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常遇春來了

作者:天煌貴胄
心裏暗自替洪武朝的讀書人默哀三秒,楊大知縣忽然扯着嗓子喊道:“跛五哥!跛五哥!”

  等跛五急急忙忙的來到後衙,楊大知縣就直接吩咐道:“這段時間會有一些讀書人被髮配到咱們寧陽縣做苦力,你看着安排一下,這些讀書人一個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別一上來就讓他們去採石頭,到時候再給累死幾個可划不來。”

  暗自琢磨一番,楊大知縣又補充了一句:“讓監工的兄弟們多加註意一些,要是有表現好的,確實誠心悔過的,就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回頭好弄到學堂裏去教書。”

  他孃的,本官又是寫他孃的工作報告又是寫年終總結,連老登過度優待士人的隱患都給捅出來了,費盡心機才讓老登發配了幾千個讀書人過來,本官容易嗎!

  真的,爲了讓寧陽縣百姓的孩子能讀上書,不對,應該說是爲了替老登解決朝廷官員不夠用的難題,本官可真是太難了!

  ……

  安排完那些讀書人做苦力的事兒,楊大知縣就帶着跛五再一次來到了城西的劉廟村,趁着劉廟村的百姓都在地裏幹活,劉三十二等人還沒有來得及過來迎接,楊大知縣直接翻身下馬,然後走到了一塊麥地裏。

  楊少峯不懂得怎麼種地,上輩子唯一一次下地幹活還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爲不想讀書,被家裏的大人拎到地裏去拔草,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下過地。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兒,楊大知縣一見着土地就想進去走兩圈,一看見鋤頭就想掄起來鋤兩下,現在進了麥子地,楊大知縣竟然又忍不住蹲下身子給麥苗除草,全然忘了小時候拔草的痛苦。

  “都好好的長啊,多結點兒麥粒。”

  楊大知縣在拔草的同時也不忘用手在麥苗上面拂過,細細體會着麥苗頂部輕輕拂過手指肚時的感覺。

  輕輕的,癢癢的。

  楊大知縣頓時心情大好。

  匆忙起來的劉三十二瞧着楊大知縣又在拔草,也只能滿臉無奈的向着楊大知縣揖了一禮,說道:“大老爺,這地裏髒,您老人家趕緊出來吧。”

  楊少峯嗯了一聲,站起身來後問道:“再有幾天時間差不多就該播完種了吧?桑樹長得怎麼樣了?還有讓你們在村子裏挖的塘都挖好了沒有?”

  劉三十二拱手答道:“大老爺放心,最多再有三天的時間就能播完種,桑樹那邊的長勢也很好,估計一家能養個五六筐蠶。還有您老人家讓俺們挖的塘也挖出來了,過幾天等河溝挖好了就能引水。”

  楊少峯再次嗯了一聲,從地裏走到地頭上,擡腳在路邊的草叢上面蹭了蹭,笑道:“那就好。”

  每家能養五六筐蠶,相對於江南各縣而言並不算多,但是對於寧陽縣而言,每家能有個五六筐蠶卻能算得上歷史性的突破——洪武元年的時候,寧陽縣可是連一筐蠶都沒有!

  沿着劉廟村的土地走了一截,忽然間一陣東北風颳過,楊大知縣忍不住皺起眉頭,問道:“這是那個糞場的味道?”

  劉三十二用力吸了口氣,臉上帶着一抹陶醉的神色答道:“是糞場的味兒,雞糞,豬糞,牛糞,馬糞,還有城裏每天清運出來的夜香,都在糞場那裏漚着,等秋後的時候就能灑到地裏當肥料了。”

  對於楊大知縣而言,糞場的味道實在是有些令人作嘔。

  但是對於劉三十二而言,糞場的味道卻是關乎到一年收成的重要肥料。

  難聞?

  這可是能讓每畝地多產十斤八斤糧食的肥料,難聞什麼的根本就不存在好嗎!

  楊少峯搖了搖頭,懶得理會滿臉癡漢模樣的劉三十二,繼續沿着劉廟村的地頭往前走。

  直到快走出劉廟村的範圍,楊大知縣纔開口說道:“你們村子離大明湖近一些,一定要注意大明湖裏的水位,太多了得及時放水,太少了也要及時補充,可不能馬虎大意。”

  “還有,讓那些有孩子的千萬要看好孩子,大明湖中心有多深你也知道,可不能讓小孩兒去大明湖那裏下水玩耍。”

  劉三十二都一一躬身應了下來,說道:“大老爺放心,小的一定會多加小心。”

  楊大知縣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劉三十二吩咐道:“行了,你回去幹活吧,本官再去西河村那裏瞧瞧。”

  西河村的情況和劉廟差不多,只是西河村的土地比劉廟村的要差了那麼一些,種麥子的收成也要比劉廟村差點兒,所以西河村更多的還是種植高粱,用來養蠶的桑樹也比劉廟村要多。

  這麼說吧,寧陽縣八社十六閭,每個方向的土地都有一些細微的不同,像西河村的地種高粱就比種麥子強,而偏北的伏山村的土地卻是種穀子要強一些。

  楊大知縣不懂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也不敢胡亂插手,所以也就由得各社各閭的百姓自己決定種什麼。

  只是讓楊少峯怎麼想也沒想到的是,西河村因爲土地種麥子的收成要差點兒,所以就玩起了套種,也就是地壟上種早高粱,地裏種早黃豆,就連種着冬小麥的地裏也早早的就留出來種棉花的空地,只等着伏後收了冬小麥就開始種棉花。

  這麼牛批的玩法,楊大知縣以前只是在書上和電視上看到過,現實當中卻還是第一次見到。

  跟趕過來的西河村社長王五七強調過水塘和蠶桑的事情後,楊大知縣又笑着說道:“你得跟本官好好說說,這種冬小麥和棉花套種具體是怎麼個說法,要是換成單種的話,收成跟套種又會差多少。”

  王五七微微一怔,隨後便耐心的解釋了起來。

  原來這麥子不僅可以和棉花一起套路,甚至還可以和黃豆或者綠豆套種,只是黃豆種的比綠豆要密一些,像棉花和豆類這些作物的種植期也要晚一些,基本上都是在冬小麥收割之前的半個月左右纔開始播種。

  當然,這種套種玩法的平均畝產肯定要比單作物的平均畝產要高得多,但是因爲在收割麥子時要注意這些新種下去的作物,無形又會增加收割麥子時的難度,只能說是有利有弊。

  正當楊大知縣在心裏暗自琢磨着該怎麼整理出這些套種的資料,以後又該怎麼樣解決套種時的收割等問題時,東邊兒卻傳一一陣嘚嘚的馬蹄聲,一個衙役騎在馬上,快速向着西河村的方向奔來。

  剛一見到楊大知縣,衙役就直接翻身下馬,拱手拜道:“縣尊,常平章來了,正在縣衙裏等您回去。”

  楊少峯心中一驚。

  誰?

  常黑炭?

  臥了個大槽,常氏兄弟偷出來的小龍團都快被本官給喝沒了,現在常黑炭卻找上門來,這老傢伙莫不是來找本官麻煩的?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