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朱重八:那狗東西又使喚咱!

作者:天煌貴胄
某位著名的墮落文人周玉才先生曾經說過:一個好的地方官不僅能讓治下的百姓幹活,同時也能把皇帝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當做牛馬一樣使喚。

  楊大知縣對周玉才先生的觀點很是贊同,所以他直接寫了一封奏本給朱重八朱皇帝,請求朱重八朱皇帝對寧陽縣的幾個木匠進行賞賜。

  另外,楊大知縣在奏本里表示:因爲製造的時間太晚,等收割機造出來的時候,寧陽縣的百姓已經收割完了冬小麥,所以只能拿寧陽縣周邊荒地的野草進行了驗證。

  事實證明,收割機割草的速度比人用鐮刀割草要快得多。

  在不使用畜力的前提下,三個人操作一臺收割機,割草的速度比三個人用鐮刀割草的速度略微快了那麼一丁點兒,基本上沒什麼差別。。

  而在使用牛馬或者騾子等牲口的時候,兩個人操作一臺收割機,割草的速度就要比五個人用鐮刀割草的速度還快很多。

  但是,不管速度持平還是快上很多,最重要的都是百姓不需要再彎着腰去割麥子。

  楊少峯楊大知縣還表示:寧陽縣是大明著名的貧困縣,是十分落後的小縣,百姓數量稀少,所擁有的各項條件也都十分簡陋,如果朱重八朱皇帝能夠讓工部對收割機加以改進,想必能讓收割機的效率再進一步提升,以後無論是“走鐮割”還是“圍鐮割”都將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取而代之的則是能讓百姓起起腰來的收割機。

  所謂“走鐮割”就是彎着腰,左手摟麥,右手握鐮,向右後方割拉,男丁們在割麥子的時候通常會採用這種姿勢。

  而所謂的“圍鐮割”是婦女們常常採用的姿勢,半下蹲,雖然效率較慢,但割出的麥茬比較低,累了還可以就勢坐下歇歇。

  有些比較能幹的婦人,往往會在寅時過半(早上四點)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就下地去割麥子,等到了戌時(傍晚七點)的時候,一個婦人往往也能割出一畝多地甚至兩畝地的麥子。

  楊少峯在奏本里指出:並不是所有地方的百姓都能做到家家戶戶有兩三把鐮刀,很多地方可能一家人都只有一把鐮刀甚至於連一把鐮刀沒有,收割機的出現不光解決了百姓割麥子時的姿勢問題,順便還解決了大明百姓缺少鐮刀的問題。

  然後,楊大知縣就讓人把奏本和收割機一塊兒送往京城,自己則是再一次跑到了劉廟村裏去看百姓碾場。

  洪武元年的時候,整個寧陽縣所有百姓都是聚在寧陽縣的縣衙外碾場,也就是用碌碡將曬乾的麥子,反覆滾壓輾打,使麥粒與秸稈和麥糠分開。

  而到了洪武二年,因爲各家各戶種的地多了,種的麥子也多了,所以縣衙前的那片空地就不夠用了,各社百姓也只能在自己村子裏的打穀場上進行曬糧食和碾場。

  一般農村所謂的打穀場,一般都是選擇在村莊附近較爲開闊、平坦且地勢較高的地方,用各種工具將選定場地的土壤反覆夯實,再用碌碡反覆碾壓。

  在這個過程中,要特意往打穀場的地上澆水,要把麥秸打碎了摻到土裏,鋪到打穀場上,然後再反覆夯實、碾壓一遍又一遍,直到打穀場表面的泥土變得特別緊實,就算下雨也不會被泡成泥湯,然後纔可以在打穀場上曬糧食和碾場、揚場。

  而且與之前不同的是,早在楊大知縣張羅着用簡易水泥修路的時候,就已經想過要給各個村子裏用水泥平整打穀場,所以,現在寧陽縣城外各個村社的打穀場都已經是水泥地面,受到雨水的影響更小,也更平整。

  至於說寧陽縣城內的百姓們沒有打穀場該怎麼辦?

  多簡單點事兒啊,寧陽縣城南通往兗州府的那條路,隨便去曬糧食,隨便在那條路上碾場。

  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嘛。

  楊少峯楊大知縣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看着劉三十二指揮着劉廟村各家各戶的百姓們把早已曬好的麥子鋪到打穀場上,又指揮着青壯們給牲口套上碌碡,然後開始碾場。

  楊大知縣仔細瞧了一會兒,問道:“今年的收成怎麼樣?”

  劉三十二滿臉堆笑,答道:“託大老爺的福,今年的收成可是比去年強的多,一畝地差不多得能收個一百三十斤左右。”

  楊少峯嗯了一聲,然後在心裏暗自算計了一番。

  按照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有三十畝地計算,一家差不多能收四千斤左右的麥子?

  再按照一個一年喫掉八百斤麥子來計算,這一家三口忙活了一年,還能剩下一千六百斤麥子?

  不對,朱重八朱皇帝蠲免了寧陽縣的賦稅,所以才能剩下一千六百斤麥子,如果按照正常標準收取賦稅,那麼這個三口之家差不多能剩下一千斤左右的麥子?

  還不對。

  一塊地又不僅僅只是種一季的麥子就完事兒了,後面還有晚大豆或者晚高粱一類的作物,又或者是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作物可以用,一年到頭剩下來的糧食絕對不止一千斤。

  想到這裏,楊少峯也不禁哈哈笑了兩聲,伸手拍了拍劉三十二的肩膀,笑道:“這回好了,咱們寧陽縣的百姓終於可以過上幾天好日子了。”

  劉三十二也嘿嘿笑了兩聲,應道:“大老爺說的是,小的只要一想到能收穫這麼多的糧食,到明年這時候還能剩下不少,身上就有用不完的勁兒。”

  楊大知縣嗯了一聲,又問道:“對了,家裏養的蠶怎麼樣了?是不是該結繭了?”

  劉三十二點頭答道:“是,快結繭了,不過小的一直記着大老爺的吩咐,打算等蠶蛹破繭了之後先做蠶紙,然後再煮繭抽絲。”

  楊少峯再次笑着嗯了一聲道:“那就好,那就好。”

  ……

  正當楊大知縣在爲寧陽縣的百姓即將過上好日子而開心時,身爲大明皇帝的朱重八已經坐在乾清宮裏傻笑了大半天。

  那狗東西要使喚咱朱重八?

  沒問題,他說咋使用就咋使喚,咱朱重八絕對沒有二話!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