話來,銀瓶又在花罩外輕輕開了口:“多謝將軍成全,吳姐姐是半月前接進來的。” 叄個人浸沒在這濃稠的春光裏,都有片刻的沉默。他們身不由主地想到了那個夏天——冷月,綠紗窗,螺鈿欄杆牀上掛了織金帳子,合歡香嫋嫋,輕掩滿牀淫靡的氣息,飛濺的白濁和喘息。 明明只是前年的事,卻像是隔世了。 李延琮離開時沒敢去看銀瓶的臉,等他出了房門,才發覺手心的薄汗被春風打得發涼。 叄月底,朝廷再徵二十萬民夫於遼水,集結兵力重攻遼東城。經過了一冬,高句麗也大傷了元氣,十日後不堪重負,決意放棄遼東城,頹敗至安市城,竭盡兵力抵禦梁軍,把個城池守得像鐵桶一般。 自從叄月收復了遼水,裴容廷還沒來得及馬革裹屍便已經功德圓滿,南下回北京覆命。考量着梁軍已經疲乏不堪,而安市城背靠陰山易守難攻,便上書諫言,既已到了春耕時氣,爲民生思慮,應暫與高句麗言和,停止徭役興發,使勞力返鄉耕種,避免耕稼失時,田疇寥落,以此緩解今年饑荒困頓。 然而來日八百里加急送到邊陲的,卻是皇帝乘勝追擊的號令。 金鑾殿上諫言之聲如潮水般一浪恿着一浪,皇帝向來討厭言官多事,藉此斬了五六個;而裴容廷身居內閣,一連寫了幾封奏疏,卻都被馮首輔壓下,萬般無奈之下索性也仿照御史當庭諫言,氣得皇帝連着罷了兩天朝。 裴容廷是沒什麼好怕的了,但皇帝總不能前兒一口一個“裴卿愛朕”,今兒就斬了他的腦袋。皇帝年輕冒進,可也不傻,知道都察院那些酸舌頭殺乾淨了也沒分別,可殺了一個裴容廷,就實難找出第二個了。 四月初十,裴容廷被連貶叄等,出爲永州司馬。 一路南下江州,所見所聞,田疇鞠茂草,鄉亭絕煙火,依舊是百廢待興的模樣; 而另一面,民夫的徵發仍在持續,分離哭泣之聲,連響於州縣,杳杳不絕【2】。 皇帝的意思,本是眼不見心不煩,等高句麗的事平定了再把他招回來。然而僅僅五日後江州一道信報一騎絕塵送上龍書案,砸得他滿眼金星。 信報上只有短短几個字: 江州颶風,江溢,司馬度江溺水,不見屍 空蕩的杉木棺材隨着翻涌的白幡送入裴府,一併由內臣帶來的,還有皇帝追贈的詔書: “今可復協本位,加之冊祭。可贈太子少保,禮部尚書,仍委馬總訪其遺骸,以禮收葬,優恤其家。若有子孫,具名聞奏。”【1】 這是裴容廷留於《梁史》中的最後一筆。 夜幕重重,火盆裏的碳火仍窩着一點紅星,一千里外的淮安聞不見京中漫天的白煙。李延琮將手裏燒盡的最後一點信箋投進火盆,吹了吹指尖,吩咐身旁的近侍:“把後罩樓旁邊的西小院兒拾掇出來,仔細灑掃,等明兒裴尚書到了,可不能委屈了人家。” 李十八隻低頭應了一聲是,李十二卻愣了一愣,低聲道:“西小院……不會離上房太遠了些?來來回回也不方便。廂房有的是空屋子,徐小姐住了東邊——” 李延琮瞭了他一眼,撐着下頦帶笑不笑道:“尚書自己說的,條件之一便是不許叫徐小姐知道他還活着。遠來的是貴客,咱們又怎能拂了人家的心願。”他想起了什麼,又道,“對了,也告訴徐小姐一聲兒,就說尚書溺死,其他的一概不許提。” 他披着袍子走到廊下,青漆的樑柱映着月的流光。 仰頭看,萬里無雲的碧海青天,明日應當是個清朗的好天氣。 —————————————————————— 【1】改自《追贈高沐吏部尚書詔》、《晉書·刁協傳》 【2】摘自《隋書·食貨志》 抱歉大噶!這兩天不是想跑路,只是重溫了一遍《孤城閉》,自閉了好幾天 真 致鬱小說 孤城閉閉的不是公主不是懷吉而是我啊 我大哭 隔壁《鎖金閣》的瘋批男主要等等了,寫完銀瓶春我可能要先寫一篇 太子妃 x 內侍 的文遼 溫柔隱忍自卑男二給我上位! 不自割腿肉就要出不去了o(╥﹏╥)o 感謝基友鞭策我,接下來更文應該會恢復以前速度的!(好像也並不快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