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讓本官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而那些泥坯磚也正如王老歪所說,裏面都是摻了麥秸的,而寧陽縣今年一共就沒收到多少麥子,僅有的那點兒麥秸要麼被百姓編布了草帽,要麼被編成了其他什麼東西,實在是不足用的,也早已經被當作柴火燒的乾乾淨淨,根本就沒有剩下的麥秸可以用來製作泥坯磚。
一想到這兒,楊少峯楊大知縣也不禁有些頭疼。
中原堂口的百姓就是這點兒不太好,別管地裏種出來的什麼玩意兒,百姓們都能把它們物盡其用,能喫的就喫,不能喫的就入藥,實在是不能喫也不能入藥的就拿去做飼料,什麼莖、葉、根之類的玩意兒也都被徹底利用。
然後,寧陽縣現在就找不到麥秸,更別說用麥秸來打製泥坯磚。
正當楊少峯暗自頭疼時,王老歪卻又接着說道:“大老爺,您這是急着要磚?”
見楊少峯微微點頭,王老歪又試探着問道:“那大老爺能不能再等上半個月?只要半個月,小的就能燒出來一爐磚,差不多能有個三萬來塊,夠大老爺蓋一座屋子了。”
聽到王老歪的說法,楊少峯眼睛一亮,問道:“一爐?三萬?”
王老歪點了點頭,答道:“是,一爐三萬,要是大老爺說的那個壓磚機能早點兒弄出來,一爐四萬也不是什麼問題,咱們這個輪窯完全能燒得過來。”
楊少峯頓時大喜。
什麼叫做打瞌睡來了枕頭?
這就是了!
壓磚機那玩意兒有點兒技術含量,但是不多,最重要的就是有人想出這東西的大致原理——恰好楊少峯楊大知縣上輩子曾經親眼見識過,結合着初中時學到的物理知識,連蒙帶猜的也能把壓磚機的原理和構造弄個差不多,木匠們只要多試幾次,早晚都能把這玩意兒弄出來。
至於說壓磚機比較笨重,很容易消耗體力等負面特性,這些問題對於楊大知縣來說反而不存在,因爲建國初期的時候缺牲口,而大明朝卻根本不缺牲口,尤其是挽馬。
或者說,大明並非是不缺牲口,但是缺的是像耕牛、騾子和毛驢這樣兒的牲口,但是並不缺戰馬和挽馬。
偶爾缺戰馬和挽馬了,徐達和常遇春帶兵去蒙元治下溜達一圈,回來之後不僅能補齊缺少的戰馬和挽馬,甚至還能有所富裕。
所以,楊大知縣根本就不心疼縣衙畜牧場裏的那些挽馬,只要那些工匠能把人力壓磚機改成畜力的,楊大知縣就敢拉幾匹挽馬出來當驢子使喚。
暗自琢磨一番後,楊少峯便對王老歪吩咐道:“你們抓緊時間弄磚窯,本官先去看看那個壓磚機弄的怎麼樣了。”
當楊少峯迴到縣城,來到幾個木匠幹活的工坊時,卻見一頭毛驢正在蒙着眼睛轉圈,圈子的中間是一個由幾根木頭搭起來的架子,架子的中心處,一根豎起來的木棍連接兩根橫着的木棍,而橫着的兩根木棍則是隨着毛驢的身影轉動。
幾個木匠原本正圍在一起商量着什麼,一看到楊少峯便趕忙向着楊少峯拜道:“拜見大老爺。”
楊少峯擺了擺手,指着轉圈的毛驢和木棍說道:“和泥巴的這玩意兒弄出來了?”
爲首的木匠拱手答道:“回大老爺,和泥巴的這東西算是弄出來了,小的們正在琢磨着壓磚機那個東西該怎麼弄。”
楊少峯頓時高興起來。
在燒磚的過程當中,和泥巴也是一個很累人的活。
在沒有畜力攪拌泥巴的手段出現之前,和泥巴的過程只能靠人用鐵杴來回翻拌,翻拌好的泥巴也只能靠人用腳踩勻,而在踩泥巴的過程當中,泥巴又會因爲粘性而緊緊的粘在人的腳上。
也就是說,翻泥巴原本就已經很累人,而踩一萬下泥巴,更是要比走一萬步路更加累人。
現在這些木匠搞出了畜力攪拌,以後再和泥巴的時候就不需要再用腳去踩,只要添好土和水,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給毛驢或者挽馬,百姓就能省下力氣去做別的事情。
比如說,萬一這些木匠沒能成功搞出壓磚機,那就只能讓百姓去摔坯、脫模。
楊少峯心裏胡亂想着,問道:“有沒有什麼頭緒?還要多久才能搞把壓磚機弄出來?”
爲首的木匠拱手答道:“回大老爺,小的們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估計再有個三五天的時間就能搞出來一個壓磚機,只是能不能頂用,還得多試幾次纔行。”
楊少峯嗯了一聲,隨口對幾個木匠吩咐道:“好好做,抓緊時間把壓磚機弄出來,本官還等着用。”
等離開了木匠們幹活的地方,楊少峯又在寧陽縣的街上溜達起來。
隨着天氣漸漸轉涼,地裏的農活越來越少,開荒的事情似乎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還有王瓊帶來的祝六七和陳仇虜兩位大匠,現在也安心在寧陽縣住了下來,陳仇虜已經開始製作雕版,材料還是朱標給的那些,而祝六七則是在等造紙的工坊。
也就是說,造紙工坊的進度還得加快一些。
除了這些以外,寧陽縣還有什麼事兒需要本官處理來着?
楊少峯一邊琢磨着一邊往縣衙的方向溜達,只是剛走了沒多遠,看到前方一羣百姓正聚在一起,人羣當中不時傳來一陣爭吵聲,中間還伴隨着一陣女人的哭聲。
楊少峯楊大知縣頓時大爲好奇——這可是民風淳樸的寧陽縣,百姓們除了在元朝的時候喜歡做點兒兼職,在本官治下的時候可是和睦的很,眼下竟然有人在街上吵鬧,莫不是有人喫飽了,開始思那個什麼玩意兒,以至於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婦女?
腦補了一大堆惡霸調戲良家婦女的情節,楊少峯當即就衝到了人羣當中,一邊向裏擠一邊高聲喊道:“都讓一讓,讓本官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